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教授外交部邀請「全球化政府角色」專題演講訊息


應外交部委託「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and Policy Studies and Training)的「全球化下的永續都市發展」研討班之邀,石計生教授將於九月十二日(星期一)下午兩點至五點,至該中心以「全球化下的政府角色」(The Government’s Role in Globalization)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演講對象為來自26個(含台灣)國家學員(中高階官員,城市規劃師與企業家)參訓,約有25名學員。上課係以英文進行。


石教授為利研究生旁聽,已與該中心商量並獲得同意,將開放至少十個名額,除了東吳與元智研究生優先外,即日起研究生可以在石老師部落格這裡報名或e-mail給老師cstone@scu.edu.tw。請直接留下姓名,學校,科系,與e-mail,經石老師確認後,當天可直接至會場聆聽。

演講時間: 九月十二日(星期一)下午兩點至五點
演講地點: 桃園市中山路574號「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
電話: 03-332-4622*518

國際土地政策研究訓練中心交通資訊

一、地址:桃園市330中山路574號
二、電話:(03)3324622
三、電子信箱:iclpst@iclpst.gov.tw
四、公路:
1.國1(中山高):南崁交流道下,直走春日路至三民路右轉直行後再右轉中山路,即可抵達本中心。
2.國3(中正機場聯絡道):南桃園交流道下,直走大興西路後右轉國際路,再左轉中山路,即可抵達本中心。
五、鐵路:抵達桃園火車站後,轉乘公車或計程車。搭乘公車者,請乘桃園客運1路(於復興路上,警察局對面)至【陳列館】站下車。



演講綱要: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Globalization

C.S. Stone SHIH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Soochow University, Taiwan, R.O.C.
Sep. 12, 2005

Lecture at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and Policy
Studies and Training, Taoyuan City, Taiwan

Lecture Abstract

1.Questions

*The squeezing from more assertive global and priv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has created a hard time for the conventional form of public governance—regional and local governments—that are fixated to territorially bounded and functionally independent administrative entities.

* How the government responses to the global shift and impact? Is there still a ‘strong state’ to complete the policy-making by itself? Or is there a policy network of public and private actors? Or is there in fact a declining authority of state? That would be the key issue for elaborating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in this lecture.

2.Globalization, Anti-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Globalization :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iews of point, following the theory of Castells(1997), I would say globalization began in the 1970s, the era that emerged the micro-electronics, computer,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broadcasting, television,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the sign digitalized technology. To make the definition of globalization simple and clear, we can say that globalization is a boundary-expanding process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What Elements Cross-Borders: There are six elements, including people, commodity, information, capital, value and behavior patterns, may be cross-border and flows into other places. As for the types of boundary, one is so called geographic boundary. It is a boundary limited by geography, such as country, county, region boundary etc. The other I may name it the super-geographic boundary. It is a boundary that geography fails to limit, such as internet, e-mail, and MSN etc.

*Anti-globalization: The standardized and normative power of globalization gradually erodes the traditional convention of places when the boundary-expanding process occurs in the world. The reaction to resist the ‘invasion’ of globalization means anti-globalization.

*Localization: A boundary-heightening process for protecting the local through local actor, group, community, local state, and institution. The boundary-heightening process may be radical or moderate in terms of the resisting or incorporate into globalization.

3. State Capacity in Globalization

*State Capacity: As for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globalization, it refers to the discussion of state capacity in information society which including the surveillance of people, governing civic society, controlling economic activity and information flow, adjusting ability in facing cross-border trade etc.

*The Erosion of State Capacity in Globalization: But nation state, used to be the only and dominant actor for social time and space in a country, now is gradually weakened by global flows of capital, goods, service, and information. Challenging by multiple identities in the global age, the state eventually has to incorporate into the global and decentralize his power to the local for claiming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It is clear to see that the ideology of nation state is falling apart in the competition of global Capitalism.

*Weakened State Capacity in a Country: the declining authority of state is in three parts(Strange):

(a) social security: for protecting the country away from violence or terrorism. The global flows of people, goods and information make the security difficult to realize in reality;

(b) financial institution: as a reliable way of unit of exchange profit and value and build up a free market. Again, the global flows of information and capital in computer make the digitalize exchange easy to be attached by cross-border business broker or hacker;

(c) social welfare: the government fails to take care of the powerless or minority in the country in facing the market in globalization.

*Weakened State Capacity Between Countries: globalization also changes the government’s role between countries. Globalization, the cross-border dynamics of people, goods, capital and information, eventually creates a new geography of power.

(a) globalization will locate at some real territory and create special mechanism (i.e., global city: spatial dispersed and control concentration)and process which are not recognized by traditional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global cities (Sassen), such as London, Tokyo, New York, create a new modern economic space of spatial disperse and global integration. We may see those headquarters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ggregate in the global cities and the factors, branches spatial disperse in the Asian countries or the third world.

(b) globalization may cause new law system (i.e., deregulations)for managing complicate cross-border economic activity; One of the key issues is the discussion of deregulation of a country’s economic activity. State must have legal innovation subjectively or objectively for facing global spatial transformation. Some scholars think the deregulation, the change of law, may cause the partial lose of state sovereignty. For example, the condition for Taiwan to be WTO member is to change the domestic law for allowing foreign wine, cigarett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to import with low tax rate.

(c) globalization would create high speed economic exchange in electronic space which extend the geographic boundary very easily. Speed/ virtualization of economic space is a new variable for world trade in the global era. No individual or country could control technology or product but professionalize or incorporate by the practice of global control.

*The Fourth World, The Problems of Globalization: The government in a state is further weakened for the global network might detour from the state’s institutional control and create uneven development or poverty inside a country. But there is more than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this process of social restructuring. There is also exclusion of people and territories whi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inant interests in global, information capitalism, shift to a position of structural irrelevance. This widespread, multiform process of social exclusion leads to the black holes of informational capitalism. A new world, the Fourth World, has emerged, made up of multiple black holes of social exclusion through the planet. The Fourth World comprises large areas of the globe, such as much of Sub-Saharan Africa, and impoverished rural areas of Latin America and Asia. But is also present in literally every country, every city, in this new geography of social exclusion. In the current historical context, the rise of the Fourth World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rise of informational, global capitalism.

4. Global Governance: The Positive Role of Government in Globalization

* SOAs: After 1970s,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sovereignty has further been re-constructed. The world now is not so much a system dominated by states and national governments as a congeries of spheres of authority (SOAs) that are subject considerable flux and not necessarily coterminous with the division of territorial space(Rosenau). The traditional state authority is partially replaced by the SOAs. The SOAs, the sovereignty-free actors of the multi-centric world consis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ethnic minorities, sub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bureaucracies, professional societies,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parties, trans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like.

*The rise of Global Governance: New forms of multilateral and global politic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volving governments,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GOs) and a wide variety of transnational pressure groups and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INGOs). Global governance, as Rosenau (2002) has shown, thus, is a global association in which the SOAs, including citizens, enterprises, advocacy group, communities, private interest and the state, organize to influence the conduct and content of global governance.

* The Models of Global Governance

(1)top-down governance: the government of nation state leads and also cooperates with the profit-oriente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2)network governance: without clear direction of association, the driving force of this model is from specific issues that bring all powers,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of nation state,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multi-nation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to agreement for cooperation.

(3) market governance: with clear profit-making purposes and mixture of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structure, the model is a type of governance-by-market.

(4)mobius-web governance: with multiple-purposes and directions and mixture of official and unofficial structure, the model is like a mobius band (The Möbius band), without begin and end, non-orientable, overlapping structure of multiple power actors.

*Conclusion: Today, the state-centric world is no longer predominant. Due to the skill revolution, the worldwide spread of authority crisis, it has undergone a bifurcation of global structure. i.e., State-centric v.s. Multi-centric

*We argue that the necessity to consider the global governance, the positive role of government in globalization. I point out that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positive global governance for the state in today: top-down, network, market, and mobius-web governance.

*The rise of networks forms of organization means that power is migrating to diverse, small, non-state actors (i.e., SOAs)who can organize into sprawling networks more readily than can traditionally hierarchical nation-state actors.

*It means that whoever masters the network form stands to gain major advantages in the new epoch, including the government itself.

*Could global governance possible if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hange of the US hegemony? Is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as with globalization, is thus little more than a process of the Americanization of world order? With these doubt in mind, the govern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SOAs, may have chance to contribute his power to make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a better one through global governance.





演講對象名單Name List

Name Designation/Office & Education Country

1.Mr.Roberto Alejandro Pasos
Deputy Mayor
Local Government
Associat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rozal Junior College Belize

2.Mr.Daouda Akabi
Senior Staff Member
Ministry of Finances and Budget
Master in Economic Sciences,
University of
Ouagadougou Burkina Faso

3.Mr.Klamong Sou Nguetour
Second Chief
Ministry of Territory Management,
Urbanism and Habitat
Master Chad

4.Mr.Lukas Zemanek
City Development Specialist –
Social Geographer, Environmentalist
City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Prague
Ph. D. in Social Geography,
Regional Development,
Charles University, Prague Czech Republic

5.Mr.Hector Antonio Velez Andrade
Subsecretario de Ordenamiento Territorial
Ministerio de Desarrollo Urbano y Vivienda
Diplomado in Foods de Infeccion, I
NHEM, Cuba Ecuador

6.Miss Ana Luisa Roque Valdovinos
Land Development Specialist
Viceministerio de Vivienda y Desarrollo
Urbano, Ministerio de Obras Publicas
Master in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UCA, El Salvador El Salvador

7.MissLigia Maria Perez Reyes
Urban Planner
Oficina de Planificacion del Area
Metropolitana de San Salvador (Planning Office)
Master in Urban Planning,
University of Maryland El Salvador

8.Mr.Kalilu Giteh
Principal Physical Planning Officer
Department of State for Local Government and Lands
Diploma in Town Planning,
Polytechnic The Gambia

9.Mr.Hadi Kuntjara
Senior Staff/Head of Profit Center
The Habibie Center
Master in Engineering Science,
UNSW, Sydney Indonesia

10.Mr. Atef Al Awashreh
Administrator
Majoring in administration at Irbid College Jordan

11.Mr.Tebutonga
Ereata Director of Lands
Bachelor in Land Surveying, Unitech, Lae PNG Kiribati

12.Mrs.Malgorzata Felczak
Head of City Development Division
Poznan City Hall
Master in Agriculture, Poznan University Poland

13.Mr.Sezgey Melchenko
CEO Tomsk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er
Engineer, Tomsk State University Russian Federation

14.Mr.Alister Calvert Browne
Senior Technical Officer/Architect
Government of St. Vincent & the Grenadines
Bachelor in Architecture/Engineering,
Camaguey, Cuba Saint Vincent & the Grenadines

15.Mr.Cesaltino Vincente Vaz Fernande
Assistant for the Urban and Planning Land Area
Ministry of Infrastructure
Post Graduate in Urban Planning
and Environment Law, Coimbra University
Sao Tome and Principe

16.Mr.Khadim Gueye
Division Chief Experimental Center
of Research and Equipment
Docteur, Institute des Sciences de la Terre Senegal

17.Mr. Malick Thiao
Town Planner
Ministry of Tow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Diplome in Land Planning, Ecole
National Horticulture Senegal

18.Mr.Harry Anisitulo Waitara
Senior Physical Planner
Department of Lands and Survey
Diploma in Town Planning, University
of South Pacific Solomon Islands

19.Mr.Thulani Edmund Mkhaliphi
Director of Urban Government
Master in Development Management
/Economic Policy, WITS University Swaziland

20.Mr. Apichart Chomboon
City Planner Department of Public Work,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Bachelor in architecture, Chulalongkorn U
niversity, Thailand Thailand

21.Mr.Murat Kara
Assistant Planning Expert
Prime Ministry, State Planning Organization
Master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 Turkey

22.Mr.Vicent Kim-thong Wang
Sub-Division Chief
Depart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Taipei City Government
Master in Architecture, Chung-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ROC ROC

23.Mr.Shih-Chieh Chang
Engineer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gency,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Bachelor in Urban Planning,
Feng Chia University, ROC ROC



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石計生教授台大演講逐字稿

演講主題: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
演講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時間:2005.3.22

各位在場的老師及同學們,午安!我今天非常高興應貴所之邀,把我過去從芝加哥伊利諾大學回來之後所致力的方向,關於地理資訊系統(GIS),一般來講被稱為工具的軟體,它在社會學上的應用以及在理論上創新的意義。

上個月Microsoft公司在台灣辦了一場新的軟體發表會,它在網路宣傳說它們要跟GIS結合在一起,我就指派了一位研究生去參加,後來他回來跟我回報說,其實在美國微軟的說明會上,他們利用GIS在數位地圖上,找尋在西雅圖到STARBUCKS咖啡館最近的路徑,這其實是GIS的一個非常平常的弁鉈i示。

回到主題,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如果能夠成立的話,大概是在兩個方向:一是「應用社會學」,就是在應用層面,我們怎樣使用地理資訊系統在社會學領域去作研究;另一是「後現代社會學」的形式。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形式,它都是仍處在一個發展的階段,不斷在進行技術上的突破,此技術性的突破可以讓我們脫離GIS原隸屬於自然科學界的迷思。所以今天在台灣的人文社會科學界來使用GIS,我們可以看到類似德國大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講的由詮釋學所導出的「全新的水平線」,站在這水平線可以讓我們看待社會科學界未來有一個可能,這個可能就是脫離不管是量化研究、對於迴歸係數抽象的社會理解或是對於文字調查的質化研究,而朝向視覺化、空間化的人文社會的視野。

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主要談的一個問題是要把空間(space)帶回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空間的概念長久以來在社會科學界是被忽略的,因為事實上在社會科學領域上我們只看到芝加哥學派(The Chicago School)和紀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結構化理論」(Structuration Theory)。芝加哥學派在1960年代發展出以人口組織、環境、技術去看整個都市的族群在不同介面之間的空間分布,但是這種分布狀態基本上,芝加哥學派對於空間的理解基本上是一種普遍性變相地去掌握都市的變遷;這點是受到後現代地理學家蘇賈(Edward W. Soja)批評的影響,就是不能只用普遍性的規則去掌握都市的變化,應該更重視具體空間的變化,例如看到一些空間差異性的存在,所以我們談的空間並不是純粹物理的空間,對我們來講,空間是一種「人造空間」(man-made space),是人的社會組織所生產的空間,而這「人造空間」是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所關注的。但是芝加哥學派和紀登斯的講法過度強調實證的角度,所以他把所有東西全部予以量化,想把空間帶向理論的層次去解決structure和agency之間,人的行動與社會結構斷裂的問題,但在實證的研究過程中並無法充分說服我們,因此在強調實證與理論的兩難之間,我們必須借用對於自然科學界而言是個工具的GIS引進社會科學界,而它將會展現新的意涵,即我們如何能夠把看似工具性的東西讓它展現出自然科學界所強調物質性的第一空間、透過腦袋去詮釋想像的第二空間以及差異性的第三空間。

如果我們把GIS的工具拿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來研究,我們希望它能涵貍狾釭漯F西,現在問題就是可不可以?在我過去所作的研究是認為可以的,但是尚未有定論,它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

GIS是什麼?目前最貼切的實證定義是美國最大GIS軟體公司ESRI(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環境系統研究所」所提出的定義:「一種對電腦硬體、軟體、地理資料、和個人設計的組織化收集,以便有效地捕捉、儲存、升級、與掌握所有形式和地理關連的資訊」,它這個定義簡單講有兩個重點:第一是地理資訊系統是個人設計的組織化蒐集;第二是它可以把所有資料最後轉化成跟地理資訊有關的過程。這兩個操作性的定義可以讓我們產生一些想像,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它告訴我們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GIS不只是一種工具助理,它是可以被個人在裡面進行設計與創新,這是絕對可以做到的;第二是所有資訊可以用地圖呈現(即作圖),地圖中心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學習GIS時,最後可以理解到一件事情,在四十年前,所有的地圖或分佈圖都是用人工去繪製,四十年來的轉變,從GIS的定義可以發現,地圖已經變成一個身分的文本,以前地圖還是附屬於文字,比如你畫一個圖,旁邊會有很多文字去敘述這個圖的意涵,但是透過GIS所畫出的地圖本身就是文本,文字可以附屬於地圖,而你可以看圖來說故事,這是從定義所看到的一個新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會涉及到說我們對於資訊進步的思考,其實GIS(地理資訊系統)與SPSS、SAS等其他統計的軟體,原則上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或研究者而言,它的影響力意義是一樣的,這個意義就是說,電腦套裝軟體的魅力本身會讓人們在思考或書寫會有革命性的轉變,事實上會使用這些電腦軟體之後,大概沒有人會想到再回去用手計算解方程式,同樣的道理,當各位開始熟悉使用GIS,當你可以把統計計算的結果完全用視覺化的效果呈現的時候,相信沒有人會回去看待那些抽象的細節和指揮。

如果二十世紀對於教學或研究一個革命性的轉變是在於社會統計操作軟體的出現的話,我可以公開預言,二十一世紀在未來GIS所代表圖像化的思考以及透過GIS和其他的統計軟體所結合之圖像化思考、視覺化的呈現,將會未來來人文社會科學的主流。

當我們考量GIS所能夠容納資料型態的問題,它的型態、介面是非常開放的,它可以同時容納數字、文字、影片等,它可以動態地在圖上展示所有變化的過程,大家可以看以下插圖一。這張士林區的圖不是很容易畫,它要一層一曾套上去,棕色就是士林的輕工業區,黃色就是住宅區,紅色就是商業區,房子標示就是銀行的分布。也就是它是一個「圖層疊合」(overlapping of layers)的概念,你在左邊應可以看到很多的圖層,這張剛好被裁到,沒關係,插圖二也就可以看到了。這些圖層可以無限延伸,所以它是非常動態的,它是一種空間結合的觀念。而它的介面具有開放性,含有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可以在這空間上找到一個相對的位置,這是屬於量化資料的部分。而下圖右邊空白的地方可以放照片、文字檔或是V8的攝影,都可以與你所找的地方同步播放、互相對應,所以在技術上,GIS電腦操作軟體的魅力在於空間的開放性,可以同時產生多元化的資料型態。

插圖一:GIS的多重資料顯示

在社會學上,我們常提到米爾斯(C. Wright Mills, 1959)的「社會學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此觀念大概是所有社會學人基本的意識形態,它的講法是說我們可以透過理性的方式去認識客體在社會上的歷史與傳記,簡單講,米爾斯所講的社會學想像影響整個社會學界在看待真正世界時一個非常嚴重的偏差,因為米爾斯講社會學的想像之後,我們發覺以美國為主流的社會學界,它產生一種非空間的、時間式的思考;這種非空間、時間式的思考,是透過人的歷史變化去看人在歷史上的地位、傳記,用理性去面對。所以,我們在看待GIS的時候,對於過去所建立的社會學想像的非空間性不能沒有批判地加以接受,也就是在你了解GIS之後,事實上這種非空間的社會學想像誠然有它的用處,但是它不足應付當代的社會變化,當代的社會變化應該是一種「空間社會學的想像」,而這種「空間社會學的想像」就是把所有關於社會學研究的非空間的元素全部轉化成空間上的呈現,而這空間上的呈現就需要一個平台,此平台就是GIS,我稱它是「思想的共同操作平台」,此平台在應用社會學領域,它一開始我們在接受GIS的時候,就像剛才所看到的士林區地圖一樣,它必須是一個真實的地方呈現,但是這種地方呈現是不是唯一的Solution?

接下來,我們就來談GIS另一種思考,就是它可以是一個「後現代的社會學」,這話聽起來有點奇特,一個工具理性的東西如何能跟後現代扯在一塊兒?這是我在後來教學研究操作時所發覺的另一革命性的意義。如果我們從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符號學」來看,巴特的符號學是從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的理論演變過來的,索緒爾所講的任何的符號都是「一對一」的,「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關係所構成的符號都是「一對一」的,例如:「你們所講的石計生就是我,我就是石計生」,但是巴特所講的符號學是「一對多」,也可能是「多對一」,也就是同樣一個「能指」可以產生多重的「所指」,例如:「愛台灣作為一個『能指』,它的『所指』在各黨各派有不同的解讀」。同樣地,我們在看GIS的時候,它也是一個「一對多」的符號關係,例如我在教學的時候指派十個學生各畫出一個客家人口分布圖,每個人畫出來的都不一樣,因為轉換出來的資料可以自行作不同的調配,所以每張圖都不一樣。因此,GIS社會學可以在理論上讓我們進行一個思考就,第一:它是一種多重「所指」,是「一對多」的關係;第二:這個「一對多」的關係是一種「可寫式文本」(scriptible text),相對於「可讀式文本」(lisible text)就是。簡單講,「可寫式文本」就是當我們去嬝炊憟赫氶A在讀的過程當中可以進行反省思考,可能在嬝炊憟赫犮i以創造出自己的東西,而「可讀式文本」就是讀完就算了、看完就結束了,就像去看周星馳的電影奶狺@樣,燈一亮什麼都沒有了。

GIS是一「可寫式文本」,為什麼?因為GIS在畫一張圖時的創造性實在太強了,它相當依賴使用者與讀者的主動參與,這跟以前我們在教SAS或SPSS時是完全不一樣的,GIS絕對是一種多重說明、後現代式的東西,因為我給你這個介面,給你這些資料,你可以自行去創造你想像中完美的一張圖。

我在提供資料中提到一個例子,我們所使用的MajorGIS軟體在台灣是一個小廠商,你去看所有GIS的軟體,沒有一個可以把SPSS的資料轉出來,後來我跟一個工程師討論,他最後了解SPSS整個程式的原理之後,他就寫程式把它轉出來,所以這就會牽涉到我們提到後現代的第二個性格就是布希亞(J. Baudrillard, 1983)所講「擬像」(simulacres)的觀念,「擬像」就是告訴你,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由電腦的資訊(0與1)所構成的時代,所有的東西都是0跟1所變化出來的,事實上在電腦模擬的機械再生產中,一個領域跟另外一個領域的溝通是透過0跟1電腦資訊的傳遞,所以,我說GIS和SPSS之間能不能接軌結合,它的基礎不是在於任何高深的理論,而是在於它們在於電腦0跟1的部分,程式上是不是能夠相對應、能不能轉化,只要能夠被轉化,所有東西都能夠被解讀。所以,布希亞所講「擬像」的意思是地理資訊系統在後現代的第二個特質,第一個是先前提到的「多重所指」。

「擬像」有更深刻的社會學意義,那就是布希亞在他的名著《擬仿物與擬像》中,他講到擬像的後果會產生「內爆」(implosion)的孕峞A「內爆」的觀念就是原來我們以為的一些是壁壘分明的東西,現在都已經模糊了,以最生活化的「性別」為例,有人能確定某人不會從男變成女或女變成男嗎?也就是說從最深層的性別到對最抽象的學科之間的分別,一個原來是屬於社會科學領域的SPSS,另一個自然科學領域所使用的GIS,它們本來就是不相干的,但是因為「內爆」的結果讓所有的介面都能進行一種流動,這也會產生一種「超現實客體」的結果。其實在使用GIS時,常看到所有學生在學習GIS都面臨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進入的障礙」,而此「進入的障礙」就是一種工具「異化」的現象,因此很多人會容易放棄。

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的第三個後現代的性格是「解構」(Deconstruct),而講到「解構」我們必須提到巴特和德希達,巴特曾提到「作者已死」的觀念,而「作者」(author)的觀念在使用地理資訊系統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觀念,因為在GIS的圖上去進行修改是非常容易的,只要該圖進行新的組合就會產生新的意涵,所以「作者」觀念在GIS上具有不穩定性。事實上GIS在德西達所講的「解構」,就是不斷的「延異」,也就是一種空間上的差異和時間的延宕。

剛才講到GIS的開放性,我們可以先看下插圖二,我們可以把GIS和SPSS的轉檔結合在一起。比如說我們可以把空間資料跟SPSS的屬性資料結合在一起,所以就可以在相關資料表可以匯入一些屬性資料,例如:台灣各年選舉的得票數相關資料。經由我們剛剛一連串的實際示範之後,因此,GIS的原理大概就是這樣。

插圖二: GIS與SPSS檔案轉換

下插圖三則是關於後現代「解構」的部分,我們舉2000年總統大選士林地區的得票統計,綠色就是綠營的得票,藍色就是藍營的得票,你可以看到藍營的得票多居於天母地區一帶,綠營的傳統票倉則在士林的南區。而所謂的「不穩定性」,指的是說透過插圖四的左邊圖層去呈現,如果某個地方不勾選,它則會不存在,它是非常向讀者開放的。怎麼樣「解構」呢?我們把所有的圖層勾選全部取消掉,則呈現一片空白(見下插圖四)。而你可以隨時拆解,再把它重組,這完全符合德希達所講「解構」的概念,不斷地拆解和重組。

插圖三 GIS主題圖的解構不穩定性

插圖四 GIS的拆解與重構特質

所以,最後作個結論,其實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是一種實證的應用科學,但它也可以是一個後現代科學,它是「多重所指」的、「擬像」的、「解構」的,但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最後我們會不會搞到像蘇賈(Edward W. Soja)所講的「空間拜物教」(space fetishment),也就是馬克思類似所講的「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ment)的崇拜空間的結果呢?我們要去想一個問題就是「空間的力量有這麼大嗎?」這個懷疑是有道理的,因為蘇賈在他的《第三空間》一書,他提到任何面對空間的時候,我們要解決「三元辨證」的問題,第一空間是物質的、物理的自然空間,我們所有看得到的東西,例如:山川、河流等都是屬於第一空間;第二空間是想像的,心理的詮釋;第三空間就是那些差異的空間,而蘇賈這個權威的後現代地理學者,他是非常質疑GIS的,他認為地理資訊系統只能夠處理第一空間,但他講這話的時候是在1989年(他在寫《後現代地理學》一書的時候);但GIS的突飛猛進是在1990年之後,所以GIS可以運用的領域和範圍事實上是可以突破蘇賈所認定的只能處理第一空間的問題,但蘇賈為什麼這麼講,因為1989年他所使用的軟體是早期的Arc Info,不斷地在靠寫程式的一個軟體,難學容易忘,但現在的GIS軟體不斷有圖像化及開放性存在。而在蘇賈《第三空間》書中提到第二空間之所以不能處理,他所舉的例子說:「窮人相較於富人,有極度地域化的心靈地圖,富人的心靈地圖則沿著加油站的良好道路地圖」,現在看來也沒有那麼困難,即使你說人的心靈是無法被量化,無法被具體呈現,可是他總是有提到現實地理的參考點-就是「加油站」,所以沿著加油站所產生對於富人行車軌跡的心理想像,這邊提供一個線索給我們去思考,即使你講的是第二空間好了,你認為他沒有辦法在GIS呈現,可是任何心靈的詮釋和想像,他一定有一個現實世界的對應物,那個對應物就是在他的例子中就是「加油站」。對我們來講,比如說,你畫一個士林地區的地圖,你把士林地區的加油站標出來,然後你訪問一個富人的行車軌跡,你可以在地圖上看到他移動的軌跡。

我在《東吳社會學報》第十六期寫士林全球化產業生態變遷的例子,我們作兩個突破,一個突破是把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甚至是第三空間,在地圖上面找到它相對應的位置,那個位置一旦被找到之後,你可以看圖說故事,但是那個位置必須透過SPSS-GIS被呈現出來。第二個突破是把時間空間化,時間空間化就是在空間上呈現時間序列的過程,方法是用一個時間點切割成兩組,該時間點前的資料一組,該時間點後的資料一組,它是一個累積的觀念。我舉個例子(見插圖五),當我們在研究士林全球化產業(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業)變遷時,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情形,就是士林全球化的產業不論在一九九六年之前或在一九九六年之後竟都疊合在福中里,而福中里是比較接近社子一帶,是一個非常邊陲的地帶,為什麼會產生福中里這樣的一個差異空間呢?我們說SCG的第四個步驟就是要看圖說話,這些量化的GIS已經不足以去解釋這個圖,那個地方是統計上只是告訴我們是顯著的,所以我們就作了一個非常漫長的田野調查,終於發現福中里大概只有一條街而已,而那條街有一棟建築,著名的國際快遞公司UPS的亞洲的營運中心在那棟大樓,裡面員工有數百人,其他各層都是高科技的電腦公司,難怪它產值是最高的,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如此。

插圖五 SCG方法的後現代操作

GIS在社會學領域的用途真的很大,在前GIS的年代即使你作出來的結果只會在結論講說福中里是全球化產業最聚集的,它到底為什麼最聚集?你只能說數字告訴你這樣,其實這沒有什麼意義,對我們去了解空間內部的社會組織以及去詮釋它為什麼?這仍然需要看圖說故事。在結論的部分我們要這樣講,GIS社會學的突破性,目前我看到的是,它能夠去整合量化和質化,GIS的圖是量化和質化的橋樑,但是目前我發覺是先量化再質化,也就是先要掌握一般資料(普查資料),然後轉進來空間分析之後,再去看它的類型找到特殊性,然後再去進行看圖說故事,以進行質化的研究。但我認為它可以是開放的、多元的,這是我認為GIS在未來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領域的應用是無可限量的地方。最後,我認為地理資訊系統絕對不是像自然科學把它視為工具理性的東西而已,我們在人文社會科學界,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去想到一件事情,其實一百五十年前馬克思講到商品拜物教,談到經濟結構生產關係決定我們今日所看到的世界,但是這商品拜物教在當代已經不足以理解我們後現代社會的課題,也就是說GIS在我們這個時代,在社會學上它應該有很強的批判的力道,這批判的力道是超越工具理性的,達到從空間的向度去理解商品拜物教,因此要有一個新的向度去理解這整個社會,那絕對是空間,但是空間被放到GIS裡去思考的時候,GIS作為一個空間捕捉者(space catcher),它是應該具備有一種批判性的,這種批判性是因為它具有後現代的性格,它是一個多重所指,是使用者與讀者大量參與的,而且它是解構的,是一種影像的。因此我們在使用地理資訊系統的時候,我們並不是像自然科學一樣把它視為是一種工具而已,它對於我們來講有更強的批判性,它超越量化的統計分析,也超越質化的特定性研究,它可以把這兩個東西結合在一起,讓我們看到以空間為視野的一個新的人文社會學研究方向。我的演講到此,謝謝大家!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演講稿(一)

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

石計生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e-mail: cstone@scu.edu.tw
2005.3.22

1.

我們可以這樣說,「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The Sociology of GIS)的存在可能,至少有兩個層次的理解。其一,作為建立在地理資訊系統這個新研究方法上的「應用社會學」 (Applied Sociology);其二,因為地理資訊系統所觸發的理論創新想像,而表述為一種「後現代社會學」(Postmodern Sociology)。而且,不論從操作經驗的應用,或者是詮釋後的理論想像,「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都仍然處在一個發展的過程,一種將長久以來被社會學界所忽略的「空間」(space)帶回來的發展的過程。當然,我們這裡所說的「空間」不是指涉長、寬、高所構成的物理三度特質,嚴格來說是「空間性」(spatiality):是以社會為基礎,是社會組織和生產人造的空間(Soja, 1989: 79),是有目的的社會實踐,其中涉及人的生產、消費、心靈想像、記憶與其他種種活動的印記。

2.

社會學界的「空間」論述,過去最為著名的是芝加哥學派與紀登斯,除此之外,社會學界對於「空間」幾乎是以背景音樂的方式出現在所有的時間場景之中。一九六0年代的「芝加哥學派」(The Chicago School)是以人文區位(human ecology)的變項思維(POET; 人口、組織、環境和技術等)構築一個普遍化的都市化空間模型;但這些普遍性卻掩誘F城市問題的更為基本的特性,「這些具體性源自結點性、空間和權力的結合體」 (Soja, 1898: 153);而紀登斯(Anthony Giddens, 1984)的「結構化理論」(structuration theory)的一些核心概念:如「場所」(field)(借用空間來提供互動的場景)、「結點性」(nodality)(環繞在可以辨識的各個地理中心或結點的各種活動的社會空間聚集或凝集)、和「地域權」(包含諸如主權、財產權、行為準則、監督和權限等列舉的概念的各種暗示)等形構成一個多層次的具體地景,產生一種以距離為秩序的空間—時間形式遍佈於人類互動的生活場景,嘗試在「結構」與「行動」之間找出一個具有時空延展性的動態過程,可以說是少數能隨著歷史的創造,將權力注入空間的創造的闡釋的社會學者。但是,總體來看,不管是偏向實證的芝加哥學派或朝向理論的紀登斯,都未能在具體與抽象兩方面達到一個真正的空間掌握,這是我們覺得有必要提倡「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的原因。
著名的美國地理資訊系統軟體開發公司「環境系統研究所」(ESRI;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集大成地定義地理資訊系統為「一種對電腦硬體、軟體、地理資料、和個人設計的組織化收集,以便有效地捕捉、儲存、升級、與掌握所有形式和地理關連的資訊」(GIS is an organized collection of computer hardware, software, geographic data, and personal designed to efficiently capture, store, update, manipulate all forms of geographically reinforced information.)(ESRI, 1999)。這個偏向操作性的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目前理解地理資訊系統的特質的實證思維代表,也是地理資訊系統的作為一種「應用社會學」的可能,有幾個方面值得注意:(1) 地理資訊系統不只是一套「工具組」而已,它雖然建立在現代的電腦科技上,同時也是「個人設計與創新」的場域;(2) 地理資訊系統的處理資料是「所有形式和地理關連的資訊」,這意味著系統某種程度的「地理中心主義」,即所有的人文社會與自然科學的資料,最後都是以「地圖」(map)的形式出現,而就GIS的現代電腦特質而言,它所呈現出來的,是一種「數位化地圖」(digital map),就社會學而言,我們所繪製的是「數位化社會地圖」(digital social maps)。

從應用的層次而言,社會學研究的依靠電腦套裝軟體的趨勢是在二十世紀的九0年代後越來越明顯,最好的例子是社會統計學(social statistics)的隨著資訊技術進步而產生的詮釋與教學的質變。在SPSS和SAS等統計套裝軟體相繼成熟問世之後,學習統計學不再是數學公式推導與繁瑣的電子計算機計算求解的過程,社會統計學回歸到經由電腦報表的結果分析與詮釋,在觀念層次上進行澄清與思辨;並且,我們越來越發現,伴隨著電腦套裝軟體的商業鉅額利益與技術介面不斷進步,從供給到需求面的依賴不斷增加,以致於到今日去想像一個和統計套裝軟體無關的社會統計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們說統計套裝軟體是社會學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上二十世紀的一大突破;那麼可以預言,同樣是套裝軟體的地理資訊系統將會是二十一世紀社會學應用研究上的新突破,而且因為它的介面的開放性(幾乎可以容納各種型態的資料)、與「地圖」所突出的「社會空間」(social space)性質(在空間的基底上容納各種人文社會科學的變項與研究取向),使得地理資訊系統超越原來我們所認知的電腦套裝軟體只能在量化研究上取得進展的刻板印象,從而產生了方法「跨界」量化與質化、「跨界」各種學科意識型態的可能性,GIS的動能遠遠超過實證的芝加哥學派的想像。

從資訊技術進步角度而言,相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地理資訊系統,二十世紀產物的社會統計套裝軟體就顯得傳統、落後而有點不足了;我們所曾經滿意的電腦統計分析報表的函數、係數與參數的詮釋與理解,在地理資訊系統的圖像化空間展示面前看來過於抽象,即使所謂的「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的田野調查的文字敘述也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於圖像追求與消費的魅力。就像有了SPSS的電腦統計,人不可能回到手寫公式計算求解的時代;有了GIS的空間分析,人也終將發現要回到面對SPSS抽象的係數與冰冷的文字的不可能性,這真的如「潘朵拉的盒子」般,一旦被打開後,要回頭已經很難了。在一個「後GIS時代」,傳統社會科學空有量化與質化的研究方法,但是十分欠缺圖像思考的能力;空間感喪失的結果,使得社會科學的諸範疇(政治、經濟、社會、心理、人類學等)各自為政,是以所謂社會科學科際整合乃成空談;地理資訊系統提供此傳統社會科學的困局的一個可能解決方案,即GIS能以創造共同的座標系統構成地理圖形的「空間資料」(spatial data)與連結的「屬性資料」 (attribute data),將不同科學的衡量指標用類似SPSS的延展式表格(spread sheet)方式加以標準化,再進行「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的對應與轉化。地理資訊系統的「屬性資料」的開放性(openness)是其一大特色,就定義而言,「屬性資料」是幫助我們描述那些在空間圖像中被觀察的物體的資料,但這些屬性資料的型態(types)卻是非常多元:它可以是在SPSS中常用的「數字」、也可以是質化研究中的「文字」、更可以是「聲音」、「照片」和「影像」等(【插圖一】)。多元化的「屬性資料」,是在和「空間資料」-地圖關連-的空間上物體的特性。並且,這裡所說的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的「應用」特質並不滿意於只是「描述」空間上的屬性資料分佈,而且還在實證主義的意識型態下要求進行一種能夠在空間上進行「因果」分析的能力,這些,就必須依賴GIS的「空間分析」(spatial analysis)的能力。

這裡,我們有必要讓GIS與米爾斯(C. Wright Mills, 1959)的「社會學想像」相會,以看出其新的意涵。米爾斯的「社會學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幾乎是所有學習社會學的人必讀的經典觀念,某種程度上而言就是一種社會學根深蒂固的「意識型態」。「社會學想像」根本上是一種基於理性的「非空間」(non-spatial)的社會想像,是「一種思維特性,有助於個人使用資訊以發展理性,以便對於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和個體自身所發生的事獲取理智的總結。」(Mills, 1959: 11) 這種社會想像的參考座標並且是從屬於「時間的」 (temporal)個體歷史與傳記的交叉中的社會關係:「個體能理解自己的經驗,而且只能通過自己在自己的歷史時期的定位來判定自己的命運…每一個個體的生命是代代相傳的,他的生命會超越一種傳記,而且他會跨越某種歷史順序。」(Mills, 1959: 12)而地理資訊系統的空間力量引入社會學之後,讓我們產生了一種超越米爾斯的「社會學想像」的新境界:我們第一次可以將原來的「非空間的」、「時間的」社會想像,不論是以量化的變數(variables)形式或質化的文字描繪依其空間相關位置,在數位化地圖上呈現出來,成為一種「空間的」社會想像。特別是在量化的領域,過去社會科學的分析過於平面化,不論我們採取複雜的群聚分析(cluster analysis)、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複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或時間序列分析(time-series analysis)均無法突破呆板、珊磢滲岈I。雖然很多技術的問題仍有待發展,圖像化的地理資訊系統,作為傳統社會科學科際整合的基礎,揭露了各個學科的共同區域空間的特質,創造一個「思想的共同操作平台」,不是傳統的統計數字的分類或質化研究的文字推論分析,而是能夠跨學科、跨方法、高度整合性、開放性、極具應用性和可操作化的空間、區域上的分類、計算與詮釋,使我們的社會學從抽象走向實際的空間形式與內容,在人們真實生存的地方基礎(local base)上,進行操作經驗研究、想像、判斷與結果詮釋,這我們就稱之為「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這是最為直接的、通俗的、流行的、一般能夠接受與理解的表述。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演講稿(二)

3.

但「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也可以被表述為一種「後現代社會學」(Postmodern Sociology)。因為不被承認是社會科學的一個學門,我們所宣稱的「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一開始具有「不在場」(absent)的後現代的性格;但它確實在悄悄崛起:充滿時尚感、距離、電玩般炫麗、又帶著無限可能創意的電腦數位化操作地圖,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以一種原本就具有的資訊技術的威力吸引目光,從軍事用途、自然防災監測、商業利益計算再蔓延到我們的社會學術範疇。「地理資訊系統」的縮寫:GIS,本身就像充滿莫測高深的「符號」,作為一個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所謂的「能指」(signifier),它不只是成為上一小節實證主義意涵下的地圖疊合與空間分析計算的「所指」(signified)而已;它是一種承載社會複雜意涵,具有多重指涉的「所指」;如羅蘭巴特的「符號學」所主張,符號的「能指」和「所指」之間有「一對多」(one on many)的關係,其間的關係是「任意的」、「約定俗成的」,是被社會集體規範所定義的(Barthes, 1999)。如在教學上以繪製「客家人口分佈」(能指)的主題圖(thematic map)的研究要求,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客家人口」的空間詮釋經由GIS操作、定義與美學感覺去分類、著色、重組設計,而生產完全不同的、多重的數位化地圖(所指),這就是巴特後現代意涵下的「一對多」的關係;因此,GIS的「向讀者/使用者開放」的「多重所指」決定了它與社會學結合後的第一個後現代性格。

GIS作為一個符號的開放性,也表現在其本身像巴特所說的「文本讀起來很困難,除非把嬝炙@界完全突變的讀者具有生產性」的「可寫式文本」(scriptible text),而非只是「讀讀就算了、文本無法再重寫」的「可讀式文本」(lisible text) (Barthes, 2000: 56)。「可寫式文本」是一種「作者式文本」(writerly text),在不忍卒讀中展現文本生產性,在開放的嬝炊勻靻秉隡g,所以具有生產性;「可讀式文本」則是一種「讀者式文本」(readerly text),這是一種接受式、消極的被規訓化的讀者,將文本視為既成的意義來接受,是相對封閉的文本解讀。每一個GIS使用者都應是「可寫式文本」的讀者,進入地理資訊系統的操作世界當中時,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去改寫原來的地圖樣態;不具備「可寫式文本」的心靈常會不知所措地迷失在看來複雜與眼花撩亂的圖形與介面當中,只好讓自己侷限於操作手冊或相關書籍的「工具理性」式教導,陷入相對自我封閉的「可讀式文本」嬝炕C

具備「可寫式文本」的讀者(使用者)甚至經由和地理資訊系統專家或工程師的討論,去改寫原來的操作介面的弁遄F如三年前,我在使用台灣的MajorGIS軟體時,要求加入社會統計學(social Statistics)時常使用的「社會科學統計套裝軟體」 (SPSS)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插圖二】);開始時工程師不太瞭解我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不知如何處理,但是溝通後發現SPSS的基本邏輯與介面的處理關鍵是資料開採(data mining),回歸到電腦資訊的0與1的基本問題時,一切在程式設計層次迎刃而解。這時,GIS又像布希亞(J. Baudrillard, 1983)所說的超現實的當代的「模擬」(simulation),是「第三層級擬像」(the third order simulacrum),也是當代的擬像層級,「模擬」的對社會的革命性變化在於它是基於「二元符碼」(a binary code)的機械再生產,這是由電腦所解讀的數位符碼(digital code),可以將所有的問題與解答,所有的現實全部翻譯為0和1的編碼組合。這種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的「擬像」現象,決定了它與社會學結合後的第二個後現代性格。

「擬像」現象反映真實的「內爆」(implosion),這樣,就呼應了布希亞(有點誇張)所說的,當今社會擬像與真實之間的界線已經內爆,數位符碼看來上已經控制了整個意義創造的過程,所謂「真實」的體驗已經消失。在「第三層級擬像」中,「符號本身也已經是符號化的結束。」(Baudrillard, 1983: 106) 要區分客體和符號、所指與能指、客觀真實與技術介入的結果已經成為不可能,問題與答案也不可區分,均被符碼所製造和再生產。布希亞認為,這樣的二元符碼機械再生產創造了一個革命性的結果:所有我們所熟悉,習以為常的物質性真實(material reality)都被轉化為擬像,這徹底改變了客體和符號的關係;所謂的「真實」已經消失,因為以電腦科技為基礎的二元模型已經將模擬本身推向了極限,從而產生了自己「客體」的真實,電腦化的數位形式讓資料能跨界流動,其後果是產生了一個「超現實客體」(hyperreal objects)。雖然不一定相信這「超現實客體」的存在,但可以理解的是,布希亞的0和1,以「電腦科技為基礎二元模型」的擬像確實在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領域中創造了一種「異化」(alienation):所有接觸GIS的人一開始都感覺到一種難以言喻的「進入障礙」(Into-barrier),以及隨著熟悉其操作之後的自以為是(其實只是技術人員)的「驕傲」。我們因此在運用GIS時要特別小心,是否被科技的炫麗表象所迷惑了呢?是否以為這數位地圖的「擬像」就是真實本身了呢?要時時提醒自己,GIS不僅僅是一種符號遊戲而已,而且需將其作為一種社會關係和社會力量來看待,總是要時時回到地圖的原本之地:我們所俯仰呼吸的實際生活中印證、修正與建構(重構)。

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的第三個後現代性格來自於它的「解構」(Deconstruct)特性。這裡,羅蘭巴特和德希達都是該提到的後現代思想家。GIS的文本可寫式所產生的「作者式文本」,是一種巴特的能指的放縱,沒有匯合點,也沒有終點、一再被往後移的所指,它建築在「文本互涉性」(intertexuality)上呈現岐義紛紜,它所呼喚的是一種拆解。GIS的「作者」(author)在這裡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概念,其強烈「在不忍卒讀中展現文本生產性,在開放的嬝炊勻靻秉隡g」的「可寫式文本」的特質,是因為地理資訊系統的開放性造成地圖的繪製本身的易於變動性,對於圖層的任何增加或取消均會立刻改變了原來圖層的「文本」意涵(【插圖三】);,在這層意義下,也呼應了巴特所說的「作者已死」(Author is dead):巴特的「文本」(text)本義就是「織物」、「織品」、「編物」的意思(Barthes, 2000: 57)。但是巴特的「文本」不是已然織好的產品,而是強調其生成、編織的不斷延展。在意指過程中,主體隱沒在這編織生成物,這文(紋)理內,自我消融了,一如蜘蛛疊化於蜘蛛網這極富創造性的分泌物內。(Barthes, 2000: 58)「作者已死」就是因為主體處於似有若無間,本身也已經是編結著的織物了。因此,地理資訊系統的「作者」既不是文本的源頭,也不是文本的終極,「作者」只能造訪文本。文本向讀者開放,由同時作為「作者」與「消費者」的「讀者」所驅動和創造。GIS的文本指向「地圖」烏托邦的快感。而GIS的這種巴特式的文本烏托邦,其實就是德希達(J. Derrida, 1930-)所謂的「解構」(Deconstruct)。

這裡,借用德希達(J. Derrida)的「解構」術語:「疑難」(aporias)的解釋:「不知道往何處去」也標舉了當GIS的技術層次上日新月異進步當中時,所產生的另一個危機感。德希達也批判索緒爾的堅持「能指」(signifier)的存在,說明索緒爾心中仍然假設著一種意義的方向性,即「關連」是可以被建立的,「所指」(signified)是可以被建立的,能指與所指之間不可能發生任何其他關係,這就將整個思考方向落入「意義」導向、「語言至上」,與「真理中心」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原來精彩的語言的任意性原則就「離開了成果豐碩的道路(形式化),而通向了一種等級化的目的論。」(Derrida, 1972: 21) 索緒爾的符號學顯示,「文本」就是語言系統中,因為差異而相互關連、相互參照而構成的符號系統,無論人在場或不在場,文本恆存。但當達希德以「延異」(differánce)取代「邏各斯」之後,「文本」的意義遂陷入無窮的差異遊戲之中,因為,就一個「能指」系統而言,意義的產生是經由「空間上的差異、時間上的延宕」的人的解釋,從無數可能的、可以選擇的意義的差異中產生,所以,一個確定的文本、一個中心幾乎是不可能的,「邏各斯中心主義」因此面臨被顛覆的命運。因此德希達認為,「中心是不存在的,不能把中心視為在場的存在,中心沒有自然的處所,它沒有固定的位置,而只是一種弁遄A是一種符號之間的無限更替。」(Derrida, 1978: 280)文本於是就成為一種符號鏈,其中「只有痕跡的差異和痕跡的無所不在」。(Derrida, 1978: 26) 就GIS社會學的數位化地圖操作而言,正是這樣不斷「拆解/重構」的「解構」過程:在建構任何「主題圖」(thematic map)之前,每一個使用者/讀者都會感受到一種「解構」,在可以無限延伸的「圖層」(layers)中,當它們被完全取消勾選時,我們面對的是完全的空白、空虛(void);之後,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增添或刪減圖層以創造思想的顏色,如增刪村里圖、街廓圖、屋形圖、河川湖泊圖、行政地標、道路巷弄圖、捷運圖、房地產、資訊通信、銀行、人壽險、地方仕紳、人口、異國曙U分佈圖等(【插圖四】);這動態變化的地圖文本中,「中心是不存在的」、「是符號之間的無限更替」、「只有痕跡的差異和痕跡的無所不在」。德希達顛覆邏各斯中心主義後,主張「解構」必須負擔起雙重解讀的任務:「一方面,它必須在文本分析的過程中,對於文本論證的步驟和方式進行描述,對於文本的前提提出質疑;另一方面,它還要利用文本的概念體系,對於延異和增補等概念進行建構,向概念體系本身的連貫性提出挑戰。」(Culler, 1982: 205) 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的「作者已死」與「去中心」的「解構」後現代意涵,它完全與我們現在所知強調「因果首要性」(causal primacy) 的任何社會學研究方法不同,而展現一種「空間—社會辯證」的非常後現代的「靈活的專業化」(a flexible specialization)(Soja, 1989: 73),其針對德希達式的「質疑文本前提」與「挑戰概念體系」目前看來有其充分的潛能,它只是需要一個處在更高的制高點的開放的心靈來看清這一切。

4.

我們因此明白,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既可以是實證的「應用社會學」,也可以是「多重所指」、「擬像」、「解構」的「後現代社會學」。回到一開始所說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的存在,處在一個發展的過程,一種將長久以來被社會學界所忽略的「空間」帶回來的發展的過程,就有必要將GIS與目前對於空間與人文社會科學最為深入討論的後現代地理學家蘇賈(Edward W. Soja)進行對話。如前所述,GIS的「擬像」性格說明了人們對於社會學的「地理資訊系統化」(gislization)的擔憂,其憂心是基於前述的「實證主義」式理解所造成。如蘇賈(Edward W. Soja, 1989: 76)所指出的社會學傳統的質疑:對於空間的過份強調,是否會把社會學導向一種「空間拜物教」(space fetishment)?乍看之下,確實,GIS的潛在危險在於我們耽沈於電腦構圖的炫麗,而將「數位化社會地圖」視為是「真實」(reality)本身,蘇賈稱之為強調「感知的」(perceived)、「分析性解釋」、「過度封閉」、「偏重客觀性與物質性,以建立空間的形式科學」的「第一空間」(the first space)(Soja, 1996: 75-6);這是對於欠缺「可寫式文本」能力的使用者,滿足於地圖的客觀性與物質性的後果,它確實發生於我們所觀察到某些GIS社會學現象中,這是長期被實證主義宰制的社會科學界的懶惰與想像力日益貧乏的悲哀。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就我們今日所看到的GIS社會學的發展,它似乎已經不再只是一種蒐集與組織實證主義空間資料模式化的量化與數學描述,或者建立大量的資料庫而已;而是經由對於GIS軟體日新月異的實驗創新與研究者的洞察,一種能涵酸爰貑q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空間理論家列斐伏爾(H. Lefebvre)所轉化而來的「構想的」(conceived)、想像的「第二空間」(the second space);與另一個他者(an-other)所構成的「生活的」(lived)「第三空間」(the third space)的可能,這中間的關鍵我們認為其實是在於「技術上的人性化GIS軟體」與「理論上的超越米爾斯的空間社會學想像(spatial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說的明白一點,蘇賈對於GIS的敵視在於認為它只能是資料的收集與經驗形式的空間呈現,欠缺對於人類心靈想像與日常生活的多層次空間捕捉;但是從我們的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所認識到的系統「開放性」而言,這個問題似乎可以被從「技術」與「理論」兩方面下手解決(或者獲得舒緩)。「技術」上,GIS的模擬現實的本質,可以繼續發展與掌握如前所述的多重的(數字、文字、聲音、照片和影像等)資料型態,並且這種「多重性」十分有助於我們將蘇賈(與列斐伏爾)所謂的「透過心靈的空間運轉」所生產出來的「第二空間」納入GIS社會學的版圖。即使是蘇賈自己所舉的「第二空間」的例子:「窮人相較於富人,有極度地域化的心靈地圖,富人的心靈地圖則跡近於複製字加油站的良好道路地圖」(Soja, 1996: 80),在不斷人性化的技術進步今天,我們也看不出來以GIS表達有任何困難;從「理論」上而言,蘇賈所在意的是過度強調地圖的形式而喪失了心靈想像空間的「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但是,事實是,心靈想像的空間無論如何馳騁,終究會在我們眼見的世界中有其某種對應的呈現(如上面例子中的富人心靈地圖的「加油站」),這是無法被否認的「真實」,不必為了壯大心靈地圖而忽視那土地上對應的參考點。

因此,我們認為,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對於「第二空間」的後現代捕捉,就在於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一方面能將心靈地圖的現實世界的對應加以具體呈現(找到加油站的相關位置),另一方面則需在理論層次上合法地把對於「加油站」背後的心靈地圖意涵加以詮釋,得到安定的位置,我們認為,這是使用者/讀者經由「看圖說故事」的能力而達成,並且,這並非常識地「看圖說故事」,而是以超越米爾斯的空間社會學想像的能力來完成;這也同樣適用於蘇賈的「第三空間」或傅柯(M. Foucault)的「差異地點」(heterotopias) 的對於墓園、花園、圖書館、遊樂場、度假村、殖民地等「邊緣的」、「其他空間」(other space)的探索。這樣,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這種在「技術」與「理論」層次的結合所產生的能夠掌握「感知的」物理空間(第一空間)、和詮釋「構想的」心靈空間(第二空間)、與將「生活的」不管邊緣或者是他者的呈現的第三空間。石計生(2004)的所提出的「SCG方法」關於台北士林區的產業生態研究顯示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的這方面解決方案的初步探索。該方法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2001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資料,使用MajorGIS軟體的繪製數位化社會地圖與空間分析弁遄A和社會統計SPSS的群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結合,而發展出來一個可稱為「SCG方法」(SPSS-Cluster-GIS Method),以視覺化呈現產業的計量結果與空間位移狀態。這個方法分為四個步驟:(1)從SPSS的群集分析到 GIS的圖層顯示;(2) GIS本身的空間分析(可包括主要的群集分析和按實際需要運用的其他環域、距離或落入分析等)後的圖層顯示;(3) 比對SPSS群集分析和GIS空間分析圖層歸納分佈類型;(4) 進行地圖細部的解釋,以田野調查回到敘述的傳統,成為一個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968)所謂的「說故事的人」(Storyteller) (【插圖五】);。

這裡所借用的班雅明,其社會學分析裡的這個「說故事的人」,可以「細數遠古流傳家鄉逸事」,具有班雅明所謂的「素樸凝斂」(chaste compactness)的說書特質,「可以從一遍遍不同的重新口述中顯露出來」的能力,是一種能夠「有效地「空間化」時間,透過文本實踐,打破各個片刻有如磁鐵般緊貼一起的史學鎖鍊,從而取代了歷史敘事編碼。」(Gregory, 1994: 234) 所謂的「空間化時間」是一種面對城市當中快速流轉的人事物能讓之「流動停止」(flow stop)的能力,這就是班雅明著名但難以被理解的「靜止辯證法」(dialectics at a standstill)的作用。每一個人,經由「靜止辯證法」的疊合印象(image)的能力,過去與未來在現在遭遇。人的自我經過和他人的過去(追憶式)、現在、未來(想像式)的「靠近」後產生了「印象」,這印象會和其他印象相互疊合,在此時此刻(NOW)展現,成為我們當下喜怒哀樂的感情流露的來源,這些在人的身體或靈魂流進流出的「靠近」其實並沒有線性時間軸上的意義的(石計生,2005)。「SCG方法」在這樣的「空間化時間」的實現上,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可以從GIS的空間圖層疊合和分析所創造的「第一空間」,經由混合田野資料收集「看圖說故事」的心靈詮釋過程,在保持空間在保持「空間社會學想像」的開放前提下,提供我們融入「第二空間」的可能性,亦能顧及能邊緣與他者性的「第三空間」。

蘇賈所謂的空間的「三元辯證」的後現代特質:「在社會生活的空間性中所看到的事物,具有難以克服的同步性(simultaneous),而我們筆下所寫的卻是依次性(successive),這是因為語言是依次性的緣故。」(Soja, 1989: 247) 我們認為,事物的「同步性」基本上是可以被GIS的「空間化時間」顯示,因為同步發生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空間圖層以疊合(overlap)方式呈現。我們甚至可以說,這「SCG方法」比蘇賈以小說家的口吻去研究洛杉磯(Los Angels),依靠的幾張地圖卻是不著邊際、無跡可循地拆解後現代城市空間的「方法」可以理解地多,GIS的「工具理性」維持一種價值中立,讓世界少了一些西方種族優越感或中心主義的味道(我們不必去認定或者崇拜洛杉磯的某個大飯店為後現代建築或後現代性的總象徵),更何況GIS透過心靈的創造又能自由展現「價值理性」的判斷。因此,我們事實上可以很有自信地以GIS研究自己的城市,不用靠「東方主義」還是「西方主義」。
透過這樣現象操作經驗與主觀心靈詮釋的雙重作用下,我們一開始的分野: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作為「應用社會學」或「後現代社會學」現在看來又不是那麼重要了,它們都被收攝在GIS的技術進步與社會學的空間想像的辯證過程之中了;並且,我們很清楚地認識到,一百五十年前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所論證的資本主義「商品拜物教」(commodity fetishment)的經濟結構的生產關係已經在今日產生了決定性的變化,它現在是由社會空間的生產所主導,如列斐伏爾(H. Lefebvre)所言,原來的生產關係以一種具體和人造的空間形式得到再生產(Lefebvre, 1991)。這種空間再生產所席捲的不僅僅是自然的、物質的物理空間(第一空間),也包括認知的、幻想的心靈空間(第二空間),更有對於邊陲化、差異化的第三空間的資本化;對於其商品拜物空間化的生產、消費等各個層次的理解與消除,就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而言,我們認為是一可行的道路。如同列斐伏爾主張人應有「城市的權力」(the right to the city):公民控制空間社會生產的能力,我們延伸這個看法說人應有「空間的權力」(the right to the space)的思考,特別是在長期忽略空間的社會學界更應如此。目前看來,雖未被正式承認,但GIS的跨界性格所展現的空間捕捉者(space catcher)的魅力,伴隨著實質上的電腦軟體操作,事實上,一場意識上的空間革命,已經在社會學界悄悄展開;並且令人興奮的是,這樣的展開的辯證過程方興未艾,也讓「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這樣的學門、範疇、方法、理論,或者說符號,在未來有著更多、更豐富的想像與內容等著我們去探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