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II:回味台灣歌謠: 黑膠時代:洪一峰與紀露霞音樂的交會

回味台灣歌謠II 黑膠時代:洪一峰與紀露霞音樂的交會

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13/today-art2.htm(2011.04.13)

文◎東吳大學GIS中心召集人石計生、邱婉婷


用戶插入圖片洪一峰(1927-2010)的一生可說是台灣歌謠發展史的縮影,祖籍台南鹽水但出生在台北艋舺,在他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幼時所看所聽的,廟口的歌仔戲以及流浪在街頭的紅鼻子小丑的表演,都成為台灣歌謠所吸納的養分。


洪一峰、紀露霞 師生情誼 留下台灣歌謠聲影


在龍山國民學校高等科畢業以後,洪一峰的音樂才能便在音樂聚會與四處走唱的那卡西生涯中漸漸茁壯,並在1946年創作第一首歌曲〈蝶戀花〉。他的音樂生涯在1955年與當時尚為高中學生的寶島歌后紀露霞產生交集,紀露霞當年在自家前唱歌而被在電台節目中演奏的樂師發掘,這個電台節目恰好是洪一峰與其兄共同經營、表演的節目。


在紀露霞的回憶中,當時洪一峰不只在節目中擔任主唱,也時常指導她電台節目歌唱時的要領。而改編自台灣民謠的〈五更鼓〉、〈留傘調〉、印尼歌曲的〈曼卡灣梭羅〉以及著名歌曲〈藍色的憂鬱〉等,也都在洪一峰與紀露霞的唱片中灌錄過。洪一峰直到1970年未親自灌錄的創作〈蝶戀花〉,也收錄在紀露霞一張外銷至日本的「觀光唱片」,以其優美雍容的聲音替這首歌曲留下時代的「聲影」。


洪一峰全盛期 台灣歌謠多元綻放的年代


用戶插入圖片歷經電台現場演唱、演奏的磨鍊,洪一峰的歌唱技巧更為爐火純青,也在此時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舊情綿綿〉、〈寶島四季謠〉、〈淡水暮色〉等,也參與翻唱外來歌曲,包括多支原本為日本歌曲的〈可憐戀花再會吧〉、〈相逢有樂町〉等。洪一峰還吸收了原為歐美歌曲的〈山頂黑狗兄〉的Yodeling唱法,將原名為〈綠衣天使〉的創作曲增補一段,成就了後續版本〈快樂的牧場〉那一段悠揚輕快、又帶有異國風味的「幽麗咿啼」。


除了在廣播、唱片上的成就外,洪一峰更將演藝事業拓展到日本及電影的表演,這些豐功偉業都在 1960-1970年間發生,亦即「洪一峰全盛期」,這10年間也是台灣歌謠綻放多元音樂風格的年代。


東吳大學GIS中心主辦「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4月14日下午,地點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詳情可上網http://ppt.cc/xsZ8 ,或電洽02-28819471~6108。




紀露霞與洪一峰:數位典藏台灣歌謠最新海報與議程(2011.04.14)


「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暨99年度國科會國家型研究「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成果展


■罕見紀露霞(首版《黃昏嶺》,《掬水軒汽水》)與洪一峰(《寶島蓬萊謠》)曲盤放送! 徐登芳,陳明章提供


■罕見台灣第一曲盤(《烏貓行進曲》,《一串年》,《點燈紅》)放送! 徐登芳,林太崴,黃士豪提供


■紀露霞罕見78轉曲盤《運河殉情記》修復經驗談:潘(啟明)博士, 陳明章, 石計生。


本台灣歌謠活動主採網路報名制:http://ppt.cc/xsZ8  (請點選進行網路報名!)


 或致電02-2881-9471~6108東吳大學GIS中心周小姐洽詢報名。(歡迎一般民眾報名,凡參加者均附送精美紀念海報一份)  120名額有限,請確認有出席意願才報名,若缺席將影響日後參與後續相關活動之權益


用戶插入圖片

  (海報設計:邱婉婷)
Ø 時間:2011.04.14 ()  pm1:30-5:30 

Ø 地點:東吳大學外雙谿校區國際會議廳


Ø 主辦單位: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


           GIS中心網站:http://www.gis.net.tw/


Ø 協辦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由時報、美學策進會


             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


Ø 特別來賓:紀露霞(寶島歌后)、魏少朋(國寶級主持人)、吳阿明(自由時報發行人)、洪榮良(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王櫻芬(台大音樂所所長)、李玲玲(大稻埕第一唱片行負責人)、徐登芳(臺灣著名曲盤收藏家)與潘啟明(台灣著名曲盤修復與收藏家)等。


Ø 流程說明:

第一階段:大會致詞與數位典藏成果展
主持人:呂鈺秀教授(東吳音樂系教授)

1:20-1:30 服務台報到
1:30-1:40 來賓致詞
莫藜藜(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吳阿明(自由時報發行人)
紀露霞(寶島歌后)
洪榮良(洪一峰之子,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1:40-2:10 國家科學委員會國家型研究「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
計畫成果展示
石計生(本國科會計畫主持人)

第二階段:研究論文發表
主持人:羅麗容教授(東吳中文系教授)
2:10-3:10
紀露霞研究:許怡雯(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商慧珍(東吳大學音樂學碩士)
洪一峰研究:邱婉婷(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
日治-戰後的歌謠傳承:何瑪丹(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黃皓瑜(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 3:10-3:20 開放討論

3:20-3:30 茶點交流時間

第三階段:焦點座談: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
主持人:王櫻芬教授(台大音樂所所長)
3:30-5:30 

台灣歌謠演唱與閱聽經驗談:

紀露霞(寶島歌后) 魏少朋(國寶級主持人)
吳阿明(自由時報發行人)
洪榮良(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李玲玲(大稻埕第一唱片行負責人,影像資料提供)

從78轉到33轉:唱片、空間與記憶
徐登芳(臺灣著名曲盤收藏家) – 78轉,33轉
林太崴(臺灣著名曲盤收藏家) – 78轉
潘啟明(臺灣著名曲盤修復與收藏家) – 78轉,33轉
黃士豪(臺灣著名曲盤收藏家) – 78轉
陳明章(臺灣著名黑膠收藏家) – 33轉
石計生(東吳社會系副教授) – 33轉

會場留聲機播放曲目

蟲膠78轉唱片:徐登芳、林太崴、潘啟明、黃士豪(台灣迷)提供
徐登芳
烏貓行進曲(台灣第一首臺語流行歌)
孤戀花(原主唱美美版本)、黃昏嶺(首版, 紀露霞唱)、保密防諜歌(紀露霞唱)、輪灌歌(紀露霞唱)、撒隆巴斯(紀露霞唱、廣告歌曲)、夜來香(台語/國語/日語)、 中廣第一屆台語歌曲指定曲等經典歌曲。
林太崴
一串年(台灣人錄製的第一首歌曲, 客語歌)
潘啟明:台灣第一蟲膠曲盤修復專家,
河畔宵曲/安平小調、南京夜曲/港邊惜別。


  黃士豪:點燈紅(台灣第一首臺語發行唱片)、簷前雨(78轉原版,紀露霞戰後翻唱)。

  黑膠33轉唱片: 陳明章、王錫祥、潘啟明、 徐登芳、石計生提供
掬水軒汽水廣告歌(紀露霞唱), 苦戀歌(紀露霞唱)、 純情花(紀露霞唱,REGAL唱片)、望春風(紀露霞唱,日語版)、黃昏嶺(紀露霞唱)、 藍色的憂鬱(紀露霞唱)、山頂黑狗兄(洪一峰唱),淡水暮色(洪一峰唱)、寶島四季謠(洪一峰唱)…等經典歌曲, 寶島蓬萊謠(洪文昌唱)、我猶原等著你(洪文昌唱…。


與寶島歌后紀露霞拜訪自由時報發行人吳阿明先生

與寶島歌后紀露霞拜訪自由時報發行人吳阿明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中間:吳阿明,中左一:紀露霞,中右一:石計生,中左二:許怡雯,中右二:朱思樺(自由總部,台北/內湖, 2011.03.25)



為了我擔任召集人的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所舉辦,將於2011414日對全國民眾與學術界開放的數位典藏台灣歌謠工作坊: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能順利進行,這天我特別邀請寶島歌后紀露霞至自由時報拜訪其發行人吳阿明先生,由助理朱思樺,學生許怡雯一起擔任記錄與攝影,另一學生鍾道政風塵僕僕幫忙開車載紀露霞老師來內湖。而能來找吳阿明先生主要有個機緣:有一次和助理邱婉婷,朱思樺一起帶五六十個學生去大稻埕踏查,感受台灣土地的呼吸時,在第一唱片行前巧遇這歷史悠久的唱片行第二代負責人李玲玲小姐,經由她的介紹,乃得以和吳阿明先生聯絡上,約定這見面。吳阿明先生年近九十歲,神采奕奕,談笑風生,與紀露霞算是第二次見面,兩人有許多往事交談,甚為愉快。吳阿明甚至說,他總覺得紀露霞三個字是古時候的人,現在坐在位置上的紀露霞應該是她的孫女,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吳阿明並且非常高興能參與此次盛會,允諾當天致詞與參與台灣歌謠焦點訪談。並且請該報副刊副總編輯鄧蔚偉先生參與討論,與我們敲定於412~14日連續三天,於自由時報藝文版刊登本消息與我們所提供的與紀露霞和洪一峰研究相關的報導。圓滿禮貌性拜會後,於自由文化事業總部前全體合影留念。晚一點,將去參加另一研究助理黃皓瑜的婚禮(石計生後記,2011.03.25)。


1 ... 3 4 5 6 7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