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露霞、櫻花戀、江蕙和麥可喬丹

 

用戶插入圖片

寶島歌后紀露霞演唱會現場(臺北中山堂,2012.06.07)


紀露霞、櫻花戀、江蕙和麥可喬丹

                                     —
2012.06.07臺北中山堂的寶島歌后演唱會

石計生

 

當六月七日晚上十點多今天從擠爆臺北中山堂一千兩百個座位的散場人潮走出時,門口仍然有許多依依不捨的寶島歌后紀露霞的粉絲不斷地和江蕙,林英美以及電台主持人許鷹等送來的高腳花籃前照相。也不斷有人過來跟我握手,道賀,說「這真是一場精彩萬分的演唱會,真的很棒!」我說是主辦的劉國煒先生功勞。真的,但事實上歌迷不知道我徹底鬆了一口氣。就在週四演出一星期多前,我跟紀露霞老師聯絡時,跟她報喜「戀戀紀露霞:寶島歌后粉絲大會串很成功後,上網看原來賣出九成票被一掃而空了!」電話那頭卻傳來紀老師憂鬱哀傷的聲音:「石教授,我很難過」我吃驚地問:「怎麼了?」「我喉嚨啞了,去看醫生說喉嚨有東西,還說我有氣喘」我說:「老師,不會的,好好吃藥休息就一定會好,還有一個星期,您不用擔心,也不用緊張,來的都是你的粉絲,你的歌迷,無論你唱得怎樣,都會喜歡的況且菩薩會保佑的」紀露霞聽到她一生所信仰的菩薩,整個人精神一振,就說她會好好休息,準備上場。雖然知道一定會順利,但我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待演出日的來臨。

超過原訂的晚上十點鐘,一直到紀露霞唱完最後一首歌「櫻花戀」後,全場如雷掌聲響起,大家瘋狂地喊著「安可!」「安可!」我坐在前排瞥見右邊幕後的紀老師台風出眾地微笑出場繼續唱安可曲時,我的腦海裡浮現兩則白天閱讀資料時的報導:民國四十九年一月二十六日的中華日報「聽到、想到」專欄外史氏寫道:「意外的是紀露霞客串,歌藝一日千里,進步甚速,「櫻花戀」主題曲繞樑三匝,餘音裊裊,聽眾熱烈捧場,本來微莉也還不錯,卻被紀露霞比下去了」;和民國四十九年時十月二十六日的「中國影星畫報」的記者報導:「亞洲唱片公司的擎天玉柱紀露霞小姐,她所灌製的唱片如「櫻花戀」等,不下六十七種,我想凡備有電唱機的家庭,大概都有她的唱片吧!現在每一家唱片行也都大量地銷售她的唱片!」在我過去六年持續研究紀露霞與追蹤她的演出的日子裡,實沒聽過她唱這莎悠娜娜日語翻唱的「櫻花戀」,所以,這應該是1960年到2012年,這五十二年間紀露霞第一次再度演唱。真的是盪氣迴腸,讓人聽的如癡如醉!在場滿座的聽眾,絕大多數我想都是當年家裡有電唱機或收音機的歌迷吧。

不只是壓軸曲唱得動人,這場演唱會近三十首歌,除了由李明德和邱蘭芬串場演唱少數幾首外,你很難想像已經七十七歲的紀露霞,能用五聲道(台語, 國語, 日語, 英語和越南語等)的歌聲能嘹亮穿越雲霄地表達非常難唱的「飲淡薄」、也能以低沈漫過汪洋的動人聲音唱出貓王名曲Love me
tender
的台語版「鐵血柔情」,再度演出由她首唱的紅遍華人圈的國語歌「綠島小夜曲」、楊三郎所做的著名台灣歌謠「孤戀花」聽來仍然令人深感哀怨思念、特別用越南語和台在語混合唱出的紀露霞在越南宣慰僑胞時帶回來的「黃昏橋上」、和不能錯過的原來由美空雲雀唱,紀露霞唱出臺灣味的成名曲「黃昏嶺」等,以超水準無懈可擊的演出證明了,紀露霞是寶島歌后,是臺灣的百年流行音樂的瑰寶;無怪乎當代臺灣歌后江蕙在紀露霞演出前一天前在個人部落格說,紀露霞能唱多聲道的歌,「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紀露霞「是我的母親大人的超級偶像!」江蕙的推崇紀露霞的歷史意義是,在這寶島歌后紀露霞55年來第一次演唱會的轟動臺北的歷史事件中,江蕙送至中山堂正門口的高腳花籃和她的衷心讚美紀露霞,顯露了臺灣歌謠的歷史傳承台語歌不只是被邊緣於國語歌主流外的方言歌曲,台語歌做為源遠流長近百年的歌種,台語歌本身就是主流。而江蕙可以向她的前輩紀露霞學習的是:江蕙要努力讓自己也成為多聲道的寶島歌后,而不是滿足於被封為「方言」「台語」歌后的江蕙。

而當紀露霞回應歌迷瘋狂掌聲要求安可曲「牽阮的手」前,她接受眾人的獻花。我本來叫學生紀建良上去,我說我從來不獻花。建良說:「老師,這機會很難得,況且這演唱會沒有你的持續關心與投入是不會發生的,你應該上去」「同時我有問題想問老師,為什麼紀老師一直說她感冒生病,聲音卻唱得這麼好,這麼動聽呢?」我想了想跟他說,你記不記得老師之前跟你說過一個籃球之神麥可喬丹(Michel
Jordon)
的故事?當我留學芝加哥攻讀博士時,有次在也是臺灣來的學姊學長家看電視轉播NBA美國職業籃球決賽,芝加哥公牛隊出賽時,第一節時喬丹怎樣投籃怎樣不進,播報員說據報喬丹感冒生病發燒了,恐怕今天表現會很慘。我就跑進去房間躲起來假裝睡覺。結果後來被學長叫醒,說,快快來看第四節!喬丹非常神勇地獨得破紀錄的63分,把對手爵士隊打得落花流水!我說:「今夜的紀露霞,就是當年同樣感冒的麥可喬丹,一樣超水準!」我們師生相視而笑。今晚,在場的每一個歌迷都見證了:紀露霞演唱的每一首歌,都是在上天賜福的演唱天份下,累積五十年的通過重重考驗憑藉實力的上台功力結晶,她在臺灣百年流行音樂界的寶島歌后地位,可以說就是美國職業籃球賽裡的至尊籃球之神麥可喬丹般不可動搖。於是我堅決地捧著花走上台,最後一個上去,生平第一次獻花,獻給我最敬愛的寶島歌后紀露霞。

離開中山堂,滿載這兩個半小時多遇到的歌迷雪片般的讚美,再加上我到晚上十一點多回到家時接到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前所長王櫻芬教授的音樂專業者簡訊說:Ji Luxia is amazing!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ear her sing, and I am now her fan! I
am honored to know such a wonderful person and singer.
我內心的激動無法言語完全無法回覆。我想起2006年第一次從收音機地下電台FM96.3聽到紀露霞的歌到與她見面後,暗暗立誓要讓寶島歌后紀露霞的傳奇歷史再度烙印在臺灣人的閱聽世界裡,經由研究,收集資料,教學和撰寫文章到最近的為她辦的粉絲大會串,今天終於完成了我稱為我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後。這歷史事件能夠得到粉絲歌迷的熱烈迴響與讚賞,也能獲得音樂研究所的音樂專業者的肯定,我想,做為一個寶島歌后紀露霞的大粉絲,歌迷,研究者與親人,這天晚上,就能對自己說:「你圓滿了內心的一個重大心願,你為臺灣歌謠寫下歷史事件,你可以安然入睡了。」

於是紀露霞、櫻花戀、江蕙和麥可喬丹揉合成為有一對白色翅膀的天使,在我的九重葛盛開楓樹搖曳生姿的庭園展翅,穿越六零年代加強磚造的居家外牆,來到我的床前叫我睡了。於是天使叫我睡,我就睡了。

 

(2012.06.12士林)


用戶插入圖片用戶插入圖片

音樂作為一種鄉愁:臺灣歌謠的歷史社會觀察











 用戶插入圖片




陳君玉(1906-1963, 台灣歌謠作詞家,新文化運動左翼作家, 照片來源:南台灣留聲機音樂協會)



國立政治大學慶祝台灣歌謠100年駐校藝術家系列活動(2011.05.04)


 石計生教授專文



 音樂作為一種鄉愁:臺灣歌謠的歷史社會觀察


石計生 /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音樂能夠穿越歷史脈絡情境,跨越政治鴻溝以及社會民情等藩籬在異鄉之地形成與原生地不一樣的文化力量。這種文化力量能夠引起共鳴,我將此種能夠引起共鳴的力量定義為「鄉愁」(nostalgia, homesickness) ,若將「鄉愁」指涉為「一種到處尋找回家的感覺」的話,那麼臺灣歌謠從日治迄今,就有源遠流長的找尋臺灣主體性的歷史。

 


臺灣歌謠,原則上我指的是在1930-1970年代之間,被唱片灌錄、廣播公司播唱等被納入「商業機制」之「臺語歌曲」。1934年,勝利唱片公司(Victor)由張福興(1888-1954)接任文藝部長後,與王福和陳君玉共同推動一種有別於當時日人喜以西樂伴奏的流行歌,而以漢樂器伴奏且結構短小為訴求,追求「適合臺灣民眾、教化民眾」風格的新樂種-「流行小曲」。創作出如演唱《白牡丹》的歌手─根根─,據說是稻江(大稻埕)名妓的臺灣藝妲所傳唱之傳統「小曲」風格的流行歌曲。我過去的研究發現,流行小曲並非如陳君玉所提僅僅模仿小曲而已,它同時也是當時臺灣其他流行樂種交混下的產物,其中尤以來自本土的歌仔戲影響最深。「流行小曲」的音樂作為一種鄉愁,與當時臺灣知識份子積極探討文藝大眾化的議題不謀而合。是臺灣人在日本殖民下的流行音樂史裡,第一次的「尋找回家的感覺」,是臺灣知識份子關注臺灣傳統文化,並嚐試以臺灣主體性做為思考的開始。這個風潮,一直到1937-1941年的太平洋戰爭與皇民化運動後受到日本殖民政權的強力壓制而暫時告終。


 


戰後臺灣歌謠曾經盛極一時,陳君玉等開啟的傳統以「混血歌」之姿延續,這個詞彙的出現要「感謝」1960-70年間國民政府的推行國語(北京話)、歌曲審查與歌星證等迂迴壓制臺語流行歌的政策。「混血歌」一詞多指戰後翻唱外國歌曲之臺灣歌謠。不過,在我釐清日治時期臺灣歌謠發展概況後,更認為「混血歌」之定義及其內涵是具有時代演進之面貌。也就是說,「混血」一詞以及其現象更應該複雜定義之。一如我近年來所致力深入研究的洪一峰與紀露霞為例,發現兩人在生命史以及其外在時代脈絡、演唱曲目上相互參照,可窺得戰後初期,雖然臺灣歌謠走向「準全球化」─在經濟尚未達到真正全球流通,戰後初期政治上對於音樂流行控制、法律規範尚未制度化的1960年代,卻能在文化上多方面、多元化地吸納各國、各地的音樂曲目且以臺語為主唱出的過程─而呈現百花齊放的面貌:「日歌臺唱」、「美歌臺唱」、「中歌臺唱」、臺灣民謠新唱,甚至自行創作演唱。這些活活潑潑的通過多元來源的歌唱的第二次「尋找回家的感覺」,與其說因為「混血」而喪失主體性,倒不如說臺灣的有容乃大地以臺語為中心,吸納各方音樂泉源而形成自己特殊鄉愁與音樂風格。因此,臺灣歌謠雖然面臨政治現實作用下走向地方化與邊緣化,我認為,有一種「隱蔽知識」(hidden knowledge)─音樂人是有可能經由揣摩現實的風向而「迂迴地」展現其主體歌唱意志─而繼續延續鄉愁的追尋。


 


1970年後迄今,臺灣歌謠非但死而不僵,通過江蕙等臺語流行歌的受到熱烈歡迎,甚至逐漸有展現第三次「尋找回家的感覺」的新局,這是後現代化的零星現象,還是具有某種普遍性,值得持續進行歷史社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