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唱片行:我的大稻埕初體驗和台灣歌謠研究起點(2006)

用戶插入圖片

與第一唱片行老闆娘李淑美和二代負責人李玲玲(保安街和延平北路口,大稻埕,2012.03.03)


那日在大稻埕迪化街小藝埕演講完大稻埕異托邦後,想起還有一個重要訪談段落未完成,就直接走到第一唱片行,這2006年偶然搭計程車時聽到我那時已經聽了三個月的地下電台fm96.3正播放著的台灣歌謠所指引轉向開往的地方,像一個通往1960年代的跨越時空的通道,那時買了所有亞洲唱片行出的歌謠CD後指認出紀露霞的聲音。這刺點,讓我的眼睛打開,生命發出了光輝,找到生命的意義–去歷史灰燼裡創造完美的空間,以彰顯現在的不完美;或者,像現在的重回這真實的第一唱片行,與曾經以為我是日本人的老闆娘與她女兒合照,在這有一百年歷史的台北城老區角落,是我第一次知道大稻埕三個字意義的角落,詩人奎澤石頭與學者石計生難得合一的角落,我完成演歌台北的訪談,充滿感謝土地給我穿梭大稻埕異托邦的力量。讓失落的台灣歌謠所在的真實當下不完美,通過我們的行走行動,成為完美,並且,慢慢不使我暈眩。(2012.03.05後記)



保安街口的流行駐足:與Andrew Jones教授至第一唱片行李錦祥先生訪談記

用戶插入圖片

就在唱片行門口雅座訪談(邱婉婷攝影)

用戶插入圖片

Andrew 教授與李錦祥先生(邱婉婷攝影)


2012.02.24下午踏查兩小時北大稻埕後,這天與美國柏克萊大學Andrew Jones教授夫婦等一行人來到第一唱片行,為了是訪談老闆李錦祥(阿祥)先生。Andrew是國際知名的流行音樂學者,寫的Yellow Music(留聲中國)一書獲得學術界很高評價,我請他到東吳大學演講其最近的關於香港時代曲的歌星葛蘭的研究後,他亦有研究台灣歌謠興趣,就透過李先生女兒李玲玲安排,一起到這保安街與延平北路口著名的唱片行參訪。六十幾歲的阿祥伯是典型隨和親切講義氣好客的台灣人,充滿熱情地拿出好吃的糕點,咖啡和手工水餃給我們吃,然後就隨性坐在人車繁忙店門口前的雅座聊了起來。

Andrew先問了他關心的第一唱片行與第一唱片公司的關連。阿祥伯說基本上第一唱片公司老闆葉進泰經營的是壓製黑膠唱片的工廠,本身也有營業據點,第一唱片行是跟他們進貨來大稻埕賣,屬於上下游關係。阿祥說其實當時主要是從中華商場的八家中盤唱片行批貨到大稻埕這邊來賣。為何只有從第一唱片公司直接拿唱片?就是因為它的名字也是第一!阿祥幽默地說。因為喜歡音樂,他退伍後就先到中華商場第一家的米高梅唱片當店員,老闆蘇國治對他很好。半年後就自己出來開店,1963年先是在南京西路/延平北路口附近法主公廟旁設立麗鳴唱片,後來因道路拓寬,就移至現在的保安街口,位置就在大稻埕大茶商陳天來於日治時期1935年,為慶祝始政四十週年而出資興建的第一劇場對面。(後來晚上在大春日式料理吃飯時,阿祥女兒李玲玲則說出第一唱片行有分店之事,地點是在蘆洲,因為1963年葛樂禮颱風肆虐,遂集中營運至大稻埕) 從那時之後,第一唱片行,可能是全台灣最小只有一坪大的店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黑膠, 卡帶,CD各種音樂相關產品,把整個店塞得滿滿的,甚至還藏著鳳飛飛年輕罕見照片。是在鳳媽媽家。我照的,沒想到保存的這麼好,經過這麼多年。阿祥伯太太李淑美女士說。

從那時開始第一唱片行,屹立於日治時期以來就被稱為台灣人市街的大稻埕,戰後就展開了它的讓喜歡流行音樂的人駐足,流連忘返的傳奇故事。

我就問阿祥伯那些掌故。阿祥說:我這唱片行的生意當然主要和第一劇場有關。每次電影散場就人潮滾滾,我就用店裡這超大音箱用麥克風放送廣告,說店裡有電影主題曲唱片,因為通常和電影主題曲相關的黑膠賣得最好,果然應接不暇的顧客都來。那時第一劇場日本片最多,愛染桂(愛染かつらを), 君在橋邊(/あの橋の畔で ), 君在何處(あの波の果てまで)和宮本武藏等等都很受歡迎。這一直到民國六十年左右就不好了(台灣跟日本於1972年斷交),我記得後來都是放西洋片和國語片,看的人越來越少,有次散場時只有兩個人出來,真的不能和放日本片時比啦。那像Andrew教授這樣的阿斗阿(外國人)也有來買嗎?有!很多,美軍也有(1965-75越戰時期),到現在還有很多外國人來我這裡指名要買文夏老師的CD,咱台灣寶島歌王文夏個歌很流行,阿斗阿也喜歡啦。阿祥生動地說著。到現在,住在大橋頭附近的文夏也常常到店裡來走動。

並且,阿祥說出了幾個在學術研究上很有價值的事情:第一劇場的建築樣式是長條型,約有三層,一進門往前走是木頭座位與舞台,兩旁有樓梯可以上二樓。第一歌廳是要從外面往後走的樓上。而原來在南京西路日治時前著名的蓬萊閣,戰後也移到了第一劇場旁邊,也就是要去舊國泰戲院的巷子左邊第一棟建築,阿祥伯和他太太李淑美就是在第一劇場旁的蓬萊閣辦結婚喜宴的。蓬萊閣這是新的發現,之前我訪談巷內一棟清代建築的主人時,他只說了第一劇場曾經有日本能劇的演出,和國泰戲院主要演出洋片和國語片,連當時蔣介石總統都來看過。阿祥的記憶裡則不太清楚第一劇場曾有能劇演出。也許是因為我不喜歡看那個,就沒印象。

在討論什麼唱片當時比較流行時,Andrew太太也在柏克萊大學教書的柏蘭芝教授則問:台語歌和國語歌誰賣得比較好?阿祥說是台語。買國語主要還是去西門町中華路一帶,台語就是我這裡。像是布袋戲孝女白琴是我記憶裡第一張大暢銷的台語唱片,賣得太好,還有去登記,別人不可以隨便翻印。我聽到這話就很警覺,因為過去的印象,台灣在六零年代沒有什麼智慧財產權觀念,所以上次訪談靜婷時,她之所以委婉拒絕在我帶去的黑膠上簽名,就是因為她認為是台灣盜版,不是香港的正版。但我說那時沒這個觀念。那為何孝女白琴還去登記?於是我就問阿祥伯:那西洋和香港的,像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怎樣?阿祥說:沒沒,都沒有登記,那不用。我心裡想,這件事情這樣也就很有趣,就現在研究所知道,即使台語也不一定都有登記版權,像紀露霞的黃昏嶺,目前我們就已經發現至少有八家不同唱片公司同時發行。其他台語唱片也有不少相同現象。而且,登記版權和智慧財產權是否一樣?值得進一步研究。

訪談尾聲,阿祥女兒李玲玲很熱心從網路上找到第一唱片公司葉進泰的近聞:原來他不做唱片後,改行去做CD,世界最大的CD工廠錸德科技公司,創辦人竟就是葉進泰,在理解台灣歌謠唱片歷史來說,這條線也是未來重要訪談的對象。我隨身有帶6月7日寶島歌后紀露霞中山堂演唱會的DM,就請托阿祥伯放在第一唱片行代為宣傳,也想起他和天南電台知名台語廣播節目許鷹先生熟識。又加問了一段。這又印證了Andrew教授在Yellow Music一書裡所說的媒介迴路(media loop)的觀念:這裡是廣播, 電影和唱片業的魚幫水,水幫魚的流動過程。許鷹視紀露霞為母親,你只要說是紀露霞,就能訪問到許鷹。阿祥伯教導我說。

晚上我安排了飯局,想邀請阿祥伯夫婦一起與Andew大家吃飯,卻因為生意太忙,就由女兒李玲玲代表。在大稻埕的太春日本料理,也請大稻埕著名文史工作者葉倫會先生參與。剛開始吃飯後不久,Andrew說身體不適想先告退,就和他太太一起起身要離開時,忽然暈倒。就緊急叫了救護車我陪同他們至馬偕醫院,幸好幾個小時後沒有大礙就回家了。李玲玲,學生與助理何旻杰和邱婉婷都也於飯後趕來醫院探視,一切安好。我在醫院也致電阿祥伯跟他感謝,這麼百忙生意裡還跟我們聊了這麼久。他很關心Andrew 狀況,說這沒什麼,身體最重要。回士林家裡時台北忽然也變得越來越冷了,但這曲折奇異的一天,在我已經超過一百名研究訪談的歷史裡,寫下深刻一頁。

2006年的夏天,我因為在廣播電台裡聽到紀露霞的歌聲,而開始做台灣歌謠的研究,經計程車司機的介紹,才知道去保安街的第一唱片行買亞洲唱片公司出的台灣歌謠典藏集的CD, 展開研究。六年後,我又因為Andrew教授想要瞭解台灣歌謠唱片狀況,又回到我的研究起點,增進了非常多的知識與更多的訪談線索。並且,訪談到非常難以接受訪談的阿祥伯,真的非常高興。

回程時深覺台灣歌謠流行研究博大精深,不能眼高手低空談理論,也不能只是踏查行走沒有抽象思維。Andrew教授其理論層次實是我心目中做流行歌研究的典範。他的媒介迴路與迴路型聆聽(circuit listening)也刺激我從台灣本土主體性發展的流動性思維,印證我多年研究的某種觀點。也想起在馬偕醫院急診室時,我握著Andrew冰冷的手逐漸轉而溫暖時,緩緩醒來的Andrew對著我說: Stone, thank you, you are a Budda. 我說:Andrew, you are my brother. 我們相視而笑,莫逆於心。目送他們夫婦離去,在黑暗裡的暖流,而風的彩翼已經飛滿了天(石計生後記,2012.02.25)



一坪大的唱片行

一坪大的唱片行
引自自由時報副刊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y/18/today-article5.htm 

◎庄腳人


最近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中心的石計生教授舉辦「台灣歌謠數位典藏計畫成果展」時,寶島歌后紀露霞、擔任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與執行長的洪榮宏兄弟、關心台灣歌謠史的各界人士,與東吳大學及台灣大學學生等人齊聚一堂舉行座談。除了紀露霞分享其演唱生涯的心酸過程,及東吳大學和台灣大學的學生發表對洪一峰及紀露霞的演唱史研究,更有南台灣留聲機音樂學會會長黃世豪及其會員等,帶來昔時手搖留聲機在現場播放,座談會約莫歷時一個下午。


座談會中,除了讓人追憶昔時的台灣歌謠,亦對日本殖民統治與國民黨政權實施戒嚴時期的「禁歌」政策感到無奈。因時代的不同,對歌謠傳聲器的稱呼也不同,例如灌錄歌謠及伴奏音樂的,台語稱為「曲盤」,日語是「レコ─ド」、北京話是「唱片」。使用材料上,在石油化工的塑膠製品尚未出現以前,最早是用蟲膠來製作,後來改採從樟腦提煉出來的賽璐璐做成。曲盤的轉速最初是七十八轉,後來則有四十五轉,三十三轉,甚至出品沒有多久就被淘汰的十六轉。而一張曲盤兩面都灌有歌曲,只是轉速快的七十八轉,一面僅能灌錄一首歌曲,而轉速慢的一面則可以多灌幾首。


此外,播放歌謠的主機,也因時代不同而有不同稱呼。台語叫「機器曲」、日語叫「蓄音機」、北京話叫「留聲機」,都使用手搖方式將其機內彈簧發條壓緊,然後慢慢鬆動,並用「曲針」插在「曲盤」上旋轉發音。曲針主要是以金屬製作,二戰時期因缺乏金屬,便改用削尖的竹材代替金屬。但二戰之後因科技發達,原來用手搖的「機器曲」(留聲機)被淘汰,而改用「電動唱片機」播放,後來更發明大小型「錄音帶」,繼而又出現「CD」與「DVD」。原先的唱片及留聲機成為了骨董,才有保存早期歌謠傳播器具的「南台灣留聲機音樂學會」等組織出現。


寶島歌后紀露霞及洪榮宏兄弟於會中相繼暢言昔時演唱台灣歌謠的經驗,早期灌錄唱片時,演唱者與伴奏樂團都要同時進行合作奏唱,若有一方出現差錯,便得重新來過。所以若一直出現瑕疵,就會沒完沒了。紀露霞還表示那時並不知道有版權及版稅的保障,因此灌錄一次僅獲得一百元唱酬。


歌謠之所以能流行、被喜愛,也倚靠唱片行出售唱片,因此座談會請來「第一唱片行」第三代負責人李玲玲到場分享。該唱片行擁有五十年歷史,面積僅有一坪大,早期李女士的父母就在一坪大的店面賣唱片,狹窄的店裡還設計有一層半的閣樓,其父母就在裡頭休憩。第一唱片行的位置是在當今台北市保安街與延平北路口,也就是前第一劇場的對面,它對台灣歌謠的傳播流行,功不可沒。所以本文以「一坪大的唱片行」為題之原因便在於此。


與寶島歌后紀露霞拜訪自由時報發行人吳阿明先生

與寶島歌后紀露霞拜訪自由時報發行人吳阿明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中間:吳阿明,中左一:紀露霞,中右一:石計生,中左二:許怡雯,中右二:朱思樺(自由總部,台北/內湖, 2011.03.25)



為了我擔任召集人的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所舉辦,將於2011414日對全國民眾與學術界開放的數位典藏台灣歌謠工作坊: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能順利進行,這天我特別邀請寶島歌后紀露霞至自由時報拜訪其發行人吳阿明先生,由助理朱思樺,學生許怡雯一起擔任記錄與攝影,另一學生鍾道政風塵僕僕幫忙開車載紀露霞老師來內湖。而能來找吳阿明先生主要有個機緣:有一次和助理邱婉婷,朱思樺一起帶五六十個學生去大稻埕踏查,感受台灣土地的呼吸時,在第一唱片行前巧遇這歷史悠久的唱片行第二代負責人李玲玲小姐,經由她的介紹,乃得以和吳阿明先生聯絡上,約定這見面。吳阿明先生年近九十歲,神采奕奕,談笑風生,與紀露霞算是第二次見面,兩人有許多往事交談,甚為愉快。吳阿明甚至說,他總覺得紀露霞三個字是古時候的人,現在坐在位置上的紀露霞應該是她的孫女,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吳阿明並且非常高興能參與此次盛會,允諾當天致詞與參與台灣歌謠焦點訪談。並且請該報副刊副總編輯鄧蔚偉先生參與討論,與我們敲定於412~14日連續三天,於自由時報藝文版刊登本消息與我們所提供的與紀露霞和洪一峰研究相關的報導。圓滿禮貌性拜會後,於自由文化事業總部前全體合影留念。晚一點,將去參加另一研究助理黃皓瑜的婚禮(石計生後記,2011.03.25)。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