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紀露霞唱台語電影主題曲《心酸酸》(1957年唱,2010年 數位化檔分享)


(終於收到小周從加拿大寄來的紀露霞老師演唱的心酸酸數位化檔,分享給大家。)紀露霞演唱台藝電影公司出品電影《心酸酸》主題歌。陳達儒作詞(黑膠上寫是李川,應有誤),姚讚福作曲,高金福編曲,歌樂唱片編號AR1009,1957年出版。陳明章先生收藏,潘啟明先生留聲機提供與操作,周至誠先生數位化,石計生教授召集為紀露霞老師數位典藏其重要演唱作品:心酸酸。心酸酸是1936年代作品,作詞 姚讚福作曲 秀鑾 原唱。

用戶插入圖片

從左到右:潘啟明(黑膠修復專家)、石計生教授、陳明章(黑膠收藏家)和周至誠(黑膠數位化專家),2010.8.15/台北潘宅。


用戶插入圖片今天早上十點半我找老朋友陳明章,小周(周至誠)一起到潘博士(潘啟明)家轉錄明章兄發現的一張罕見的寶島歌后紀露霞所唱的1957年電影主題歌《心酸酸》,是張78轉黑膠唱片。本來紀露霞老師也要一起來,卻剛好要去廣播電台擔任評審,所以只好等小周數位化後再約時間拿給她。這張黑膠應該是紀露霞出道後前面幾張演唱的電影主題歌,之前的是上次原班人馬在潘宅轉錄數位化的1956年的《運河殉情記》。這次比較容易,不必重新修復處理,所以也收錄了明章與潘博士收藏的一些其他重要台灣歌謠:純純,愛愛或30年代的藝旦所唱的歌曲,還有桃花過渡的笑劇版等。均很有價值。老朋友相聚,不免聚聚餐。一個溫馨快樂的上午就這樣度過(2010.08.15)。


另一面黑膠:李清風唱〈勸浪子〉

那天順便錄的動聽推薦台語歌〈戀愛風〉(陳君玉作詞 秀鑾唱. 原曲-舞伴之歌 黎錦暉作曲)

另一首精彩台語流行歌,夜來香(夜來香-陳達儒作詞 陳秋霖作曲 牽治唱)

站內相關紀錄:潘博士巧手復原紀露霞演唱「運河殉情記」
                     重構被遺忘的歷史

在三重埔平安街訪談陳和平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在三重埔訪談陳和平先生(台北縣三重市,邱婉婷攝,2009.08.18)



從小深受嚴格日本教育和和漢語學習, 陳和平先生,十六歲就在台南的台灣日報為了護衛台灣歌謠打筆戰而獲賞識,開始撰寫專欄擔任記者迄今已經六十餘歲,對於台灣歌謠的熱情不減,令人十分感動。他多才多藝,唱片製作人,作詞人,作曲人,電台說書者,演唱者,教唱老師等等,從十九歲後擔任記者,從台南輾轉至台北縣市接觸並熟識1960年代幾乎是最重要的台灣歌謠圈人物,如葉俊麟,李臨秋,楊三郎,吳晉淮,姚讚福,洪一峰,陳芬蘭,紀露霞,文夏等等,並從中學習作詞作曲,與成為音樂人的技巧,乃一特立獨行的人物。在台灣歌謠裡,陳先生非常熱情,也很孤獨,堅持從傳統中再生,以日本曲填上中文詞,台語唱,迄今創作不輟。他對於莊永明提出「混血歌」的說法很有意見,認為從音樂人的角度而言,音樂就像語言,很自然會有混同使用外來語的現象,只要使用的覺得習慣,覺得好,就會被吸納為己用,自己好的東西,也會為他人所使用,這是一個相互滲透的過程;是以所謂「日歌台唱」「中歌台唱」「美歌台唱」等現象非常自然,是音樂人自然的創作流露。陳和平批判「混血歌」的純粹台灣主義(真正台灣歌謠應由台灣人作詞作曲並用台語唱)的意識型態將台灣歌謠原來「有容乃大」「包容性強」的台灣歌越走越窄,成為今日欠缺創作活力的樣態。這個角度是音樂人的聲音,有其價值,值得進一步回到歷史思考。



而和陳先生的機緣來自於士林慈諴宮。今年三四月間到士林夜市閒逛時,剛好慈諴宮在為媽祖生日作慶祝節目,抬頭一看,陳和平先生歌唱藝術劇團演出,唱的都是台灣歌謠,那時在心中烙下深刻印象。而這時在助理婉婷幫忙田野記錄下,一抬頭,看到的匾額正是慈諴宮感謝陳和平的劇團師生連續三十年的無酬為媽祖生日演出。這是一個奇妙的事情。冥冥中有一種力量在作用著啊。那是神吧,名為媽祖的和水相關的神吧,也請為大洪水後的南台灣賜福吧。離開前陳先生很熱情送我們一套他的創作CD教唱帶,其中有許多他的根據日文歌曲所填詞的嶄新台灣歌謠,與他合照,滿心感謝。在大洪水後,我又開始進行滾雪球深度訪談,進行國科會台灣歌謠/民歌連續三年的研究,在忙碌中,以無對象性的笑容瞞住自己無時無刻回望的心,一種向著南方無可挽回的人影掛念(2009.08.18 pm2:00)。


以辦喜事方式紀念台灣偉大音樂家李臨秋

   
參與李臨秋故居揭幕式:石計生教授與李臨秋,蘇桐,姚讚福和陳秋霖音樂家後裔合影,
並約定將進行深度訪談,保留台灣歌謠的歷史與記憶。



用戶插入圖片

與李臨秋公子李修鑑先生合影(台北/大稻埕,李臨秋故居,李修鑑先生說照片裡的歲過半百的喜幛只有過年喜慶才會拿出來,他為了這活動特別把破了的邊又縫了縫,說是以辦喜事的方式迎接這台灣藝術家的住宅第一次被指定為市訂古蹟。2009.04.18)




                
用戶插入圖片

與姚讚福,蘇桐後裔合影(左起石計生,姚香山和蘇明聰先生,200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