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社會學專題討論:課程綱要


課程綱要












































































課程名稱


藝術社會學專題討論


修別


選修


任課教師


石計生


開課班級


碩專班一、二年級


學分數


3學分


實習時數


 


合班



上課時段


週四 ABC



¤教學目的


    本課程將以主題式討論,比較研究藝術社會學的相關範疇;通過探討不同文化的藝術形式(如詩/文學、小說、攝影、建築、音樂和電影等)與藝術家作品,來相互討論與比較東方與西方藝術在不同社會脈絡下所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精神與意涵。藉由跨文化的角度增進同學對此範疇的瞭解。




¤教學內容


    藝術誕生於與純科學真理相離的地方。藝術不為科學而生,藝術源於生活的需要。藝術作品不論採取什麼風格,它總來自經驗世界,即使你用純粹的虛構來取代現實,在這一點上,藝術與社會發生聯繫。本課程將從社會場域的角度去探討藝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意義與作用。社會場域涉及作者、環境(家庭、社區、學校、與政治權威等)的作品影響;作品的價值,又常常受到市場、批評家、與讀者反應的作用;於是作者、作品、與讀者/批評家就構成了錯綜複雜的藝術社會學三角(The Triangle of the Sociology of Art)。理想主義者與浪漫主義者認為,藝術作品僅僅為了靈魂的傾訴,只關心自身;寫實主義者說明藝術的創造深受客觀、物質的社會習俗影響。所以,藝術與社會的辯證,就在藝術作品的風格中展開。


     本課程為研究所學生提供的進階課程,同時設想學生具備作者,讀者與評論家的潛能,將依學生上課過程中顯示的才華面向循循善誘。設計上將以精讀著名的藝術史學家阿諾德豪澤(Arnold Hauser)的思想與作品導引下,深入探討在全球化潮流下,藝術如何在跨文化迴路中流轉再生,以及如何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地社會。期能透過不同文化藝術形式的介紹與比較,開啟學生更寬廣的視野。



¤評量方式(考試、作業、實習等……


報告占50%  課堂討論占50%


¤教學進度


9/16


師生認識與課程緒論


9/30


Arnold Hauser理論研讀:Part I: Fundamentals


10/7


Arnold Hauser理論研讀:


Part II: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rt and Society


10/14


Arnold Hauser理論研讀:


Part III: Dialectic: Light and Will-o-the-Wisp


10/21


Arnold Hauser理論研讀:Part IV: En Route from Author to Public


10/28


Arnold Hauser理論研讀:


Part V: The Differentiation of Art According to Cultural Strata


11/4


Arnold Hauser理論研讀:Part VI: The End of Art?


11/18


藝術形式I: 詩《楊牧與葉慈》


    楊牧詩作蘊含極為深邃的文字拮抗,品味楊牧的詩需要非常的耐心。有些學者將楊牧的作品歸類為「濃詩」,而濃淡與否,在乎定義,但是經由作品的解讀,去逆溯作者的穿越「內在的森林」的過程,確實是解開楊牧獨特文字藝術風格的關鍵。


    而愛爾蘭詩人葉慈的詩,對楊牧有著潛在的影響。他認為「葉慈可能比華茨華斯和柯律治偉大,因為他於中年後擴充深入,提升其浪漫精神,進入神人關係的探討,並且評判現實社會的是非」。本節將從跨文化的視野進行一場楊牧與葉慈詩學的對話。


11/25


藝術形式II: 小說《諾貝爾文學獎的得與失:三島由紀夫與高行健》


    探討三島由紀夫(みしまゆきお、Mishima Yukio)的最後巨著《豐饒之海》小說四部曲:《春雪I》、《奔馬II》、《曉寺III》與《天人五衰IV》的藝術創作演變。這是涉及經歷日本大正、昭和初期、二次世界大戰時與其後等時代的兩大家族(松清侯爵與綾倉伯爵)間的愛恨情愁故事。對比於高行健的得獎小說《靈山》,展現的是一種逃離的藝術,這種藝術是是經由對於「神」「神性」失敗的追求,而終究走上西方心物二元的現代主義藝術家的老路:非常個人的,男性中心主義的、犬儒的解脫之道:性慾/女人的肉體。透過中、日著名小說家的代表作品,探討兩位大師其作品背後的藝術美學與其不可取代之獨創性。


12/2


藝術形式III:建築《從台北、上海、北京漫談城市中的建築奇觀》


    建築作為一種「東方主義」,是從空間上表現了巴勒斯坦學者薩依德(Said)論調中西方理性的、進步的「自我」(self),對於神秘的、落後的東方「他者」(other)的共時結構的同質化與文本書寫,是在以建築作為文本的豎立詩篇的書寫,這是一種同時可以放在現代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城市空間消費架構下理解。


這種「建築東方主義」是以科比意(Le Corbusier)的理論為代表的現代建築,強調人為世界的建築探索,從自然與直線中解放而朝向曲線與機械的城市世界美學。


    台北,上海和北京,東方城市的建築所內含的社會關係深深陷入一不可自拔的以金錢為衡量空間進入性的排除與否的社會關係。透過對東方三大城市「建築奇觀」的特殊文化,與西方現代化建築進行跨文化的比較與討論。


12/9


藝術形式IV:攝影《東方與西方的攝影快門》


     照片的藝術性:那應該是藝術心靈的照面所激盪出來的「輻射狀所指」的空間,不是去尋找,而是等待感覺回來,意義與無意義,有時可以言傳、書寫,多半時候只能意會。Sontag認為只有隨著攝影的產業化,攝影本身才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當產業化為攝影家的工作提供社會效用,對抗這種效用的反動力同時也增強了「攝影作為藝術」的自我意識。


    透過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明室》一書中提及的現象學式攝影圖像的觀看經驗,來深入探討攝影的藝術社會學。「知面」是以文化觀點,來理解圖像中的人物的神情、姿態、佈景和情節;相片上猶如加上了標點,有時還佈滿班點,充滿了敏感點。而這些騷擾「知面」的元素,巴特稱為「刺點」。


12/16


藝術形式V:音樂《翻唱歌曲的時代意義》


      探討音樂作品本身的社會美學向度。音樂已不再是一個內在事實的陳述和映像,而是一種對音樂所覺察到的現實的一種態度,這個態度既是社會的、政治的、歷史的、空間的也是屬於文化與地方的。本節課將以跨疆界、跨文化的方式,對音樂的時間與空間性進行重新思考。


    全球化浪潮中,音樂的定義不只由西方來決定,而是由全球文化甚至後殖民向度思維來共同定義。將從台北與上海之城市歌曲音樂文本的歷史連結脈絡,梳理台灣歌謠的跨界流傳意涵。1930年代當時日本帝國所控制的跨界疆域:東京、上海和台北是一個國家裡的三個城市;通過1930-60年代間上海老歌與台灣歌謠的音樂文本流傳變化,台灣歌謠是如何在「西化」「日本帝國」「文化中國」等力量中產生台語演唱的主體性。


12/30


為增加課程的精采性,將選擇具代表性之藝覽文化進行藝術參訪。 


1/6


藝術形式VI:電影《文化工業對臺灣與法國電影文化的衝擊》


     義大利電影先驅里喬托卡努杜認為,電影乃是綜合了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文學)、舞蹈等藝術形式而產生的新的運動造型藝術,故他稱電影為「第七藝術」。透過臺灣新新導演蔡明亮與法國電影大師盧貝松的比較,試圖解讀電影在跨文化連結中的存在形式與其樣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