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前的城市觀看

⊙ 石計生

「諸君,要從自己生長與站立的土地
及其油然而生的熟悉地方感情,
去看那跨越疆界而來經濟、文化或政治的
全球化力量的影響,理解它、比較它、
感受它、反省它、批判它
然後才決定要融入還是抵抗 …」

–石計生北大講學〈第一堂課的話〉2007.07.09

1.Beijing Rising

這天在台北誠品書店的士林分店閒逛,我無意間看見了擁有全球發行量300萬份,與109個國家的讀者同步接收各地最新動態故事的影響力,二00七年八月六日上市的《新聞時事週刊》(Newsweek)的以「北京崛起」,(Beijing Rising)作為封面故事,詳細敘述著一種「新北京的誕生劇痛」:「隨著2008奧運最後一年倒數正式展開,中國正以一種全世界從未見過的規模翻修北京。這不僅只是體育運動場所的大肆興建,也包括公園、運輸網路和中央幹線道路的擴大和重新再設計,聲勢之壯大遠勝過十八世紀奧斯曼男爵重建巴黎的市容。」該雜誌也提出問題:「然而,大刀闊斧的整建是否能夠造就一個具有清晰中國識別力的首都呢?」

這問題的回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首都城市」應具備的條件很難確認,甚至,論者可以從「疆域擴張過程」(boundary-expanding process)的全球化角度說這是一個「偽問題」。今年七月份我在北京大學社會系講學時的課堂討論,這些來自中國各地最菁英的學生們針對北京故宮博物院內的星巴克咖啡店(Starbucks Coffee)撤出事件、胡同拆遷和「鳥巢」「水立方」等奧運的後現代建築聳立於千年古都等問題均產生了「發展」或「保存」兩極化的激烈辯論可知,「北京崛起」本身不只是一個《新聞時事週刊》短短三頁的偏重建築與政策轉變的論述,其中有著更為深刻的微觀社會意涵:個人的城市生活、意象與感受息息相關的種種。

拿二十一世紀的北京和十九世紀的世界首都巴黎相提並論並不是偶然,因為兩者的城市空間的劇烈變動均是劃時代且前所未有,而所剷除的古老舊城市意象,也同樣引起知識份子的爭議。當年為稱帝的路易拿破崙(Louis Napoleon)所任命的巴黎行政長官奧斯曼(Georges-Eugene Haussmann),以都市計畫的理想除舊佈新的意志與鐵腕,將一個中世紀的城市空間徹底改造,於1864年大刀闊斧,掃平巴黎四分之一的地方,取代原有風貌的是,四通八達著名的為現代大都市競相模仿的香榭麗舍(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林蔭大道,看來壯觀進步無比,也真的打造出一個集閒適、炫麗、幻景、時尚、流行於一身的發達資本主義下的世界首都;然而,在當時的思想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眼裡,奧斯曼的「司馬昭之心」其實是為了避免巴黎內戰,在新的街道在兵營與平民區間提供最短的軍隊鎮壓路線,而所剷平的卻是老巴黎的日常生活記憶。那時的知識份子問:「香榭麗舍林蔭大道後,巴黎還剩下什麼?」現在的北京在當局全面推動下的大規模翻修,在寫下人類都市更新史的新頁同時,推倒無數的老空間記憶,我在台北的捷運上任意翻閱雜誌的同時不禁也要問:「2008奧運後,北京還剩下什麼?」

2. 城市行走修辭學

這裡,從「微觀社會意涵」出發,我打算把做為華人圈的一環,一個台北人觀看二00八年北京奧運前的城市態度直接交代,特別是前些時候應北大之邀的近月講學才結束,對於一個城市的記憶尚有餘溫時。不用過於敏感的人都能領略到,離這盛事僅一年的現在,除了大興土木外,官方正以大量資金投入進行城市綠化、綿密而系統化的媒體宣傳與廣告的力量,將一個好不容易競爭而得的世界型運動會與中國的繁榮興盛結合,而其縮影就是承載奧運的主要賽事、實現「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 One Dream)的北京城形象;收集統計數據與瞭解這一切制式的東西並不難,但我更有興趣的是,在與「全球化」接軌的意識型態下,那些被主流話語所忽略與掩蓋的城市地方流動性偏好、稍縱即逝的堅守和不能上達卻極為真實的感情。我的態度是同時看主流與非主流,不是系統性的建構與描述城市經驗,而是從足下經驗的行走出發,跟著筆尖的馳騁隨意轉彎,有時現實,有時超現實。

整理著長時間在研究所開設「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後現代空間」(Postmodern Space)等課程的資料,這時的午後從四面八方而來的蟬聲引領如昔圈點文字,我正在台北東吳大學教授研究室重新翻閱哈維(David Harvey)的名著《後現代的條件》(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他接著評論塞圖(Michel de Certeau)的理論,「將日常生活通過一種能被理解的『神秘結構』的各種軌跡的『行走修辭學』(pedestrian rhetoric),以之替代一個連貫而整體化的空間的技術系統;並看成是『根據取自普通言說的要素散漫建構起來的一個故事,一個暗喻和不連續的故事,其中的那些脫漏與它所象徵的社會實踐相互吻合』」。掙脫主流的思維需要能夠進行「普通言說」,從日常生活與記憶的吉光片羽進行耙梳與反思;我所要裸露的觀看北京奧運前的態度大約就是「行走修辭學」,加上班雅明的「將過去與現在,甚至未來的想像交織、疊合於永恆當下足下經驗行走」的「印象空間」(space of impression),用一雙接受了以中華文化為主體四十五年教養的台北眼光、「局外的局內人」 (outsider as insider)、陌生而親切的閒逛者(flâneur)姿態,走在北京城裡的足跡浮水印出我的城市觀看與形象化的思維,說「暗喻和不連續的故事」,主流與非主流,我打算這樣去描繪個人的城市生活、意象與感受息息相關的種種。

3. 海關作為城市門戶

第一個「普通言說的要素」是海關,它裡面蘊含著許多故事,隨每一個人而不同。記憶所及,印象較清楚的我從台北出入北京有三次,分別是一九九二、二00五、和二00七年;而作為城市門戶的海關,每次都隨著社會氛圍而有變化,而且這些變化裡有著更為深入的城市文化轉變,其基本感覺是從肅殺嚴厲走向親切和藹,從封閉走向開放。

說起一九九二年那次很特別。那階段我還在讀研究所碩士班階段,因為身體爆發猛爆型肝炎練了道家全真派龍門宗的北派氣功而痊癒後,追隨恩師 王來靜至北京造訪有名的中國氣功奇人張寶勝先生。也不過經歷了十五年,現在記得張寶勝的人已經不多了。我這次在北大講學時,在座六七十個學生沒有一個人聽過他,老一輩教授或有所聞;然而在九0年代的兩岸,張寶勝可是家喻戶曉的能「隔空取物」「透視人體發功治病」的奇人。隔了這麼多年,當年第一次進入北京海關的情景細節幾乎全忘了,只依稀記得冷酷嚴肅的海關臉龐,一些禁制性政治標語還在。還好後來我寫了一首長詩〈北京‧臺北〉與一篇文章〈我與張寶勝〉,分別收錄在我的詩集《在芝加哥微光中》和散文集《成為抒情的理由》中。

十月間的北京
首都機場,搶進海關的臺北老兵
那一個 不是 低頭 看著紅星
制服 默念 他媽的 反攻大陸
灰濛濛而沉悶的祖國啊
反正 我們的骨灰早晚
也要蒙塵。楊樹兩排雄偉
接引 所有朝拜千年古都的
人群,你知道而那些悲歡離合無涉
紫金城垣的歲月剝落。

〈北京‧臺北〉的這些句子是寫於十五年前,忽然在現在這樣一個強烈颱風侵襲台北的夜晚進入我的腦海,在我耽沈於思考北京與台北這兩個城市的前世今生之時。雖可能平淡無奇,但我一直知道,這兩個城市的浮沈,就像人生的起伏一樣,充滿了戲劇性與張力,也蘊含著某種和個人生命史相關的非常微觀的關連性。詩裡的一九九二年是怎樣一個年代?北京天安門事件後不久表面上社會主義意識型態重新取得支配權事實已經資本化,我的 父親證實罹患癌症於翌年過世,台北解除了戒嚴體制不久還開放了大陸老兵返鄉探親,在社會運動的餘緒中政治上的轉換當口。我當時是一個窮研究生,正在與猛爆型肝炎搏鬥後窩在台北木柵寫碩士論文,認真練氣功與讀書,過著與世無爭卻充滿理想挫折的日子。詩裡部分反應了我的論文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制度轉變,去北京時卻直接面對正在轉變中的社會,其衝擊可以想像;也預示了一個後來在台北知識份子圈中被具體化的「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的矛盾辯論。詩裡也隱喻著台灣族群認同的複雜性,我誠懇地從個人真實狀況出發,這父親來自中國安徽省,母親台灣高雄縣的我的被稱為「半山」「芋兒蕃薯」的敏感心靈,解構式的「疑難」(aporia):「不知往何處去」(not knowing where to go)的流浪心靈,從台北惠我良多的溫羅汀教養,去發覺存在最為黑暗的深淵與宗教般的光芒出口。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而這經由踏查城市的現實與超現實經驗的路途卻永不止息。有如赫塞(Hermann Hesse)詩云:「不論是被禮讚或詛咒/我衷心服膺自己內心的呼喚」(Not caring whether I am courted or cursed, I follow truly my inner calling.)

「空橋接引我和師父走出港龍航空。剛下機前師父才對我說張寶勝可能會到機場接機,要我扛好書別跟丟了。走出空橋許多來來往往的人擦身而過,我突然感覺就在空橋和機場的接壤處站立的那三個人,最前面那個瘦瘦小小低著頭,若有所思的人是張寶勝。師父在前面走著,我急忙拍拍師父肩膀說「師父,那個人應是張先生!」,王師父回頭,摘下墨鏡,疾步趨前和張先生握手,並介紹我說是徒弟。張寶勝說「噢,是學生啊」,旋即疾步向前 走了約十公尺,突然回頭對我們笑了起來,那笑容可掬,正是《張寶勝奇人奇事》書封面的招牌笑容。我第一次到北京,但出入中國無數次,也知道通關不會是很容易的事;但現在只見張先生拿著我和師父的證件在三道首都機場的關卡櫃台前晃了晃,一分鐘我們就準備搭車進北京城了。許多機場的守衛和將領都過來和他寒喧,並請他有空去坐坐。張寶勝操著 遼寧本溪的高吭聲調口音,若對話,又似自言自語地,不置可否的和我們乘坐兩輛軍車鳴 著警笛開道離開。」

「從首都機場到市中心的筆直道路,兩旁的樺樹極美,讓我想起高中時讀過的一篇有關松花江畔的愛情故事,使我感動的情節是在江畔樺樹發生。師父和張寶勝在後面那部車子裏;我則和一個肩上有二顆星星的軍人同車,我心裏想的事想必這個軍人毫無興趣。車子因為鳴著警笛,那個軍人不斷以擴音器命令所有前面大排長龍的車子、騾子、腳踏車、摩托車閃開!我們大概只花了三十分鐘就到了預先師父已訂好的北京香格里拉飯店,ROOM NUMBER, 1911,我還留著存根所以記得。存根上寫的是,原來張寶勝早三天已住在此房,MR. CHANG。」

一九九二年那描寫我與張寶勝見面進海關的幾個片段,正是這樣紀錄著封閉式海關的森嚴「出入中國無數次,也知道通關不會是很容易的事」與特權「張先生拿著我和師父的證件在三道首都機場的關卡櫃台前晃了晃,一分鐘我們就準備搭車進北京城了」,和尚未興建現在的外環高速道路,當時還是與「大排長龍的車子、騾子、腳踏車、摩托車」爭道的交雜泥土的柏油路面的首都機場周邊,美麗的樺樹現在早已因道路拓寬不見蹤跡,而當時首屈一指的香格里拉飯店,於現在滿城高樓處處是五星級酒店看來已經微不足道,森冷海關所通往的一九九二年的北京城,是以腳踏車與低矮樓房、胡同、紫禁城等為形象古蹟為主體的「半現代城市」。

而像才發生不久的這次出關,二00七年的七月,則在滿城槐花的落英繽紛季節裡,一早六點從北大勺園搭出租車,張思和徐辰兩個尊師重道的本科生來幫我提沈重行李,我揮手與她們所象徵的中國正要萌芽的新生代知識份子告別,車子走的是北大社會系謝立中教授溫暖幫我規劃的路線:

出北大西門左轉/海淀體育館前右轉/過橋上五環往機場方向。

「五環好我不喜歡四環。」心裡有幾年前的塞車陰影。十點一刻的飛機。握著紙條跟開車師傅說了。老經驗的他笑笑直說知道。「這個時間四環五環都一樣」。我在清晨微霧的高速路上急馳。北大旁的一望無際的圓明園似拋遺歷史傷痕猶沈睡於霧裡,只有零星早起的飛鳥與運動的市民逐漸模糊地在身後消失。或許因為時間早,順利的車況還是令我驚訝。來去北京塞車不知何時開始是一種親炙這個千年古都的儀式,至少我的三次經驗裡的兩次是如此。我想起二00五年的抵達北京,是為了到清華大學社會系講學,下午五點半抵達首都機場,通關時面對身著軍服般仍板著撲克臉的海關查驗人員,仍然十分不自在。「來北京做什麼?」「嗯,到清華大學講學」「講什麼學?」「社會學」。似乎狐疑著社會學是什麼然後他就將我的台胞證翻來覆去看來看去,抬起頭上下打量三次,才好像心不甘情不願地重重蓋下那楕圓形的章「中國邊防檢查。北京(入)2005.10.20」。瞪著我的眼睛將證件還給我。出關時已經六點。誇張的事情才要發生。清華社會所的研究生開車來接我,走四環到達海淀區的清華大學內的甲所時,已經晚上九點!因為大塞車,擺了一桌的菜餚和滿座的接風師生就這樣枯坐了三個小時,真不知要怎樣說抱歉。

但這樣的事情現在似乎每天都在北京上演,北京人也開始習以為常。一九五0年代的中國著名建築師梁思成與陳占祥提出「保留舊城、行政中心西遷」「雙都市中心」的「梁陳方案」不被當局採納後,五十幾年來的發展是以紫禁城故宮為中心向外「攤大餅」的單中心城市發展模式,建立二、三、四、五等環狀高速公路,卻仍無法解決已經超過一千一百萬人日益膨脹的人口壓力,即使已經在北京週邊的通州、望京、回龙观和天通苑等地建立「夜間人口」(居住地)與「日間人口」(工作地) 分離的「睡城」情況也沒改善。都市設計不良的後果就是塞車。我在急馳的車上隨手翻閱一些北京的相關書籍如王軍的《城記》約莫這樣描述著。這些感覺其實在台北也不陌生。我記得一九八0年代在台大唸大學時的羅斯福路,上下班時塞車根本上是家常便飯,而後來城市捷運系統完成,九0年代後就改善了。雖然歷史條件不同,但從人口只有四分之一、城市面積只有北京六十分之一的台北經驗,以小窺大,證之以和規模北京相仿的日本東京、英國倫敦和美國芝加哥、紐約等大要若是,我想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是承辦奧運的北京城目前唯一解決方案了。

(北京地鐵路線圖,2007)

當局確實也是如此規劃著。北京現有的八通線、一號線、二號線和十三號線地鐵路線等將舊城老北京與東西向郊區與部分北邊串連著,而加上正在或計畫興建的四號、五號、九號和十號是進一步擴張與聯繫南北向區塊;機場支線、奧體支線地鐵專為迎接二00八奧運而興建;這些地鐵加上城市既有的外環道路,應可有效抒解這城市的交通困境。現在雖已具現代都市網絡雛形,但其搭乘內容存在著落伍設計的問題。在台北,或者我所留學的芝加哥城,都是一票到底的,轉換線路的乘坐基本上都在地下直接進行,並不需要上上下下進出,北京地鐵常需換票且在路線銜接處卻是曠日廢時。我不由想起那天北大講學課堂上學生倪偉峰,在陪我拜訪了中國傳媒大學的著名音樂社會學教授曾遂今先生後,畫了個路線指引我從傳媒大學回北大勺園住所,這段北京地鐵路徑看來就很複雜:

中國傳媒大學/四惠站(八通線終站)/換一號線至建國門/換二號線至西直門/再換十三號線至五道口,出站即接近清華大學,再搭出租車至北大。

那日我按圖索驥,四惠轉建國門換一號線時就糊塗了,上上下下走著,不知手中這張票該哪裡換票或買新票,好不容易問人搭上了車,又換線到了西直門,轉十三號線時就擁擠不堪,出了五道口已經一個半小時,據說只比搭公車快半小時,和台北的捷運迅速轉乘和準點效率比起來,這麻煩的路線轉換實在有點誇張;雖然車廂的狀況大部分還好,但似乎沒有禁食,像我對面那年輕人右手吃著麥當勞,左手十分大聲地講著手機,也沒人制止,這在台北是無法想像的。北京地鐵最糟的是興建於一九六0年代的一號、二號線,是虛懸在車廂內頂端的嘈雜電風扇而非冷氣空調,在裡面人多時個個揮汗如雨,體味撲鼻,加上食物五味雜陳的散發混雜其間,很難想像北京奧運時的八月夏天世界各地參觀的人湧入時,若還是這般設備,會是怎樣的國際觀瞻與感受?

在我心裡想著並衷心期盼著未來能改善的當口,不知不覺五環的高速就讓我提早於九點不到就抵達了機場。出租車師傅禮貌地下車幫我拿下行李,還響應北京奧運禮貌運動,非常全球化地用英文說了一聲thank you! 笑著離開;我則堅持用中文跟他說「不客氣」。拖著兩箱行李,在辦理登機托運那兒,有心裡準備地接受因裝滿書超重至少二十幾公斤的被罰款後,進入牛步化跟著長長出關的隊伍枯燥前行,左側一排身高都在180以上衣著整齊的男女武警精神抖擻地經過,牆壁上寫著盡是「以客為尊」等為了奧運要親切服務的標語,心想這跟我一九九二年所看到的「發揚××精神」「××萬歲」等禁制性標語有天壤之別。我把視線轉回來,終於等到下一個就是我的同時看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

竟是堆滿笑意的女海關人員輕聲細語地詢問著要出關的旅客,並且在一樣高高的櫃臺前出現一排從未見過的按鈕,電子儀器上顯示著五個統計上稱為順序量尺(ordinal scale)的服務滿意度按鈕:「很滿意、滿意、普通、不滿意、很不滿意」。按下去就紅光一閃,並且直接統計出現在已有多少人對這位海關人員進行過服務評價。13215。一早已經有這麼多人評價了她。

這景象讓我忽然對於全球化與其中的資本主義邏輯產生了某種敬意。因為舉辦北京奧運,竟能讓印象中向來森冷嚴肅的中國海關查驗人員笑臉迎人,並且還(恐怕是)世界首創地進行即時的個人服務滿意度調查。可以想像,這些調查背後蘊含著市場機能的理性計算與人員間的服務、競爭的績效原則(滿意與否極有可能會影響到薪水),使得中國海關的形象在二00七年的夏天產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親和改變。「回台北嗎?」「是的」「嗯,那祝你一路順風」,像朋友般的問候,有點港式的衣帽黑白分明的制服取代生冷的紅星軍服,那女海關不到三秒就蓋章處理好後嫣然一笑跟我道別。我按下「非常滿意」的按鈕,背著簡單背包,踏著歸鄉的步伐往候機室而去,心裡想著一九九二年以來的三次北京海關經驗:張寶勝以及他所象徵的玄學時代氛圍在一個城市起伏的過程中被有意識地放逐了,在那個時代,北京海關的冰冷象徵著政治與社會的禁忌,兩岸久旱忽逢開放甘霖的喜悅,湧入的歸鄉老兵所代表的台北心情非常複雜、矛盾:一方面希望回家,另一方面希望不回家。「回家」的心情是記憶中的老北京的所有美好,「不回家」的心情是這些國共內戰後的倖存者在首都機場面對曾經敵對的紅星低頭情何以堪?而去意識型態化卻日漸商品化的二00五年後至0七的北京海關,越接近北京奧運時事情越起了奇妙的化學變化:為了國際形象也好,市場機能或者績效原則也好,對於每個懷抱不同目的來造訪千年古都的人,不論國籍、種族或信仰,機會均等地報以開放(不論真假)的笑容與親切服務,這不就是走到所謂現代文明社會的「顧客永遠是對的」的基本硬道理嗎?在台北從來就感受到的日常生活的資本主義笑容,這時在北京海關竟如此鮮明地如捲起的海浪撲打在我的臉龐,有力、過度徹底、略微刺痛卻愉悅地說明著北京這個城市「終於趕上時代了!」

但趕上的後遺症是什麼呢?北京、上海、香港、台北,我的「行走修辭學」在自北徂南的飛機上,有點暈機我吃了一顆止痛的阿斯匹林,用城市裡的足跡,記憶,繼續思索著。

4. 奇觀與傳統,那些新的與舊的

蟬聲大作,後即午後雷雨不止,黃槐花落滿園,我坐在台北外雙谿的學院研究室專心閱讀、書寫與懷想著,關於夏天以來的北京種種。抬頭就可以看見,飛機上三萬呎的窗外白雲點點離散處處,好像不久前近一個月住在北京城裡時,閉上眼睛就可以看到的人文精彩,宛如許多顆閃爍的星子散落在這千年不墜的人間,炫麗與樸質的光芒,這城市,那些新的與舊的。完成嶄新的展現是以剷除陳舊的古典為代價,這或許就是今日所看到的北京城「終於趕上時代」的後遺症:具有成為一個所有全球城市共有的「標準化繁榮感」表象,卻可能喪失了中華文化的傳統精髓的日常生活感受,其矛盾同時表現在空間建築、人的互動及其社會關係上,更具像化為關於胡同的保存、奧運賽場的後現代建築和行走城市的失落等問題之上;關於「發展」與「保留」,這些爭論點,北京知識圈從未停止過。

哈維書中說道「城市的特定空間是由無數行動造成的,所有的空間都帶著人類意圖的印記。」我圈點畫線這兩句話,並補充旁註:而這些對「特定空間」人類意圖的結果,可以創造了驚奇感,但往往也伴隨一去不復返的記憶。二00八年北京奧運的符號意涵對於中國人而言是非常巨大的,至少涉及了民族自信、國家形象和龐大的商機與經濟效益,它們之間有著環環相扣的關係。民族自信當然與能得到多少面獎牌去破除一九六0年代紅極港台的李小龍電影裡描述的西方人他者化中國為「東亞病夫」刻板印象有關;而國家形象方面就直接和奧運的主要空間載體北京城連結在一起,這一切背後當然就是對於「特定空間」的特定人類意圖:龐大的商機與經濟效益的「空間資本化」結果。現在就可以預見,二00八北京城從首都機場所接引來的世界各地的超過50萬水準參差不齊的外來觀光客,會肆無忌憚地對於這個和中世紀一樣古老的城市品頭論足,因此可以想見官方必須以取「最大公約數」的方式有計畫的建構這個城市,我想依其重要性應臚列為:安全的競技環境、四通八達的順暢交通與整齊街景、現代化舒適的競技與觀看場所和足以代表中國的空間地景。安全的競技環境目前兩岸媒體都有報導的當局清查流動人口的舉動可管窺其決心,而經由上述的北京已完成和興建中的綿密地鐵網絡,非常大步地邁向四通八達的順暢交通運輸目標前進著,官方的由上而下的「指令型操作」令人從不懷疑其絕對會如期完成。但,我從哈維的書演繹出來的論點,正是這「指令型操作」創造了北京城的「新」–北京首都機場的新第三航廈、奧運開幕與閉幕場的「鳥巢」和水上賽事場館的「水立方」等現代化舒適的通關、競技與觀看場所,卻或許也太快地毀滅了這城市的「舊」–曾經無處不在的胡同等足以代表中國的空間地景。

(鳥巢與古剎,2007)

而這城市的「新」與「舊」的並存有時會產生令人吃驚的空間效果,可以被稱為「休閒仕紳化」(tourist gentrification)或我所說的「建築奇觀東方主義」(The Spectacular Orientalism)。如我記得的在北京講學期間的七月間,應邀至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演講後,就近在其十二樓的窗口獵取到一幅十分奇特的景象:正在興建中的奧運開幕場「鳥巢」本來是我照相目標,卻無意間在「鳥巢」主體工程與其工作住所間發現一塊大面積的廟宇,綠樹密佈下莊嚴飛簷隱約透露著這寺廟悠久的歷史。這四環外的「郊區」,我可以想像這身份不明的寺廟原來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千百辛勤耕作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後來因為都市「仕紳化」 (gentrification)的結果,逐漸為工廠所取代,然後因為此地為奧運展場「鳥巢」及「水立方」後現代建築的興建地點,其周邊的空間又生產了大量的高級住宅、酒店與賓館等建築群,結果就是農民/工人/中產階級的和階級間土地利用的轉換。然而,這種因應北京奧運而大面積都市更新的「仕紳化」還是一種「休閒仕紳化」:這是專為吸引外來觀光客目光所建設的都市驚奇,是外來的知名國際建築設計師的競圖獲選作品(如「鳥巢」是瑞士的Herzog & de Meuron建築設計團隊、「水立方」則是奧地利的PTW公司領銜、而北京首都機場的新第三航廈則是英國Foster & Partners公司作品)展覽場,但這些基本上和原來地方的文化脈絡與歷史傳承毫無關係,因此,階級間的仕紳化進一步被轉化為「外來」/「本地」間的仕紳化。這種未被地方認真討論與評估的都市更新,在建築空間層次上,我在二00六年的《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書中,稱之為「奇觀東方主義」。因為「鳥巢」等前衛建築設計所創造的「建築奇觀」,是以龐大資本的理性計算與技術為基礎而產生的感性視覺驚奇,但事實上資本的交換價值從來不是中性的,而是傾斜的,帝國主義式的,「建築奇觀」因此與「西方是自我,東方式他者」的「建築作為一種東方主義」有著姻親關係,我因此稱體現西方外顯式美學、生活方式與霸權意識型態的建築為「奇觀東方主義」。當這兩個力量結合後,東方是毫無招架能力的。「東方主義」的批判性本身成為隱性的存在,甚至已經被商品化為一種知識奇觀了。在知識上理解了傾斜關係卻在視覺經驗上被建築奇觀所瓦解;在視覺經驗上努力移開奇觀建築的吸引卻在生活世界被資訊媒體帶回西方的論述。

(新中央電視台「褲腳」,2007)

就奧運前的北京而言,除了專為奧運設計的後現代建築外,還有靠近天安門中軸線上的國家大劇院「水煮蛋」(法國設計師Paul Andreu作品)和位於東二環呼家樓一帶的新中央電視台播放中心的「褲管」(荷蘭建築師Rem Koolhaas公司設計)等前衛建築。特別是中央電視台,可以說是目前中國傳遞官方消息與意識型態最重要的媒介,但你也很難想像它的新址呈現的是兩個230呎高的L型高塔相互傾斜至對方形成令人目眩神移的環圈,地方上的人以形論名稱之為「褲管」。但這對於老北京的觀瞻是如何呢?那日我和北京的人民日報記者李輝與畫家友人張斌等為蕭乾先生的夫人,著名文學家文潔若女士慶生,約在附近的朝陽文化館用餐。宴會結束後,步行出來至大街上一眼就見到這興建中的「褲管」,對於這歪七扭八的怪建築,擁有深厚文化涵養的心靈與眼見這城市五十年來變化無端的文女士,除了以非常符合她個性有話直說的痛罵外,也只能報以拂袖而去的嘆息。

老北京心裡的北京城市意象是什麼呢?不消說,這城市最為動人、歷久彌新的「舊」,是任誰都說是屬於中國的二環內的傳統舊城:紫禁城(今之故宮博物院)和其原來星羅棋布的胡同所構成的生活空間與文化氛圍。

在外雙谿圈點書籍的午後大雨稍歇,我又憶起二00五年七月份的清華大學社會系講學之際由該系主任李強教授的博士生吳春帶領,兩次面見了「什剎海」:這北京城最負盛名的遊覽勝地,位於京城西北隅,北海公園以北,由東南向西北延伸的三個水域组成,依次为前海、后海和西海,直接和故宮緊鄰;雖然胡同在政府的現代發展思維下正在快速消失中,但這裡仍是老北京城風貌保存最為完好的地方。總體印象而言,風光雖好,對我而言一眼就可以看穿,仍有兩大問題:其一是胡同現代化治理的弔詭;其二是西方式酒吧入侵古典空間。

那是在一個嚮午到了該區域,從有點歪斜的清代就存在的煙袋斜街進入,修繕如新的石砌地板兩旁是各式商品販賣的店面與消費地點,這裡面隱藏了許多條縱深長短的胡同,我們先走進了其中曾經是道觀的一條。看來面積不大,但本來應是中庭的地方被砌起了許多寬寬窄窄的房間,從剝落的泥牆與裸露的紅磚,可以看出是有了些年代了。不斷地有人探出頭以戒備的眼光問找誰有什麼事,當知道是清華大學的參訪時均表示了歡迎之意,這互動很清楚地說明了清華的田野調查不但深入而且取得了常民的信任。「而這種一個胡同內可能同時住上三、四十戶人家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其形成的歷史因素包括戰亂、文革、唐山大地震等。過去政府是鼓勵興建的,但是現在又想整頓這大雜院式混亂的空間,卻因產權不清產生了很多的爭議與抗爭。」學生解釋道。

⊙胡同裡燒煤的大娘(北京,煙袋鞋街,2005)

我隨著又進入了一條更深的胡同,這裡面一個大娘正撥弄著葉子,那北京傳統(現在大概僅存於下層階級民眾)儲存準備過冬的大白菜堆積如山。表明身份後,大娘引我們參觀她胡同裡的「家」。雖然據說已經是比較好的了(有一個廚房及一個房間),但你仍然無法想像在這動輒零度以下低溫的北京,只是靠著燒煤球取暖度冬是怎樣的生活?常民的生活智慧則表現在用煤燃燒的熱蒸汽傳輸至房間的牆壁之中,保持了室內較為暖活的溫度。熟練地夾開兩層鐵蓋,翻動著煤球,把水壺放在上面,蓋上,大娘甚至彎下腰來,親自示範給我們看怎麼做。問大娘為何住在這狹小空間的胡同中呢?「一直住在這裡習慣了,小孩大了後搬出去住公寓,節日也會回來看看老人家。」在大娘家繞上一圈,完全看不到廁所,詢問之下,才知道整個胡同均用公用的衛生設備,離胡同不遠的街上。我們道別了大娘和病到語焉不詳的她的老伴,走出了胡同,沿路守在門口的小販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和拆遷有關的故事。「像那賣鞋子的老先生,上回我們來訪問時,他憂愁地跟我們說搬離這裡後,就沒了習慣的生活和老鄰居的熟悉,所以堅決不搬。」吳春邊走邊指著那低頭整理類似清代繡花鞋的老先生說。我看著他認真整理躺在一個人力木板車上的三四十雙鞋子,感覺一種隸屬於這個空間的歷史光影日常。我們走出了煙袋斜街,到了另一個變成一個深達數十米大洞的鴨兒胡同。旁邊剩下一間突兀未被拆掉的四合院,牆上寫了一個大大的拆字,外面畫了一個圈圈。近看之下,門板上四行即興詩和一張小小的報紙簡報記載了這一帶居民抗議拆遷不公與其冤情之內容。

這種當時不顧民情,由上而下的單向決策情況,當我們後來轉至北京東城長安街的「南池子」一帶情況其實更為嚴重。網路上資料顯示:「二00一年北京市在向居民发出的第一份《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试点)房屋修缮和改建实施细则》中,所涉及的北起东华门大街,南至灯笼库胡同,西起南池子大街,东至磁器库南、北巷以西的地区共有240个院落,只保留了9座院落,其余的将全部拆除。」在大量拆除的過程中,據說有一個案竟是趁人家出門拜年時用推土機將之整個推平,回家之後面對廢墟的一家人不敢置信地悲憤填膺,沈冤難雪。迄今,那寫了個「冤」字的一對燈籠雖已取下,你仍然可以在那暫住的門扉看到用紙寫的「冤」字,在車水馬龍,觀光客絡繹不絕的街旁迎風飄動。更為驚人的是,這些拆除重建的胡同裡的四合院,已經搖身一變成為叫價動輒兩、三千萬人民幣(換算台幣是上億)的豪宅,賣給出得起價錢的人(包括外國人)。

⊙ 白字文化酒吧(北京前海,2005)

而這些有錢的外國人與貪污腐敗的官員可能就是直接或間接出資在風光旖麗的「前海」沿線設置夜夜笙歌、擾亂居民清夢的酒吧的人,你若在其中行走,可以感覺,這些酒吧幾乎到了五步一店,十步一家的瘋狂地步。不管是真正擁有還是「公屋私租」,這些共犯結構與決策錯誤的結果,不僅是在北京,在我去過的蘇州、上海和來自的台北也是一樣,處處可見。(這時,我也想起了上海外灘遊艇上的夜遊:昔日各國租界興建的西式宏偉建築在柔和探照燈下與黃浦江夜色中處處可見的SONY、NOKIA、PHILLIPS等廣告拼貼成為奇特的後現代景觀。) 然而,其結果卻是賠上了中華文化的古典地景之美,逐漸流失了的地方感、心靈圖像與歷史意識,取而代之的是後殖民的標準化記憶:麥當勞、星巴克、酒吧、爵士樂和好萊塢等,繼續標準化我們的生活風格與品味。我們竊竊自喜於成為觀光休閒的偉大城市,我們卻同時讓一種無聲無嗅的文化殖民瓦解了原來的生活味道與古典空間的靈光行走。

北京舊城內什剎海與南池子等胡同建築,事實上還具有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說的會呼吸的城市空間「多孔性」(porosity)的特質,我曾引伸這樣描述:

「「多孔性」因此是會呼吸,有機城市生活的「空間—建築—人」三位一體關係:其間與土地溫情脈脈、人際網絡親近連結,並能逆轉外在與內在成為不明確、流動的實質空間。人在其中行走,充滿自我喪失的冒險,似是而非的迷路,是記憶裡的超現實與地景新舊並陳的現實交織的萬花筒的、意識流時間的裸露,是生者與逝者在遺忘的邊緣中被記起,相互滲透、即興表演、無所不在、生生不息地呼吸著,透過閒逛者的步伐,不帶意識型態地敞開觀察。」

「萬花筒的、意識流時間」「在遺忘的邊緣中被記起」「相互滲透、即興表演、無所不在、生生不息地呼吸著」的有機的「空間—建築—人」三位一體」的北京胡同,卻在都市現代化發展過程中遭遇了極大的破壞,王軍的《城記》直接說「統計表明,1949年北京有大小胡同七千餘條,到20世紀80年代只剩下約三千九百條,近一兩年來隨著北京舊城區改造速度的加快,北京的胡同正以每年六百條的速度消失。」在迎接北京奧運的創新建築的同時,胡同所代表的消逝中的古都優雅與常民的生活風格。在北京城,「建築東方主義」與「建築奇觀」合而為一,產生了更為細緻的運作方式。它的他者–「西方化的東方」,不一定是以外在的視覺震撼為奇觀的基礎,它可以創造一種「內在化的他者」(Internal Other),以表面平衡或差異的方式進行。這種東方主義與奇觀的新型混種,表現在北京什剎海的胡同改建都市更新現象中。如德波(Debord, 1994)所言「奇觀表現為一種巨大的實在性,不可企及,不容爭辯。它所說的就是:凡呈現的就是好的,凡是好的就會呈現。它所要求的態度原則就是消極的接受。」表面上維持了「東方的」傳統四合院建築,實際上內在已經成為西方的酒吧或者咖啡店。在資本所創造的巨大利潤驅動之下,一種事實上是「西方就是好的,凡是西方的好就會呈現」的意識型態,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滲透入即使曾經如銅牆鐵壁般的共產主義中國裡,而日漸商品化,娛樂化的北京城市,面對這樣的城市空間消費,人們作為「非對抗性他者」,在什剎海胡同或四合院酒吧夜夜笙歌消費中被形塑。

而我所想說的「後殖民下的中華文華保衛戰」並非排斥西方的自閉狀態,雖然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東西方文化的相互滲透其勢乃必然,也不需阻擋,甚至應該說是件好事,但其前提是人民對於中華文化保存與活化的自覺,和握有權力的政府的懂得尊重地方的把關與適當決策。否則,今日即使我們在經濟上、政治上找到了「自我」(self),實際上卻會在文化上、精神上繼續而且更徹底地淪為喪失主體的「他者」(other)。其自覺的開始可能在於這樣的反省:資本主義商品化與消費民主化讓我們以為找到了「自由」,其實那是建立在「商品拜物」「以金錢為公分母,分子可以是任何東西」「權力共謀出賣常民靈魂」的浮士德精神域土上。如這參訪所見,胡同現代化治理的弔詭在於嘗試給予北京舊城區筆直的道路、整齊的屋宇和合乎現代衛生的生活條件,但是同時所喪失掉的可能是「什剎海」和「南池子」等地的歷史記憶、地方感與常民百年如一日活化石的生活,取而代之的「白字文化」充斥的酒吧與朱門酒肉臭的豪宅,這些拼貼與解構,都使得幾個後現代的「新租界」正在北京形成中

更有傳聞中的二00八年北京奧運,要在天安門廣場,也就是紫禁城,故宮博物院前大打沙灘排球,你可以想像穿著比基尼的金髮碧眼歐美選手與亞洲的一起,在這古都的最核心奔跑尖叫,直接褻瀆了的是每一個曾經為這裡貢獻過生命的人,與一種被降格為「符碼」(code)的遙遠記憶「中華文化」。而台北所象徵的台灣的「過度自由」則早就瓦解了那個「符碼」,城市空間裡舉凡的東方建築早已商品化,而心靈裡的古典嚮往在當權的意識型態的有計畫「去中國化」之後,只能於分眾的、去中心的義憤填膺裡兀自生死,個人主義與只能被政黨動員的選舉集體,五十對五十的藍綠對峙,零合遊戲正在快速形成當中;並且,這裡的食衣住行育樂的一切都是混種的,不是東西方混種,而是西方加上西方化的東方混種,一種全球化下的歡愉,人成為「裝備著意識的萬花筒」。兩岸,在中華民族成為一個完整的域土之前,若是先有「北京的台北化」,將是已經進行幾百年的「他者化東方」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的最大勝利。

5. 要記得居士林的蟬聲

「2008奧運後,北京還剩下什麼?」這時問的就不只是城市空間的大刀闊斧的新門戶,新建築如何替代舊有的胡同成為中國的代表,而是關乎和土地有溫情脈脈情感的「舊」的裡面綿延千年的文化內涵與精神性,是怎樣一點一滴消逝了,退化成為形式主義的建築驚奇感、與全球接軌的炫麗幻景,人們在其中以標準化繁榮感虛榮地,模仿十九世紀的巴黎驕傲地宣稱,啊這二十一世紀的世界首都,卻沒有了靈魂的北京。

我們所衷心希望「新」與「舊」不是消長的關係,而是「有容乃大」–因為這個城市的千年文化厚度與空間上的龐大讓這一切敦厚並存。外雙谿的暴雨後陽光初露,我是這樣耑索懷想著,一些比暴露的、拼貼與新奇更為內斂的記憶。

⊙居士林維摩講堂(北京廣濟寺旁,2007)

二00七年七、八月間,北京舊城內的廣濟寺附近的「居士林」,那是个小院,现在正在改建大门,从大门进去,先入眼帘的是维摩诘的金色塑像,然后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一棵老槐树,它的树枝伸展向前方的大讲堂,也是一处佛堂,來自台灣旅居美國又回到北京立誓講授中華文化之學的葉曼女士,在此处讲经,近300人就坐在日常礼佛的凳子上,一直到院子里槐树下,因为扩音器的作用在露天也听得很清楚。窗户两边倒没有树,只是环绕着屋墙种了许多观赏荷花,葉曼以九十三高齡平和寧靜地侃侃而談《道德经》、《維摩詰經》的夜晚,蟬聲在门外的古槐上低沈應和著;而夙夜匪懈的因應北京奧運的地鐵工程也在講課的附近趕工機械規律地敲打著,這些聲響相互交織成一個神清智明的「有如雷響的的沈默」,我們的心領神會,成為我這個台北人的北京奧運前的城市觀看結論。至少是我這個世代與上個世代,即使在台北,對於歷史重壓在這片蒼茫神州大地的創傷和美麗有著滾瓜爛熟的背誦式記憶,而親臨蝸居後的四處行走卻像浮水印般逐漸真實顯露,輕輕地印記在北京這幾乎已經被高樓大廈包圍的城池的街角巷弄;古典,稍不注意就會消失如竹掃帚帶離成為垃圾的槐花,在一個強調經濟發展全球化的意識型態集散地導引下。風簷展書讀。千年唯一不變的,或許就是溽暑帶來心靈清涼的「居士林的蟬聲」所象徵的這個城市的文化深度,總是依約前來提醒,昨夜、今朝、明夕,在人們幽微心中點亮一盞光風霽月的燈。

(二00七、八、二七)

最後的槐花季節


⊙ 最後的槐花季節(北京/北大西側門圓明園路旁,2007.07)

⊙ 奎澤石頭

那絕不能或忘的蘋果綠色
夢境,蝴蝶與貓躡足地靠近
我們以為美已經完成為一抹彩霞
卻隻身來到童話般的飛簷
不忍揭風雪般槐花旋旋飄落,在

實則酷熱習慣柔性灰濛這天地
這樣蹲坐在無人問津的熙攘
路邊,落魄,拉著胡琴襤褸老人
不知從何而來,為北四環
與比二十層還高的強化玻璃壓扁的悠揚
蘋果綠色夢境裡,花絮任意飄散
已經全球化的視而不見,你
或者捧著書孜孜不倦,未名湖光浮沈
啊我們博愛之花
卻回首投以深情的一瞥

光鮮亮麗的遮掩,貓兒繞道而來
覓食,燕南園漫步搓揉
新月昇起,這不可或忘的傳統蟬聲
完全睡著前有憑窗的淚與落英繽紛
在這最後的槐花季節城記…

(二00七、七、二四)

石計生教授北大講課

⊙ 石計生教授北大講課:第六講(北京/北京大學理教120教室,2007.07.26)

⊙ 石計生教授北大講課:第四講(北京/北京大學理教120教室,2007.07.20)

⊙ 石計生教授北大講課:第二講 (北京/北京大學理教120教室,2007.07.13)

⊙ 石計生教授北大講課: 第一講 (北京/北京大學理教120教室,2007.07.09)

「諸君,要從自己生長與站立的土地
及其油然而生的熟悉地方感情,
去看那跨越疆界而來經濟、文化或政治的
全球化力量的影響,理解它、比較它、
感受它、反省它、批判它
然後才決定要融入還是抵抗 …」
–石計生教授〈第一堂課的話〉2007.07.09

发布时间:2007-07-06 11:15 信息类型:重要公告
发布单位:教务部
标 题:关于暑期课程《全球化研究》的通知

社会学系开设的一门暑期课程《全球化研究》,由台湾东吴大学社会系石计生副教授讲授。

石计生(台湾东吴大学社会系副教授)
最高学历: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社会学博士
专长领域:地理信息系统、艺术社会学、社会学理论、区域/全球化研究、都市社会学
论文著作:《阅读魅影:寻找后班雅明精神》(台北:群学出版社,2007),《社会科学研究与SPSS资料分析:台湾数据库的应用》(二版,罗清俊、曾淑芬、黄慧琦、邱晓婷合著,台北:双叶,2006),《完整的他者(奎泽石头诗集IV)》(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就在木棉花开时(散文集)》(台北:联合报系历史智库出版,2006),《社会学理论–从古典到现代之后,台北:三民书局,2006》,《人文社会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资料与Major GIS解析》(增订二版),(台北:儒林,2004)及其他学术论文数十篇。

北京大学教务部
2007-07-05

北京大學社會系暑期課程【全球化研究】讀本目錄

⊙ 授課教師:石計生教授

一、授課綱要

全球化是當前社會學的熱門且重要議題,而關於全球化的討論文獻極其豐富且分歧,我們將從區域研究(regional study)角度切入主題:我們如何能理解全球化,以及在其中同時發生的區域化概念?全球化與區域化的關係、主要來源、與過程為何?其經驗上的實際證據與顯著性為何?這涉及全球化與區域化的理論與實踐,即全球化與區域化的與國家、空間、經濟活動、文化、全球化體系下的亞洲與資本主義的未來等面向的關係,本課程均將深入探討,並思考質疑全球化的意義。

[#M_ more.. | less.. | 

二. 參考用書

1. James Rosenau: Along the Domestic Frontier: Exploring Governa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David Held and Anthony McGrew: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中譯:全球化衝擊,David Held and Anthony McGrew著,沈宗瑞等譯。韋伯文化,2004.)
3. 柯司特(M. Castells)著,夏鑄九譯,流動空間,網路社會的崛起,第六章。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
4. .U. Beck著,孫本治譯,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5.紀登斯(A. Giddens)著,鄭武國譯,第三條路:社會主義的更新。台北,聯經出版社。

三 讀本閱讀文章目次:

(1) 全球化概論與觀念

1. Richard Kilminster Globalization as an Emergent Concept., In: The Limit of Globalization, Cases and Arguments. Alan Scott (ed.), Routledge press, 1997.
2. S. Lash and J. Urry: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Economics of Signs and Space. Chap.11, Sage Publication, 1994. (本書有中譯, 2006,符號經濟與空間經濟,北京商務印書館)
3. James Rosenau: Along the Domestic Frontier: Exploring Governance in a Turbulent World. Chap.4 globalization, 5, turbulence 6, fragemegr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4. Saskia Sassen: New frontiers facing urban sociology at the Millennium.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No. 51, March, pp. 143-159, 2000.
5. Saskia Sassen: Cosmopolis: The Globalization of Cityspace. 2002年訪問台北演講稿。
6. Christopher Chase-Dunn: The Deep Structure: Real Capitalism.. In: Global Formation, Structures of the World-Economy. Part I, The Whole System, Chapter 1. Thrift Store, Bath, England, September 1999:
7. Immanuel Wallerstein: Globalization or the Age of Transition?: A Long-Term View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World-System. 2003年訪問台北演講稿。

(2) 全球化理論與國家角色轉變

1. Lesilie Sklair: A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In: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2. Martin Albrow: The Global Age: State and Society Beyond Modern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本書有中譯, 2006,全球時代,北京商務印書館)
3. Ash Amin and Nigel Thrift(ed.): Living in the Global. In: Globalization, Institution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Europ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95.
4. J. Habermas: 超越民族國家—論經濟全球化的後果問題。In: 全球化與政治,北京: 中央編譯社,2000。
5. Z. Bauman: 空間戰,民族國家之後是什麼? In: 全球化—人類的後果。北京商務,2001。
6. Susan Strange: The defective state. Daedalus. Boston: Spring 1995. Vol. 124, Iss. 2.

(3) 全球化和空間

1. E. Soja: 第三空間,譯者: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台北:桂冠出版,2004 年 。
2. 石計生等譯: 東亞與東南亞的都市周邊區域的特殊都市化: 重新開始辯論。T.G. McGee 訪問台灣東吳大學演講稿。東吳社會學報,2004.06, 第十六期。
3. T.G. McGee, I.M. Robinson (eds.): The Mega-Urban Regions of Southeast Asia.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Canada, 1995.

(4) 全球化和經濟、文化

1. Xiangming Chen: A Tale of Two Regions in China: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low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Pearl River and the Ynatze River Delt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Vol. 48(2-3): 167-201., 2007.
2. 夏鑄九,全球經濟中之跨界資本—台灣電子工業之生產網絡,2003,作者提供。
3. Barbara Stallings: Introduction: Global Change and Regional Response. In: Global Change, Regional Response. 全球生產體系與第三世界發展,中譯本,重慶出版社,2002。
4. Paul Knox: Globalization and Urban Economic Change. The Annale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May 1997, pp.17-27.
5. Alvin So and Stephen Chiu: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East Asian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 and the World Economy. Chapter 1.
6. Arif Dirlik: Introducing the Pacific. In: What is in a Rim?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Pacific Region Idea. Chapter 1.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Second Edition, 1998.
7. Alexander Woodside: The Asia-Pacific Idea as a Mobilization Myth. Chapter 2, In: What is in a Rim?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Pacific Region Ide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Second Edition, 1998.
8. Chia Siow Yue and Lee Tsao Yuan: Subregional Economic Zones: A New Force in Asia-Pacific Development. In: Pacific Dynamism an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9. Philippe Lasserre and Hellmut Schutte: Strategies for Asia Pacific, Beyond the Crisis. London: Macmillan Business Press, 1999.
10. Arjun Appadurai: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Public Culture 2 (2), Spring 1990, pp.1-24.

(5) 質疑全球化

1. David Harvey: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Rethinking Marxism, 8 (4), Winter, 1995, pp. 1-17.
2. Alan Scott: Globalization: social process or political rhetoric? In: The Limits of Globalization and Argument. Alan Scott (ed.), Routledge press, 1997.
3. Saskia Sassen: Introduction: Whose City is It? In: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The New Press, 1998.
4. U. Beck, 全球化危機,台北: 台灣商務,1999。
5. P. Hirst and G. Thompson: 全球化迷思,chap. 1,台北: 群學出版社,2002。

三、教學方式

老師上課(Lecture)與學生分組報告討論(Seminar)並重

四、考試

1. 平時報告與討論 30%
2. 期末報告 70%

五、附錄一:石計生教授(近五年)學術研究目錄

研究與教學專長:
區域/全球化研究、城市社會學、社會學理論、藝術社會學、社會地理訊息系統。

1. 研究計畫

執行時間 研究計畫名稱 研究計畫補助單位
2007.08-2008.07 台灣歌謠作為一種精神現象–紀露霞演唱生命史之社會構成(1960與1990)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
2006.08-2009.07 『東吳大學提昇社會科學整合研究計畫—「華人社會人權論述與實踐」』子計畫:重大政治案件對政治社會和受難者的影響研究(子計畫協同主持人)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畫
2006.08- 2009.07 建置GIS教學平台 (計畫主持人) 行政院教育部委託教學卓越計畫
2004.03- 2004.09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村數位落差弭平與國小學童GIS學習 行政院研考會委託
2004.08- 2005.02
「客家社會文化變遷調查」(GIS部分)(協同主持人)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研究計畫
2003.12-2004.12 產業文化資產清查資料庫及運用統合規劃研究(共同主持人)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2. 期刊論文

石計生,2006.12,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日–黨外宜蘭幫的源起:黃煌雄、陳定南、游錫坤的傳承,聯合報系歷史月刊,十二月號,第227期,頁64-71
石計生,2006.05,台灣作為一種異質社會的色情意識,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五月號,第220期,頁41-48。
石計生,2006.03,建築作為一種奇觀東方主義,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三月號,第218期,頁40-49。
石計生,2006.01,靈光消逝的足跡–北京講學記,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一月號,第216期,頁32-41。
石計生,2005.12,輓歌中微明的氛圍:從班雅明論攝影談起,聯合報系歷史月刊,十二月號,第215期,頁35-42。
石計生,2005.11,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那個年代,聯合報系歷史月刊,十一月號,第214期,頁45-55。
石計生,2005.10,盧卡奇的靈魂與美學,聯合報系歷史月刊,十月號,第213期,頁40-45。
石計生,2005.09,黃皮膚在四處的行走:北京,上海,東京與台北,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九月號,第212期,頁39-51。
石計生,2005.08,金門溫羅汀:徬徨都市之心的安放,聯合報系歷史月刊,八月號,第211期,頁42-47。
石計生,2005.07,國際無車日、都市人和都市化環保政策,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七月號,第210期,頁55-58。
石計生,2005.06,遷都?且慢!全球化思潮下的台灣行政區重劃原則,聯合報系歷史月刊,六月號,第209期,頁36-40。
石計生,2005.05,禁忌的遊戲:談後悲情城市中的《天邊一朵雲》,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五月號,第208期,頁43-47。
石計生,2005.04,極化城市的歷史與後現代意涵,聯合報系歷史月刊,四月號,第207期,頁40-43。
石計生,2005.03,關於皮草奢華風的符號消費,聯合報系歷史月刊,三月號,第206期,頁38-41。
石計生,2004.06,全球化士林的產業生態空間位移: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取向,東吳社會學報,第16期,頁99-148。
石計生,2004.06,Distinctive Urbanization in the Peri-urban Regions of Est and Southeast Asia: renewing the Debate.(東亞與東南亞的都市周邊區域的特殊都市化: 重新開始辯論),東吳社會學報,第16期,頁187-208。(Terry G. McGee著)(與林珆如合譯)(研究紀要)
石計生,2003.11,就搭捷運,來到足堪閒逛的台北,台灣建築,11月號,頁63-66。
石計生,2003.10,機械捕捉的美感:從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談愛森斯坦電影蒙太奇,當代,第194期,頁85-97。
石計生,2003.01,二元世界與向下沉淪的美學 –盧貝松(Luc Besson)的電影創作探究,當代,第185期,頁76-93。
石計生,2003.01,印象空間的涉事—以班雅明(Walter Benjamin)方法論楊牧詩,中外文學期刊,第31卷,第8 期,頁234-252。
石計生,2002.10,空間經濟與區域社會發展:以宜蘭縣的蘇澳港灣區為例,宜蘭文獻叢刊,第19期,頁17-58。
石計生,2002.06,埋伏坪手記─夏天,我們造訪了一個泰雅部落,東吳社會學報,第12期,頁181-192。(研究紀要)
石計生,2002.03,權力的場域: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與宜蘭環保運動—波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社會實踐論」的應用,宜蘭文獻雜誌,第56期,頁82-104。

3. 研討會論文

石計生,2006.11,圓現象閱讀:三島由紀夫與其小說《豐饒之海》的輪迴美學。2006藝術社會學研討會暨T. J. Clark & Anne Wagner Workshop,11月17、18日,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舉辦。
石計生、黃慧琦、陳翊威,2006.10, 空間化社會指標-跨界建構與地理資訊系統整合雛議。2006年台灣資訊社會學研討會論文,10月15日,元智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宋依亭,2006.05,日常社會生活中的時間地理:台北地區已婚婦女之消費行動韻律研究(有審稿制論文)。2006年第四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The 4th Taip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Earth’s Program),05月25日~26日,國家實驗研究院、內政部與中國文化大學聯合舉辦,台北市陽明山中國文化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5.11,客家鄉關何處?GIS視覺化技術下的空間分析。2005年台灣社會學年會,11月19日,台北大學舉辦。(與吳亞如、鄒佳樺、陳翊威合著)。
石計生,2005.11,搭橋量與質—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跨越徑路(Bridging the Quantitative and the Qualitative—A Discussion on the Crossing Paths of the SocGIS Method),「東吳大學–上海大學跨岸專題對談講座」,11月7-8日,上海:上海大學。
石計生,2005.06,以地理資訊系統對蘇州台商產業空間分佈之研究,兩岸文學、社會與藝術學術交流研討會,6月13日,東吳大學文學院舉辦,東吳大學文學院會議室。(與鄒佳樺合著)
C.S.Stone Shih,2005.07,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ity Space—Globalizing Shihlin’s Industries in Taipei City. Presented at 19th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the Pacific Regional Science Confernece, July 25-28, Nihon University, Tokyo, Japan.
石計生,2004.10,SCG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質與量的對話」社會科學方法論研討會,地理資訊在社會科學的應用部份,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辦,嘉義,中正大學。
石計生,2004.09,注意整體,安頓細節:關於「國際無車日」的社會學省思,降低對機動車輛的依賴-無車日的省思座談會子題,淡江大學運輸研究所舉辦。
Yee-Zu Lin and C.S. Stone Shih,2004.08,Mapping the Nightclubs and Criminal Behavior in Globalizing Taipei City,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pproach. Con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9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 August 14-17, 2004, CA, San Francisco, USA.
石計生,2004.06,蘇州社會經濟基本發展趨勢之研究,東吳大學文學院各研究室成果發表會,6月17日,台北:東吳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
石計生,2004.05,GIS社會學與空間資訊,第二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5月28日,中央研究院、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計畫室與中國文化大學合辦,中國文化大學曉峰紀念館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4.04,從地理資訊系統所見的台北士林區的差異空間,台灣鄉村社會學會年會,4月30日,國立台灣大學思亮館。
石計生,2004.04,地理資訊系統能在社會學走多遠?,東吳大學文學院第二十一屆系際研討會「科際整合與學門對話」,4月29-30日,東吳大學文學院主辦,東吳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3.11,蘇州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圖像與小趨勢–歷史政策、鄉鎮企業、台商、全球化, 2003年兩岸蘇州文化社會現象學術研討會,蘇州大學文學院主辦,中國大陸江蘇省。
石計生,2003.09,地圖所捕捉到的產業生態蹤跡:GIS 與台北市士林區,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台北市士林地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成果研討會,9月27日,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實驗室主辦,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G101會議室。
C.S.Stone Shih,2003.07,Core, Periphery and Industrial-Ecological Transition under 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Shihlin Districtin Taipei. Conference paper of the 36th World Congress of Sociology,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Sociology,Session for the The Global-Local Nexus in Chinese Societies,July 7-11 ,B eijing ,China.
石計生,2002.12,新教倫理、儒家倫理與經濟全球化:經濟社會學的比較研究,第三屆「兩岸倫理」學術研討會,12月10-11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2.11,全球化與台北市士林區域的產業生態—GIS的人文社會考察,自然與社會環境空間資訊應用研討會,11月8-9日,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主辦,桃園(龍潭):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C.S.Stone Shih,2002.08,Place and Space Economy in Transition: Desakotasi Type of Urbanization in Taiwan’s I-Lan County, 1945-1994. Con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9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ASA), August 16-19, 2002, Chicago, Illinois, USA.
石計生,2002.03,地理資訊系統的跨學門應用、理論建構與政策意涵—一個社會文本論的考察,東吳大學文學院第十七屆系際研討會「台灣公共政策的挑戰和因應」,3月21-22日, 東吳大學文學院主辦,東吳大學國際會議廳。
石計生,2002.03,全球化思潮下的台灣行政區重劃原則,行政區域劃分研討會,3月9日,台灣心會主辦,台灣大學法商學院國際會議廳。

4. 專書及專書論文

石計生,2007.06,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與ArcGIS的應用教學,台北:儒林。
石計生,2007.03,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台北:群學出版社。
石計生,2006.09,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二版),台北:雙葉。(與羅清俊、曾淑芬、黃慧琦、邱曉婷合著)
石計生,2006.04,完整的他者(奎澤石頭詩集IV),台北:唐山出版社。
石計生,2006.03,就在木棉花開時(散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歷史智庫出版。
石計生,2006.01,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現代之後,台北:三民書局出版。
石計生,2005.10,成為抒情的理由(散文隨筆集),台北:寶瓶文化出版。
石計生,2004.10,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 GIS解析(增訂二版),台北:儒林。(編著)
石計生,2003.11,從德里達的“解構”到保羅‧德‧曼的“解構”,收錄於馮俊主編,後現代主義哲學講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75-391。
石計生,2003.10,時光飛逝(奎澤石頭詩集III),台北:唐山,373頁。
石計生,2003.09,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台北 :左岸文化,262頁。(2003年博客來網路書店藝術類新書熱門暢銷書排行榜前一百名)
石計生,2003.02,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及其對當代社會的文化解釋探究,收錄於黃瑞祺主編,後學新論:後現代/後結構/ 後殖民,台北:左岸文化,頁143-188。
石計生,2003.02,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 GIS解析,台北:儒林。(編著)
石計生,2003.02,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台灣資料庫的應用,台北:雙葉。(與羅清俊、曾淑芬、黃慧琦、邱曉婷合著)

5. 專業參與

2007.03.30,石計生教授應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資深教授,同時也是江蘇省GIS重點實驗室主任閭國年教授之邀,以「後現代空間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為題,在該校仙林校區北區k3-420教室發表專題演講。
2007年3月29日至4月7日,應南京大學社會系之邀,以「藝術與社會的辯證:尋找後班雅明精神」(The Dialectics of Art and Society: In Search of the Post-Benjamin’s Spirit)為題發表系列學術演講四講,包括「班雅明精神:現代性、貨幣經濟與寓言詩學的城市實踐」、「全球化班雅明:《拱廊街計畫》及其跨文化啟迪」、「班雅明之後:「圓現象閱讀」方法建構」和「藝術與社會:經典案例閱讀」。另以「社會地理資訊系統(The SocGIS):探索與實踐」為題,闡述過去七年來在人文社會科學使用GIS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從邊緣視角挖掘SocGIS的獨特性與發展性,戮力探索視覺化人文社會道路,發表專題演講。
2007年3月19日,應扶輪社之邀,在台北府門扶輪社例會處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身體/後身體:存在危機與關於自我的後現代探究(Body/Post-body: Existential Crisis and a Post-modern Investigation of the Self)。
2007年1月4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談論台灣高鐵興建後的社會效應。詳見: 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6230761.stm , The bullet train bites in Taiwan. By Caroline Gluck, BBC News, Taipei.
2007年1月獲遴選為台灣資訊社會學會常務理事
2006年12月,應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之邀,石曉楓教授主持,在師大勤七樓國文系會議室發表專題演講,題為:公館/溫羅汀事件簿–視覺踏查的可能,並帶領師生沿著溫州街,羅斯福路和汀州路實地踏查。
2006年12月27日,應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之邀,在該校講堂乙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知識前沿與城市空間文化觀察-黃皮膚在四處的行走:北京、上海、東京和台北。
2006年12月20日,應中國文化大學「數位地球研究中心」之邀, 石計生 教授將至中國文化大學校菲華樓二樓 202會議室,以「社會地理資訊系統(The SocGIS): 探索與實踐 」發表公開專題演講。
2006年12月,應朱銘美術館之邀,針對該館申請展法國藝術家洛倫‧拉剛跋(Laurent La Gamba)的「偽裝城市-洛倫‧拉剛跋個展」的裝置藝術進行評論。題目為:拉岡/跋:分裂自我的鏡像–評拉剛跋的偽裝裝置藝術(Lacan/a Postscript: The Mirror of Divided Self—On La Gamba ’s Procryptic Installation Art)。
2006年12月9日,應朱銘美術館之邀, 石計生 教授在美術館針對法國裝置藝術家拉岡芭(Laurent La Gamba )的作品,進行公開評論演講。
2006年10月28日,主持並與談東吳大學學術對談講座:「音樂與社會:紀露霞與消失的1960年代」。主辦單位: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協辦單位:美學策進學會; 對談地點:台北紫藤廬茶館。
2006年10月起,應邀擔任東吳大學「文學院人文社會研究室」召集人。
2006年10月,應邀擔任由台灣資訊社會學所舉辦的「資訊社會的十年回顧與未來展望」之「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與應用」部門場次的組織與主持人。
2006年5月,應邀擔任由中央研究院、內政部、國家實驗室和中國文化大學所舉辦的「第四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之「人文、社會與空間資訊」(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and Spatial Information)部門場次的主持人 。
2005年11月14日, 應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系之邀,以「地理資訊系統與社會學的研究」為題,發表公開演講。
2005年11月9-16日, 應北京清華大學社會系之邀,進行短期講學。以「地理資訊系統與後現代空間」、「後現代地理學與都市重構」、「都市不平等與SocGIS的操作」、「後殖民理論與地理資訊系統的社會學遠景」等主題,進行社會學前沿的跨越理論,方法與應用的全方位的「清華六講」。
2005年11月8日, 應上海復旦大學社會政策與發展研究院之邀,以「地理資訊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為題,發表公開演講。
跨界/對話:2005年自然與人文空間資訊研討會大會專題演講者(keynote speaker)
2004年7月,第十九屆太平洋區域科學國際會議東京日本大學年會「聖嬰現象衝擊、休閒/健康與城市消費地景」(El Nino Impact, Leisure/Health and Landscape Consumption in Cities )部門召集人
2004年7月,第十九屆太平洋區域科學國際會議東京日本大學年會「資訊社會、城市空間與地理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ociety, City Space and GIS )部門召集人
2004年5月,社會學與地理資訊系統專題演講,第二屆數位地球國際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國家實驗研究院與中國文化大學合辦,中國文化大學曉峰紀念館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士林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GIS成果發表會」執行策劃人
「第一屆自然與社會空間資訊應用研討會」社會組執行策劃人
東森電視台「社會追緝令」常任社會評論教授
聯合報系「歷史月刊」特約專欄社會評論教授
台北紫藤廬「美學與社會學」常駐演講教授
《都市與計劃》審查委員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審查委員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資訊管理委員會審查委員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審查委員
台北市政府研究考核委員會審查委員
《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審查委員
《東吳社會學報 》第十六期主編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審查委員
《政大公共行政學報》審查委員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審查委員
《資訊社會研究》審查委員
《中華人文社會學報》審查委員
《歐美研究》審查委員

6. 其他

石計生,2006.12,蘭陽平原的兩月四十八日,《人民的力量》推薦序,黃煌雄策劃,台灣研究基金會執筆小組執筆,台北:玉山社出版。
石計生,2006.12,死亡與永恆的辯證–從「人間系列–三軍」談朱銘的創作精神性,朱銘美術館季刊No.28,台北:朱銘美術館出版。
石計生,2006.06,框架新都市步調與慢活的身心靈,台北市立圖書館,四季閱讀哲學,夏季號折頁推薦文。
石計生,2006.01,請回到業已乾涸的人心(詩集評論),台北:聯合報〈讀書人〉。
石計生,2005.06,靈性教育從小開始,華德福教育在台灣,誠品好讀,六月號,頁52-54。
石計生,2004.12,不可解決的和解–這藝術與公民教育之間的道路,《21個藝術擁抱的姿勢》推薦序,永和社區大學策劃,台北:左岸出版社。
石計生,2004.09,在海的遠處所見的《亮的天》,台北:〈聯合報〉讀書人,9月19日。
石計生,2004.03,布爾喬亞風格考–評彼得蓋伊的《史尼玆勒的世紀──布爾喬亞文化經驗一百年:中產階級文化的形成》,〈誠品好讀〉,台北:誠品書店,頁99。
石計生,2003.10,奎澤石頭作品選(詩三首),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一九八九至二00二,詩卷(二),余光中總編輯,台北:九歌出版社,頁705-711。
石計生,2003.08,所有固態的都飛舞融化—評《威瑪文化》,台北:〈聯合報〉讀書人,8月3日。
石計生,2003.07,行禮如儀的超越–記雙谿文學獎,東吳大學第23屆雙溪現代文學獎得獎及入圍作品集刊序言,台北:東吳大學,頁1-2。
石計生,2003.07,霹靂火V.S.野火(原題:流動的現實與「定錨」的超現實—以台灣霹靂火論龍應台的「文化精神分裂症」),台北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挑戰龍應台系列,7月26日。
石計生,2003.06,失落時光的海拋—記喬伊斯的生命與文學,永遠的都柏林人—喬伊斯的流幻之旅,左岸文化,頁7-12 。(書評)
石計生口述、傅子豪撰述,2003.05,左手寫詩,右手做研究–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石計生的求學故事, 人本教育札記,五月號,第167期,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出版。
石計生,2003.05,失落時光的海拋—記喬伊斯的生命與文學,台北:〈聯合報〉聯合副刊,5月23日。
石計生,2002.05,全球化與蘇州發展的在地條件:吳江市的個案研究(2001.8-2002.7),行政院國科會專題計劃期中報告。

_M#]

在和合中凝視—張小蟬現代詩藝術論

⊙ 石計生

「我知道为表现森林而设想的
我知道从哪里进入森林最稳妥
东方 带着它所创造的感性手段
顺着水流 忐忑不安地
显示出适应性——我无法掩饰
强劲的雨云就活跃在时空交错之际」

1.

不是開頭,也不是結尾。若是註定要從這兒開始就從這開始吧。那年沈悶的夏,蟬聲大作於蘋果綠花落滿地的古槐樹梢,髣若靈光乍現偶遇時映入眼簾的是掛滿笑意飄逸的黑髮下一襲過膝的青春套裝,剪裁簡單而得體的白色,在時常過於灰濛的北京城顯得格外突出。走來,見面,點頭,禮貌言語。但若僅是如此可以無限複製的形式印象,這樣的律動也引不起我的真正注目;直到從張小蟬的手中接過《快樂的昆蟲》 與近期的一系列詩作,在我冰冷的學術氛圍中仔細翻閱,其令人驚嘆的文字慢慢凝聚成許多漣漪般的變形與想像:她以一種幾乎是天賦的與自然與人間世和合的能力,展現完全的精神性充滿自信,通過儒家《诗经》的「遵循中庸之道,思而无邪,于平淡中见天真,于含蓄中见真情」 的基本创作精神,與傑出繪畫文學先輩的洗禮看來游刃有餘地自由出入層層疊疊的塵世覆蓋,如果這世界是一座森林,那麼小蟬文字的「东方 带着它所创造的感性手段」,破繭而出的是美麗的展翅,她能夠跳動的譬喻時而成為參天綠蔭,時而安然沈靜若水,句子中嚮往著信仰與情感,也敏感地知曉某些不可挽回的遙遠裡雖有理想「顺着水流 忐忑不安」,這眼前現代的面目可憎也有幾分可愛,她在日常生活中窩居,像個常人般上班,大隱於市「显示出适应性」,卻無法掩飾流浪的呼喚像所有的藝術家般,有時也忍不住含淚帶笑地活著,溫柔諷刺,細緻看穿,詩像一股暖流流過不斷創造性毀滅的這城市,這到處都一樣的人情冷暖、「强劲的雨云就活跃在时空交错之际」。這樣的投石於心靈湖泊的漣漪擴散無邊無際,我們有著週而復始的悸動,捧著小蟬的詩句,是的,多麼易於親近閱讀,咀嚼,反省,直觀感受,晨昏之間,我們可以不斷重新再來。

「是的我是理想时代出生的人
可现在在哪里居住 全部记忆留在哪里」

2.

年齡,更精確地說,時間完全無法範囿像張小蟬這樣被上天撿選中的詩人。一九七0年出生看來早慧,就靈魂而言則成熟到早已是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因著某種全部的熱情「十四歲那年的春天萌芽了。從此以後她默默地生長,默默地承受來自心靈的風雨 」,這詩的觸發,她的眼睛張開了,渴飲著來自內在的隨地而出的泉水,領受著良好學院機緣 的導引,藝術精神性一發不可收拾,兩相襯托下終究更加光彩地讓她極為特殊地跨界於現代詩與繪畫這兩門藝術間,而成為一個具有豐沛創作力潛能的美學家。就我所知,作為詩人,本來無師。蓋詩作為最為精鍊的語言,其直觀性與領悟性遠大於教導與承襲性;但寫詩,特別是現代詩,所需要的是跨界的啟迪,不是言語上的,而是心領神會的真善美的光芒。在這點上,小蟬得天獨厚。見到大文豪蕭乾先生時領受「他的微笑不同于我见过的任何别的微笑,像是有天使的光芒闪耀在那微笑里,不需要任何语言,我突然感到了完满人生的生动具体的启示。」 這看來與詩無關的微笑,卻是千載難逢的精神傳承,從感性遙遠的源頭,一路順暢或顛沛流傳下來的屬於中國知識份子的理想與吸納東西方藝術力量的融合圓融,才有這樣一個暮靄的微笑,給予素面相見的年輕人這樣的震撼。小蟬自陳「他的微笑那么深地感染了我,我那颗喜爱艺术的心从来没有像那时那样真实、安详。我的水墨花卉随之奇妙地进入了另一种境界,连我自己都明显感觉到了,感觉到画面上跳跃着什么。」 水墨畫如此,與她精神完全互通的詩何嘗不是?在《快樂的昆蟲》時代較為平面與靜態的構圖和個人的抒發基礎上,雖不是絕對如此,但大致上而言二00年後小蟬寫的詩明顯產生了變化,從最為擅長的情感、鄉愁到信仰與處在都市社會中的反思,不但關懷面有加大的趨勢,其字句亦展現多層次、流動與哲學性。

不要再犹豫了
久久站在窗前或者门前
那个最爱我的人
我宁愿这样相信
即便你始终没有出现

梦想也需要勇气
何况你,谦卑的好人
不论从远方还是从心底
都不曾停止追寻

要不是阳光把秘密泄露
我怎能相信你就在眼前
黑夜以广博的胸怀
接纳太阳的投影

我的手歪歪扭扭写下几行字
淡蓝色的花园边
墨色淡淡晕开
你的爱就这样渐渐迫近

以這〈水墨语言〉為例,這寫於二00一年四月天的詩,充滿電影藝術蒙太奇(Montage)的時空交錯手法,藉由「陽光」這個介質,把一個原本非常靜態的臨窗畫畫的狀態,轉化為超現實流動的心靈意象,多層次流動著韻味無窮。詩中人那對於愛情含蓄隱藏極深的期待隨著光線的猶疑「把秘密泄露」,把遙遠或心底不停追尋的「始终没有出现」的心儀對象,若隱若現地從窗前或門外帶來眼前,「黑夜以广博的胸怀/接纳太阳的投影」這暗明之間的交融,正是詩題「水墨語言」的意涵,有著以簡御繁的東方氣息,存在畫家小蟬的毛筆懸腕的氣定神閒,也存在意識流的瞬間情感觸動,在她特有的畫中有詩的落款,「我的手歪歪扭扭写下几行字」,幾行字通常是詩的語言,光影帶來的「淡蓝色的花园」般的愛情,轉化為合於和合圓融的感情基調,淡淡暈開的水墨黑色,在雪白的宣紙上迫近,看起來很近,其實很遠的朦朧之愛,我們似乎又回到了一個輪迴的發端,詩的一開始「不要再犹豫了/久久站在窗前或者门前」,一種無可言喻「哀而不傷」的情愫在寧願相信最愛的人始終沒有出現的句子中令讀者扼腕嘆息,週而復始。或許我們可以引德國大詩人里爾克(R.M.Rilke)的話這麼說,藝術家的「愛是沒有對象的。」小蟬的〈水墨语言〉表現的是一種從藝術實踐中所產生的對於和完美自我精神性相映的「他者」的召喚,這召喚與其說是個具體的別人,無寧說是納色西斯(Narcissism)的產物,用自戀一辭或許不當,但從和合自性衍生出來的追尋,就我所知,向來只能在藝術中完整,而非人間世,特別當我們將現代劇烈的社會變遷列入考量後。

3.

你还相信我吧 我说梦已经消失
我不再是囚徒 也不再为理想献身
不再惋惜花的零落 无论如何也不再哭

那天我参观了美术馆的陈列 还来到
衰败的药用植物园 红蓼 我乡村的酒旗
我的诗行 在微醉的天光下寻找自己的踪迹

风吹动草丛沙沙作响 也许从地里挖出一根萝卜
可以解除我的干渴 土地不会因此兴衰
花朵不会顷刻开放 我只想坐下来
仿佛坐在荒野里 没有苍白的日光灯
没有刻板的会议室 没有抽水马桶哗哗的喧嚣
没有课堂的昏睡 没有展览没有广告
没有电视没有冰箱没有电话没有微波炉
没有你发来的短消息没有你

没有不断的思念 没有各种形式的告别
没有牙医的钻头没有士兵的枪支
没有股市的沉浮没有罂粟的肆虐没有病毒
没有工业污染没有滥砍滥伐没有难民没有阴谋
没有听不到的呼救没有唤不回的人心
没有苦难的泪水从无助的眼眶涌出

你相信我的话 就去为我的诗寻一块墓地
在秋天地里不败的红蓼下
开始祈祷吧 一只蚂蚁从远处缓缓爬来

這首寫於二00三年的〈假日的一天〉,充分表現了小蟬的東方式和合思維在遭遇城市現代化的單調與醜陋的現實後的痛楚。就形式而言,這樣以「沒有」同語反覆,類似宗教經文的句子起頭所堆砌的篇章,是她寫詩史從未見過的卻同時展現了經由資本主義「標準化繁榮感」所創造的欠缺美感的單調空間與其中生活的人的蒼白與無奈,這樣的格式充滿力量。而社會是走到了這樣一個階段:會議室、抽水馬桶、廣告、電冰箱、微波爐、電話、槍枝、股市、毒品、病毒、污染、難民等等,每天反反覆覆在我們的周遭發生,我們卻無動於衷「没有苦难的泪水从无助的眼眶涌出」,因為連我們自己都陷入了匈牙利美學家盧卡奇(G. Lukács)所謂的「原子化個人」(atomized individual)的窘境。我們不知道,在每天出現摩天大樓,每天媒體傳來生死離別,每天瞬息變化的日子裡,我們能做些什麼跟真善美相關連的事情?如果「詩」是真善美的化身,使者,那麼它在逐漸喪失人性的忙碌車陣城市中,是消失的夢,是故鄉裡美妙的藥用红蓼,卻在都市「衰败的药用植物园 红蓼 我乡村的酒旗 我的诗行 在微醉的天光下寻找自己的踪迹。」這些句子,點出了都市人荒蕪的心靈與小蟬維持其對理想的某些霜枝大寒中一點光,一種既對理想的堅持與現實的乖離的矛盾次第展現在她飽受夾擊的作品中「你相信我的话 就去为我的诗寻一块墓地/在秋天地里不败的红蓼下/开始祈祷吧 一只蚂蚁从远处缓缓爬来」。令人怖慄的緩慢移動的螞蟻,以蠶食的方式逐漸讓生活於現代城市中的我們冷感,對於本來應該熱情以對的日常生活的美感追尋。這種焦慮不安,證之以小蟬的〈創作筆記〉 亦露端倪。雖然這篇文章談的是繪畫,但是對於她這樣的跨界藝術家仍然具備詩論意義。

「绘画不是文学的附属品,“画者,文之极也。”好的绘画作品应当是文学的升华。在“误入歧途”以前,我已迷诗多年,所以一开始画画就画出人们所谓有些“灵气”的作品,大概是得益于多年对诗歌的爱好」

「除绘画技法之外,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也就是更深厚的画中诗情。为此我一变以诗悟画为画中求诗。画中求诗并不等同于以诗补画,画中诗情应见于画之意境,题诗毕竟不是画中求诗,但题诗可使画中所蕴诗情得以生发明朗。绘画是一种沉默的艺术,我有时忍不住用似不相关的诗句,试图探求隐含在心灵深处与画画共鸣的某种精神。」

「不过,我时常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比如自号“小禅”,但并未认真研究过禅宗,有人说我的画有禅味,隐约知道禅就是“平常心”,确实对待事物我常怀一颗“平常心”,但分明心中又颇有不平的块垒,它隐藏在深处,偶被激发。比如去看一个画展,我会被那黑白分明的画面激起沉重的思绪,想把画幅上多余的边框拆开,但视线又无法从虚空中拉回,顿时觉得生命真的如此脆弱?当视线再一次回到画幅时,孤独就飞速地在画面每一棵我喜爱的树上栖息,时间也变成一条线缝起我的失落感。」

「但我认为“经营位置”也极为重要,它是绘画具有现代感的首要因素。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简洁明快,心灵也渴望和谐宁静的艺术,所以我有意识地打乱传统的格式,用同样的画面因素,结合现代构成的观念进行再组合,尽量避免繁杂,用最简练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情感。在作品中,哪怕是小小的一个点,也发挥它特定的作用。希望观者对我的惨淡经营心领神会。作品当中大面积的空白不是无意义的,形象占据了空间,同时勾勒出空白的“形象”,它把情感无限绵延。」

從以上摘錄的重要片段,大致上可知小蟬的藝術體驗是從畫中求詩畫中意境自相矛盾找尋的幾個歷程。小蟬自陳「确实对待事物我常怀一颗“平常心”,但分明心中又颇有不平的块垒,它隐藏在深处,偶被激发。」現代感 「經營安靜的位置,在日常蜗居中,形象占据了空间,同时勾勒出空白的“形象”,它把情感无限绵延。」「自相矛盾」對於藝術家向來不是壞事,能夠將這樣的感受用藝術語言表達出來才是最重要的。小蟬的精神導師蕭乾及文潔若合譯《尤利希斯》(Ulysses) 的作者英國大文豪喬伊斯(James Joyce)的其人其文就是明證 。其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發表的時間,一九九八年,這是和蕭乾等文藝先輩知交之前的時代,這顯示了小蟬早已經不自覺敏感地知曉了東方和合的世界凝視中的矛盾,不只是「大寫意花鳥畫」的,也在她後來的詩作中逐漸產生〈假日的一天〉的像坐在荒野中的假日逛植物園的悲涼。類似的詩行比比皆是,如〈生日禮物〉

在都市西头一个称为花园的居民小区
每座楼前都并排放着功用不同的垃圾筒
昨夜的梦幻该丢进哪一个筒口
反正不再伤悼 连同思绪一古脑儿扔开
沾着污迹的墙角传来蟋蟀的歌声
你看上去像要逃脱 头发插满山花
入学已经一年多了 明日重阳

城市的高樓每個隔間裡是一小小寂寞的空間,垃圾桶儲存生活的物質剩餘,但卻無法處理人存在的精神焦慮與夢想,這就是現代人的悲哀。但是與喬伊斯所代表的西方不同的是,小蟬所承接的中國傳統的深不可測的精神厚度,讓她的詩的語句並不以誇張或瘋狂見長,而是收斂的奔放、平常的曲折,給予我們每一個日漸枯竭的現代心靈鏡子反照自我與新生的養分。

4.

因此,就滋養人們心靈的藝術形式,曾經在過去被列為次要藝術形式,小蟬的詩作其實其份量與繪畫比較起來毫不遜色。並且,從文字向度而言,我認為詩這被黑格爾(Hegel)美學稱為最為根本、最高度的藝術形式,更能傳達出現代人的痛苦與快樂。就我看來,現階段小蟬的詩句更先於繪畫傳達出一種宗教與哲學氣息,一種豐子愷式的「詩意溫柔敦厚中的精神」 的諷刺人間世,藉以提點人們回歸自然與自性之重要,這都預示了她的「自相矛盾」的探索走向一個新的旅程。

「一年时间的鹿
渐行渐远北方的鸣叫
不能医治的箭伤在何处凝固

在河水源头
那赐给形象和仁爱的神
原本生得美丽非凡

我情不自禁
伸手抚摸这神的祭品——世上完美的
轮廓 它不可能不留恋人间」

在〈塑像〉這首詩中,真善美化身為鹿,在塵世中雖然中箭受傷於北方漸行漸遠鳴叫,卻帶著我們的神思來到一切的源頭,有個生命原形(archetype)的塑像:「那赐给形象和仁爱的神/原本生得美丽非凡」,小蟬以近乎宗教的虔誠,情不自禁觸摸著這神的祭品,一方面讚嘆,一方面也理解傷了的現實中的鹿,再怎麼世上完美的輪廓,不可能不留戀人間,通過痛苦所證悟的是一種和合的生活態度:

「黑夜已经离开天空 如果你改变主意
如果眼睛看透了的心灵
我就自己走开 涂上防晒霜
从烧伤的大地中间通过
回到原初的农耕时代
戴着常春藤的花冠回家」

「经久耐用的材料造就一些了不起的建筑
城市变得从容不迫 富有同情心的
脸和人群的狂热
有时候唇角闪现转瞬即逝的微笑
——颤动的窗花格 包裹我所有的理想
在回廊和庭院之间徘徊」

〈如果你改變主意〉和〈樂觀主義〉詩中完全流露了豐子愷「敦厚的諷刺」,已經被燒傷的大地,小蟬「涂上防晒霜」從中間走過,於午夜夢迴回到故鄉福建所象徵的農耕時代,滿懷希望「戴着常春藤的花冠回家」;也會時時回望那現在立足的城市陌生人群,反諷地從容不迫,富有同情心的行走,嘴角卻帶有「转瞬即逝的微笑」,而面臨拆遷的舊房子、胡同理得顫動窗花格,小蟬包裹著她的所有以東方和合力量的世界凝視,在回廊和庭院之间徘徊,直到

「最后就分离
像翻阅书本那样迅捷
很久以前个人的幸福充满诱惑
他们都已转身离去

找到真理的人离去了
心还要保持沉默
那是别人的忧伤悲痛
任它在怎样的天空下伸延」

直到找到真理的人离去了,心还要保持沉默,那是别人的忧伤悲痛,任它在怎样的天空下伸延。

直到「突然感到有什么色彩笼罩着这条回廊,它使这晚的空气异常清新,我心里充满了希望,即便在黑暗中也无所畏惧。」

1 ...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