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故居班雅明最後一堂課

⊙ 錢穆故居人文茶坊(20060328):石計生教授與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當代社會理論課程上課同學合影,有修課旁聽者十四、五、六人。那是講班雅明的最後一堂課。錢穆故居是一代國學大師錢穆先生的寓所,名為「素書樓」,位於東吳大學外雙谿校區內非常隱密的半山腰間,花木扶蘇,典雅溫文,可遠眺故宮與溪水雲彩朝夕變化,甚具精神性。多年前,余嘗於故居成立時,應故居主任劉慧貞之邀,寫了〈素書樓三疊〉組詩,刊於聯合副刊,並收錄於奎澤石頭詩集《海底開滿了花》中,詩中表達對於錢先生仰慕之情與時事變化下的行誼滄桑;而中華文化之深邃與讀書人之氣節,乃今日吾輩於崩亂之世必須深思不可輕忽輕輕放過爾。社會學理論在此上課意義非凡,我對學生們說:多讀西方理論所為者何?何時方能有我們自己的社會理論呢?在錢穆故居感受東方的精神性,我如何能於提點班雅明理論的間隙說明發自血液裡的「漫卷詩書喜欲狂」價值的萬分之一呢?而此故居課程之安排,師生相聚甚歡,是一個結束,西方已過,東方昇起,我心中那粲然明備之陽光遍灑,綿連雨勢的昨日,今宵,明夕,也是一個開始,隨個人機遇悟性而定,快門按下合影,無所不在的國學神光,透過玻璃透明屋頂射下光陀陀的這嚮午,絲瓜攀爬即將相會,於或可期待的蒼穹一隅花開無邊矣。

2006年石頭新年快樂


⊙先認為這是2006年 有一群人,站在遙遠的街頭,拉起布條,說: 「石頭新年快樂」然後,讓「我」從新定義這個圖像能指所指向的「石頭」,是所有和「我」親近與陌生的他人。於是,原以為這指向「我」的暱稱,就轉而指向所有的「石頭」,這個所指,聯繫成為一種胸懷,一種姿態,一種祝福,一種綿密永恆的思念…其關連以符號學的名義,稱之為「我們」。

新的一年,許了個願後都感染了詩意看世界的疾病,對於至善的信仰,我們都無可救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