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新書預購活動即日起

 

浪漫的人沒有停止腳步的權力,攜著靈性走回真性情,才是真正的生命。’
石計生《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新書平裝七百頁、精選兩百首、內含楊牧代序和奎澤石頭珍貴手稿銅版二十頁,是絕對值得珍藏的臺灣詩壇重要歷史文件書籍。

………………………………………………………………………………………..

⋯⋯

石計生《奎澤石頭記:三十年詩選》新書預購活動自即日起,
2016年11月12日前每本特價 450 元(原價620元),請洽唐山書店門市。
也歡迎利用下列新書預購網址訂書:https://goo.gl/Nby1bt

★取書日期/取書地點:欲親自付款取書的讀友,請於11月12日之後到唐山書店取書,或於11月12日當天在唐山書店新書發表會現場取書。

★預購方式:前來唐山書店門市預購者,請留下姓名、聯絡電話/行動電話號碼、E-mail(有則留,方便聯絡用)、寄書地址、訂購數量、取書方式。

唐山書店/唐山出版社│Tel. 02-2363-3072│Email: tonsan@ms37.hinet.net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33巷9號B1
郵政劃撥帳號 05878385 戶名 唐山出版社

img_5607

 

石計生教授社會理論專書《馬克思學》再版自序

14379800_1318891958145342_3956105465930966880_o

 

 

石計生,現為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南京大學社會系客座教授和臺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會理事長。曾經出版《地理資訊科學:重新發現我們的酷社會》(2010)、《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年代》(2014)等十冊專書。亦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至2016年,曽獲科技部專題研究計劃補助超過十四件,為東吳大學因研究傑出的免受評鑑教授。

回到馬克思:《馬克思學》二版序

先說說馬克思這個人。

他是德國社會學家。1818年出生於普魯士的特里爾,1835年進入波昂大學就讀法律系,翌年,轉入柏林大學時,於法律、哲學、歷史、語言等書無所不觀,亦有多卷詩作結集發表。1841年以《德謨克利特與伊比鳩魯的自然哲學的差異》取得博士學位。1842年在科隆遇見恩格斯,從此兩個人成為終生的好朋友,在馬克思流亡倫敦期間,經濟十分拮据,常常依賴恩格斯的資助。不僅在經濟上,兩人還合寫過一些重要著作,如《德意志意識型態》。翌年,馬克思與他生命中另一個重要人物燕妮(Jenny von Westphalen)結婚,一個深愛的結合。取得博士學位後謀職並不順利,後放棄學院任教念頭,開始成為雜誌與報社撰稿人。

從1843年撰寫《黑格爾法哲學批判》開始,馬克思展開長達四十年的寫作生涯,許多為影響人類世界的著作,包括如《論猶太人問題》(1843)、《經濟學哲學手稿》(1844)、《費爾巴哈提綱》(1845)、《德意志意識型態》(1846)、《哲學的貧困》(1847)、《共產黨宣言》(1848)、《雇傭勞動與資本》(1849)、《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1851)、《政治經濟批判大綱》(1858)、《剩餘價值理論》(1863)、《資本論》(1867) 和《法蘭西內戰》(1871)等。為實踐自由王國的理想,作為革命者的馬克思,1847年在倫敦直接組織了「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前身)。1851-1862年間,他持續為《紐約每日論壇》寫稿,關心現實,批判時政。1883年,馬克思逝世,當時仍奮力撰寫《資本論》的階級的未完成章節。

 

而在汗牛充棟的關於馬克思的研究與討論,足以自己成為一座圖書館的今日,再版這樣一本專書究竟意義在哪裡?我想,除非有非常個人或者非常社會性的理由。恰好,這兩者都有。

這裡,說說我的馬克思接受史。

我第一次讀馬克思的書是在1983年,二十一歲就讀臺大森林系轉經濟系時,參加當時的學生社團讀書會,讀的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本臺灣戒嚴時期偷偷閱讀的禁書,過了三十年,還留在我雜亂無章的書架上,佈滿密密麻麻的重點畫線,黑、黃、紅和藍色各個年代重新返回閱讀的青春遺跡。那青年馬克思浪漫熱情又銳利批判的文句,開啟我的眼睛,是我那時下定決心狠讀書、立志經事濟民的根本動力,如同他,我並且也是一個詩人。然後邊參加學生運動,邊展開一連串的其他馬克思經典書籍閱讀。1985年臺大五月學運,我是少數站出來佔領校園傅鐘的學生之一。1989年發生佔領臺北中正紀念堂的全國串連的大學潮,同時,北京發生天安門事件,兩岸都有一種要求變革的驚天動地豪氣。剛退伍的我,站在廣場之中,看著高高豎立的銅鑄臺灣野百合,這精神象徵俯視萬頭鑽動的激動,感覺融入且有令人怖慄的美感。1994年以馬克思為研究主題完成碩士論文。1995年負笈留學美國,翌年從芝加哥交換至倫敦一個月,有機會親至馬克思埋葬的高門(High Gate)墳場獻花,「兩顆晶瑩剔透的珠子與一枝筆」的獲得的神秘經驗記事,讓我看世界的現實態度從此不同。歸國後大學任教,2009年由唐山書局出版《馬克思學:經濟先行的社會典範論》,迄今,我在學院教授社會學理論時,常以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思潮為論述核心。

若從格言角度來看,青年馬克思時期他的詩人性格仍充滿其作品中,格言警句處處可見,如「激進是追求根本,而根本是人自身」、「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和「眼睛通過自己的感覺成為理論家」等。但是馬克思中後期的作品辯證邏輯性格越來越強,如「貨幣在每個人的口袋裡,攜帶著他的社會權力」、「剩餘價值以從無到有的全部魅力吸引著資本家」「藝術是自由的精神生產,常和資本主義的生產相對立」等。

馬克思談論他對詩與燕妮的熱愛的書信。如寫給父親的信「我們該有一些感情的溫暖與奮鬥,為詩的激情」、寫給燕妮的信「對你的愛,這我這個人再次成為真正的人」等。作為一個兒子,丈夫,平常人馬克思充滿了對於人,對於家庭之愛,雖然外在現實總是這樣讓他經濟拮据,考驗著他創作的意志。馬克思的愛既是家庭的也是為被剝削者,為被壓迫者,為全人類的,所以,他才能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貨幣」章節講出這樣的名言:「如果作為愛者,你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表現,仍然沒有辦法使得自己成為被愛的人,那麼你的愛就是無力的,你的這種愛就是一種不幸。」

而從社會層面來說,從2008年美國華爾街五大金融公司之一的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次級房貸風暴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嘯開始,佔領華爾街的失業人潮手持《資本論》怒吼,我想,馬克思已經渡過了九0年代蘇聯、東歐崩解的罵名,重新回到今日,這個被資本主義反覆經濟危機、貧富差距嚴重與剝削攪得業已乾涸的人心。資本主義雖然經過包括社會福利政策,新古典經濟學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等的諸多體質調整,但事實證明,它絕對不是「歷史的終結」,今日的失業人口與被剝削者的數量,美國學者哈維(David Harvey)早就證明,不但沒有比馬克思當年更少,而且演變為全球性的災難式擴散,這用經濟不景氣理解抓不到重點,這是馬克思社會學的問題,基本上是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意識型態和階級之間的動態變化過程問題。

刻逢世紀颱風莫蘭蒂襲擊臺灣的夜晚,孤燈下我通過閱讀在芝加哥大學選修Moishe Postone教授「馬克思專題討論」課程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Grundrisse》所做的筆記,重新理解了作為上個多世紀前的社會學家馬克思的超越之處。我可以這樣說,從政治經濟向度理解十九世紀的資本主義社會,沒有人能夠比馬克思更精闢。但是,我這裡所關注的對他的許多批判之一認為:「馬克思思想核心勞動價值理論是失敗的,看看今日的資訊社會就知道…」

此問題可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的雜論證提煉出一句話回答:「勞工創造的價值與科學技術的物質財富不成比例」,馬克思的原文是:

「資本主義的社會形式二重性,可區分為價值(value)與現實/物質財富(real wealth; material wealth)。物質財富是由生產多少數量來決定,是許多因素,勞動之外還包括知識,社會組織和自然限制等所共同決定。價值,作為資本主義中的財富的決定性形式,是由人類(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間的耗費單獨決定。…但隨著大型企業的發展,對於現實財富的創造,依賴勞動時間和受雇勞動量份額的部分較少,反而較多取決於勞動時間內所運行的作用力量,它的「巨大效率」本身…和為生產所投入的直接勞動時間不成比例,反而是依賴於科學的一般水準與技術的進步。…現實財富可說彰顯自己,…是在已經耗費的勞動時間和它的產品之間可 怕的不成比例上;也在於一種被化約為純粹抽象化的勞動,與被權力監督的生產過程之間的,質性上的不平衡。」

如果讀者仔細看上面摘錄出來的文字會發現,馬克思在這段寫於一百五十六年前的字句,已經驚人地預測到我們這個時代的勞動現象,作為不論是白領還是藍領的勞動力,對於現實財富的貢獻度大大降低,被科學的一般水準與技術的進步(亦即馬克思當年沒有,現在到處都是的電腦等科技創新)所取代。馬克思的勞動者,而且不只是指在資本主義中進行物質生產的人,也包括從事藝術活動的精神生產者,全部都陷入一個資訊時代必然的困境,一種內在張力:勞動者一方面在資本主義裡能生產的剩餘價值越來越少,但另一方面,作為這社會結構邏輯的內生函數,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也不可能沒有勞工。這種存在焦慮,我想,不僅僅是勞動者的焦慮,也是資本家的焦慮。

馬克思關心的是勞工,這他那個時代最大數受到剝削的人,無產階級的代表,如何能脫離這困境? 我們今日看到的這些數量更多,構成組合越來越多元的勞動者,大眾,是必須成為「獨立生產者」才有可能。這樣的人不是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雇傭關係–資本家出資,勞工出賣勞力領微薄薪水,讓資本家獲得利潤(剩餘價值)外,勞工一無所有–而是從以中世紀曾經出現過的自己為勞動力為基礎的私有財產制,可以擁有四英畝土地的的「直接生產者」(馬克思曰「資本原始積累意味著對於直接生產者的剝奪」)為歷史反響,通過資本主義轉化到未來自由王國的「早上去打獵,下午捕魚,晚餐後從事批判」的「獨立生產者」。

在馬克思想出答案前,他逝世。

回到馬克思,他的愛與預言,他讓愛完整於當下且完整於無可挽回的遙遠裡,他的預言啟迪他的時代的熱愛人類的人,也啟示著我們承先啟後,繼續思索與創造「每一個人的自由解放,繫於全世界的人的自由解放」的那自由王國的未竟之業。

石計生謹識 於東吳社會系主任辦公室

(2016.9.14)

指派的掙扎:從楊牧〈台灣欒樹〉論「詩空間」與藝術創造力/石計生教授應邀至東海大學藝術社會學研討會專題演講

yangmustone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藝術社會學研討會「審美的自我生成與社會構成」專題演講 2016.5.20

指派的掙扎:從楊牧〈台灣欒樹〉論「詩空間」與藝術創造力

◎石計生

摘要

當自發創造力所寓居的「詩的內面空間」與社會互動構成的「生活空間」遭遇,產生了掙扎,這預告作者本身將進入一個新的創作階段。若不半途而廢,這人將展開一段漫長的天路歷程:那可能成為合法的甚至偉大作品的完成,有賴於必須找到〈台灣巒樹〉—這在楊牧眼裡是屬於自然的、抽象的、大母神式鳥瞰全局的空間,生成結構穩定如黑潮的流動,我給它一個新辭喚作「詩空間」,它既屬於台灣也屬於世界。抽象的自然,類似千百年來存在的黑潮的結構力量,它確保著人與其生活的世界的存在、人的創造力與朝向美善的嚮導。具備指派星辰座落位置能力的「詩空間」,是自發創造的「詩的內面空間」與具體經驗的「生活空間」的綜合與辯證,有助於我們對藝術自發創作與生活裡的審美判斷,及其時間軸線裡的交織的理解。本文以詩的語言解析「詩空間」萌芽、發展和成形的過程,詩與真實,其中包含著對藝術創造力與繼起詩人的「指派的掙扎」之探究。通過一首詩的閱讀讓種子展開成花朵。

關鍵字:楊牧、藝術創造力、詩空間、台灣巒樹、藝術社會學

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台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會理事長。cstone@scu.edu.tw.

………………………………………………………………………………………………………………

Keynote Speaker石計生教授 (Prof. C. S. Stone SHIH)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藝術社會學研討會「審美的自我生成與社會構成」專題演講:
指派的掙扎:從楊牧〈台灣欒樹〉論詩的空間性與藝術創造力
時間: 2016.5.20(五) pm 1:30~2:30
地點: 東海大學學社會科學院 SS525 會議室
講者:石計生教授

中文介紹
台灣高雄人、祖籍安徽宿松。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東吳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人文社會學院地理資訊系統創造力中心(GlS Creative Center)主任。南京大學社會系客座教授。台灣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會第二屆理事長。

研究取向: 藝術社會學、都市社會學、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尤致力於60 年代臺灣歌謠的經典個案分析、粉絲文化、歌仔本與城市歷史地理探究,特別是流行音樂經典歌手與城市空間的數位典藏與探究;近年來將觸角延伸至30 年代的東亞,特別是戰後初期的日本與中國的上海,探討臺灣歌謠與日本歌謠的交織、東亞流行歌與華人社會的跨界交互作用與文化影響。

藝術與文化相關著作:
•現代詩集:《在芝加哥的微光中》(1999)、《海底開滿了花》( 2001)、《時光飛逝》(2003)、《完整的他者》(2006)、《孤獨的幾何》(2010)與《曙光》(2015)等。
•藝術與美學:《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2003)、《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2006)與《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時代》(2014)等。

主要著作
•《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儒林) (2000年)
•《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當代之後》(三民) (2006年)
•《 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南京大學) (2008年)
•《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年代》(唐山) (2014年)
• ﹤「歌謡、歌謡曲集と雑誌の流通:中野忠晴、「日本歌謡学院」の戦後初期
台日に対する文化を越えた影響」﹥, 林初梅, 所澤潤編, 日本東京三元社以『台湾のなかの日本記憶』書名出版(2016年3月)

科技部研究計畫RESEARCH GRANTS OF MINISTRY OF SCIENCE OF TECHNOLOGY,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C.)

2015.08-2017.07 王者流行之聲:文夏台灣歌謠跨界/跨語翻唱曲的社會文化意義探究:NSC 104-2410-H-031-025-MY2 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13.08-2014.07 實現大稻埕異托邦:無形文化之數位人文建置與探究:NSC 102-2420-H-031-003- 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13.08-2015.07 「歌仔本」裡的地下迴路:台灣歌謠粉絲行動管道與社會連結之探究:NSC 102-2410-H-031 -029 -MY2 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10.08-2011.07 「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數位典藏計畫:NSC 99-2631-H-031-002-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
2010.08-2012.07 台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台北-上海跨界城市與媒介迴路流傳的社會文化探究:NSC 99-2410-H-031-061-MY2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
2009.08-2010.07音樂作為一種鄉愁:台灣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之社會研究(1970-1980)(Ⅱ),研究計畫編號:NSC 98-2410-H-031 -020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
2008.08-2009.07音樂作為一種鄉愁:台灣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之社會研究(1970-1980)(Ⅰ),研究計畫編號:NSC 97-2410-H-031-039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
2000.12-2003.11『行政院國科會提升私立校院研發能量專案: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台北市士林地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子計畫一:地理資訊系統之建制與管理. 行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2000.12-2003.11『行政院國科會提升私立校院研發能量專案: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台北市士林地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子計畫七:士林地區地方權力與產業生態發展

外審期刊論文(選擇性陳列)
•石計生,2014.12,從德勒茲理論探究臺灣禁歌時代:歌仔本“根莖”生成變化 (1945–1990),《社會理論學報》,第十七卷,第二期,頁387-424,北京大學:《社會理論學報》編輯部。
•石計生,2013.07 ,從「新教倫理」談經濟全球化衝擊下的「儒家倫理」,《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訊》,第八卷,第二期,頁33-44。
•石計生,2013.06 ,「疑難」少數與「地下迴路」邊緣:關於1930-60年代臺灣歌謠論述裡的意識型態,《台灣文學研究》,第四期,頁39-51。
•石計生,2012.09,大稻埕異托邦:城市文化史裡的「福科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8期(TSSCI,外審中文期刊)。
•石計生, 2011.12,台灣歌謠作為一種「時代盛行曲」:音樂臺北的上海及諸混血魅影(1930-1960〉,《台灣社會學刊》,47期(TSSCI)。
•石計生,2011.3 ,東西有別:東台灣宜蘭城鄉混合都市化的社會空間探究(1996-2007),《社會理論論叢》(Journal of Social Theory)(CSSCI),第六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紀建良合著)。
•石計生,2010.03 ,「超現實」救贖之道:從本雅明寓言詩學到道家內丹學,p.147-191,《社會理論論叢》(Journal of Social Theory)(CSSCI),第五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石計生,2010.03,再現、搭橋與詮釋:論社會地理信息系統的實現,《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研究》,p.17-32,林琿等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專書及專書論文(選擇性陳列)
•石計生,2016.01,歌謡、歌謡曲集と雑誌の流通:中野忠晴と「日本歌謡学院」の戦後初期台日に対する文化を越えた影響,《台湾のなかの日本記憶》,日本:三元社,林初梅主編,p.45-74。
•石計生,2015.11,論戰後歌仔本與臺灣歌謠的日本連結:張邱冬松、中野忠晴及郭一男的貢獻,《藝術與文化社會學新論》(New Perspectives for the Sociology of Art and Culture)(雙向匿名外審審查專書), 台北:唐山出版社,p.97-130。
•石計生,2014.01.01,《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台灣歌謠年代》(外審專書)臺北:唐山出版社。
•石計生,2010.05,《地理資訊科學:重新發現我們的酷社會,人文的、歷史的、社會的空間綜合人文學探究》臺北:儒林書局出版。(與黃映翎合著)
•石計生,2009.09《社會學》(Sociology) 台北:三民書局出版。
•石計生,2008.11,從解嚴民主化到揉成一團的後現代台灣,頁三四三至三七0,《跨界: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出版。

一般論文(選擇性陳列)
•石計生,2015.06,許石與郭一男,淺談「日本歌謠學院」對台灣的影響,台灣文學館通訊,第47期, 頁63-65,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石計生,2013.04 ,臺灣歌謠的理想與現實,兼及「來聽歌吧!當台語老歌遇上黑膠唱片」策展顧問經驗談,《來聽歌吧!當台語老歌遇上黑膠唱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頁6-13。
•石計生,2009.04,歌唱人生四帖—紀露霞,洪一峰,潘安邦,洪小喬,頁七二至八六,人籟論辨月刊,台北:利氏文化出版。
•石計生,2008.08,生命如此遼闊:我與我的兩個身體,頁六0至六六,人籟論辨月刊,台北:利氏文化出版。
•石計生,2008.05,那玫瑰所指向的慈悲空間-紀露霞、蔡瑞月和蕭渥廷之藝術與救贖,頁五二至六六,人籟論辨月刊,台北:利氏文化出版。
•石計生,2008.03,在和合中凝視:張小蟬現代詩藝術論,《星星》詩刊,新春特大號半月刊第2期,頁二二九至二四一,北京:星星詩刊社出版。(該學術刊物係中國國家中文核心期刊、新聞出版總署雙效期刊,多次榮獲國家期刊獎、國家重點社科期刊獎。)

英文介紹
Brief CV

C. S. Stone SHIH (石 計生)
Professor And Chairm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Director, The GIS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Incubation Center,
School of Arts and Liberal Sciences
Soochow University
70, Linhsi Rd.,
Shihlin, Taipei, Taiwan
Tel: (02) 2881-9471#6108
Fax: (02)
E-mail: cstone@scu.edu.tw

Ph.D.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USA
M.A. (Sociology), National Cheng Chi University, Taiwan
B.A. (Economic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terests and accomplishments:
Taiwan and East-Asia Cultural Study
Taiwanese Ballad and Pop-Music Study
Soc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Urbanization and Cross-cultural space study
Sociology of Art, particularly on Music and Poetry
Sociological Theory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Awards and Honors

The Phi Tau Phi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 (1993)
Soochow University Research Prize (2009)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Guest Professor (2005)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Guest Professor (2008-2013)

Consultancy

Consultant to Ci Xin Waldorf School,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Rudolf Steiner Education Foundation (2012)

Authored Books

SHIH,C. S. Stone, 2014.01.1,Modern Song: Chi Lu-Shyia and the Era of
Taiwanese Ballad. Taipei, Tongshan Book Store, Taiwan.
SHIH,C. S. Stone,Ying Ling Huang, 2010.05,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 Rediscovering Our ‘Cool’ Society, Research on the Humanist, Historical and Social Spatially Integrated Humanities. Taipei: Scholar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9.09,Sociology. Taipei: San Ming Books Co.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9.05, Karl Marx School: Studying the Economic
Theory with a Social Paradigm View. Taipei: Tonson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7.08,Humanist Soc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eory, Data and MajorGIS Interpretation (third editions). Taipei: Scholar Books Co.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7.06, Soc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ArcGIS Research Teaching.Taipei: ScholarBooks Co.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7.03, The Phantom of Reading: In Search of the
Post-Walter Benjamin’s Spirit. Taipei: Socio Publishing.
SHIH,C. S. Stone,2006.09,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nd SPSS Data
Analysis: Application of Taiwan’s Data Base(second edition). Taipei: Yeh Yeh Books Co.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6.01, Sociological Theory: From Classic to the
Postmodern. Taipei: San Ming Publishing.
SHIH,C. S. Stone,2003.09, Art and Society: Aesthetic Illumination of
Reading Walter Benjamin . Taipei: Left Culture Publishing.
SHIH,C. S. Stone,2000.12, I-Lan County’s Social Economic History. Taiwan,
I-Lan: I-Lan County State Publishing.

CHAPTERS IN BOOKS

SHIH,C. S. Stone,Cheng Liang Chi, Ying Ling Huang, 2011.03,Representation, Bridging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Pp. 17-32, In: Spatially Integrate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Science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8.11, Postmodern Taiwan: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the Melting Society. In: Cross Border: Fluency and Sustainable Taiwan Society. Pp. 343-370, Taipei: Group Books Co.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8.09,Digital Technology on Field Research: an
Example of Taoist Pilgrimage, SangYuTemple, Taipei. Pp. 289-373, Beijing: Culture and Art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8.07,‘Unspoken Secret’ in Popular Music. In:
Urban China. Pp. 65-66, Beijing: Urban China Publication.
SHIH,C. S. Stone,2007.06,The Sociolog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In: Sociology: Multicity, Justice, Democracy and Scientific Risk. Pp.
163-179.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ublication.

PUBLICATIONS IN JOURNALS AND PROCEEDINGS

SHIH,C. S. Stone, 2014.12,Exploring Taiwan’s Forbidden Songs Era via
Gilles Deleuze Theory: The ‘Rizometic’ Becoming of Song Books
(1945-1990).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Vol. 17, pp. 384-424(CSSCI,
Nanjing University ).
SHIH,C. S. Stone,2012.05,Contesting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Desakota Regions of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I-Lan County,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 May, Sage Publication, (accepted)
SHIH,C. S. Stone,2012.03,Dwadieudia Heterotopia: the ‘Michel Foucault’s Question’ in Urban Cultural History. Taiwan: A Radical Quarterly in Social Studies,Vol. 86(TSSCI, accepted).
SHIH,C. S. Stone,2011.12,Taiwan’s Ballad as a ‘Mainstream Song of the Period’:the Shanghai and Other Mixed-blood Influence of Music Taipei, 1930-1960. Taiwa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September, Vol. 47, pp. 91-141(TSSCI).
SHIH,C. S. Stone,Cheng Liang Chi, 2011.06,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 Space at Eastern Taiwan, I-Lan County,1996-2007.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Vol. 8, pp. 82-102(CSSCI, Nanjing University ).
SHIH,C. S. Stone,Shi Hua Chu, 2010.10, Duadieudia Heterotopia: The Frontier of Digital Archive and Urban Culture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Archiv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p.59-88.
SHIH,C. S. Stone, 2009.11,The Feeling Structure in Social Environment: Research on the Performing History of Singing Diva Chi Lu-Shyia and Taiwan’s Folk Song.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CSSCI, Beijing University ), Vol. 12, No.2, pp. 433-477.
SHIH,C. S. Stone, 2009,Digitalizing Taiwan’s Misora Hibari: The singing queen Chi Lu-shiya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her Music and Society in 1960s. Kinda Akihiro, Komeie Taisaku(eds.):Proceedings of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ies, Kyoto, 2009. Japan: Kyoto University Press, p.55-56, 2009.
SHIH,C. S. Stone,Yin Ling Huang, 2009.10, The Spatial Exploration on the ‘Media Loops’ of Taiwan Ballad in the Great Taipei Cities.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Archiv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p.1-22.
SHIH,C. S. Stone,2008.10, Exploring Taiwan’s Digital Archiv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the Humanist-social Dimension and Value-added Data—with the View of Constructing Digital Archival City. 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Digital Archiv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p.37-66.
SHIH,C. S. Stone,Yin Ling Huang, 2008, Reflection on Digital Archival Education as a Phenomenon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Research, Vol. 83, pp.135-152.
SHIH,C. S. Stone, 2004, Spatial Displacement of Globalizing Shihlin’s Industrial Ecology—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pproach. Soochow Journal of Sociology, June No. 16, pp.99-148.

INVITED LECTURES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SYMPOSIUMS

-Keynote

SHIH,C. S. Stone, ‘Urban Space, Mapping and Taiwan Pop-Music in
History—an Application of GIS’.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2012
Chinese Association of Mapping, 27, October, 2012. 大孝館質樸廳,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wan.

SHIH,C. S. Stone, ‘Digitalized Enka-stylish Taipei: The Japanese Cultural
Space of Taiwanese Ballad’s Imaginary’. The International GIS Seminar
for GIS and Digital Humanities. 13, March, 2012, 歷史都市防災研究センタ
― , Ritsumeikan University, Kyoto, Japan.

SHIH,C. S. Stone, ‘Rethinking GIS as a Method for Sociology’, Cross-
Border/Dialogue: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Natural and Humanist
Spacial Information, 15-16, July,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 Dung
N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Taoyuian, Taiwan.

-Invited lectures

SHIH,C. S. Stone, ‘Spatializing Taiwan Ballad: On the Dwadieudia in Japanese Colonial Era and the Ballad Theory of Cheng Chu-yu.’ 18, May, 2015, Centre for GIS, RCHSS, Academic Sinica, Taipei, Taiwan.

SHIH,C. S. Stone, ‘Research Method and Outcome of the ‘Modern Song:
Chi Lu-Shyia and Taiwan Ballad Era.’ 28, May,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SHIH,C. S. Stone, ‘Post-modernism and Theories of Sociology of Art : On
P. Bourdieu、G. Deleuze、Michel Foucault and M. Blanchot.’ 28, June-8,
July, 2013,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nging University, Nanging, China.

SHIH,C. S. Stone, ‘Taiwan Ballad as a Modern Song: the Phantom of
Shanghai and Other Influences on Musical Taipei, 1930-1960 ’. 27,
August, 2011, Institute of Urban Social-Cultural Geograph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SHIH,C. S. Stone, ‘Virtual City Culture: on the Digital Musical Library of
Taiwan Singing King Huang Yi-Fong.’ 31, August, 2011, Institute of
Urban Social-Cultural Geograph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SHIH,C. S. Stone, ‘Virtual City Culture: on the Digital Musical Library of
Taiwan Singing King Huang Yi-Fong.’ 31, August, 2011, Institute of
Urban Social-Cultural Geograph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SHIH,C. S. Stone, ‘Urban Culture Study for Urban Space, Urban
Pop-Music and Body in City.’ 4-20, July, 2010, Three Weeks Lecture
Classes i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SHIH,C. S. Stone, ‘Urban Space and Taiwan Pop Music in History—an GIS
Application.’ 27, November, 2009,逸夫貳樓學術會議廳,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SHIH,C. S. Stone, ‘Dwadieudia Heterotopias: a GIS Reflection on Social
Space’, The 3th Forum of Digital Archival GI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4-25 Oct.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SHIH,C. S. Stone, ‘Digital Humanities and Social GIS’, The 4th Digital Ea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21 May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all, Th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CONFERENCE PANEL ORGANIZER

Organizer and Lecturer of ドキュメンタリー上映、ミニコンサート&座談会「台湾歌謡と昭和ポップスの蜜月時代-周藍萍・紀露霞をめぐって」日時:2015年7月17日(金)18:00~21:00場所:愛知芸術文化センター12階アートスペースA(名古屋市中区); シンポジウム「台湾流行歌謡-日本・中国との文化的交錯」日時:2015年7月18日(土)10:00~18:00場所:文系総合館7階カンファレンスホール組織台灣歌謠與日本流行歌的甜蜜交錯,日本名古屋大學2015。http://cstone.idv.tw/?p=4494

Invited and attended the 2008 Meeting of the Taiwan Sociology Conference: Organized panel entitled, “City Space and Historical Memory: Constructing GIS New Vision ” (Dec. 13-14, Academic Sinica, Taipei)

Invited and attended the 2007 Meeting of the Taiwan Social Informatics Conference: Organized panel entitled, “Network Culture and Theory ” (Nov. 16-17 ,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Hsinchu)

Invited and attended the 2006 Meeting of the Taiwan Social Informatics Conference: Organized panel entitle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 (Oct. 22-23 ,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Hsinchu)

Invited and attended the 2006 Meeting of the 4th Digital Ea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d panel entitled, ”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and Spatial Information ” (May 18-19,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Taipei)

Invited and attended the 19th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the Pacific Regional Science Conference (2004): Organized panel entitled, “Information Society, City Space and GIS ” (July 25-28, Nihon University, Tokyo, Japan)

Invited and attended the 19th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the Pacific Regional Science Conference (2004): Organized panel entitled, ” El Nino Impact, Leisure/Health and Landscape Consumption in Cities ” (July 25-28, Nihon University, Tokyo, Japan)

Invited and attended ASIA GIS 2001–Collaboration through GIS in the Internet Era Center for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Organized panel entitled, ” Spatial Analysis and Humanist Social Science ” (June 20-22,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RESEARCH IN PROGRESS

1. Taiwan’s Ballad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2. Cross-cultural Study in Music and History of East Asia

3. Comparative Urban Space: Shanghai and Taipei

4. Digital Archive using GIS and VR.

5. History and Spatial Focusing (quantitative-GIS-qualitative) Method

台大專訪石計生教授文

願這篇台大對我的專訪, 有助所有想唸社會學與寫詩的人堅定志向. http://ts.nt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234

把「空間」帶進臺灣研究的視野裡──專訪石計生教授

         東吳大學社會系系主任石計生教授不僅在學術領域中卓然有成,同時也是著名的詩人(筆名:奎澤石頭)。在本次專訪中,始終石教授始終煥發著社會學者積極誠摯的熱情,分享了他一路從詩人、實踐者,到成為學者的生命經驗,以及他對臺灣研究未來方向的思考。

撰稿:張琬琳(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叢叢綠蔭倚著外雙溪,在薰風裡徐徐搖曳,幽美的東吳大學校園,寂靜地只剩蟬鳴不絕的夏日。在東吳大學社會系系主任辦公室裡,甫新任主任的石計生教授,在暑期依然為系務忙碌著,儘管行政及研究工作繁瑣,但石教授始終煥發著社會學者積極誠摯的熱情,分享了他一路從詩人、實踐者,到成為學者的生命經驗。

 

在如夢境般的山林裡吐納詩句

 

        石教授是「從南部來的小孩」,從小在南臺灣開闊的綠野平疇裡成長、求學,直到高中畢業,才來到臺北。在他的血脈裡,有著來自父親自黃埔軍校二十一期國民革命軍出身的中華兒女豪情;而另一方面,也傳承了母親來自高雄橋頭鄉,那純樸赤誠的臺灣本土情感。在高雄中學就讀時,石計生唸了丙組,喜好文學的他,在閱讀保真《森林三部曲》時,被作家筆下那變幻莫測的原始森林深深吸引。
      「保真在〈失去的原始林〉裡,寫了一個山中長者和樹精的故事,一位在大學就讀森林系的學生,為了尋找『紅扁中間種』巨木,走進人跡罕至的原始林裡,卻不慎掉進了山谷,醒來時,他在山林裡奇遇樹精……」。故事裡的森林,充滿了神祕和活力,樹精在山林裡流連穿梭,為人類辛勤種著樹,而這般黛黑著夢幻的森林,讓石計生對山林產生極度嚮往,他立志要唸森林系,並且要當森林保育員。

        大學放榜後,石計生如願考上了臺大森林系植物組,當年就讀大一的他,有整整一學期的時間,在溪頭臺大實驗林場上課,他終日寄情於於山林草木之間,熟識各種植物,甚至把溪頭林場一百多種的植物特徵和學名,都摸得滾瓜爛熟,期末還考了滿分,刷新了森林系的高分記錄。「那真是一段極度美好的時光,我們在溪頭紅樓教室裡上課,每天叮叮咚咚踩著日本人留下來的原木地板,當年我對溪頭的每一棵植物、每一棵樹都很有感情」。石教授從書櫃裡拿出一本泛黃著扉頁的《臺灣木本植物目錄》,裡面有他當年筆記各式植物的圖譜,空白處記滿了中文和拉丁文植物學名,並留下許多浪漫而抑鬱的詩句:

       「憂什麼憂,三十里內粥當飯盛;
          寂什麼寂,三木之內盡是滄桑。」

用愛和恐懼、激情與憂鬱,慾望那極致之美

 

       學期結束返回臺大校總區,1990年,臺灣正值解嚴之初,民主意識狂飆的年代。在杜鵑花城裡,石計生參與現代詩社、大學新聞社和學生運動,激烈抗爭的街頭,是他尋找真理和人生信仰的身體運動場,亦是他宣洩對現實極度不滿和鬱悶的出口。年少對現代詩的鍾情,和對愛情的渴望,加上內心深沈的憂鬱,讓思想早熟的石計生,於是更朝夕不離現代詩社和詩社的朋友們,這些青年詩人常聚在一起,談存在、談虛無,也談文學的美麗與哀愁。
        「請將妳的愁眉皺在我的稿紙上
          且讓我用心寫一首詩將她撫平」
        石計生用現代詩,寫下等待,也寫下戀愛。但詩句經常是,拿來單戀身旁陌生又清純美麗的女孩。在臺大舊圖書館裡,他留下愛戀的詩箋,給坐在對座的陌生女孩,然後害羞轉身,拔腿離開。
        「在現代詩社,我和詩友們一起做過許多瘋狂的事:深夜在圖書館前的草皮上放風箏,爭著要『和上帝接吻』;或是舉著一根長長的甘蔗,騎摩托車在臺北街頭繞行……」甚至大二那一年,浪漫又虛蕩的石計生,於是受到學長的慫恿,「為了一位美麗的女孩,雪菲,我決定從森林系轉入經濟系,只為了追戀她的美好──儘管事實上,從轉系後一直到大學畢業,我卻從未展開過這場戀愛。」
        從〈給學友雪菲的詩〉,到〈雪菲爾悲歌〉,在石計生的詩作裡,寫下了當年對雪菲的憧憬,詩人從對愛情的極度渴望裡走向幻滅,最後讓美麗淪為恐懼,如同里爾克(R. M Rilke)在《杜伊諾哀歌》(Duino Elegies)寫道:「美是恐怖的端緒」。
        「我用雪菲的意象,投射我對極致美麗的慾望、幻想與罪惡,美對於我而言,就如同楊牧所說,『與其淪為具象之姿,倒不如長存於大宇宙的黑暗裡』。」至於那個存在真實生活中的學友雪菲,石教授說,「最後倆人的交誼,似是存在於兩道平行線上,愛情未曾開始,也當然就沒有結局。」

        在青春年華的年代,石計生曾為了追求女孩,經常苦索如何寫詩的經驗,醞釀出他對「美」的深刻體悟。詩人從原本對於具象事物的追求,在經過不斷書寫而達致詩的境界之際,那些被描寫的對象,已被詩人加以抽象精鍊,而讓讀者感受到無限的力量。在詩人激情揮灑的極致之處,它正體現出人類對美感經驗的永恆追尋。

 

跌入生命蔭谷中,勇敢衝向狂飆的社會

 

        在臺大就讀的前幾年時光中,石計生有好長一段時間,是處於極度自閉、又極度憂鬱的失戀狀態之中,「當時我看臺大椰林大道,是高低起伏的狀態,那時我的體質易有幻聽、幻覺,經常我會驚覺,不知自己活在這世界上的意義,於是輕生。」石計生在絕望中忍受徹底的孤獨,在他〈死亡誘惑〉的詩中,寫下他在穿越車水馬龍的大馬路口,聽到的死亡召喚:
      「噢,這扇門沒鎖
         只要你肯推
         就永遠開著
 
         裡面有好東西
         裡面有永生
         進來吧……」
         就在一剎那間,他被路人從幻聽中猛然拉起,差一點撞上疾駛而過的車輛。「就像是一種『跌入體質』,容易跌進另一個空間裡般」,石教授說,後來他研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印象空間」論述,透過「浮水印」的譬喻來理解被大眾文化滲透的潛意識空間,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永恆當下被疊合,展現;以及討論到「詩的空間」的變化與轉換時,他尤其能夠體認這樣的空間意象與意識狀態。但在那時,石計生外在的行為舉止,是瘋狂而異常的,因此現代詩社的友人曾因他的荒誕虛無,送給他這樣的一首詩,Stone(撰文註:「stone」是友人稱呼石計生的綽號)「你對幸福沒有嚮往,焦慮是對你唯一的恭維」。
        「那時我經常渾噩恍惚地活著,有時候甚至孤獨到,生日時買了一張空白生日卡,貼上郵票,拿到水果攤,請求攤販寫張生日卡,寄到我給的住址解除寂寞」。在極度孤獨、空虛、寂寞的生命絕境下,1985年5月之後,那個屬於年輕人的大時代,正好也來臨了,仍在戒嚴的臺灣,在接連不斷的社會運動中,校園也吹起了學生運動的思潮。從李文忠事件、野百合學運,到學生集體在傅鐘下絕食。這些民主運動,對青年頹廢的石計生而言,像是一場場的社會救贖,在參與社運的過程中,讓他從一個消極的虛無主義者,逐漸成為積極熱血的社會實踐者。
        「你愛世界的方法
          他們不懂」
        石計生在絕食抗爭中,寫下這首〈燈罩中的燭火的歌〉,那時沒有人比他更有衝勁,因為他一無所有,所以抱著必死的決心。石教授回憶著說,「我和其他絕食抗爭的三位同學,手挽著手,從椰林大道走出校門,旁邊是處處軍警持槍的逮捕準備」…….
        於是,石計生被冠上「臺獨份子、學運份子、共產黨」的罪名,和李文忠、王作良、賴勁麟、吳介民等學生領袖與同志們,被列入遣送綠島的黑名單中。當年擔任教務長的經濟系吳忠吉教授和校長孫震教授,見情勢緊迫而護學生心切,於是求請晉見蔣經國,讓學生倖免於牢獄之災。

        從投身學運,到驚險躲過政治牢獄,石計生徹底從一個極度自我中心的「小我」心態,轉變成積極關懷社會的「大愛」,而在往後的學生運動裡,無論是學生身分,或是後來成為教授,他總是走在民主隊伍的前線,他認為,「讓街頭變成社會學教室,是一堂很好的公民教育」。

 

從馬克思到社會學研究:邁向社會實踐者的道路

 

        因為學運的激勵,年輕的石計生重新振作,積極走入社會,並在經濟系導師吳忠吉教授的推薦下,他開始接觸被當局視為禁忌的馬克思著作,也閱讀林一新教授研究《資本論》的著作。在經濟系裡,他逐漸成了馬克思主義者,打開知識的疆界之後,他終於釐清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他要唸的科系,是「社會學系」。
        在迷戀上馬克思主義後,青年石計生以為,這世界只有一種學問,叫「馬克思思想體系」,一直到大五經濟系畢業當兵前那一年,石計生突然患了嚴重的猛暴性肝炎,在遍求名醫仍不得而治之下,他有緣拜道家全真派龍門宗來靜大師為師,開始練氣功,而居然奇蹟似地起死回生。又有幾次打坐靈魂出竅的經驗之後,「從那時起,我體悟到世界還有更多事物和哲理,還等待我去追求,於是我又從馬克思主義的信徒,變成包含宗教證悟的道家身體的證悟者,也是更積極開闊的社會實踐者」
        從此之後,石計生無論在研究上、或是畢業後短暫投身政治服務,總是積極而熱烈地參與臺灣社會的改造。他曾在宜蘭擔任黨外人士黃煌雄立委(前監察委員)助理,也擔任「臺灣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員,在〈一九八九.蘭陽筆記〉中,寫下他對宜蘭土地的情感,也記錄著他在大溪港慈安宮前,望著太平洋,對群眾政治演說的熱烈場景。直到他順利申請到留學獎學金,赴美留學之後,仍持續進行宜蘭社會經濟史的研究,將論文集結成書。
        在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留學的生涯,讓青年石計生接觸到更寬廣的世界知識,也開拓了美學視野,回到臺灣後,石教授開始研究班雅明,他運用了善於體察萬物現象的敏銳度和美學經驗,用豐富的生命經驗,重新體悟班雅明的哲學思想。
        石教授回憶著當年大學時,清晨的體育課常因起不來而遲到,被師長罰站的情景。罰站的地點,正好面對著紹興南街上的一棵臺灣朴樹。「我常凝神看著那棵樹,看著它在四季的變化,枝葉從發芽、茂密,直到落葉、枯枝,大自然的變換現象,如同樹的生長一樣,樹木本身都有一個安靜生長的『內面空間』( inner space ),提供樹木得以繁盛生長、開花結果。寫詩也是一樣,一個詩人的思緒裡,一定有一個地方,不受外界打擾,才得以把世界外在紛亂的現象,用想像醞釀成『印象空間』(impression space),再藉由意象的書寫與再現,融合感官與思想,創造出新的空間,新的詩性語言。」

        從班雅明蛻變出來的學者石計生,和他體內的詩人奎澤石頭一起說:「在凝視大樹的那段時光,我創造出詩的內面空間(poetic inner space)詩學觀,從紛亂現象(phenomenal),轉換為意像(image),一直到再現出象徵(symbol)的詩語言創作過程」。詩是唯一不滅的。

 

沉靜與俯視之美

 

        1999年,石計生即將從美國留學歸國,他寄了厚厚一本詩集,給了他衷心崇拜的詩人楊牧。楊牧看了他的信後,即使趕著回西雅圖,卻不忘在一個月後,為青年石計生這本詩集《在芝加哥的微光中》,寫了一篇長序──〈奎澤石頭記〉,(撰文註:「奎澤石頭」是石計生寫詩集的筆名,源於英文crazy stone直譯)。從此之後,兩人結下深厚的師生情誼,在楊牧經年累月捎給石教授的厚厚一疊信箋中,其中曾如此讚譽著石教授:「學者與詩人難以兼備,在我之後,你是少數能夠完成這樣事業的人」
        楊牧對石計生教授的影響至深,從詩創作到美學的研究,在沉靜之餘,楊牧作品中的詩境和意象,總會浮現在他的腦海裡。石教授回憶當年在學運的激情衝撞後,他畢業當了兵,被分派到陽明山系制高點的編號三七空軍站台,擔任空軍站哨時,「每天看著雲海,居高臨下,俯視雲海上升到盆地之上時,就想起楊牧的〈俯視──立霧溪一九八三〉」於是詩人石計生,從浪漫的激情裡,學習到沉靜與思辨的力量。石教授起身走到主任辦公室門邊,指著牆上掛著的一幅手繪〈一九三五年大臺北鳥瞰圖〉,圖繪以俯瞰的視野,細緻呈現出日治時期臺北的都市樣貌:在大稻埕一排排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建築中,有歌舞廳、咖啡廳、唱片行,也有劇場。石教授引用舒茲(Alfred Schutz)「手邊知識庫」(stock of knowledge at hand)的觀點,他指出:「臺灣研究的精采之處,就在於它富有豐富的『手邊知識庫』,隨時可以增添各種方法,它是紮根在土地上的研究,如同『凍土裡的琥珀』,需要不斷去挖掘、去探索,這些古蹟和歷史的記憶,都存在著無限的能量,要讓它們擁有一個新舊並陳的位置( juxtaposing site),如同傅柯「另外空間」(of other space)的觀點,在城市裡開啟異托邦(heterotopia)的空間研究視域。」

把空間的觀念,帶進臺灣研究

       近幾年來,石教授把地理資訊系統(GIS)的空間製圖,帶進臺灣歌謠的研究,豐富了臺灣研究的視野。去年出版的,他連續七年獲得科技部補助的個人型研究的成果:《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為臺灣的流行音樂研究,譜出一個綜合了音樂、空間和理論的跨領域研究新視角的「空間綜合人文社會科學」。從「二王一后」的洪一峰、文夏到紀露霞研究,石教授今年正在進行科技部文夏的研究,即將要完成「臺灣歌謠的最後一塊拼圖」,石教授說,臺灣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要意識到,「世界就在這裡」,因此「臺灣研究不能只侷限在文字上,若只在文字上著墨,那就小看了臺灣研究」,石教授指出,「臺灣研究首要立足在這片土地上,放眼東亞與全球,開創新局。」因此,「踏查工作必須要做,行動也必須要去實踐,要把『空間帶回來』(bring the space back in),和土地緊密結合,讓研究『接地氣』(Earthing),一旦接上地氣之後,臺灣研究的力量才會強大,才會更加豐富」
        至於未來的研究方向,石教授說,「我對我所提出的『空間綜合人文社會科學』充滿興致,未來將朝此一方向邁進,現在正在撰寫一本臺灣歌謠和昭和歌謠交織的《愛唱歌時代》;也許會為班雅明的最後一本著作,《拱廊街研究計畫》(The Arcades Project)延伸一些關於詩語言的研究,或是與《馬克思格言錄》,和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進行詩語言或時事的對話與思辨。」不論如何,未來學術與詩文學的任何角度都是對準臺灣,放眼東亞、全世界。
        近三個小時的採訪中,在石教授的辦公室裡,從生命故事談到學術研究,又從城市空間聊到臺灣歌謠。訪談中,石教授意興所致,拿出了黑膠唱片,用珍藏的古典留聲機,播放著文夏的臺語老歌。在悠揚沈鬱的曲調中,夕陽斜照在樹梢與綠葉之間,篩下點點斑駁重疊著金色的黃昏,歌謠裡的鄉愁,正思念以那個時代共同的記憶。經過大半個世紀,至今曲猶未終,但那個在年輕時初到臺北的石計生,在歷經一場場大時代環境的劇變,和一次次身心挑戰與沈澱之後,最終他對故鄉的熱切追尋,於是從遙遠的文化中國,回到了臺灣的土地。

 

 

 

1 ... 4 5 6 7 8 ...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