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Frans Carlgren的《邁向自由的教育》

⊙石計生

追求完美的教育,以培養良好公民,是古往今來的思想家共同的願望,但是,真正能夠提出一套完整的教育哲學和實踐方案的人卻寥寥可數。古代有古希臘撰寫《理想國》的柏拉圖(Plato),近代有法國寫《愛彌兒》的盧梭(Rousseau),當代則有德國提倡「華德福」(Waldorf)教育的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

Frans Carlgren所撰寫的這本《邁向自由的教育》(Erziehung zur Freiheit: Die Padagogik Rudolf Steiners)是一本言簡意閡、圖文並茂的介紹史代納的教育實踐哲學的書籍。本書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部份:

(1)前言至第一章介紹史代納的生平與思想:極具人類解放理想的史代納,早年曾親近社會主義,於革命家李布內克(W. Liebknecht)的工人教育學校任教,之後,就獨力發展出受其童年神秘經驗啟迪的「以科學為基礎,來尋找研究心靈的新方法」的「人智學」(Anthroposophia)思想,強調身、心、靈合一的超覺智慧的酥醒,以「人性教育」超越工業社會的「機械教育」。進而,為打破傳統國家/社會二分的中央集權式社會,史代納主張應發展一種社會、經濟、和精神生活並重的「三元社會」,這是一種「奠基於人類學的社會制度,尤其是對人類的合群性和反社會本能(獨居)」的認知,並透過健康、適時及真實人性的共同生活形式,從自我主義與自私自利中覺醒,並且獲得發展」。所謂「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正是企圖落實他的社會教育思想的具體方案,實踐他的人的教育。史代納的「華德福」學校直接超越了從未被實踐過的柏拉圖與盧梭的理想教育,而真正在人間推動合乎人性與現代生活需求的教育體系。

(2)第二章至第五章則是像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所描述的一樣,培育一個理想中的人/公民,從小到大應該學習些什麼?給予怎樣的訓練?從史代納的「華德福」學校課程安排,可以得到一個很清楚的教育方向設計,即在身、心、靈合一的超覺智慧的鍛鍊基礎上,由「圖像走向文字」、「韻律走向概念」的過程,這個過程,不仰賴藝術的力量是無法達成的。所以華德福教育的藝術活動的滲透入所有年級教育課程中,如繪畫(色彩、形線畫)、雕塑(手工和工藝)、詩與舞蹈結合的身體文化(體操、優律思美Eurythmie)、和自然與人(月慶、氣質說、宗教)等。學齡前的兒童強調是「感官體」、給予的是「很少的玩具,很多的想像力」;一到八年級給予圖像與自然相關課程居多;國三至高中階段才施予與文字和概念複雜思考相關的教育內容。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華德福學校的學生,能夠先掌握「人本身」、「人和自然」的精神生活潛能與連帶,進而掌握「人和社會」、「人和經濟」、「人和世界」的社會關係。如此,史代納認為,創造人類一個脫離機械文明的社會才有可能。

(3)第六章是世界性的「學校」問題。Frans Carlgren 在此批判了美國「麥當勞式」(MacDolization)的「企業化」、「速食化」、「消費化」的教育,而強調華德福教育的「以教育為目的」的學校特色。華德福的自由學校,是將家長、老師、學生三組人,引導走向「共同合作」的力量。並審慎地討論了一些現實的問題,如公立學校的華德福化、考試形式等。最後提及了自1919年史代納在德國的Stuttgart建立第一所華德福學校以來,到1996年,全球五大洲已經有六百四十所學校成立,成果可謂十分豐碩。

Frans Carlgren《邁向自由的教育》介紹了魯道夫史代納的教育哲學與實踐,對於有興趣瞭解人智學和華德福學校的讀者是很好的啟迪之書。人活著為了尋找自由,但自由是什麼?華德福教育說:

一個人透過他的「身體」和「心靈」所表達的「自我」的能力越來越豐富,並且這個「自我」能越有意識地,依自己獨立思考後的決定,來運用各人多方面的天賦,這個人的內心的「自由」也就越大。

2003年5月18日於外雙谿研究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