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世界

用戶插入圖片

大世界(上海,2010.12.21)

在這次訪問探索上海的過程中,無意間聽說了上海有一個大世界遊樂場,建於1917年, 是老上海法租界裡有名的遊玩,聽歌與購物的地方。我聽到了 大世界這三個字很敏感,因為我所研究的台北流行音樂三市街裡的西門町,日治時期最有名的歌舞廳就是叫大世界館,後來在南天書局出版的日本在台灣始政四十週年(1935)的地圖裡,就看到了大世界館,新世界館,世界二館,世界三館(位於大稻埕的大光明戲院)等歌舞廳或電影院。上海大學學生朱錦華就帶這我們到了西藏路,人民廣場(租界時期的跑馬場)這裡,目睹了這正在整修等待開幕的大世界。生長在法租界的朱錦華說他小時候常到裡面玩,有許多的哈哈鏡,各式各樣的雜耍與演出。我看著上海大世界,想著還沒看過的西門町大世界館原貌,曾經繁華的異托邦,感覺一種奇特的空間感。西門町被稱為小上海,有其幾分道理。作為台灣歌謠成為戰後十年間的時代盛行曲之一的上海,過去在此範疇研究總是側重日本演歌的影響,上海則被低估其重要性,值得好好進一步追蹤(石計生後記,2010.12.25)。


最後一日歷史空間政治學


最後一日歷史空間政治學


 


◎ 石計生


 


台北市長選舉前一日,為何蘇貞昌選擇在大龍峒保安宮,再到艋舺青山宮?為何郝龍斌也去青山宮?大龍峒清代以來漳泉械鬥後就是傳統閩南人居住地方,與大稻埕均是所謂「台灣人市街」。保安宮宗教位階很高,日治時期以來霞海城隍廟的年度繞境曾有二十萬人蒞臨的盛況,其城隍歷屆起點都是從保安宮起駕可知。而艋舺日治「萬華遊廓」以來就是台日/外省台人混居的地域,是以兩黨市長候選人白天都去青山宮有其道理,這是傳統台北。晚上就會到台北西區,是戰後開發的摩登台北的區塊。


 


事實上,艋舺,大稻埕與城內,清末至日治時期以來就被稱為「台北三市街」,也就是當時台北市的都市空間範圍。東吳大學SocGIS中心珍藏的南天書局出版的一張艋舺在明治35(1902)的地圖顯示,艋舺範圍包括今日的西門町,當時是窪地。明治37(1904)日本總督府下令拆除清代所建的台北城牆,其拆牆土方則用以填平隔絕艋舺與大稻埕的窪地建立今日的西門町。西門町的出現是為了讓殖民台灣的日本人有娛樂休閒的地方,所以戲院,劇院,歌舞廳林立,如芳乃館,國際館,大世界館等等,以放映傳統日本舞劇,日本電影與歐美電影為主。日式料理店也非常聞名,戰後1946年建立的美觀園是峨嵋街上最有名的平民美食。西門町這個區塊在戰後出現非常多上海人經營或控制的館子與戲院,說明了一個新的政治勢力的降臨,從中國大陸撤退來的國民政府。雖然意識型態與日本對立,但空間上卻延續著日本人的歷史,將西門町納入外省人的消費勢力範圍,所以,國語流行歌與上海電影,是以西門町的歌舞廳為核心,如碧雲天,國賓戲院等等,寶島歌后紀露霞就說在西門町唱國語歌,看上海電影就是明證。當代西門町的娛樂版圖已經不是紀露霞口中的體面紳士出沒的閱聽空間,而成為哈日,哈韓的青少年享樂空間。西門町是一個流動空間,是由捷運所帶來又迅速離去的屬於全球化娛樂享受不確定的空間,政治基本上卻步。


 


一個歷史政治空間學的問題:大稻埕既為正港台灣人市街,為何蘇貞昌不選擇霞海城隍廟做最後一日政治空間?可以想到的現實面就是日治時期人山人海的城隍廟繞境,在戰後迅速萎縮,從全島盛事成為地方性祭祀,其號召性明顯不如宗教位階較高,今日人氣更旺的保安宮。但這並非故事的全部。歷史空間裡的大稻埕是最為著名的抵抗空間:日治時期的蔣渭水,組織台灣民眾黨與發行台灣民報,堅決與日本殖民政權周旋,被稱為「台灣人的救主」「台灣的孫中山」。如果競選人物效法逝世前的蔣經國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話,應該超越族群藩籬全心全意去愛大稻埕,去繼承蔣渭水的精神,但歷史意識與地方感的薄弱,讓他們的破壞集體記憶的都市更新主張,與縱容淡水河堤防毀滅艋舺大稻埕的親水城市成為事實。

台灣政治人物的欠缺城市空間的歷史意識才是真正台北城市治理的危機。


 


蔣渭水之被稱為「台灣的孫中山」引起我們特別注意,這說明日治時期的住在大稻埕裡的台灣人的特殊情結:一個嚮往文化中國的台灣人世界。證據是蔣渭水在台灣民眾黨黨綱裡直接挑明台灣人喜歡的布袋戲,歌仔戲的落後性,而主張閱聽京劇與新文化運動裡的新劇(話劇)。他自己經營的春風得意樓,辜顯榮買下的淡水戲館,與江山樓,蓬萊閣,東薈芳等酒樓都是以閱聽京劇為主,這是大稻埕知識份子與菁英階層的文化品味,卻與一般普羅大眾背道而馳。蔣渭水非常清楚地在其著作裡傳達他對孫中山的敬意與理論實踐傳承。但這1930年代的回歸祖國以對抗日本殖民政權的蔣渭水路線,卻在戰後迎接國民政府派來的陳儀軍隊瓦解了。大稻埕90歲耆老翁東城先生說了他看到情況大致如下:衣衫藍縷,滿臉疲態,步伐混亂,扛著的槍上掛著鍋碗瓢盆的國民革命軍就這樣走進台北城,與紀律嚴明受降的日本軍隊成為鮮明對比。過了兩年,通貨膨脹,台籍菁英無法進入政治圈,人民生活日漸艱苦,終於積怨爆發了在大稻埕法主宮廟前的「二二八事件」,死傷各方統計不齊,至少萬餘人。從人口來看,大稻埕從1930年後就是台北市的人口最為聚集的地方,卻於1960年代之後戲劇性地驟降。大稻埕的沒落雖然不能完全歸咎於「二二八事件」,但是其對於大稻埕這個區域的流行音樂與政治認同來講,卻是決定性的轉向:京劇所象徵的文化中國力量消退,台語流行歌,歌仔戲與台語電影成為各大歌舞廳與戲院的主流。拜殘殺無辜的國民黨之賜,政治認同上台灣人的符號逐漸去除了「中國=祖國」元素,這是二二八傷痕後的歷史影響與真實。


 


另一個問題是:為何蘇貞昌與郝龍斌都選擇艋舺的青山宮,而非最大的龍山寺或者因為電影艋舺出名的祖師廟?前面說過,艋舺的複雜性在於族裔混居,但它卻曾經是台北的代名詞,原因就是清代以來福建漳州、泉州人最早落腳台北的地方就是艋舺,以黃,林,吳三姓為主。所謂台灣人意識在這個區塊有部分是相對於日本人而出現的。以日本人建立在歡慈市街的「萬華遊廓」為例,是給日人尋歡作樂的藝妓場所,雖處相對弱勢,台灣人的聲色場所則拒絕日人消費,從流行歌來看,這裡就很特別,戲館裡有京劇,南管,北館,布袋戲,歌仔戲與日本能劇等混血演出。而漳州人為主構成的艋舺,何時脫離對於中國的嚮往?這很難說,或許從來沒有過。祖師廟原已經影響力式微,只是因為電影艋舺炒熱與其信仰關連性唐突的黑幫輪廓。而龍山寺作為最高位階的宗教位格寺廟,是全台灣聞名的大廟,連青山宮城隍出巡經過龍山寺都必須低頭而過可知其高度。為何不在龍山寺?或許不是政治理由,而是廟方自己的價值中立選擇。


 


但青山宮為何是兩黨候選人都去的政治空間?混居可能是原因之一,但還需進一步解釋。我過去訪談艋舺文史工作者柯得隆所得的研究顯示:事實上,艋舺的青山宮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漳泉械鬥」從未停止過。當代的「漳泉械鬥」延續過去的族裔衝突,以城隍繞境的文化拼場方式再現,其較勁除了是歷史記憶痕跡,還有的是一種現代宗教宮廟市場化的競爭結果。龍山寺因為是全國性寺廟,因其大所以不需有此經營規模考量。而青山宮或許是因為這樣而願意接受兩黨候選人的進入,廣結善緣,以成其大。當然,這些只是假設,還需深度訪談。


 


以上論述,有一個我希望不存在的假設:民進黨提名的蘇貞昌與國民黨的郝龍斌有其綠色與藍色的政黨與省籍背景,從而造成其歷史空間政治活動的驅動力。這族裔與空間的對應關係理論上台灣經過二十多年的民主化過程應該瓦解,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這證明歷史傷痕與意識的抹去並非如我們想像中容易,需要更多的耐心與謀和才有可能。

而這最後一日政治,台北市長選舉的結果將影響這城市的未來,就在這歷史空間的移動中隨著黎明來臨時逐漸揭曉。


 


(2010.11.26)


 


 

盛世大稻埕:大稻埕人inhelix訪談與踏查


盛世大稻埕:大稻埕人inhelix訪談與踏查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安西街經典街屋(朱思樺攝影,2010.10.01)

這日帶領學生們來到東吳大學城中校區的伯朗咖啡店,與有奇特機緣的網友inhelix見面,進行訪談與踏查。inhelix出生於大稻埕的圓環旁,對於這片土地有一種由衷的熱愛,侃侃而談。先談了城內與大稻埕西門町艋舺的特別族群區隔關係,有其歷史上的特別意義。上海幫尤其在戰後對於城內與西門町有其流行音樂上的支配性。而從圓環旁,延平北路一帶的大中華戲院,大光明戲院(功學社巷內),遠東戲院(陳德星祠對面大樓)、國聲戲院(寧夏路上彰化銀行旁),到第一劇場,與其後巷內的國泰戲院等舊址,inhelix因為從小喜歡騎著單車到處閒逛他的家鄉而瞭若指掌。


 


訪談結束後,我們開始跟隨他目不暇接的踏查之旅。從訪談地點往北走,基本上全程走過了五個捷運站的距離:西門,臺北車站,中山,雙連與民權西路。我們先在衡陽路看了從大稻埕貴陽街搬過來的全祥茶行,戰後迄今一直存在的上海幫開的白光攝影店,大稻埕著名攝影家張才「錦茂寫真館」(戰後稱為錦祥攝影店)舊址,與江山樓分店(現為永和豆漿大王)再轉至北門,穿至延平北路(太平町通),沿路細數動人街屋,不知名的與知名的,inhelix就像面見老友一般,眼神充滿關懷與深摯的愛。岔至在法主宮廟前的街道,整排清末的紅磚房舍,被拆的只剩兩,三棟。轉回至延平北路上有經典的張東隆行,據說建商已經收購,不期改建,讓可笑的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計畫,喪心病狂地繼續摧毀大稻埕,我說。而繼續往北走,往前與南京西路口的是黑美人酒家與大千百貨(日治時期的亞細亞旅館 Asia Hotel),對面就是台灣左派謝雪紅的國際書店所在,也存在過著名的蓬萊閣。再往北在功學社旁的巷弄右轉進去,我終於知道了朝思暮想的大光明戲院(日治時期的第三世界館)的確切位置。在已經改建為大樓,一點痕跡都不留的遺址上,inhelix生動地敘述了這空間位置的四通八達,可從圓環,也可至延平北路直至永樂市場,是戰後當時數一數二的大戲院。然後我們繼續往北走,蔣渭水曾經經營的春風得意樓就在民生西路口延平北路上,途中也經過已經改為勞委會的錦祥茶行,其位址的寬廣,可以印證inhelix所說的錦祥茶行的華麗還比張東隆行更甚的經典建築風華,連同港町貴德街的陳天來的錦記茶行,重慶北路的王有記茶行與曾巧遇造訪的民生西路上的新芳春行,都能讓我們想像大稻埕,這台灣人市街的文化高度早就已經完成。而在保安街口的第一劇場稍事停留後,再左轉進入巷弄,不遠處一棟赭紅色高樓就是另一著名的國泰戲院遺址,也是有多重街道可以進入看戲或聽歌。再往安西街一帶走入,許多驚人美麗的舊建築一一呈現眼前:清代留下的磚屋,文藝復興風格與閩南吉祥物壁雕的混種建築,有些留下了名號(行號),如蔡晉豐,成為令人遐想的大稻埕偉大故事符號,均在暗巷裡摺摺發光。inhelix訪談時說大稻埕精彩的不只是直的大路,還有橫的巷弄。果然不差。穿出去路上看見一棟應該是這踏查最為奇特的一棟街屋:是台灣人習慣的文藝復興極盡華麗的雕飾與道家八卦鑲嵌的混種,inhelix說,以他的閒逛行走,整個台灣目前只發現兩棟,一就是大稻埕的這棟,另一棟在大溪。往前是直行的迪化街,屬於中北街段。觀光客所熟悉的,卻被粗糙化再製的雕飾與立面連棟建築,inhelix指著其中幾棟沒有被嚴重破壞的街屋,說這曾經是史提夫麥昆( Steve McQueen )主演的被國民政府查禁的電影《聖保羅砲艇》(The Sand Pebbles))的場景之一。我說,我想起有次坐計程車時跟司機說我在做大稻埕研究,那個不起眼的司機竟跟我講了半個小時關於大稻埕的榮景與故事,其中有一項就是《聖保羅砲艇》曾經在臺北圓環拍過場景,那時人山人海,擠爆圓環,巴戈那時年紀小還是其中的童星呢。我們相似而笑,看著夕陽射入大稻埕迪化街的眼簾,那餘暉就成為我們從下午兩點至六點漫長踏查的終點。


 


inhelix十分謙虛且深刻地帶領,讓思樺,皓瑜,瑪丹,汝育等我們師生一行五人完全開了眼界。我從GIS的角度不斷思考空間位向關係,大致上已經可以勾勒出我心目中「盛世大稻埕」(約是1900-1965)的圖像:這些街屋,歌舞廳,劇場的殘蹟或遺址,是整個區塊的興盛繁榮的蛛絲馬跡,它絕非古蹟保存或者任何點狀,帶狀的局部基於觀光理由的保留而已,而是異托邦地呈現了過去百年來大稻埕風華。當假所謂都市更新,視覺再造,新文化運動之名的任何外來協會,團體,不知由下而上找尋其文化厚度而繼續破壞這些盛世大稻埕的元素時,政治權力擁有者就是在複製日治至民國以來的狹隘民族觀與城市文化觀,完全不尊重大稻埕在地的文史工作者乃至常民的生活經驗與記憶,這是不可被原諒的歷史謬誤。

而幾個尚未釐清的討論點:除了河乃莊,銀河,西湖外的數十家露天歌廳究竟何再?上海幫如何具體地在戰後複製日治時期的生活與流行音樂地盤劃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如何讓大稻埕人搬離或者噤若寒蟬任由這文明高度發展的台灣人市街凋零?這都是需要進一步與如inhelix這樣有令人尊敬的大稻埕鄉土之愛的人結合,研究,繼續滾雪球訪談的重要工作(石計生後記,2010.10.01)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