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四之一:數位典藏台灣歌謠團隊(2011.04.14)

感謝數位典藏台灣歌謠工作團隊人員(石計生教授,2011.04.14)





由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舉辦的「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暨「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http://www.musicgis.tw )」成果展示,當天盛況空前,人山人海,包括自由時報, 中視等媒體均來採訪。身為此次活動主辦人,我感受到與會貴賓與觀眾的熱情,深深覺得台灣歌謠生命力是那麼 深不可測,令人動容。而我最感謝的是這活動的工作人員:紀建良, 朱思樺,邱婉婷,周汝育,黃皓瑜,何瑪丹,蔡子岳,何旻杰,林訓民,劉曜瑋,帥宗婷,施啟勝,宋兆平,彭威皓,李昇璋,林耕平,蔡逸麒和張瞬傑等。老師謝謝你們的辛勞!讓這活動順利,成功(2011.04.17石計生後記)

用戶插入圖片用戶插入圖片



洪一峰 博物館 見證台灣歌謠史

洪一峰 博物館 見證台灣歌謠史 


用戶插入圖片自由時報報導2011.04.15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
15/today-show23.htm

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中心召集人石計生(左起)、寶島歌后紀露霞、自由時報董事長吳阿明、洪一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洪榮宏昨一起見證「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成果。(記者宋志雄攝)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一點進去「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網頁http://www.musicgis.tw/ ),看見的是台北剝皮寮的外觀,充滿古意;點進去之後,洪一峰感人的歌聲「思慕的人」那卡西版傳了出來,帶領樂迷們回到那個昏黃卻樸實無比的美好年代。

走進懷舊時光隧道

 由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中心主辦,國科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自由時報協辦的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暨「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成果展,昨天在東吳大學發表,現場包括歌手紀露霞、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洪榮良以及歌手洪榮宏、洪敬堯等三兄弟都到現場,現場音樂播放的時刻,不少老先生們都忍不住哼唱,彷彿走進懷舊的時光隧道。


 
自由時報董事長吳阿明致詞時表示,他最愛唱的,還是小時後唱的日本軍歌,最愛聽的,還是演歌,那個時代的歌曲,令人回味再三。洪一峰兒子洪榮良說,父親走後一年,「很感謝各界對於父親音樂的關心,也希望這些資料的蒐集跟整理,可以為台灣歌謠音樂史盡一份力。」


 


720 度觀看所有紀錄


 


洪一峰的音樂盛世,從露天歌廳到那卡西走唱,從廣播電台駐唱到歌舞團成立,從黑膠唱片錄製到電影演出,從餐廳秀、歌廳秀場、空地秀到晚會表演,宛如一部40年代到90年代台灣歌謠發展史的縮影。這個虛擬音樂博物館,透過虛擬實境的紀錄,可以720 度觀看各種影像、文字以及地圖等紀錄,將洪一峰重要典藏物件如歌曲、樂譜、手稿、歌仔簿及相片等,以數位化技術加以保存展示,裡面還有洪一峰畫紀露霞的插畫原稿。早期洪一峰所創作的「舊情綿綿」、「思慕的人」和「淡水暮色」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也都在網站上隨點隨聽。


自由時報II:回味台灣歌謠: 黑膠時代:洪一峰與紀露霞音樂的交會

回味台灣歌謠II 黑膠時代:洪一峰與紀露霞音樂的交會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13/today-art2.htm(2011.04.13)

文◎東吳大學GIS中心召集人石計生、邱婉婷


用戶插入圖片洪一峰(1927-2010)的一生可說是台灣歌謠發展史的縮影,祖籍台南鹽水但出生在台北艋舺,在他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幼時所看所聽的,廟口的歌仔戲以及流浪在街頭的紅鼻子小丑的表演,都成為台灣歌謠所吸納的養分。


洪一峰、紀露霞 師生情誼 留下台灣歌謠聲影


在龍山國民學校高等科畢業以後,洪一峰的音樂才能便在音樂聚會與四處走唱的那卡西生涯中漸漸茁壯,並在1946年創作第一首歌曲〈蝶戀花〉。他的音樂生涯在1955年與當時尚為高中學生的寶島歌后紀露霞產生交集,紀露霞當年在自家前唱歌而被在電台節目中演奏的樂師發掘,這個電台節目恰好是洪一峰與其兄共同經營、表演的節目。


在紀露霞的回憶中,當時洪一峰不只在節目中擔任主唱,也時常指導她電台節目歌唱時的要領。而改編自台灣民謠的〈五更鼓〉、〈留傘調〉、印尼歌曲的〈曼卡灣梭羅〉以及著名歌曲〈藍色的憂鬱〉等,也都在洪一峰與紀露霞的唱片中灌錄過。洪一峰直到1970年未親自灌錄的創作〈蝶戀花〉,也收錄在紀露霞一張外銷至日本的「觀光唱片」,以其優美雍容的聲音替這首歌曲留下時代的「聲影」。


洪一峰全盛期 台灣歌謠多元綻放的年代


用戶插入圖片歷經電台現場演唱、演奏的磨鍊,洪一峰的歌唱技巧更為爐火純青,也在此時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舊情綿綿〉、〈寶島四季謠〉、〈淡水暮色〉等,也參與翻唱外來歌曲,包括多支原本為日本歌曲的〈可憐戀花再會吧〉、〈相逢有樂町〉等。洪一峰還吸收了原為歐美歌曲的〈山頂黑狗兄〉的Yodeling唱法,將原名為〈綠衣天使〉的創作曲增補一段,成就了後續版本〈快樂的牧場〉那一段悠揚輕快、又帶有異國風味的「幽麗咿啼」。


除了在廣播、唱片上的成就外,洪一峰更將演藝事業拓展到日本及電影的表演,這些豐功偉業都在 1960-1970年間發生,亦即「洪一峰全盛期」,這10年間也是台灣歌謠綻放多元音樂風格的年代。


東吳大學GIS中心主辦「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4月14日下午,地點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詳情可上網http://ppt.cc/xsZ8 ,或電洽02-28819471~6108。




台灣歌謠數位典藏工作坊:洪一峰與紀露霞的流行時代


 Ω「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暨99國科會國家型研究「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成果展


 
草案(人員邀請中)


主題:「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


時間:2011.04.14() pm1:30-5:30 


地點:東吳大學外雙谿校區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
協辦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由時報、美學策進會、紫藤廬茶館。


中心核心研究人員;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中心召集人)、呂鈺秀(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羅麗容(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聖光(歷史系副教授)、陳慷玲(東吳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和鍾正道(東吳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心網站:http://www.gis.net.tw/


特別來賓:紀露霞(寶島歌后),魏少朋(國寶級主持人),吳阿明(自由時報創辦人),洪榮良(洪一峰三子,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王櫻芬(台大音樂所所長),李玲玲(大稻埕第一唱片行負責人)、徐登芳(臺灣著名曲盤收藏家)與潘啟明(台灣著名曲盤修復與收藏家)等。


議程:


第一階段  大會致詞與數位典藏成果展


主持人:呂鈺秀教授、石計生召集人


1:20-1:30  來賓報到 
1:30-1:40 
莫藜藜(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致詞
1:40-2:10 
國家科學委員會國家型研究「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成果展示

第二階段   學生研究論文發表
主持人:羅麗容教授


2:10-2:50  紀露霞研究:許怡雯(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商慧珍(東吳大學音樂學碩士)。
2:50-3:10  
洪一峰研究:邱婉婷(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
3:10-3:30  歌謠傳承(日治-戰後):何瑪丹(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黃皓瑜(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


3:30-4:00  開放討論

4:00-4:15 
茶點交流時間

第三階段   焦點座談: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


4:15-5:30


主持人:王櫻芬(台大音樂所所長)
座談人員:紀露霞(寶島歌后)、魏少朋(國寶級主持人)、吳阿明(自由時報創辦人)、洪榮良(洪一峰三子,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玲玲(大稻埕第一唱片行負責人)、徐登芳(臺灣著名曲盤收藏家)潘啟明(台灣著名曲盤修復與收藏家)與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