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教授「兩岸江南之美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論文發表(2009)

以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人文社會研究室暨GIS中心召集人身份,石計生教授應邀至蘇州大學文學院參與「兩岸江南之美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並進行學術訪問交流。

主題: 回風流行:從台灣歌謠歌曲到上海老歌的媒介迴路初探
時間:2009年11月19日(四)
地點: 蘇州大學文學院 (蘇州獨墅湖校區高教區文景路) 地圖
苏州大学本部红楼会议中心201

摘要:基於過去對60年代台灣歌謠的研究,本文的目的乃進一步探究作為台灣歌謠「混血歌」來源之
一的30年代上海老歌,其媒介文化的空間意涵與影響。方法上結合質化研究與地理資訊系統(GIS),以
台灣歌謠的「寶島歌后」紀露霞(兼及歌王文夏、洪一峰)所演唱的歌曲為主體,釐析其「中歌台唱」
(曲調為上海老歌,以台語翻唱)曲目的音樂社會意義,經由文化製圖、詮釋比較發現 (1) 1960年代
台灣歌謠看安德魯‧瓊斯所說1930年代上海「黃色歌曲」的「媒介迴路」,實際流傳會因為流行音樂
本身的歷史發展,物質條件和區域差異而有不同;(2) 比較台北—上海,空間裡的音樂媒介迴路元素
分佈,會因政治權力作用和社會族群與階級的社會功能分化現象等因素相關和(3) 1930年代的東京—
台北—上海,是日本帝國主義疆域一個國度裡的三個城市,通過歌曲跨界流傳的考察,日治時期的
台灣,除了受到日本電影的影響之外,上海電影也深刻地影響台灣,這個都市之間的流行歌連結,
亦從1930年代延伸至1960年代的台灣歌謠時期。


文化中國混血歌:中歌台唱之1930白虹/三年與1960紀露霞/三年




 1930年代上海歌星白虹演唱之「三年」(約翰‧史特勞斯二世(Johann Straus II) 曲,金成(陳歌辛)詞)(陳明章先生收藏提供,石計生數位轉錄並分享)







1960年代紀露霞以台語翻唱之「三年」(陳明章先生收藏提供,亞洲唱片AL-150-A,石計生數位轉錄並分享)


「音樂作為一種鄉愁」石計生教授國科會研究部分成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