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教授新書《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謝誌 (2013.11唐山出版社榮譽出版)

石計生教授新書《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2013.11唐山出版社榮譽出版)

用戶插入圖片

2007年9月14日在士林家中訪談寶島歌后紀露霞




謝誌


 


經由國科會的研究進行,我得以深入她生命史某些被遺忘的角落,如婚後嘉義的足跡與虔誠禮佛而薰陶出來的慈悲優雅的人格,如何在台灣戒嚴與白色恐怖的社會變遷中維持音樂的高度與深情。那日的相見,七十二歲的唱腔,有著成熟的智慧滲透於記憶的幅度,暈開無窮無盡的美妙光芒,從空中俯視,超出了時間與空間的範囿,關於真善美平衡的剎那,讓我們感覺一股暖流,永遠常在


 


石計生首次訪談寶島歌后紀露霞後記,2007.10.03


 


  


本書《時代盛行曲:紀露霞與臺灣歌謠年代》之所以能夠完成,在過去六年漫長的時光裡,我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超過上百人。要謝謝的人之所以這麼多,其原因在於,本書不只是以國科會研究為主的結晶、通過學術嚴謹要求的研究論文集,更是我在受到聆聽「天啟」後,用我生命全部的熱情進入田野,受到各方協助所進行的社會實踐事業。


 


 首先,毫無疑問地,要感謝寶島歌后紀露霞,沒有她的精彩的演唱生命史故事,以及她直接或間接慷慨提供戰後初期和臺灣歌謠相關的歌手、作詞家、作曲家、節目製作或主持人、台語片電影導演、樂團或歌舞團成員、唱片收藏家或唱片行人員、播送頭與廣播電台人員和地方耆老等相關的資訊,讓我得以進行滾雪球深度訪談,則本書完全不可能誕生。紀露霞作為本書的靈魂,她臺灣人的優雅、美妙的歌聲與親和待人的處事態度,我除了感謝,還學習到太多無法言傳的東西。


 


 學術上,本書作為跨越「音樂—空間—理論」的跨界著作,因為國科會個人型研究的執行與參與學術會議,我有幸在日本京都結識立命館大學(Ritsumeikan University)地理系矢野桂司(Keiji Yano)教授,他在執行日本文部省「虛擬京都」(Virtual Kyoto)4DGIS計畫的實踐;2012年在京都The International GIS SeminarGIS and Digital Humanities國際會議上,和我同時被邀請擔任keynote speaker的英國聖安德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地理資訊中心主任、地理與地理科學學院的 A Stewart Fotheringham教授(今年他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他的關於愛爾蘭飢荒的突研究,和矢野教授一起,均給我運用地理資訊系統至臺灣歌謠研究上很大的啟發。而音樂研究方面,我要特別感謝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的Andrew F. Jones教授。我在他來台演講期間曾多次交流,討論他備受好評的《留聲中國》(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專書所提出的「媒介迴路」(media loop)與新發展的「聆聽迴路」(listening circuits)觀點;前者被我運用於對於臺灣歌謠流傳的驗證上,後者也讓我批判性地創造了具有臺灣特殊性的「地下迴路」(underground circuits)理論性概念的發展。


另外,也要感謝2008年以來,北京大學社會系謝立中主任、楊善華與李康等教授,對於我的臺灣歌謠研究的社會學理論部分的指教、或接受我的訪談。特別是謝立中教授豐厚的理論素養,楊善華教授的現象學社會學精彩文章:「作為意義探究的深度訪談」均直接在理論層次與質化田野調查的實踐上,影響了我的臺灣歌謠研究。另外,也要感謝北京中央音樂學院的于潤洋、張伯瑜教授;北京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系曾遂今教授;音樂人平客、公路;民歌手周雲蓬;畫家張桐溪等,也要感謝廣州流行音樂教父邱大立等都接受我的訪談。


而從2007年開始,我三度到南京講學,並獲聘為南京大學兼任客座教授,經由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成伯清、汪和建與楊德睿等教授的邀請與安排,讓我在南大講到臺灣歌謠時,能夠與師生在高水準的學術交流中,修正,補充與發展我的觀點,使我深深感謝南京學術界朋友們。另外,上海GIS地圖使用探究,也要謝謝繼承《中國歷史地圖集》的作者譚其驤先生傳統的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所周振鶴、滿志敏、鄒逸麟、張曉虹和張偉然等教授的指教與接受訪談;上海大學社會系劉玉照教授;上海音樂學院的陳鋼與王勇教授;上海檔案館邢建榕研究員;上海電台的何紅柳、音樂人王澄翔等,讓我的研究團隊三度到上海進行臺灣歌謠與上海老歌關連探究、資料收集與深度訪談時給予的協助與討論。


臺灣方面,包括台灣社會學會、台灣社會研究學會、文化研究學會與台大地理系的賴進貴教授所主持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研究的「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等,讓我有機會將本書的幾篇文章先發表於其中,經由與在場的學者討論、修改,乃得以刊登於一級學術期刊上。而屬於TSSCI的「臺灣社會學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CSSCI的「社會理論論叢」等的匿名審查教授所給予我的學術意見,均使得我的臺灣歌謠研究的內容更為專業,誠摯感謝。另外,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的陳培豐、吳叡人和張隆志等教授,國立臺灣大學音樂所的王櫻芬、沈冬、楊建章與陳峙維等教授,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的李承機教授,在我應邀至該所演講時給予的寶貴意見,也促進本書某些章節更為合理,深刻,在此一併致謝。


田野實踐上,從2007914日在我士林家中訪談寶島歌后紀露霞開始,過去六年我滾雪球訪談的人超過一百人,在這裡無法一一臚列、感謝,深感抱歉。以下我就以記憶所及的臺灣歌謠的歌手、作詞家、作曲家、節目製作或主持人、台語電影導演、樂團或歌舞團成員、唱片收藏家或唱片行人員、播送頭與廣播電台人員和地方耆老或文史工作者等各方面擇要感謝:(1)歌手方面有寶島歌王洪一峰、文夏與鐵馬歌王鄭日清、謝雷、李靜美、胡美紅、邱蘭芬、賴碧霞、吳靜嫻、靜婷、美黛、孫樸生、洪小喬、潘安邦、黃三元姪子黃水波、和許石的學生歌手莉莉與林秀珠等; (2)作詞家相關的有日治末期「南國之唄」作者吳生垤、「春花夢露」作者林平喜之子林辰雄; 李臨秋之子李修鑑、女兒李秀娟和陳和平等; (3)作曲家相關的有翁清溪、楊三郎的傳人紀利男和周藍萍之女周揚明; (4)節目製作人有劉國煒、洪榮良,主持人有魏少朋; (5)台語片電影導演有辛奇和林福地等; (6)樂團成員有中廣樂隊領隊陳清銀之子陳忠照、謝騰輝的鼓霸樂隊第二代團長邱志炅、喇叭手洪慶雲,台中聯美歌廳領班/鼓手黃世樑和嘉義的陳木根等; (7)歌舞團有藝霞歌舞團的蔡寶玉團長、霞女洪愈香等; (8)唱片收藏家有陳明章、徐登芳、黃士豪、潘啟明、林太葳和王昭旺等,(9)唱片行人員有第一唱片行的李錦祥、李淑美和李玲玲, 孔雀唱片的蔡茂雄、海山唱片的鄭鎮坤、臺灣唱片的劉瑞發、環球唱片的黃宏林和美樂唱片(貓貍文化工作室)的彭文銘等; (10)播送頭有周雲蓬、陳江龍(陳明)(正聲)等,(11)廣播電台人員有副總吳芳如,台中台張春生台長梁明達、張信雄和李翠娟(正聲)、陶曉清,台南台的李繪雯、蔡素柳和張碧珠(中廣); (12)地方耆老有翁東城、王雲雕、莊永明(大稻埕)、「顏恆德」主人顏榮柳、 黃春生(艋舺)和自由時報發行人吳阿明等; (13)地方文史工作者如黃適上、顏辰州(艋舺)與葉倫會、周奕成(大稻埕)等。其中洪一峰、辛奇、鄭鎮坤、顏榮柳、黃春生、翁清溪等臺灣歌謠相關的重要人士這幾年已經先後謝世,令我深感哀悼,這也提醒我必須加快腳步,以搶救國寶的心情加緊進行訪談與田野資料收集。


           另外我要感謝的是,我的歷年國科會補助研究案的團隊,包括共同研究主持人清華大學社會學院李丁讚、張維安教授、東吳大學音樂系呂鈺秀教授等,與研究助理與學生伙伴們:李雨珍、劉宏勳、紀建良、黃韻庭、黃映翎、陳翊威、馬嘉淩、方志中、呂方妮、邱婉婷、黃皓瑜、何瑪丹、朱思樺、賴珍琳、何旻杰、周汝育、宋兆平、張安天、蕭明華、許怡雯、黃聰俊、吳寧馨、汪怡安、蔡欣洲、鄭岳翔、陳良輔、鍾道政、王博彥、權自強、輝偉昇、陳俊彬、林珆如、吳亞如、呂珈玫、曾顯惠、徐培堯、楊恩珠、賴淑菁與韋謝(上海); 張思、馮杰和倪偉峰(北京)等,因為你們跟我上山下海、大江南北進行深度訪談,整理逐字稿、錄音、錄影和攝影等相關協助,本書得以順利完成,我獻上真摯感謝。


           而與高榮禧教授、廖乃賢和周珊瑢等現代詩社老友,每隔幾週的週六的公館星巴克的「星召會」聚會,是我忙碌學術生涯中十分安靜安心的駐足,友誼是我們淚水的護城河。


最後我要謝謝我的母親林秀玉女士和我的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的二哥石光生教授。過去多年,我母親長期洗腎臥病,仍奮力念佛與關心我的研究與學術之路,去年十月起我累積多年研究成果升等為正教授,正是送給養育我的母親最好的禮物,感謝她在我生命中啟發的無數在宗教與生活上的靈光。二哥是我從小的學術與藝術榜樣,因為他在高雄悉心照顧母親,與每次我返鄉時的關於學術規矩與必須用功的耳提面命,讓我得以安心且順利進行這有意義的研究。我想,在這麼多的感謝下,這本書只是個開端,後續,我將把臺灣歌謠的「音樂—空間—理論」跨界探究持續深化、開展與延伸,以貢獻孕育我的思想與生命的臺灣土地予以宇宙的精神。


 


(二0一三、七、二九 於外雙谿文舍)


 


 


 


 


 


 


 


 


 


 


 


 


 


 


 


 


孤獨的幾何:奎澤石頭詩集V(2006-2010)新書發表簽書會:2011.04.16(六)

孤獨的幾何:奎澤石頭詩集V (2006-2010) /新書發表與星召會讀經:
用戶插入圖片用戶插入圖片用戶插入圖片
唐山書局2011.04.14上市/孤獨的幾何:奎澤石頭詩集V (2006-2010) /
新書發表:地點:台北紫藤廬茶館/ 時間:2011.04.16() am10:30-12:20 / 講題:孤獨的幾何 /講者:奎澤石頭 /主持人:石計生/評論人:高榮禧, 廖乃賢。午後讀經(內頁插圖)


用戶插入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