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大學SocGIS中心協辦第三屆空間綜合人文學國際論壇





第三屆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論壇

用戶插入圖片由台灣大學地理系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太空中心,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院與


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SocGIS)中心協辦的第三屆「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


論壇」將於20111018日(二)~19日(三)在台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B1)舉行。


大會網址為: https://sites.google.com/site/sihssc/news/keynote-speaker
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中心(SocGIS)網址: http://www.gis.net.tw/ 


本次會議,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SocGIS)中心主任石計生教授,特別邀請


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地理系矢野桂司(Keiji Yano)教授來台,


擔任Keynote Speaker



yano_picture.jpg 
矢野 桂司 教授簡介:



矢野教授現為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
(Ritsumeikan University Kyoto, JAPAN)


地理系教授,曾於2003年獲得日本國家地理學會所頒發的
數位絲綢之路獎。

其學術專業主要是在都市模型化研究、空間分析與地理資訊系統(GIS)包括零售、人口遷徙和虛擬城市等研究。研究主持:虛擬京都(Virtual Kyoto)計畫主持人;日本「藝術與文化數位人文中心」執行總監;東京大學空間資訊科學中心訪問學者。

主要著作包括:地理系統的世界:何謂GIS?

(World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What’s GIS?, Newton Press) (1999)

未婚女性的都市空間(Single Women’s Urban Space, Taimeid press)(2002)

解讀數位地圖(Reading Digital Mapa, Nakanishiya press) (2006)

與虛擬京都(Virtual Kyoto, 太平洋社)(2007)等;

曾於日本與國際期刊發表文章七十餘篇;

迄今已經在世界各國進行至少五十場公開演講,為城市空間與地理資訊系統

應用方面國際知名學者。目前為東吳大學SocGIS中心研究與專案顧問。


詳見立命館大學矢野教授網站:
http://www.ritsumei.ac.jp/~yano


虛擬京都網站:http://www.ritsumei.ac.jp/acd/cg/lt/geo/coe/index.html



本次大會重要日期如下:



Ø 提交論文摘要截止:2011/06/17



Ø 摘要審核通過通知:2011/07/01



Ø 論文全文收件截止:2011/08/25



Ø 線上報名時程:2011/06/1009/25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



https://sites.google.com/site/sihssc/

雨夜猶亮的燈

用戶插入圖片

雨夜猶亮的燈(台北/胡思書店,2011.05.15)



The nonpassive endurance of the aporia is the condi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of decision.
                                                                                               –J. Derrida, 16:9   Aporias  



大稻埕異托邦:石計生教授台大學術論文與專家論壇發表(2010.10.12)


大稻埕異托邦(Duaduidia Heterotopias)


用戶插入圖片

石計生教授講大稻埕異托邦(臺大法學院霖澤館,2010.10.12)



石計生,20101012-13日,大稻埕異托邦:數位典藏邊境的城市文化探究
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研討會,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分項計畫地理資訊系統子計畫,台大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舉辦,會議地點,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台大辛亥路/復興南路側門) (與紀建良、黃映翎、朱思樺和邱婉婷等合著,外審制會議論文)
石計生教授並於當天早上專家論壇:尋找跨界合作的可能部分,代表人文社會科學界引言,參與討論。


※會議資訊: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研討會網站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異托邦(朱思樺攝影,2010.10.01)

摘要


以台北大稻埕城市文化為例,反思傳統數位典藏的包括文本、影像和聲音等的數位客體收集,組織和保存的方法。大稻埕在日治與國民政府兩次政權轉換中逐漸被邊緣化,成為一種同時是「無地方的地方」與發現「從地方缺席」的鏡像空間異托邦。歷史位址作為異托邦是失去秩序的集體記憶的蓄積,其過去地景建築環境的社會意義仍然懸而未決,成為介於真實與想像間的差異空間,地理資訊系統的數位製圖特別是疊合與軌跡紀錄分析能力,讓其並存多元時空成為可能,經由閒逛觀看,發現地域的異托邦性,它能打開我們的空間想像,認識當代世界裡的空間重要性與將位址的當代空間性和空間關係顯露。


 


以異托邦視角九點分析依據,大稻埕數位典藏的可能在於(1) 第一空間的首要性:大稻埕城市文化興衰首先取決於物理空間的變化,如交通運輸(水路、陸路)、行政區域重劃(街町改正)和空間地景(城市建築、文化意象)等影響;(2) 第一空間所無法掌握的無座標或雖有座標卻無實質地址意義的「無地方的地方」,卻是異托邦視角下的鏡像歷史呈現:大稻埕作為「本島人市街」、「台北老區」的意涵,不僅僅是文化遺跡數位化地圖的空間點位,並具有都市邊境保存,衝突與融合的空間重新佔據的可能;(3)從地方中缺席,人參與城市文化的數位典藏成為「內行人」的行走踏查,乃使結合穿梭虛與實、邊緣與主流的空間實踐成為可能。


 


關鍵字: 地理資訊科學、數位典藏、大稻埕、異托邦、城市文化。





            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


Digital Archives GIScience


議程表
[#M_ more.. | less.. |

























































































































1012()


時間


議程


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


09:00-09:10


開幕式


09:10-10:00


專題演講()古代人際口耳相傳的地理範圍


鄭錦全 院士/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10:00-10:50


專題演講():被遺忘的時間─時間在數位典藏地理資訊中的挑戰


蕭世 教授/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地理系


10:50-11:10


茶敘


11:10-12:20


專家論壇:尋找跨領域合作之可能
引言人:項潔 教授/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石計生 副教授/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張忠吉 科長/內政部資訊中心


孫志鴻


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12:20-13:20


午餐


13:20-14:40


【論文發表A1】國際會議廳


u   微觀視野下的族譜及僑刊數位化史料應用-以金門珠山村空間歷史研究為例 /袁興言


u   客庄老人老年生活風格群體與日常生活世界的空間差異之探究 /陳君山、何春媛


u   大稻埕異托邦:數位典藏邊境的城市文化探究 /
石計生、紀建良、黃映翎、朱思樺、邱婉婷


蘇明道


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工程學系


【論文發表B1】多媒體教室


u   以四維度觀點進行歷史GIS之資料庫建構及探勘 /李宗仰、林妤蓁、周逸涵


u   精緻與精確虛擬三維模型之數位化建置 /林士淵、陳聖智


u   範圍型分布資料之視覺化 /謝泓廷、李祐陞、王祥安


曾義星


成功大學
測量與空間資訊學系


14:40-15:00


茶敘


15:00-16:20


【論文發表A2】國際會議廳


u   淡新檔案地圖的批判分析 /黃亞妮、賴進貴、楊森豪


u   應用Google Maps建構人文與歷史空間記憶─以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百年變遷為例 /侯皓之、鄭亦修


u   GIS與老舊地形圖在網格式歷史人口分布之應用 /郭俊麟


吳密察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論文發表B2】多媒體教室


u   e-GPS技術整合點雲與DTM嵌入3DGIS平台之研究 /吳宗江、林宜君、徐明福


u   地面光達重建古文物的三維模型 /廖家翎、黃灝雄


u   地理資訊系統與谷歌街景之結合應用 /余其曄


周學政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1013()


08:40-09:00


報到


09:00-10:20


【論文發表A3】國際會議廳


u   應用GIS研究青銅器銘文詞彙的地域分布—以戰國時代的容量單位詞為例 /林宛蓉


u   GIS看青銅炊食器自名現象的區域性-以東周時期的
鼎、繁鼎、膳鼎為討論中心 /張 莅


u   建築文件數位化的感覺結構──二次戰後台灣建築設計圖說徵集暨數位典藏計畫 /李思薇


黃銘崇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文發表B3】多媒體教室


u   時間地理3-D視覺化系統整合研究 /游柏輝、賴進貴


u   運用Google Maps呈現大量資料之探討─以數位典藏生物多樣性資料為例 /賴昆祺、陳岳智、柯智仁、許秀雯、邵廣昭


u   生態資源資料庫之數位典藏應用 /沈怡伶、沈玉婷、王郁淳、陳雅欣、蔡惠如、魏綸毅


丁亞中


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


10:20-11:00


【海報發表】大廳


11:00-12:20


【論文發表A4】國際會議廳


u   湖南湘江流域商周有銘銅器的幾點思考──GIS對青銅器研究的輔助與應用案例之一 /陳昭容、林農堯


u   GIS於元祐遷謫詩歌之標誌與運用 /張瑋儀


u   日據時代日語普及率之地理加權迴歸分析 /張齡方、范毅軍、葉高華、廖泫銘


羅鳳珠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論文發表B4】多媒體教室


u   行動文化廣播之地理資訊應用系統 /張明裕、陳東申


u   結合空間資訊與田野調查於國小鄉土地理學習之探究 /葉欣穎、黃國鴻


u   數位地理資訊應用於社區文化學習課程之教學設計研究 /蔡美惠、吳瑞荻


陳哲銘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2:20-13:20


午餐


 


 


 


 


 


 


13:20-14:40


【論文發表A5】國際會議廳


u   絲路文化GIS時空平台與Web 2.0之應用研究 /唐國銘、杜正民、游美燕


u   老陽的故事─歷史航跡之呈現與可能 /韓祥麟、陳家信、沈天羽、呂維理


u   利用GPS軌跡記錄器與數位影像詮釋歷史事件之研究個案─以「溫故知新─兩岸故宮重走文物南遷路」為例 /張志光


范毅軍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文發表B5】多媒體教室


u   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結合貓頭鷹生態與社區研究初探─以貓頭鷹公路綠廊為例 /黃申在、施政旭、劉育宗


u   運用志工調查資料進行臺灣蛙類分佈預測 /龔文斌、楊懿如


u   口旅運動態和蚊媒移動與登革熱傳播的時空分析
/黃宜庭、溫在弘


李培芬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14:40-15:00


茶敘


15:00-16:20


【論文發表A6】國際會議廳


u   唐代交通圖與GIS(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朱開宇、范毅軍


u   佛教人物史傳研究的地理資訊平台以宋僧淨源生平考釋為例 /郭捷立、釋法幢、洪振洲、杜正民


u   苗栗市家戶與廟宇關係的空間分析 /林本炫、吳怡慧


邱澎生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文發表B6】多媒體教室


u   以街名變遷論臺北市的空間發展脈絡─以1945~2006年為例 /姚聖洋


u   台北市北區建地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 /鄭伉妙、龔彥君、柯榮晉、李載鳴


u   台北市人口變遷的空間探索分析-2002-2009 各里人口變化的考察 /鄧志松


周天穎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16:20-16:50


綜合座談


16:50-17:00


閉幕式


 


【海報發表篇目】


u   高雄縣市合併改制對地方派系的影響 /徐兆霖


u   以網際網路空間決策支援系統(Web-SDSS)實踐地方發展指標空間化與地方發展特性評估之研究 /郝振宇、翁薇謹、陳建元、羅文珊、陳美心、周天穎


u   全像科技與數位典藏文物之加值應用 /盧靜璇


u   校園周邊租屋條件因素探討及推薦平台之實作 /吳美宜、謝殿臣、曾繁絹


u   從「繪本」融入教學到「水墨遊戲抽象畫」的發現-談「數位典藏藏品」在「水墨遊戲教學」之應用 /陳麗敏


u   生活美學博物誌-參與式媒體博物館的建構想像 /鄧宗聖


u   台北市固定源二氧化碳永續指標之研究 /鄭伉妙、龔彥君、陳慶和


u   客都長期照護機構之老人健康、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需求之研究 /余珮棱、張志光、胡愈寧


u   六堆祖堂棟對之數位典藏-以萬巒鄉、竹田鄉為例 /邱春美


 

_M#]~

 

石計生至台大演講盧卡奇情結

用戶插入圖片

講者: 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主題:閱讀魅影裡的盧卡奇情結(The Luca’cs’ Complex in the Phantom of Reading)
時間:20091218(週五) 晚上19:00-21:00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8教室(辛亥路與復興南路接口,台大後門)


用戶插入圖片用戶插入圖片 盧卡奇 Georg Lukács (1885-1971) 哲學家、文藝理論家。1885 413生於布達佩斯。畢業于匈牙利大學,曾三度去德國學習。1918年匈牙利革命爆發後參加匈牙利 共產黨。1919年任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文化人民委員,同年底革命失敗後流亡維也納。19301945年僑居莫斯科。1945年匈牙利解放後回國,當選為匈牙利科學院院士,任布達佩斯大學哲學和美學教授。1956年任納吉政府的文化部長。納吉政府倒臺後,未被吸收進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党,1967年才被重新承認為黨員。1971 6 4日卒於布達佩斯。他的主要著作有:《心靈與形式》、《當代話劇發展史》(1912)、《小說理論》(1920)、《歷史和階級意識》(1923)、《十九世紀文學理論和馬克思主義》(1937)、《現實主義史論》(1939)、《哥德及其時代》、《青年黑格爾》(1948)、《存在主義還是馬克思主義》(1948)、《理性的毀滅》(1954)、《審美特性》、《社會存在的本體論》(1973)

[#M_ more.. | less.. |

  哲學和政治觀點  盧卡奇青年時代的世界觀深受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使他的思想發生轉變,同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社會學家M.韋伯等人的關係破裂,開始批判資產階級文化,對工人階級持同情態度,對工人運動採取國際主義的立場。20年代初,他在政治上傾向于“左”的宗派主義,受到列寧的批評。他的哲學著作《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受到當時共產國際領導人的批判。為此,他一度檢討。居留莫斯科期間,他致力於馬列著作的研究。蘇聯共產黨第20次代表大會後,他的觀點有過變化,曾積極參加裴多菲俱樂部的活動。晚年,在1968年的法國“五月風暴”和“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後,他的思想又發生轉變,批判蘇聯當時的政治制度,主張“重新確立蘇聯革命後最初幾年的無產階級民主”。

  盧卡奇因《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而被看作是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該書關於物質和意識、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關係,同傳統的解釋相對立,主張社會主義革命的決定因素是異化和把它變成無產階級意識的過程,革命鬥爭的目的在於廢除異化和實現“真正的人性”。

  美學思想  美學是盧卡奇所著重研究的領域之一。1911年他發表了論文集《心靈與形式》,提出了藝術作品何以能夠存在的問題,試圖尋找在藝術作品的“純粹內在性”與審美體驗的“純粹內在性”之間神秘契合的原因。1930年在莫斯科期間,他寫成了《馬克思恩格斯與拉薩爾之間關於濟金根的論爭》等文藝評論,產生了較大影響,被譽為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他在1963年出版的《審美特性》一書,成為他從事50餘年美學探索的一個總結。

  盧卡奇在《盧卡奇談話錄》一書中指出: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存在形式及其相互關係是第一性的東西,而人的心理是第二性的東西,它隨社會歷史而發展變化。審美意識作為社會意識只能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盧卡奇認為人的審美能力以及審美物件都是在歷史上逐漸形成的。人的審美活動的形成和發展只有在與勞動的發展、與人征服周圍環境以及通過勞動對人自身的改造這三者的相互關係中才能理解。人的感官是勞動的產物,在人的交往方式中模仿與情感激發的不可分割的聯繫是形成審美反映的基礎。在史前時代,日常生活的自發性產生了擬人觀,即以人格化的觀點來看待一切事物,形成了圖騰崇拜和巫術活動。巫術模仿最初與審美是毫不相干的,但在客觀上卻成為審美形成的基礎和仲介,在創作和感受這些模仿形象時,人們的注意力暫時不是集中在現實生活本身,而是集中在這種現實生活的反映上,由此模仿形象通過它的形式實現了與現實生活的分離,而獲得了一種新的特性:它不是現實生活,而是現實生活的映象,即以單純形式表現出來的形象。這是造成審美反映形成的重要條件。巫術模仿的主觀意圖是影響自然力,而客觀效果卻激發著人的思想感情,這兩種不同激發傾向的內在矛盾正是審美由巫術活動中分化出來的起因。盧卡奇同時明確指出:人類的審美活動不可能由唯一的一個來源發展而成,它是逐漸的歷史發展綜合形成的結果。

  盧卡奇把模仿看作是藝術的決定性源泉。他肯定了模仿中的主觀成分,並努力去揭示藝術的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的辯證關係。他認為,審美的主觀因素表現在擬人化特徵中,審美是以人為中心的,藝術的物件是人的世界,它所表現的是與人相關的本質,是人的精神和它的外化。藝術是人類自我意識最適當的和最高的表現方式。只有用自我意識的感受才能從哲學上說明審美反映的特性。藝術的世界是為人自己、為人類進步而創造的。在這個世界中,現實表現為反映的圖像,並將物件的偶然聯繫提高到必然性的世界,其中客觀現實的內容和規定被轉化為純粹視覺或聽覺的審美存在。盧卡奇通過模仿範疇把反映和創作辯證地統一了起來,把模仿的外化作為溝通日常現實與藝術的環節。他把藝術感受的體驗對日常生活產生的震撼作用稱為陶冶,認為它是一種非道德化的感動和認識衝動,通過它可以使人達到意識和自我意識,從而發揮藝術的啟迪作用。

  盧卡奇把J.W.von歌德關於詩歌創作應在特殊中見出一般的思想從哲學上發展為特殊性範疇是審美的結構本質。從而,在結構範疇上對審美與科學反映作出了區分。他指出,特殊性是普遍性與個別性之間的一個中間範疇,具有溝通兩者的性質。在審美中,既不能脫離現象的個別性,又必須包攝本質的普遍性。藝術作品要成為人的內在心理與外在世界的有機統一,成為人的人格與他在世界上的命運的有機統一。這種內在和外在的統一、本質和現象的統一,正是特殊性範疇的主宰,也正是審美構成的擬人化本質。在審美的領域,普遍的東西表現為生活的決定性力量,當它構成具體人的具體命運的組成部分時,就完成了普遍性在特殊性中的揚棄;當個別性排除了它的直接性而克服了它的無法傳達的性質時,就實現了個別性在特殊性中的揚棄,從而使每個人都是典型,但同時又是單個人。審美領域中的特殊性不僅是一個仲介,而且是一個獨立的中項,由於藝術門類及作品風格的不同,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中點,作品的中點位置的選擇決定和影響著作品結構、形象和細節的審美活力。

  對於盧卡奇的理論,國外存在不同見解。有人認為,盧卡奇把美學等同於藝術理論,不是把審美關係作為人類主體的感性實踐,而僅僅作為一種意識現象,容易忽視對真正原因的哲學說明。

_M#]


流經布達佩斯的藍色多瑙河,深著藍色套裝的伊爾瑪那天一躍而入
遠在義大利佛羅倫斯長期旅居的盧卡奇打開報紙震驚於這個消息,
說就這樣離去了嗎?我的愛。1908年。

案頭上是伊爾瑪設計的《靈魂與形式》(Soul and Form)的裝禎扉頁
盧卡奇撫觸著它,頹然坐在書本堆積如山的工作生活中

「結束了,一切扭帶都斷絕了,因為她就是所有的扭帶。」

用戶插入圖片

Irma Seilder

立志為畫家的伊爾瑪是盧卡奇春天燦爛的花朵,她的迷人同時因為
她是革命家,恐怖主義者,其繪畫風格卻驚人地恬靜充滿童趣
著迷的盧卡奇寫下他一生最美好的一冊《靈魂與形式》
表面上評論同時代傑出的人物其實隨筆的風格隱藏了處處與伊爾瑪的
愛戀,這風格在她自殺後就完全消失,陰沈,轉向獨斷的馬克思
主義,政治的冷面取代了青春的頌歌。

盧卡奇與伊爾瑪,兩個人生道路交叉後分離

恐怖主義的她還沒投下任何一顆炸彈就為了愛投河自殺
成為左翼思想家的他卻在老年時投入美學體系研究遠離政治

短暫的生命經由一個人的思念超越了生命本身

盧卡奇的悲劇在於
他試圖讓不能生存的東西活下來。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