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方暖流
莫拉克風災筆記VIV 空歡喜一場的找到
(2009年8月17日 VIV: 空歡喜一場的找到) 昨天下午從高雄縣旗山風災中心傳來,最新從高雄縣桃源鄉梅山村撤退下來的災民中,已經找到張萬興!並轉至高雄縣婦幼所安置,領取物資。現場甚為混亂,經廣播後,來的人卻是個不是Lahon的張萬興,同音不同名。空歡喜一場的找到,一顆飛揚起來的心,又墜入無底失望深淵。
(2009年8月14日 VII 以紀露霞的台灣歌謠〈心糟糟〉給等待中的你)向來南台灣的我們最喜歡聽紀露霞的歌聲,等待親人的焦急,心糟糟,紀露霞唱出你的心情,我們一起祈禱,等待生還。
鈴鈴唱片紀露霞歌集FL-587,1964(民國53年)12月24日出版,王昭旺收藏,石計生國科會研究轉錄。
(2009年8月14日 VI 你,野豬群漫過荖濃溪河谷)
就像誤陷超級市場的 社會主義者,
面對商品和飢餓
進行「是完型價值還是沒有價值」的思辨,反時代的考察
但房租仍須節樽,向同志商借的衣服得還,洗好
因為領袖,是最容易髒的地方
愛情當然維繫 知識首重的是流浪,適時
適量,不著邊際地流浪
譬如布農族部落,南橫公路旁 一大片無限玉米田等著
你,數大就是美, 你,龐大而遙遠的山脈
你,野豬群漫過荖濃溪河谷
結構主義的森林,被 雲朵解構
你,始終是一隻鷹… (1988)
奎澤石頭詩集《在芝加哥的微光中》之〈記事‧一九八八〉
VII 「知識論與布農族部落」,詩為拉洪而作
(2009年8月13日 V 被僵化法令綁架的救災謂之酷吏) 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序。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昔天下之網嘗密矣,然姦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下士聞道大笑之」。非虛言也。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
作為總統的馬英九,囿於北部中心主義,一種過於官僚法律人的形式主義,過於儒家的潔癖式道德觀,他的對於南台灣災民的疏離與高傲態度(在媒體重批下今天,災後第六天終於擁抱災民),不願頒發緊急命令與拒絕接受外國援助(遲至今天才接受),在在顯示哀鴻遍野的南台灣悲憤的救災緩慢吶喊痛楚,是源於馬英九的酷吏性格。
被過度道德與僵化法令綁架的救災謂之酷吏,其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在此已經成為一個「酷吏政權」。
道家身體的源頭之一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最有道德的不以道德自誇,所以才真正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生怕失去了道德,所以他沒有道德。法令越是顯明,盜賊反而越多。 今日救災就是要超越多如牛毛的地方與中央法令,徹底超越儒家的官僚體制,要有一種帶著淚水同理心,從緊急命令裡獲得完全指揮權的英雄氣魄的領導人,夙夜匪懈,念茲在茲,顧不得自己的道德形象與潔白羽毛,在洪流裡從南部看世界,實踐對於台灣土地的愛。這樣不以道德自誇的人才是真正有道德。然後超越了道德的形式,從迅速拯救災民的行動中獲得人民的信任。不如此,這國民政府口中所謂的百年難見的「天災」,將成為埋葬百年老店國民黨的毀滅性「人禍」!
(2009年8月10日II 我的心揪著。揪著。找張萬興)在南橫荖濃溪系桃源鄉寶來梅山一帶部落,張萬興,Lahon的深山中的家。你打開塞滿山羌肉的冰箱說要好好招待我這個老朋友,我們剛雙貼騎摩托車橫越長長的吊橋參訪布農族的無垠玉米田後的瀑布處處宛若仙境的聖山回來。我們爽朗地笑著回憶著一起在七星山當兵的日子。雲霧繚繞。練刺槍術。巡邏抓盜採箭竹筍者。一起在聖誕節時跟著你的步伐挺進無人能達的森林目睹一朵難以置信的金色蘭花就讓她在這裡吧你說不要打擾自然。初雪站崗。我們身著美軍防寒大衣哆嗦著交替抽煙。至士林夜市休假逛街買幾瓶老米酒回到山上喝個爛醉。展現氣魄。你說,「我將為你命一個原住民的名」「Wumarx, 你從今以後是我的兄弟」。「好」,我緊握著你的手。而剛到山上,因為是唯一的大學生,全國博擊冠軍的你為我打退了流氓兵的挑釁。看著你俊俏輪廓深刻的臉,握著你的手,說我舞馬‧克思與拉洪原住民友誼長存。我喝著你特地為我釀的小米酒。真是痛快地說「酒只為知己而醉」,微醺地看著深山輕灑的月光。如此美麗的圓滿中剛開始是一點點,然後是大片大片地從月光所襯托的山巔黃色的夢幻流質傾盆而降,啊是神蹟嗎不是土石流忽然從天而降,瞬間埋葬了我們。我回頭,來不及看清你的臉你已經消失。我驚醒。時清晨五點。媽媽還安睡著,一夜未關的電視,24小時播放著的災情。高雄縣桃源,龜山,甲仙等地六橋被大洪水沖斷,甚至傳出小林村被滅村。就住在荖濃溪系那一帶,即使是二十幾年前的人影。我的心揪著。揪著。找張萬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