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新訊:新增矢野桂司教授網站與石計生教授新書書訊

石計生教授的老友,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地理系矢野桂司(Prof. Keiji Yano)教授 規劃設計了一重要的虛擬京都(Virtual Kyoto)的網站,翔實介紹了京都的社會地圖,歡迎大家去參訪。網址如下:http://www.ritsumei.ac.jp/acd/cg/lt/geo/coe/index.html
石計生《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GIS解析》增訂三版即將於2007年八月底由台北儒林圖書堂堂出版!

自序

在短短不到兩年半時間內,《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GIS解析》就要增訂三版了,這是我所出版的十餘本學術與文學藝術書籍中再版最為快速的一本,深覺榮幸與驚喜!

除了從理論與研究實例系統說明人文社會科學和GIS結合的可能,本書在廣大讀者圈的受歡迎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MajorGIS作為一個以日本系統為摹本,國人自行研發的精巧軟體,其安裝容易與完全中文化的介面成為相當有利於教學的優勢;其次就是產學共構的台灣研發精神超越了長期GIS領域對西方依賴的困境,MajorGIS的適應人文社會科學的統計與相關要求,特別是獨一無二的將SPSS轉化為GIS的技藝發揮,正在應用與方法論層次日新月異不斷翻新發展著。這些研發與技術上的突破,也讓我長期主張的應該讓人文社會科學界迎頭趕上自然科學,讓使用GIS「資源共享、遍地開花」終於有了端倪,從我1999年美國芝加哥留學歸國以來除了在東吳大學社會系與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固定開設「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後現代空間與地理資訊系統」等課程外,陸續應邀至中央大學、中正大學、文化大學等學院演講或進行GIS工作坊教學時,確實感受到學界逐漸理解將地理資訊系統運用於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性與可行性,許許多多研究與教學的熱烈期盼與潛在成果,正逐漸從各種領域顯露出來,我身為這個領域少數的先行者之一,看到這個進步趨勢,心中之激動實溢於言表。

本書因應GIS的「與時俱進」的特性,根據理論、資料和軟體功能與實際需要於這增訂三版中有著非常大幅度的增刪:增加了已經宣告絕版的《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2001)中的部分重要章節,如本書第一章新增人文社會的手繪空間地圖:龍冠海教授的「社會地圖」章節,藉以比較前GIS時代與後GIS時代的差別,可以讓讀者理解1965年以來迄今,四十餘年間技術層次的進步是如何能導致思維與視角的轉變。進而,本書亦刪除一些較不合乎實際需要或需翻新的章節:如第二章與第三章我都做了大幅的調整,理論層次部分大幅刪減,只保留了我認為仍有理論洞見但不能成為有系統理論論述的「社會文本論」 。可以這樣說,經過反省,我修正了原來提出人文社會科學有一「共同理論」的觀點【註1】,而差異化地強調理論之建構必須經由更多的經驗研究與思維創新實驗逐步累積而得。本書同時也在第二章增加了重要的「地圖分析的邏輯」章節,這是為了培養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生基本地理與資料庫的知識與涵養。進而,於本書中我也刪除了第二版中第十七章、第十八章重複或過時的某些應用範例,取而代之的是以人文社會GIS聚焦於台北縣市、桃園、台中與高雄市等,包括交通、區位、性產業、犯罪、捷運、治安與商圈等主題的城市研究。更重要的是,本書亦有MajorGIS統計功能專章的補強,包括新的第十五章資料庫操作的Excel轉檔為Access的步驟,再轉至GIS空間介面進行地址定位功能的完整說明,讓以個體為空間單位的研究者得以完成定位可能;與第十六章的SPSS轉化為GIS介面的技藝等,這些增刪,完全回應了讀者的來信與長期教學研究的實際經驗後的發展與修正。

近年來我的GIS教學與研究,逐漸從台灣擴展至日本與中國大陸:包括至東京大學、日本大學、京都立命館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上海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等學院,也發現了不同地方的學生在使用GIS時對於軟硬體、圖資和理論的需求的差異,其中比較嚴重的問題通常是因為系統不相容造成的GIS軟體與地圖的跨界使用侷限性;而納入全球體系的結果,卻又需使用以英語世界為主體的昂貴軟體ArcGIS,導致分散各地的具備活力與彈性的GIS在地化軟體受到市場分割與擠壓。我從日本成功的「全球在地化」經驗得知,除非本身能有足夠放眼世界的視野與發展出具技術高度,與創新自信的GIS軟體及其相關配備,否則我認為GIS教學與研究將時時面對全球化與在地化間的衝突與矛盾。

過去這些經驗,激發了我更為深刻的反省與進一步具體實驗的使命,特別是我於二00六年秋被任命為「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GIS技術支援中心」召集人以來,有著較為充裕的人力與物力,足以用整個研究團隊為動力,進行腦力激盪以產生更多的田野研究,教學與新的突破可能。最後,本書的耳目一新的增訂三版,從封面的設計到內文的整理,我必須感謝我的研究生馬嘉淩(東吳大學社會所)和李雨珍、陳翊威、吳亞如、劉宏勳、張安天(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等,亦希望廣大讀者持續閱讀並不吝賜教。

【註1】因為篇幅限制,完整理論建構與方法論的創新思維,請參我的另一本GIS專著《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與ArcGIS的研究教學》2007年6月同樣由儒林圖書出版。

2007年06月15日外雙谿308研究室

這是「文藝復興人」的跨界追尋

2007年6月底前,台北儒林出版社將隆重出版石計生教授的新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與ArcGIS研究教學》,這本書總結他過去長期所致力的跨界思考,挪移自然科學擅場的地理資訊系統(GIS)至人文社會科學,並從理論,方法與實踐諸層面建構「社會地理資訊系統」,允為石計生空間想像力的爆發與沈澱。

自序:這是「文藝復興人」的跨界追尋

⊙ 石計生

1.

自從由儒林圖書出版《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2001)、《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GIS解析》(2003)以來,本書可謂是我過去七年來關於地理資訊系統(GIS)的跨界思維的階段性代表作。

「跨界」(cross-border)既象徵著創新也意味著艱難。整理書寫文稿的這段時間,我時常想起1995年那酷熱夏天負笈從台北跨界至芝加哥求學的忐忑心情,迢迢十六小時萬里上的飛機忽睡忽醒,俯視從未去過的北海道、阿拉斯加、中西部大平原,然後降落在一廣遒似無邊際的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畔的奧海爾(O’hare)國際機場。時差日夜顛倒,宛如醒在夢裡的人,連續一週的無法成眠,熱浪熱死芝加哥市六百老人等消息,皆暗示著跨界彼岸的艱難。而在租居的南拉佛林街楓葉搖曳生姿招迎下,作為一個我自己相信的能夠「把權威與教條融化於人文美學精神中」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終究憑藉意志力與求知精神,嶄新的生活與讀書經驗,就這樣在半年冰天雪地的美國北地中拉開序幕。

和中國道家精神暗合、結合美學與科學的「文藝復興」式「找尋失落的自我,肯定萬物間的關連」整體,是我進行各式文體著書寫作的根本動力,也是這本《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初衷。和前面兩本書相比,這本書廢棄了較為冗長的表述,在形式上我確立了對於地理資訊系統跨界運用於社會科學的名稱為「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英文簡稱SocGIS,聽來感覺簡潔且有力量。並且,脫離自然科學界工具理性的取向,我也第一次明確定義「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為「一種將地理資訊系統的繪製數位化地圖與個人創新設計的組織化功能,應用至『以人為中心』的人文社會科學範疇,並開放地容納多元特質,調整,詮釋,重構地理資訊系統的實證或非實證流程」。這定義特別高舉「以人為中心」和「詮釋」的SocGIS特質。當自然科學學者若問我:SocGIS是不是GIS的一個特殊面向?我的回答有兩個層次。首先,從「工具」層次上而言,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若是一條河川的下游,上游則是自然科學,下游是必須虛心向先行至少三十年的自然科學承接其流脈與學習其技術進步,所以SocGIS是GIS的一個特殊面向;但從「創新」觀念與「理論」層次而言,我則會斬釘截鐵地說「不是!」因為,自然科學向來重「物」輕「人」、重「客體」輕「主體」的世界觀,時常將人貶抑為數位控制自然系統的被動成分,邊陲化人的發聲。而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下游所注入的大海,卻有納百川的「肯定萬物間的關連」的性格,是基於不是只有理性,仍有豐富感情與個性的「人文精神」,和能「調整、詮釋、重構」的方法論上的多元性,其中,蘊含著從我們俯仰呼吸的生活與行走的地方產生理論的無限可能。因此,形式上本書直接認為兩者根本不同在於:自然科學的「地理資訊系統」找尋規則(rule);而「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著重「詮釋」(interpretation)的建構。但既然同是一個江河注入大海的過程,我則進一步認為,跨界的「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現在與未來將都不會屬於現今學術分科下的任何一學系,而是不管是被視為自然科學的地理學或森林學,或社會科學的歷史學或社會學,只要意識到應以創新觀念與多元詮釋面對人的世界的研究,放大心胸,則原本工具理性的GIS將轉型為具備價值理性的SocGIS。

「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乃是打破打破門派之見的跨界而開放的學術世界。

2.

En un lugar de la Mancha, de cuyo nombre no quiero acordarme, no ha mucho tiempo que vivía un hidalgo de los de lanza en astillero, adarga antigua, rocín flaco y galgo corridor
(曼查有個地方,地名就甭提了,不久前曾住著位貴族。他那樣的貴族,矛架上有一支長矛,還有一面皮製的盾,一匹瘦馬和一隻臘兔狗)

內容上而言,本書所呈現的是有點像文藝復興時期的小說家賽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的著名(反)騎士唐吉訶德(Don Quixote de la Mancha)的挑戰風車(幻想為巨人)的行為。我堅持著過去長期的觀點:「那裡存在著一個學術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關連,包括地理資訊系統與社會學等等等。」我拿著長長的矛,皮製的盾,騎著瘦瘦的馬和解我憂傷的狗跟隨,就這樣去完成一個夢想。

本書的上篇完整說明了我的建構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的理論、方法與問題的思考。跨界需要視角轉換(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這需要勇敢提問與嚴密論證。我的切入問題意識在於:社會地理資訊系統,首先要面對其生活世界意涵究竟為何?若不承認人是系統中的被動單位,則勢必要思考人所面對的空間(space)就不只是同質性的「自然空間」,而是充滿差異的「社會空間」(social spaces),亦即,找回以人及其空間活動的主體。而書中對於「社會空間」諸理論流派的探討,讓社會科學與GIS匯流的可能漸漸浮現。因此,跨出「社會空間」這一步後,旅程才展開,繼續拿著我的長長的矛去探索SocGIS的工具或理論的性格中,進行空間視角的人文轉移,並產生跨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話,和如隆德學派賀格斯特藍(T. Hägerstrand)的時間地理學與著名社會學家紀登斯(A. Giddens)的結構化理論的對話後激發出我的創新想像力與其實踐成果,是搭橋質化和量化研究的兩條徑路:其一是走向「空間主從式結合」的SCG方法;其二是「時空GIS」的掌握人在日常生活時空中行動軌跡「路徑化」呈現與詮釋。在書中,我並且各舉了一個我的研究實例來佐證這些道路的存在指向一個地方:「社會地理資訊系統」。

而在本書下篇的部分,介紹實際操作GIS以進行研究教學,這純粹是我的學術騎士生涯所使用的長矛的變化。在過去曾出版的兩本書中,分別使用過奧地利的WinGIS與台灣的MajorGIS,它們作為矛或舊或新,均曾在我這「文藝復興人」的跨界追尋中扮演階段性角色。特別是台灣出品的「小而美」的MajorGIS,我可以很驕傲地說,它仍然是伴隨在我身邊非常銳利、有生產性與美學意涵的力量。本書所介紹的ArcGIS,則是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地理資訊系統軟體公司ESRI的產品,其英文化介面既是優勢也是教學上的困擾,我則把它視為世界通用並和其他國家學者對話時的共同語言。但即使先進如ArcGIS,其軟體操作和我在上篇所鋪陳的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宏觀架構與思維,有著明顯的落差,特別是後現代地理學家蘇賈(E. Soja)所提出的「社會空間」中的「第二空間」與「第三空間」如何在數位地圖上表達等問題。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是在GIS軟體進化與使用程度,是否能夠搭配上「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研究視野(visioning)與實際需求,或者,也可以說:「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研究視野與實際需求反過來影響與激化GIS軟體的科技進化。這些謀合,均需要智慧與時間來完成。而就目前而言,從實際教學與研究層次來看,以深具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範例與資料進行實作,是跨進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理論與工具性對話的首要工作。因此,針對各個相關操作章節,特別是本書第五章的空間分析(包括行動軌跡分析(Tracking Analyst)、環域分析(Buffer Analysis)、空間自相關(Spatial Autocorrelation)分析(Moran’s I 與熱點分析(Hot Spot Analysis)、空間校正(Spatial Correction)與地址定位系統應用;第六章的以模型建構器(Model Builder)建構研究模型等,均以我們比較熟悉的台灣的人文社會實例進行實際操作,這部分應屬創舉。這讓我有信心可以同時以ArcGIS作為社會地理資訊系統教學研究的軟體使用選擇項之一。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的人非常多【註】 ,這也證明我的唐吉軻德式學術騎士生涯並非完全孤獨,這書代表著階段性視野(visioning)的完成,未來將是在理論思辨與工具性操作、自然空間與社會空間、地理資訊系統與社會科學、美學與科學之間的更多融合與超越創造,這是希望「我」的成為「我們」的「文藝復興人」的跨界追尋…

2007.04.29(日)在台灣博物館尋找後班雅明精神

尋找後班雅明精神
石計生教授的《閱讀魅影》新書發表暨座談會

作為一種複雜的歷史與文化社會交纏後的結果,「西方霸權」是什麼?「東方思維」又是什麼?我們能通過「閱讀」獲得怎樣的思想與行動?「閱讀」如何成為創作本身?石計生教授新書《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即是在後現代的社會轉變中,從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思想遺產與其後的配置發展反思,以動中之靜的當代閒逛者角度切入觀察,裸露城市空間文化的跨界變化,並繼續通過東西方的詩、小說、造型、攝影和電影諸美學閱讀,提出「圓現象閱讀」方法,進行作者的文化批判與實踐。

693379.pdf378858.pdf
(新書發表資訊與邀請函,歡迎下載流傳)

⊙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將舉辦「尋找後班雅明精神—石計生教授的閱讀魅影新書發表暨座談會」。詳細資訊如下:

‧時 間:4月29日(星期日)下午2:30~4:30
‧地 點:國立台灣博物館三樓 自然教室
‧交通方式: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捷運台大醫院站4號出口,二二八紀念公園內。詳細資訊請至http://www.ntm.gov.tw/vis_traffic.asp


座談會流程如下:

1. 編輯室報告:劉鈐佑(群學出版有限公司總編輯)
2.《閱讀魅影》新書發表: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3. 與談學者發言討論:
⊙夏鑄九(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高榮禧(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所助理教授)
⊙黃長玲(台大政治系副教授)
4. 來賓提問與互動討論
5.《閱讀魅影》新書簽名會(需自己帶去,現場並不提供書籍)

詳情請洽: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http://socio.com.tw/
編輯:沈志翰
電話:02-23702123 傳真:02-23702232
E-mail:socialsp@seed.net.tw

後班雅明新書自序:說出你血液裡流動的精神

石計生教授最新藝術社會學著作《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The Phantom of Reading: In Search of the Post-Benjamin Spirit.)2007年3月已由台北群學出版社隆重出版。「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消息站內搜尋:http://www.cstone.idv.tw/index.php?ct1=41

自序:說出你血液裡流動的精神

⊙ 石計生

出版這本書的約其實和群學出版社簽的很早,推算一下,應是2003寫完《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後半年,但此計畫卻因為忙了別的事,就擱置乃至於完全忘記了。其間,我除了日常教學研究之外,時常追索一個困惑自己已久的問題,用學術的語言來說,是「主體性」(subjectivity),用白話文說,是「我能以何種方式說出我的血液裡流動的精神?」過去,特別是寫三民版的《社會學理論》時期以為,能以批判「西方霸權」的角度萃取出看似黃皮膚意涵的東西,但昨夜的一個夢卻又示警地把我帶回留學時代的芝加哥,想起泰倫斯‧史都華的悲劇。

泰倫斯‧史都華是一位尋常的美國黑人知識份子,也是我的博士班要好同學。剛到芝加哥的前兩年,我們時常一起讀書,吃飯和閒聊。他父親是美國州立北卡羅萊納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rlotte )的教授,泰倫斯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品學兼優,待人謙恭有禮,見面就微微額首說「How are you doing , Stone ?」。有一天,他漫步走在芝加哥街頭欣賞春雪,突然有兩輛警車前後將他攔住,指稱他是強暴犯,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抓進警察局。泰倫斯雖拼命辯解,說他是研究生,而且警方給他看的照片裡的罪犯不是他,義大利裔的警察嗤之以鼻地說:「你們黑鬼看來都一樣」。牢裡待了一天後,我們研究所所長去警局才費了番功夫將他保釋出來。我記得我在系館再遇到泰倫斯時,意志消沈、黝黑的臉整整瘦了一圈,大溜溜原本明亮的眸子也喪失了昔日談笑風生的美麗,只簡單地說了上述的過程,牢裡的事,隻字未提。過了一學期後,我從高雄省親後回芝加哥,就聽說泰倫斯休學了,不知去向,我託人打聽也沒消息。幾年後,我完成學位要回台灣前,去沃爾瑪(Walmart)採買一些東西時,赫然發現泰倫斯蹲在出口的轉角,衣衫藍縷狀極落魄。我就問他「怎麼在這裡?」認出是我之後,泰倫斯怯怯然閃開我的眼神,以令人傷痛的速度朝極端刺眼的北美陽光方向拔腿奔離。

這不過是一九九五至一九九九年間在美國發生的事情。本來以為已遺忘的,而夢境往事歷歷卻宛如今日,提醒我「西方霸權」是個必須小心以對的字眼。因為,即使其國度管轄下的子民的血液也不是同質的,而「血液裡流動的精神」更是一個複雜的歷史與文化社會交纏後的結果,不只是本質/現象何在或文化影響比例多寡的問題,我們也很難從中萃取出什麼純粹之理論的概念。但我是這樣想著泰倫斯的悲劇,我去體會、感動、反省與行動屬於「異質」的突出與受難,或許是超出「東/西方」虛假界線,從而洞悉真正權力運作和「霸權」所在的可能。

我「血液裡流動的精神」若獲啟發亦復如是,則說出該精神的途徑之一是閱讀。「閱讀」對我而言從來就不可能沒有目的,或者「非涉情感的」;但我對於拆解問題的興趣遠高於獲得解答,拆解過程有時感覺自己極其冷血。閱讀充滿魅影,是創作的另一種形式,中間幾乎沒有隔閡,這種自由,泰半受惠於例行數年在紫藤廬聽與講皆不受拘束的美學講座,鍛鍊思維與文字間明鏡般反射,最多順著上天光芒日晷變化微調角度而已。

表現在本書中的,大致上是和「文字」與「印象」相關的閱讀,從過去致力研究的班雅明「印象空間」視角亦輕易可知,兩者並且是密不可分地在城市空間中展現。例如:不管是波特萊爾詩的練劍術場域巴黎、蔡明亮「天邊一朵雲」情慾的拼貼台灣、解讀一張澎湖天人菊照片、台北、上海、北京的建築作為一種奇觀東方主義,甚至純文字的三島由紀夫小說「豐饒之海」,我在其中都賦予了拆解問題的重量,以便面對解答的輕盈。但確切的語言在找好位置之後卻又不安於坐,因此隨時又目睹句子帶著句子紛紛逃離理性樊籠,光天化日下。所以,一種找尋「後班雅明精神」的旅程就開始了。那不必然和班雅明的思想遺產完全相關,卻是需要通過他的某種人格特質與生活方式展開的視角:譬如閒逛者(flâneur),或者我所稱的「走路學派」。既因為城市是二十一世紀的顯著生活場域,也或許是我從二00五年冬開始的喜歡行走,胸壑開敞,把一個城市的靈魂徑路都摸熟了,注意細節花草人物,也就活絡了班雅明的巴黎踏查精神。

長於走路者皆知,這絕非線性演化的過程,「後」的現代世界足下經驗的行走是意識流時間構成的不規則存在(沒有邊界)之網。它有時看似前進,實則回歸到文字,甚至是身體層次,那並且是非常內在的體驗、掙扎與面對。如書裡的退回至盧卡契的靈魂與美學的重讀,從後設角度看一個偉大思想家早已斷念的一生事業,結晶為投河自盡的美殉印象。哲學是伊爾瑪之愛的剩餘。每一筆文字都回歸的印象。或者我所謂的「圓現象閱讀」,表面上論證東/西方的思維交會,實則為身體層次的操練理解,與其賦予一個符號說是「道家身體」,無寧說是全人類共通的本我,「動中之靜」,這是「異質」中的「同質」,站在環形土地的中央,能應付「後」的現代世界無窮無盡的變化。而這由身體再轉化為文字閱讀的抽象性,又旋旋為朱銘的雕刻與拉剛跋的裝置藝術作品具象化呈現。閱讀的形式與內容,我感覺其中變形奧妙無比,這一切完全構成我「血液裡流動的精神」。說出!而所謂「霸權」觀念就在其中融解,真正權力運作除了客觀外在機制需社會學分析外,其惡果恐怕多半是自己心魔作祟。是以通過閱讀魅影的解除魔咒程序,尋找後班雅明精神或許正是找尋自我/他者,簡單地活著、高明地想著,孤獨而清醒。

泰倫斯‧史都華的悲劇或可避免,我這時想,或許不能。或許有一天我的走路走得夠遠,會在地球某個轉角再遇到他。那時該說些什麼呢?

「一起走一段如何?」
「說出你血液裡流動的精神!」

(二00七、一、三十於台北、士林)

1 ... 6 7 8 9 10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