周雲蓬 民歌 九月 (海子詩) 奎澤石頭


零度時聽勁相見:奎澤石頭與周雲蓬(北京,2009.11.22)
周雲蓬 民歌 九月 (海子詩) 奎澤石頭 聽勁相見
九月
◎ 海子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一個叫木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 高懸草原 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人能常清靜,天地皆悉歸。 我命由我不由天。機在目。道法自然。 Since 1999
零度時聽勁相見:奎澤石頭與周雲蓬(北京,2009.11.22)
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我把這遠方的遠歸還草原
一個叫木頭 一個叫馬尾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遠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鏡 高懸草原 映照千年歲月
我的琴聲嗚咽 淚水全無
隻身打馬過草原
[#M_ more.. | less.. |
让我们先从60年代台湾流行歌谈起。战后的60年代台湾流行歌其实是个诞生于都市的“大杂烩”:同时有台湾歌谣、黄梅调、群星会国语歌、日本演歌风和西方流行乐等并存竞逐,本次演讲将播放如纪露霞、凌波、静婷、文夏等几位重要歌手的演唱曲目,首先解读上述诸多流行歌形式的跨界互文性(如纪露霞同时跨越台湾歌谣、国语歌、日本演歌风与西洋流行音乐风;静婷同时跨越黄梅调与国语歌等)。
然后,通过这些“大杂烩”都市流行歌,将从后殖民角度追踪探究其回风流行的源头:如纪露霞等所演唱的歌曲,与30年代上海老歌(如周璇、白虹等)和50年代东京演歌(如美空云雀)等的关联。
这些并存竞逐的“大杂烩”流行歌,在80年代却均无法占据主流位置。从台湾校园产生的以清新著称的民歌(如李双泽、胡德夫、侯德建、包美圣、潘安邦和王梦麟等)成为支配性的声音,并且传播至中国内地,成为“文化中国”的先声。
_M#]
從左至右:石計生教授與學生倪偉峰(北京/北京大學理教120教室,200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