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台北的音樂與SocGIS:兩岸學術交流


用戶插入圖片

上海-台北的音樂與SocGIS學術交流(上海大學/樂乎新樓,2010.12.17,上海)

照片說明:前排中石計生(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SocGIS中心召集人),中右劉玉照(上海大學社會系副主任)和中左黃曉春(上海大學社會系教授)。後排從右至左:朱思樺(東吳社會系碩士生),邱婉婷(台大音樂所碩士生),紀建良(台大建築城鄉所博士候選人),黃映翎(台大建築與城鄉所博士生),韋謝(上海大學社會系碩士生)和崔凡(上海大學社會系碩士生)。

應上海大學社會系劉玉照副主任之邀,這次我帶領東吳大學SocGIS中心研究團隊至上海進行兩岸關於社會組織與城市文化研究的學術會議,並進行兩場專題演講:一場是與我目前進行的上海-台北的流行音樂跨界研究有關,另一場是針對我過去十年累積的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ial Geographic Ingormation Systems)的研究方法與理論的成果。兩場演講均獲得許多迴響,也讓我產生許多新的想像。並且主要還是風塵僕僕地進行幾位上海流行音樂研究的學者專家的訪談與資料收集。而海峽兩岸學生們表現亦極為不俗,互相針對對方研究進行提問與發表,展現一種難得的溝通可能。這晚是接風,一切活動開始之初的感覺,在圓滿完成後回頭看那瑞雪過後的樂乎新樓裡的情誼,在攝氏五度低溫裡特別感覺溫暖(石計生後記,2010,12,22)。


固遲的追悼:台灣電影大導演辛奇(1924-2010)(完整訪談影像)

用戶插入圖片


今日忽聞學生婉婷說,我曾訪談過的辛奇過世了,甚為震驚。而且已經遲了將近三個星期才知道,覺得一個眾口鑠金的煩囂時代,一位對台灣文化有著卓越貢獻的智慧長者,就這樣默默地離開了我們,這是台灣的重大損失,沒有降半旗,沒有隆重地對待他的最後一程。2008年底我記得訪談辛奇先生時,他已經八十幾歲,有一種特別的雍容與憂鬱,講話慢條斯理,有時停頓看著天花板,忘記一些,又記得了種種,說著他對政府不重視台灣歌謠與台語電影等老藝人的憂心,和他得意作品地獄新娘、後街人生等影片是怎麼拍攝與紀露霞唱的主題曲等多麼動聽,甜美。從童年到老年,訴說著,他有一種藝術家的執著與奉獻精神,不論環境如何轉變而不改其志,令我深深佩服。那時還想再找時間繼續追問一些紀露霞老師與戰後初期的台灣電影與媒介迴路狀況,卻這樣錯過了。只能希望他老人家好走,用這方角落讓辛奇先生留下身影,後世台灣人要記得,我們台灣電影曾經有辛奇這樣出類拔萃的大導演,順著正聽著的巴哈大提琴無伴奏我們固遲地追悼著,關於一個藝術家的回憶 (石計生,2010,11,18)。



照片說明:台灣電影大導演:辛奇(石計生攝於台北青島東路電影圖書館,時正進行國科會台灣歌謠紀露霞研究訪談,辛奇親口說出台語電影第一期,寶島歌后紀露霞唱了幾乎2/3的電影主題曲與插曲,2008.12.05)

辛奇的成就不會只是「台語」電影大導演,而是台灣電影大導演。這以方言範囿作者就絕對狹隘化的藝術家的成就。台語是母語,不是方言,所以辛奇應是台灣電影大導演。


台灣電影大導演 辛奇(1924-2010)


 


1924年出生於台北艋舺,本名辛金傳,日本大學藝術科肄業。「二二八事變」後,受聘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及電影攝製廠(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前身)幹事,後擔任台灣省地方戲劇協會秘書兼「地方戲劇」雜誌總編輯期間,以辛奇為筆名發表「舞台技術」等文,此後即一直沿用。


 


執導台語片甚多,1956年《薛平貴與王寶釧》上演後台語電影興起,繼之有續集,然後第三部《雨夜花》及第四部《范蠡與西施》,辛奇即投入編劇,其中《范蠡與西施》由蔡秋林講故事,辛奇編寫,於同年擔任導演,拍攝《甘國寶過台灣》。1957年先後導演《薄命花》、《妙英飄零記》,均參加徵信新聞報第一屆台語片影展金馬獎。1965年台灣日報辦國產台語影片展覽會,以《求你原諒》得最佳影片獎,《悲戀公路》得最佳劇本獎,並由觀眾票選為台語片十大導演之一。1966年執導的《後街人生》,是他編導台語片生涯中最滿意的代表作。同年,台語片隨著電視進一步普及又走下坡,辛奇導演了他的第一部國語片《冰點》。


 


1971年開始轉進電視,先後擔任華視電視劇「嘉慶君遊台灣」、「西螺七劍」、「母淚滴滴愛」等戲劇指導,在中視製作「女神龍」、「珊瑚潭之戀」、「勸浪子」、「奮鬥人生」,1976年在台視擔任「母淚滴滴愛」戲劇指導,1978年以電視社教節目「愛心」得金鐘獎最佳教育文化性節目獎,1979年獲金鐘獎電視最具創意節目獎。1980年代以更多精力投入於社教節目,執導「為善常樂」。2000年先獲選為中華民國導演協會傑出導演,再得推薦而獲選為第三十七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影人。(引自台灣電影網)



石計生教授訪問辛奇先生錄影(2008.12.05)
Yutube第一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LFMgVGuZ0A 
Youtube第二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rvKhdtuyQ3M (2010.12.23建立)

石計生教授訪問辛奇先生


http://www.cstone.idv.tw/entry/Untitled1043


 


辛奇逝世的相關新聞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917898/IssueID/20101028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0,5252,11051401×112010110900011,00.html


 

台灣歌謠數位典藏工作坊:洪一峰與紀露霞的流行時代


 Ω「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暨99國科會國家型研究「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成果展


 
草案(人員邀請中)


主題:「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


時間:2011.04.14() pm1:30-5:30 


地點:東吳大學外雙谿校區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
協辦單位: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自由時報、美學策進會、紫藤廬茶館。


中心核心研究人員;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中心召集人)、呂鈺秀(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羅麗容(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聖光(歷史系副教授)、陳慷玲(東吳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和鍾正道(東吳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中心網站:http://www.gis.net.tw/


特別來賓:紀露霞(寶島歌后),魏少朋(國寶級主持人),吳阿明(自由時報創辦人),洪榮良(洪一峰三子,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王櫻芬(台大音樂所所長),李玲玲(大稻埕第一唱片行負責人)、徐登芳(臺灣著名曲盤收藏家)與潘啟明(台灣著名曲盤修復與收藏家)等。


議程:


第一階段  大會致詞與數位典藏成果展


主持人:呂鈺秀教授、石計生召集人


1:20-1:30  來賓報到 
1:30-1:40 
莫藜藜(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致詞
1:40-2:10 
國家科學委員會國家型研究「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成果展示

第二階段   學生研究論文發表
主持人:羅麗容教授


2:10-2:50  紀露霞研究:許怡雯(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商慧珍(東吳大學音樂學碩士)。
2:50-3:10  
洪一峰研究:邱婉婷(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
3:10-3:30  歌謠傳承(日治-戰後):何瑪丹(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黃皓瑜(台灣大學音樂研究所)。


3:30-4:00  開放討論

4:00-4:15 
茶點交流時間

第三階段   焦點座談: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


4:15-5:30


主持人:王櫻芬(台大音樂所所長)
座談人員:紀露霞(寶島歌后)、魏少朋(國寶級主持人)、吳阿明(自由時報創辦人)、洪榮良(洪一峰三子,洪一峰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玲玲(大稻埕第一唱片行負責人)、徐登芳(臺灣著名曲盤收藏家)潘啟明(台灣著名曲盤修復與收藏家)與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  

1 ... 7 8 9 10 1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