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石計生北京單向街書店演講(2009)

用戶插入圖片
用戶插入圖片
(1) 北京單向街書店 :石計生教授演講台灣民歌的時空之旅

【单向街·沙龙】第二百四十期
主题:光阴的故事:一次台湾民歌的时空旅行
时间:2009年11月22日(周日)15:00-17:00
嘉宾:石计生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公园路6号院蓝色港湾11号楼rs-16号

活动介绍:

[#M_ more.. | less.. |

让我们先从60年代台湾流行歌谈起。战后的60年代台湾流行歌其实是个诞生于都市的“大杂烩”:同时有台湾歌谣、黄梅调、群星会国语歌、日本演歌风和西方流行乐等并存竞逐,本次演讲将播放如纪露霞、凌波、静婷、文夏等几位重要歌手的演唱曲目,首先解读上述诸多流行歌形式的跨界互文性(如纪露霞同时跨越台湾歌谣、国语歌、日本演歌风与西洋流行音乐风;静婷同时跨越黄梅调与国语歌等)。

然后,通过这些“大杂烩”都市流行歌,将从后殖民角度追踪探究其回风流行的源头:如纪露霞等所演唱的歌曲,与30年代上海老歌(如周璇、白虹等)和50年代东京演歌(如美空云雀)等的关联。

这些并存竞逐的“大杂烩”流行歌,在80年代却均无法占据主流位置。从台湾校园产生的以清新著称的民歌(如李双泽、胡德夫、侯德建、包美圣、潘安邦和王梦麟等)成为支配性的声音,并且传播至中国内地,成为“文化中国”的先声。

_M#]


用戶插入圖片



耑索真理的青年去牛津





用戶插入圖片

從左至右:石計生教授與學生倪偉峰(北京/北京大學理教120教室,2007.07.26)



2007年7月,我在北京大學暑期班講授「全球化研究」課程,面對的是來自全中國最優秀的學生,印象深刻的有張思(北大傳播)、徐辰(北大社會)、王立秋(北大國際關係)、李京(北大)和倪偉峰(北京中國傳媒大學)等。經過幾年,這些學生都持續與我通信,繼續探索生命與知識的真理,雖然這些人,我知道個性皆不同,有其各自的特色與缺點,我秉持一貫帶學生的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表面的放任自由主義裡其實有我最為嚴格的入室弟子標準,知曉必須自律,則他律才具力量。我不干涉學生,但我注視學生。在他們持續與我跨越時空問學論道的過程中,我知道,他們都會找到自己美麗的道路,並且成就自己存在的意義。不分地方,和我在台灣東吳等大學的入室研究生一樣,我知道,他們也都會找到自己美麗的道路,並且成就自己存在的意義。



我一向主張,讀書並非在現實世界獲得決定性成功的道路,但讀書會給予人智慧,讓人從現實中浮離又回到現實,找到自己。這比任何一切都重要,事實上,找到自己後,就會有無窮的力量,面對一切,無懼,無憂,因此,無入而不自得。



中國上海孕育出來的倪偉峰給我的印象,閱讀文獻十分認真又不拘泥於文獻,喜歡發問與談論對於現實的見解,但態度上仍然謙遜而且尊師重道,十分靈活又深諳俗世邏輯又明明白白超越它。年初他請我寫推薦信說要申請英國的大學,不輕易為之的我為他認真寫了幾封。最近偉峰跟我說,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牛津網路學院(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的網路社會科學系(Social Science of the Internet)接受了他的申請,九月秋天時就要去攻讀碩博士了。這對作老師的而言,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一個青年,帶著一顆耑索真理的心,就要出發了。好樣的上海青年倪偉峰,老師祝福你。


班雅明在北京的眼神





用戶插入圖片

師生五人合照:班雅明在北京的眼神(北京/圓明園/單向街書店,2008.12.03)


           從左到右:馮杰,張思,石計生教授和譚旭峰。某種程度而言精神上,我們都是後面的
           班雅明的學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