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澤石頭「真實裂縫」與洛夫「反常合道」長詩美學的參差對照



研究論文:「詩化的現實」與「現實的抒情」:兩種長詩美學的參 差對照
引自: As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Humanity Sciences, VoL 1, no.3, pp.494-511, 2006.

⊙ 作者:蔣美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摘要

「現實」詩作與「抒情」詩作,「現實」詩人與「抒情」詩人,都是在參差對照的情境下 所襯顯的異同互植。在筆者所撰述的這篇論文中,根據六家詩人對於「現實」詩作與「抒情」詩作的義界,將陳克華、奎澤石頭、簡政珍這三家定位為「詩化的現實」詩人;復將葉維廉、洛夫、楊牧這三家定位為「現實的抒情」詩人。並將這兩種範疇,再區分成六種面向的美學姿影:「科 學語言」、「真實裂縫」、「語言存有」;「無言獨化」、「反常合道」、「為人而作」。「現實」詩作的美學層級,從「目的論」到「超現實」再到「詩化的現實」;「抒情」詩作的美學層級,從水仙情結到「純情」、「慣性的抒情」再到「現實的抒情」。「詩化的現實」詩作之詩心, 以他(她、牠、它)者的經歷為詩中人的敘述語調,感同身受;「現實的抒情」詩作之詩心,則以詩人自身體驗為詩中人的敘述語調,推己及人。這兩種長詩美學的極致,體現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無諍之辯-就詩藝而言,是「道近乎技」;以詩質來論,是圓轉舞姿;至於無緣大慈的仁 民愛物情操,則是月映千江地躍然於阡陌詩行。

關鍵詞:現實、抒情、洛夫、葉維廉、楊牧、奎澤石頭、簡政珍、陳克華。




奎澤石頭「真實裂縫」與洛夫「反常合道」長詩美學的參差對照

奎澤石頭在《時光飛逝》詩集的〈自序〉中說: 創造力的堅實基礎為何?從來不是一個問題。惆悵的來源是詩與真實的裂縫。貼身的狐疑,不解詩的虛實交織,印象浮水印的疊合,造就了落差的張力18。

奎澤石頭「馳騁於詩的國度,其中追尋的跌撞、探索與實驗,都將現實生活的 起伏予以錘鍊、轉化19。」-詩的「創造力」,是「錘鍊、轉化」於「現實生 活」;「詩的虛實交織」與「詩與真實的裂縫」,正是奎澤石頭關於「詩化的 現實」之義界。誠如楊牧〈奎澤石頭記〉所云:「藝術的想像竟無時無刻不受 理性知識的檢驗、監察,強烈要求它(藝術)不可過度傾倒感性官能的悲喜,而 必須謀求通過介入的外在觀察而獲得的我們所謂的知識經驗,相對於一般官能 之間,這雙重取向一平衡的點,以它(藝術)為基準支持起我們堅實並且愉悅的 論述20。」「藝術的想像」與現實的真實,兩者之間的情理辯證,構築了詩作 的美學深淺。

洛夫〈詩的語言和意象〉一文道:蘇東坡說:「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趣」。所謂「反常」,就是使 平凡而互不相干的、或相互矛盾的事物,作一種新穎而突然的結合;以 產生一種新的美學關係,目的在求得一種驚奇效果。……但實際上卻又 符合我們的經驗,符合我們的內在感受-這就叫做「合道」。光是「反 常」,詩語言必然失去有機性的生命,而成為一片渾沌;故還必須合於 我們經驗的真、或想像的真。……這種語法最大的功能,乃在使讀者從 熟知的世界中,獲得新的經驗和令人驚奇的發現21。

洛夫推崇東坡「反常合道」的詩趣-魚躍鳶飛的詩語言,有著語不驚人死不休 的原創性。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1906-1994),在〈悖論語言〉(The Language of paradow)一文中,強調所謂的「悖論」(弔詭、似是而非),意即表面上荒謬,而實際上真實的陳述;透過事物表象,繞過語言這工具之笨拙,而表達語言背後的真相-

柯爾律治(Coleridge)後來代他(華滋華斯,Wordsworth) 說明這樣做的目 的,而他明白明白指出 Wordsworth(華滋華斯)在努力使用悖論語:「華滋華斯(Wordsworth) 先生…… 視為自己目的是給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 力,是激起一種類似超自然的感覺。其方法是把我們思想的注意力,從習慣的嗜眠症中喚醒,引導我們注意眼前世界的奇美22。」


對於華滋華斯(Wordsworth)《抒情歌謠集》的「處理方式」,柯爾律治(Coleridge)認為是「悖論語」。誠如簡政珍在〈似有似無的「技巧」〉一文中所言:「十九世紀的英國詩人與詩論家柯勒奇(Coleridge)就說:「詩就是要喚醒人昏睡的知覺,而讓我們日常熟悉的事物展現不熟悉,而顯現新鮮感23。」布魯克斯用莎士比亞的話來說:「斜過來試試,拐彎抹角地找出直截了當」;「科學使用完美的球形,他的進攻是直接的;藝術的方法,我相信永遠不可能是直接的-永遠是拐彎抹角的24」。簡政珍〈詩與現實〉一文中也說:「布魯克斯在論述『弔詭』時說-詩正如莎士比亞作品裡的滾木球遊戲,木球不是正圓形,因此滾球的人需要用迂迴的弧度,才能滾進目標25。」關於希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s)的「反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26,簡政珍〈似有似無的「技巧」〉一文有如下的論述-「為了讓觀者或是讀者能有生命的躍動感,作品要將描寫的對象陌生化,以免墜入習以為常的認知27。」詩的這種方法,只不過是正常語言的發展,而並非正常語言的歪曲。」

本節擬以-

(一) 奎澤石頭(1962-)(2003)。〈熱遮蘭城〉組詩(2002 年,9 首,176 行)。 載於時光飛逝(初版,296-313 頁)。台北,台灣:唐山。
(二) 洛夫(1928-)(1990)。〈天使的涅盤〉組詩(1990 年,5 首,291 行)。載 於天使的涅盤(初版,103-125 頁)。台北,台灣:尚書。
參差對照奎澤石頭「詩化的現實」與洛夫「現實的抒情」長詩美學中,前者「真實裂縫」與後者「反常合道」之意趣洞天!

奎澤石頭〈熱遮蘭城〉組詩,以「1」至「9」的阿拉伯編號的九首詩作,織就成一首有機的長詩。「熱遮蘭城」,其英文名稱亦見於第八小節的末兩行-「偉大的/ T’CASTEEL ZEELAND」,當我們以「入門收費新台幣肆拾」的門票進去參觀,門額上即刻有「T’CASTEEL ZEELANDA GEBOUWEDANNO 1643」字樣,意思是「熱遮蘭城建於 1643 年」。「熱遮蘭城」即「安平港」,荷蘭人於 1623 年(明天啟三年)棄守澎湖,轉佔安平,築木柵堡壘,初名奧倫治城,後改名「熱遮蘭城」。1661 年(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的軍隊直指臺灣,先陷赤崁城,再攻「熱遮蘭城」。

奎澤石頭是在 2002 年 7 月中旬,創作〈熱遮蘭城〉一詩,遙想台灣四百年的改朝換代:異族如荷蘭、日本等;原住民與閩南人、客家人,以及 1950年國民黨帶著外省族群兩百萬人的遷徙。滄海桑田,撫今追昔。試以〈熱遮蘭城〉組詩的第七節為例:

拋花而逝,一覺醒來
啟迪某種非線性運動
越是靠近細看的瘦井
面照浮光掠影動人心魄
佝僂青春飛出彩蝶蛹之生

街角婦人肩負拾荒的
斷垣,同樣飢渴歲月入定時光
倒退進入壁畫淑女窈窕斑駁
手執國家一級古蹟保護令

踏花歸去馬蹄猶留
按圖索驥的芬芳,忠實
鞭策巷道泅泳炎夏烙印涼沁
牽掛一種會想起的 羽狀
複葉, 標誌不是顯性基因的
大葉銀合歡 到處

守護,可攜帶式
明信片,一模一樣等比例
縮小 城,存在不存在的
蛹,傷口,固若金湯包紮
小心翼翼卻忘了 瘦瘦的井
蝶不斂翼,對你而言。


(奎澤石頭,〈熱遮蘭城.7〉組詩,308、309 頁)

首先,是「花」、「樹」的意象:「鬱金香」指涉著「荷蘭」-「商賈沿集外 城綿延平鋪/鮮豔花紋暗示同語反覆,古早味/當令的異服奇珍濃眉大眼信心滿 滿/乘風帆來的久違了的鬱金香」。「海棠」意謂著中國-「經年累月,瓊崖 海棠盛開合抱的/甬道,大開,時間凍結於結果/稜形堡壘安頓飄移的神智,著 陸/第一次壯觀的歷遊,夏至,雨停了」。

「雀榕」、「雞蛋花」、「Cassia fistula(臘腸樹)」(第三節),象徵著台 灣-「雀榕纏繞」:落葉性喬木,因為雀榕經常結實纍纍,且每每在果實成熟時落葉殆盡,讓鳥兒從老遠就可看見一樹豐盛的食物,紛紛前來啄食。而無法 消化的種子就隨著鳥的排泄物四處飄落,不論是落在泥土上或其他植物身上, 常有發芽的機會,故稱之為「鳥榕」。「鵝黃色調渲染雞蛋花」:落葉喬木, 可高達 5 米,多分布於公園;由於開在頂部中的五瓣小花花冠,外部為白色, 中心為鵝黃色,因此俗稱為「雞蛋花」。「追想曲口哨裡哼著南部人的/學名, Cassia fistula/永遠離不開泥土的/落葉大喬木」:「Cassia fistula」,俗名「臘 腸樹」,多生長於公園,在花期時,樹上會掛滿一條條的黃色花朵,由於長而 下懸,「黃花一串長長望港」。至於「銀合歡」,由荷蘭人在三百多年前引進 台灣;葉為羽狀複葉-指涉著外族「佔領的意志」,「孢子混著風塵醒來/邦 鄉是浮雲」;而葉落歸根,「歸鄉是必要」。

其次,「四百年」的台灣「輪迴」於「恨與戰鬥」的血淚之中:「碑銘 陰刻著歷史如此/輝煌的佔領砲口拮据度日」-統治者曾經有著「輝煌」的功 勳,一旦失勢,也只能潦倒「拮据」。「傳令的羽檄在標本室躺著/荷蘭文構 成,攤開的/招降納叛,朝代轉換英雄/背後還有繼起的」-清將「繼」國姓爺 而代之。「齒輪帶動古城的聚焦沒有/出路,玻璃珠內的攀藤倖存四百年」;「武士刀即地睥睨四十五年輝煌」-種族的對立、族群的隔闔,導致「一滴淚為誰掬」?在「舊與新,藍與黑,找不到/大時代的矛箭與長槍/上鎖的玻璃展示人這個物種/恨與戰鬥的需求」;而「愛你的敵人」、「久放菩提葉」,也許是了然於「聚散無常」的遊客如詩中人般,「展現笑顏正是言語之外的/生存決心」!

站內奎澤石頭〈熱遮蘭城〉全詩搜尋: http://www.cstone.idv.tw/index.php?pl=429&ct1=29


註釋:

18 奎澤石頭(2003)。自序。載於時光飛逝(初版,4 頁)。台北,台灣:唐山。
19 奎澤石頭(2003)。自序。載於時光飛逝(初版,1、2 頁)。台北,台灣:唐山。
20 楊牧(2005)。奎澤石頭記。載於人文蹤跡(初版,101 頁)。台北,台灣:洪範。
21 洛夫(1981)。詩的語言和意象。載於孤寂中的迴響(初版,17 頁)。台北,台灣:東大。
22 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2001)。悖論語言(The Language of paradow)。載於趙毅衡(編選),新批評文集(一版 一刷,294、295 頁)。天津,中國:百花文藝
23 簡政珍(2004)。似有似無的「技巧」。載於台灣現代詩美學(307 頁)。台北,台灣:揚智。
24 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2001)。悖論語言(The Language of paradow)。載於趙毅衡(編選),新批評文集(296
頁)。天津,中國:百花文藝。
25 簡政珍(2004)。詩與現實。載於台灣現代詩美學(84 頁)。台北,台灣:揚智。
26 希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s)的「反熟悉化」(efamiliarization),見高宣揚(1990)。結構主義(64 頁)。台 北,台灣:遠流。
27 簡政珍(2004)。似有似無的「技巧」。載於台灣現代詩美學(306 頁)。台北,台灣:揚智。




蟬愁



⊙ 奎澤石頭

晚了的這時翻閱經典流行
把事情說得模糊的
智慧餘光裡,透露著彷彿哭過的天空
些許遙遠的雲捎來,秋的遺緒略過
窗櫺前托腮的觀望,黃透了
落在半空的花,有一種筆漬蓄勢待發
雨啊,以透明流動的笑容承接 容許古典
指尖運轉著米芾姿態婉約由右至左
幾行潮濕之句子斜斜地印證
古難全的圓月,林間蟬的沈吟我把這樣
憂愁迴旋的落葉放在懷裡溫暖成一片土地
安心放聲地哭,聽著歌
並期勉它成為春樹慢慢發芽
那時的精神,
你是一落落大方無言的流浪者




法蘭西學院與紫藤廬講座–撰寫傅柯時的聯想

◎ 石計生

一九六九年,法國當代後現代思想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才四十三歲就獲選為法蘭西學院教授。法蘭西學院幾乎可說是法國最高學術機構,它的制度非常特別經由投票從研究者中選出最為優秀者,卻不問教授的學歷為何,既沒有學生也不具任何資格。每年,教授們必須舉行的公開講座對象是開放給一般的市民,完全免費內容呢?是教授們的最新所想的,所實驗的,所研究的最新努力成果時間呢?通常是每年的11月至隔年的5月,每次兩個小時,一年十二次。從一九七0年至一九八四年,傅柯十五年來的系列主題,是他生命裡一些偉大著作的內容構成部分,如:認知的意志(1970-1971)、不正常的人(1974-1975)、必須保衛社會(1975-1976)、生命政治的誕生(1978-1979)、主體性與真理(1980-1981)、主體詮釋學(1981-1982)、對自己與他人的治理(1982-1983)和對自己與他人的治理:說真話的勇氣(1983-1984)等,而傅柯每週三的課總是聽講者眾,常常擠爆了那民主而深邃的講堂空間。

法蘭西學院的開放演講制度讓學術與平民的距離化解了。

而台灣有沒有這樣的制度呢?我在寫作這三民書局版的四十五萬字力作 《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當代之後》時,每天埋首書堆與撰稿,同時也想著我們自己的社會學教育的問題,直到已經完成的今日。

答案是沒有與有(no and yes)。學術界肯定是「沒有」,像檯面上的最高學術單位中央研究院離群索居久矣!甚至目前感覺它太接近政治權力核心而遠離平民,而執學術牛耳的台大也忙於開MBA自行籌措學校財源,多數時間看來更接近資產階級而非平民老百姓,學院結構似乎侷限了和民眾的親和,那麼「台灣的法蘭西學院精神」何在?

「有」的答案可能在民間。在台北新生南路上,離台大不遠位於新生南路上的一個民間經營的茶館:紫藤廬。這始建於一九二0年代的古雅木造日式住宅建築,本來是日本中級官員宿舍;戰後日人搬走,由財政部接收,再由居住者後代開設茶藝館。這裡,傳遞一種精神性,屬於自由主義與社會改革者言論自由與實踐策劃的空間,本來因為產權關係面臨拆除,終於被有識之士奔走下,成為市定古蹟而被保留,條件之一就是要將茶館部分空間開放給市民免費使用,作為思想講座之用,這就使得紫藤廬成為整個台北城最具深度而民主的思想空間。

我的眼裡紫藤廬是莊子所謂的「無何有之鄉」,來此聽講是完全沒有負擔地喝茶聆聽,不爽就可以隨時離開;講者也是隨性之至,可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沒有任何限制與規範,甚至超越所謂的「自由主義」或「激進」的論述,可以不為什麼講些什麼東西,考驗的是講者的演講魅力與才氣。

紫藤廬裡有許多的免費講座,以「美學策進會」名義,從2000年開始我在這裡至少和巴黎索爾邦(Sorbonne)大學藝術史博士高榮禧教授也開講了數十場以上。其實「美學策進會」,這個連在內政部都沒登記的地下組織,已經在台北街頭「逐水草而居」活動了十八年,簽名但形同廢紙的「會員」不下數千人。1988年開始,最早在公館地下道隨機演講,然後是木柵優劇場,新生南路台灣研究基金會,和平東路台北尊嚴,濟南路黃煌雄立委的基金會,然後再到紫藤廬。我們的演講內容環繞在馬克思主義、電影評論、當代美術思潮、現代詩學、攝影美學、後現代思想、道家身體美學和台灣文學評介等包羅萬象的主題。

來聽的人很像候鳥,有一種習慣性的來去自如,完全無拘無束年齡沒有限制,有五六十歲的退休的人,也有十五歲的高中生,少則七八人,多時達七、八十人,記得那是某年我講馬克思經典名著《資本論》時,整個一樓的花廳被人擠得水洩不通,正慶幸有這麼多人對於理解資本主義運作邏輯有興趣,革命有望時,比較好笑的是來聽的幾個提著公事包西裝畢挺的年輕人,中間休息時走過來問我:「今天不是要講關於資本的嗎?怎麼沒講到股票漲跌的看盤方法?」那一刻開始,我意識到講「後現代理論」的時代來臨了。不多久,「美學策進會」A4在街頭,唐山書店,秋水堂,和紫藤廬散發的演講宣傳單就出現了講「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和後殖民的霍米 巴巴(Homi K. Bhabha)等人的思想介紹。我決心和大眾一起去尋找。

紫藤廬演講的有趣在於不知道會面對誰,會因為聽眾而轉換比喻與內容。最為經典的是講後殖民的霍米巴巴那次,我面對的是四十幾個人吧,其中坐在最前排左邊的是穿著景美女中制服的學生。我正講述著巴巴如何經由理論對於西方殖民社會秩序統治論述的對抗。霍米巴巴重讀十八與十九世紀初英國殖民的文獻,指出殖民主體,包括殖民者與被殖民者,是差異的主體,分別屬於另一個歷史,另一個文化。這會產生對殖民者的內在殖民和「不及物抵抗」 (intransitive resistance)。這時我瞥見那學生的一臉狐疑,或許是專有名辭的晦澀影響了她的理解。所以我就直接問她:「英語中的不及物動詞是什麼意思?」這學生對答如流地講出來沒有受格的動詞型態。從此例子,我就引伸出霍米巴巴理論的抵抗西方霸權的迂迴之路,是虛空化殖民主體的作戰策略,那學生恍然大悟是這個意思啊。說著「不及物抵抗」如以「擬態」(mimicry)的殖民策略的抵抗。「擬態」是相當複雜的權力策略,能將形塑後的雙方變得幾乎完全一樣卻又不是完全相同,這指涉到殖民者「凝視權威」(the gaze of the colonizing subject)的受到挑戰。本來殖民者希望經由如好萊塢或麥當勞的文化消費形式,來誘使從屬者效仿其文化來鞏固其權力。但是,「不及物抵抗」的行動是從屬者策略性地和主宰者保持距離,將「模擬」變為「雙向溝通的符號」(一種「借用」他者來進行改造、調節與控制的複合策略)或「差異系統」(在主宰者與從屬者之間建立一系列的區分,使得差異對常規產生威脅)。現在看來,這個「不及物抵抗」的最為驚人的成功,就是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2005年海峽兩岸賣座冠軍電影「功夫」,這以後一定會在紫藤廬講其中之道理。

對我而言,紫藤廬演講同時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它不是學院教學的「外一章」,而是心目中的「正課」。最感動的一次是講「徐志摩的詩」,那天來的聽眾並不多,但都是上了年紀很有涵養的台北人。那是一個講期還排在星期三晚上六點半的寒夜。紫藤廬裡熱呼呼的茶煙裊裊,在我的朗誦徐志摩浪漫的詩行與解讀楊牧傑出的選詩中完成了一個古典的思念。不知怎麼的,是夜想起了去世的 父親與遠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姊姊,月影伸入這美麗的場景,老了的古典的心。

講三島由紀夫與班雅明人也很多,有時因為人太多,講到聲音沙啞得吃彭大海才行。針對三島由紀夫(Mishima Yukio)的演講是最具自我生產性而且危險的,我記得,那一系列係講三島的壓軸之作《豐饒之海》四部曲,持續至少半年之久,引了各式各樣傅柯所謂的「不正常的人」,詩人,同性戀,雙性戀,路倒者,蹺家者和厭食症患者等,與更多循規蹈矩對於「不正常」有所嚮往的「正常人」,我當然在那場域「正常人」與「不正常的人」的總代表。講三島讓人覺得奮不顧身想跳入一個漩渦,一池流沙,一團黑洞,自己知道根本不是對讀者講,而是講給自己聽,自我迷幻的陶醉與悲歡離合的現實與超現實想像,這種自戀式的憂鬱,卻和讀者產生了奇妙的距離的共鳴。記得那一系列講得過於投入,我發現自己完全陷入三島美學的自殺念頭與輪迴邏輯,常常幻想最後一講時拿起刀自刎完成一轉世的東方美學,一種死於年輕的悲壯實踐;可惜身上寫詩的能量太高,轉換了實踐的軌道,留下了這樣的「自我生產」的危險痕跡:

◎ 豐饒之海

向岸靠近的是命運的回聲
高拋弧度中貝殼滾動夾雜細瑣
珍藏卻糊了的幻燈片增補探照
隨波逐流凹塌的冷的洗禮

在更深處長出的種子,從海
綠光構成晨曦豐腴現在良田
荷鋤整理所見流動無邊失了根
仍然累累結實的夢

裝飾著距離寬幅的結晶
屬於墨綠的泅泳夕陽隱沒
印記,可以承擔身體停止呼吸
如同植物化的愛日夜滋長
眨眼星光普世晃搖,浪的來回
無非水中樹一念三千 (2003/10/18)

2.

多層次的滾動面見凝視靜止
感覺很近其實很遠的味道起伏
魚舟撒網鹹濕鰭鱗拍擊垂死
多想多看水的韻律一眼大快朵頤

上岸前,輪迴出現的折射之光仰望
林相單一箭竹染黃起伏一葉沉甸甸的秋
落入混合落入硫磺落入波濤,怎樣
化石化了的顛簸人生

推到盡頭,接觸的念頭為
堅毅的巖岩化解,行注目禮
遊行已經結束才出發的浪
遠遠的,墨綠翻白的想像靠近距離
之外,捧在手心的國度
旋蟄旋動的光速 起義獨立 (2003/10/26)

班雅明部分則進入另一種類似吃迷幻藥的境界,咀嚼其魔幻般詩意的文字,與自己曾經根深蒂固的馬克思經濟先行的思維進行對抗,在生活中從不情願到欣賞地走入shopping mall,無可救藥地轉換一種觀察姿勢:關於資本主義這回事。瞭解班雅明的難度除了詩意的文字外,也在於必須具有像他一樣的生活與感受思想分離的精神分裂能力,與和現實永不相交的逼近的常態分配曲線的生命態度,這些加總起來,理解乃至成為班雅明的同路人就像太極拳內功所謂的「鬆功」「退去本力」「聽勁」般超現實,困難。班雅明系列講了六個月後,就仿效傅柯的法蘭西演講,我也把班雅明系列及其聯想,結集出版為一本書,《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它也奇怪地成為博客來網路書店上的暢銷書。

但「正課」講多也會累。遂於2005年後改到星期六早上後人少了點,但是早上演講感覺是非常美好的。可以看清窗外紫藤的猶疑與堅毅飄移的雲。

但這種演講學院派大概會嗤之以鼻,有一個聽我講「班雅明」的聽眾據說因為受到啟蒙丟掉工作不作,竟到東吳大學考社會研究所,被問起考試的動機,據實以告,乃當眾遭受揶揄;當然也有好結果的,譬如另一位聽眾也因此拋棄工作去考東華大學,順利錄取。被揶揄只能說自己批判性不夠,順利進入學院也只是另一生命旅程之開始。沒什麼好與不好,重要的是自己的心靈有沒有受到真正啟發,於社會化中揭竿而起自我辯證。

這些事情傳來傳去,基本上只顯示一件事情,「紫藤廬」具備「台灣的法蘭西學院」精神性,只要隨機聆聽,隨個人領悟之不同自行去發展,獨立思考,自覺。我覺得這會是生命裡一件值得的事情,其中當然也涉及因此所做的選擇的自我負責。

但我也時常暗自想像傅柯當年演講心情如何?而紫藤廬這種演講對我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和在學院教書完全不同。因為我從來不知道這次會面對怎樣的聽眾,因此,每次演講都必須全神貫注地疏離以當時聽講者的表情與理解程度而隨機調整,所以常常和預計的講稿有很大的出入。我最大的喜悅是講到老嫗能解,空氣中飄滿了知識的花朵時我就覺得這一切是有意思的,雖然踏出紫藤廬的木門時常覺回到虛空中。

我選擇演講的題材也和學院上課不同。學院是官僚體系的一個部分。在其中會受到限制是必然的。紫藤廬的精彩之處它是無何有之鄉,莊子的理想國,充滿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開放性像上次學運系列時,我就重砲批判了當權時政,並同時指出一個理想的言說空間應該是從這樣的茶館,咖啡店等等開始,要滿溢著抵抗的精神,不為流俗所動。

紫藤廬演講我最近選擇的講題是「道家的身體」,這系列是和寫完了四十五萬字《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當代之後》力作後「後殖民」的生命反省的結果。亦即,脫離西方及其資本主義的理論與實際支配的呼聲,在我的心中波濤洶湧地呼號著。即使後現代如傅柯,我們有要將之放在一個以「東方」為主體的「身體」架構下去思考。傅柯的「非連續性」歷史理解說:當一個歷史時期轉向了另一個歷史時期後,事物就不再是以和從前一樣的方式被理解感知、描述、表達、分類和認知了。但是身體詮釋的「非連續性」:宋代到現代,西方到東方,資本主義真的是一個統一的,標準化的控制力量嗎?還是有差異存在呢? 而且關於身體,傅柯在《性史》中提出的自我治理(self-governance)的問題:在我們這樣一個到處充滿權力關係的時代,自我治理的技藝如何能夠行得通? 宋代道家身體的精氣神轉化的自我統治的技藝,在2005年的台灣,我們這樣一個到處充滿權力關係的時代,如何能夠行得通?

這在社會學學院是難以被承認,所以也是不談的。這個系列是逐漸知道有必須討論的深度。過去反覆在美學策進會的場合談過這次回來談,有其辯證的意義。大概有三:其一, 身體的東西方見解有距離,大體上是環繞在身體的社會性與身體的神秘性之間的差別;其二, 東方道家的身體論述的封閉性,必須經由西方社會的身體論述加以解放;其三,全面解放的西方社會性身體所指向的愛/欲,有沒有可能被東方身體的「身神說」的修行鍛鍊所超越?這種超越,被放回現今被西方標準化的資本主義社會生活中,如何持續完成?或者是淹沒於一個永劫回歸的「後身體」中?

我練了二十餘年的全真派龍門宗道家氣功,精氣神之間,最後得自我對決。

而紫藤廬的美學講座,「美學策進會」的精神性,終究要以「台灣的法蘭西學院精神」在學院體制外自力救濟,在據說沒有救贖的時代,與持續了十八年的候鳥般來來去去的聽眾共同產生一個奇蹟。從脫掉鞋子,步入燈籠構成的唐朝式為日人轉換的盤腿聆聽,每一個與胸同高的茶香與裊裊熱煙,啟示一個不懈的努力與追求,關於自己是誰的追尋,為一道射入眼簾的晨光,永遠不悔。

雨津手記



用戶插入圖片

張小文畫作(2006.09)























































雨津手記   



◎ 石計生


1.
那時造訪雨津(Eugene),奧勒岡大學顯露出略顯遲疑的晚春姿態。在小小的機場等待,從西雅圖轉機來時掉了的行李,北美冷杉接到我時已經是日薄崦嵫的景象了。但很難有焦急之感的這域土。數人環抱之大樹處處可見。車行以低於三十的速度讓我的眼神與這傳說中的美國最美麗一州遭遇。若隱若現的雙河就在右側慢慢地流。落羽松。輕盈跳過的松鼠。晃搖。一閃而過的夜幕星垂平野遠方。萬家燈火。稀稀疏疏。夢寐以求的自然。你可以想像,在木質形構的街衢,為森林所包圍。質樸。鳥從屋簷飛過。舉起畫筆。宛若協奏曲。


2.
或者漫步於古典氣息濃厚的校園裡。在已經離開了的教室素面相見。為時不晚的智慧。粉筆。刻畫。光芒嬉鬧於大片窗櫺投射的晨曦。記號。一個人形背影的站立。眺望。說友誼是淚水的護城河。我的詩社時光。聚散無常的雲朵。你來。我去。間歇的雨。抬頭。感受希臘文的遙遠。純粹不混雜著混亂如何真實。咀嚼錯開三出葉的問號。安頓心神。憑窗閱讀。葉慈詩句。令人怖慄的美感。已經誕生。讓自己無窮無盡的想像穿過密密針葉而去。

3.
這時才能打開。一扇通往奧勒岡畫室之門。斂翼的精神純想即飛。輕舉非遠。是的。萬不可離人間太遠。受凍的顏色。固遲的線條。為的是入世的視野。典故與常新。忘了鑰匙的徘徊。我安撫著蹲在身旁的梗犬。捲起飛揚的毛。馴服了的熱情。嚮午。今夕。明朝。時序敦促花粉褐澤推開深不見底的長廊。落實。走在流動的不確定。千噚伸出一隻手。以彈奏的姿態觸摸永恆。揮灑。波濤起伏的太平洋。彼岸。香蕉型的故鄉。門開的窗閉合著。光加深它的輪廓。諷誦此岸。不可離人間太遠。說是歸燕。背對一切往湛藍大海飛去的河流。這四月天。


(2007.04.24)


1 ...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