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教授北大國際學術會議論文發表: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台湾社会转型(2008.11.30)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学: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表

主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余天休社会学基金
承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地点:北京大学
时间:2008年11月29-30日

11月29日
早餐:7:00-8:00(地点:中关新园)
全体大会
地点: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秋林报告厅

第一单元 开幕式

时间:8:30-9:30

主持人:吴宝科

1,校领导致词
2,社科部领导致辞
3,余天休先生生平介绍
4,胡余锦明女士致辞

集体合影,茶歇:9:30-10:00

第二单元 大会主题发言
时间:10:00-12:00
主持人:谢立中
发言人:
沃尔德(斯坦福大学):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Thirty Years On (共产主义新传统的30年)
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改革三十年社会政策的变化
顾衍时(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税务改革项目顾问、美国克勤国际企业集团公 司总裁):税收的公平原则和社会效应

午餐:12:00-13:30(地点:北京大学艺园二楼餐厅)

第三单元 大会主题发言
时间:13:30-15:30
主持人:刘世定
发言人: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通过延长社会学核心概念解释链条来强化社会学学科的学科力度
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及发展: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研究
郑秉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中国社保制度是统一,还是碎片--从农民工社保制度谈起
丁元竹(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社会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公共领域的 投资体制

茶歇:15:30-15:50

第四单元 大会主题发言

时间:15:50-18:00
主持人:杨善华
发言人:
边燕杰(University of Minnesota):The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of Guanxi in Chinese Transition Economy
Jonathan Unger(澳大利亚国立大学):Hegemony and Identity in an Industrialized Community: Chen Village in the Present Day
彭 可(剑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A Chinese century in anthropology?
李路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中产阶级的社会存在:社会生活

晚餐:18:30(地点:直隶会馆)

11月30日
分组研讨

地点:中关新园各会议室
早餐:7:00-8:00(地点:中关新园餐厅)

第一会议室

第一单元 转型社会与中国社会学
时间:8:30-10:00
主持兼评议:渠敬东

发言人:
应 星(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略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学的成就与问题
洪大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时代的含义
文 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30年来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茶歇:10:00-10:20

第二单元 社会研究的反思

时间:10:20-12:00

主持兼评议:谢立中
项 飙(剑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知彼以知己:一个学生的社会学学习报告
蔡 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的三重性
罗 兰(法国国家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学与西欧社会学:距离与接近
钱民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及评述

中餐:12:10-14:00(地点:中关新园餐厅)

第三单元 社会转型及其理论分析
时间:14:00-15:30
主持兼评论:冯小双
发言人:
冯 钢(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组织
肖 瑛(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复调社会的生产—当代中国社会发育的动力及其关系研究
田毅鹏(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发展及变异

茶歇:15:30-15:50

第四单元 社会转型及其理论分析(续)
时间:15:50-17:30

主持兼评议:张 静
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迈向社会转型的全球化分析
杨善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ICT产品的应用和白领的“白领化”:
一个日常生活的视角
刘 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一个制度论的分析框架
吴力子(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经验:社会建设60年

晚餐:18:00(地点:王府井烤鸭店清华园店)

第二会议室

第五单元 转型社会的文化维度

时间:8:30-10:00
主持兼评议:方李莉
发言人: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公共文化的生产与共同体的连续性:理解社会转型的一个文化维度
刘少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新形势下的社会意识形态转型
赵孟营(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跨入现代之门: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 一项经验研究
石计生(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学系):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台湾社会转型

茶歇:10:00-10:20

第六单元 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心态和宗教信仰

时间:10:20-12:00
主持兼评议:张 思
发言人: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态:毛泽东与后毛泽东时代的比较
卢云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与环保初探
周长城(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生活领域的重要性与满意度:以健康为例
薛永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宗教社会学研究的视野–聚焦以人为本的社会与 人本社会学

午餐:12:00-14:00(地点:中关新园餐厅)

第七单元 经济与社会

时间:14:00-15:30

主持兼评论:李友梅
发言人:
刘世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终生制废除与经济增长
沃尔德(斯坦福大学):From Control to Ownership: China’s Managerial Revolution
邱泽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技术运用与社会变迁

茶歇: 15:30-15:50

第八单元 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
时间:15:50-17:30
主持兼评议:白南生
发言人:
马 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族群社会学前沿问题与中国社会
胡 荣(厦门大学社会学系):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
刘 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
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

晚餐:18:00(地点:王府井烤鸭店清华园店)
 

第三会议室

第九单元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

时间:8:30-10:00
主持兼评论:王思斌
发言人:
Jean Oi(斯坦福大学):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elfare Regime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熊跃根(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与社会保护机制的建立
关信平(南开大学社会工作系):社会工作的若干问题

茶歇:10:00-10:10

第十单元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续)
时间:10:10-12:00
主持兼评议:韩家玲
发言人:
鄢盛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内地新城区女性老人的社会网络与抑郁症状 的关系研究
刘继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结构转型与医学模式转型:
中国医学社会学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
马凤芝(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社会排斥到社会融合:北京市残疾人社会关系和社会支持

午餐:12:00-14:00(地点:中关新园餐厅)

第十一单元 乡村研究:个案与模式回顾

时间:14:00-15:30
主持兼评议:赵旭东
发言人:
周雪光(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一叶知秋:从一个乡镇的选举看中国改革的道路
王铭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世纪村落民族志的反思
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论农村代际关系

茶歇:15:30-15:40

第十二单元 乡村研究:个案与模式回顾(续)
时间:15:40:18:00
主持兼评论:于长江
发言人:
林聚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近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研究回顾
——对《社会学研究》231篇农村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
赵旭东(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乡村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卢辉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后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地位竞争
朱晓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滇池小村的地志与乡村研究方法论

晚餐:18:00(地点:王府井烤鸭店清华园店)

第四会议室

第十三单元 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关系
时间:8:30-10:00
主持人兼评议:沈 原
发言人:
佟 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转型期劳动关系状况的总体评价和相关研究介绍
冯同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回顾及方法论的新思考
陈佩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Is China’s Core Industry Closer to the Japanese-German or the Anglo-American Model?: Management-Employee Relations at a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
陈美霞(台湾国立成功大学):Salvaging China’s State Enterprise Industrial Health and Safety Model: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茶歇:10:00-10:20

第十四单元 转型进程中的农民工研究
时间:10:20-12:00
主持人兼评论:佟 新
发言人:
蔡 禾(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改革开放30年农民工权利变迁-一个政策文本的分析
潘 毅(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Unfinished Proletarianization: Self, Anger and Class Acti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of Peasant-Workers in Reform China
刘爱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制度、结构与行动:以上海市纺织业农民工为例
余晓敏(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由民工到公民?中国“民工 劳动体制”改革的制度构造与实施后果

午餐:12:00-14:00(地点:中关新园餐厅)

第十五单元 转型中的劳动法与劳动保护实践
时间:14:00-15:30
主持人兼评论:冯同庆
发言人:
叶静漪(北京大学法学院):三十年来中国劳动法的建设
戴建中(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和《劳动合同法》的落实情况
高大慧(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市出租汽车行业劳动关系状况
冯喜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转型期企业劳动争议特征研究
—以北京某区的劳动争议案件为中心

茶歇:15:30-15:50

第十六单元 转型过程中的工会组织与产业民主
时间:15:50-17:40
主持人兼评论:潘 毅
发言人:
Laurence Roulleau-Berger:Uncertainty of Wage Society, Individuation and Resistances in France and in China
赵 炜(北京师范大学劳工研究中心):工会建设与职工满意度研究
石美霞(北方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中德产业民主比较
石秀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劳动关系:从一体模式走向协和模式

晚餐:18:00(地点:王府井烤鸭店清华园店)

第五会议室

第十七单元 社会转型与人口研究
时间:8:30-10:00
主持人:李建新 评论人:王广州
发言人:
涂肇庆(香港科技大学):人口增长与社会
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数据质量与人口学指标评估
郭志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转型社会的低生育率水平研究
陆杰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口学发展

茶歇:10:00-10:20

第十八单元 社会转型与人口研究(续)
时间:10:20-12:00
主持人:陆杰华 评论人:郑真真
发言人:
韦艳(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婚姻挤压下农村通婚圈:扩大还是缩小
王金营(河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口素质水平测量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周 皓(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变化的讨论

午餐:12:00-14:00(地点:中关新园餐厅)

晚餐:18:00(地点:王府井烤鸭店清华园店)

感覺紀露霞:石計生教授應邀至交學通大音樂研究所演講



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從紀露霞台灣歌謠音樂研究談起
Sense-making within the Social Setting: Research on the Chi Lu-shiya’s Taiwan Popular Music.



◎ 石計生

我於本演講,主要是從過去近兩年執行國科會音樂社會學的研究經驗,展示研究所收集的CD化黑膠唱片原音、老照片、訪談錄音、逐字稿和地圖等,提煉出一些關於跨界研究的執行可能與學術反省。在一個偶然的機緣從收音機中接觸台灣歌謠後,我從1960年代「寶島歌后」紀露霞個人演唱史出發延伸至台灣民歌,探討音樂作為一個精神現象,其中所蘊涵的「音樂」、「個人」與「社會」之間存在的關聯為何?或者,更簡潔地問:「音樂作為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是如何可能的?」

在不預設任何理論立場下,以滾雪球(snowball-rolling)的質化研究為核心,經過長期針對包括紀露霞本人及其周遭相關人物團體 (作曲家、樂團和歌迷等),乃至目前的民歌研究之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焦點座談和地理資訊系統(GIS)空間製圖等綜合方法的探究、分析與思考,我開始懷疑一些過於清楚因果或斷言式的既成之見:如「紀露霞於1960年後因為結婚就退出歌壇,不再唱台灣歌謠」、「台灣歌謠在國民政府的查禁下就沒落了,1970年代的帶有文化中國色彩的民歌繼之興起」、「台灣民歌起源於楊弦譜唱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等等有時過於片面強調個人音樂創造或社會性因素等說法。

我逐漸形成音樂與社會間很難說誰反應誰,誰決定誰,而或許可說是「情境定義的活動」,是「共同生產的」的看法。這種情境定義的音樂活動生產,社會與政治權力雖表面上看來左右音樂創作,但事實上音樂人有其選擇,我認為有一種我稱之為「隱蔽知識」(hidden knowledge/practice)存在:在音樂社會學方面,「隱蔽知識」可被視為音樂的配合政治權力設局演出且隱蔽其真正意圖;而其引發的「隱蔽實踐」則是在調整、揣摩主流音樂語言的過程中馴服成為其中之一,或者堅持原意而退居其外另覓出路。於演講中,我將舉我所研究的紀露霞演唱生命史的轉變,說明我這原創的論述觀點。


◎ 演講人: 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 主持人: 高雅俐(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助理教授)
◎ 講題: 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從紀露霞台灣歌謠音樂研究談起
◎ 時間:2008年10月28日(週二)下午1:30-3:30
◎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演講教室
http://www.imu.nctu.edu.tw/colloquium.php


這時所見的潘安邦


◎著名歌手潘安邦與石計生教授(台北/紫藤廬茶館/劉宏勲攝,2008.08.27)

◎石計生

這時所見的潘安邦與我想像中所差無幾,在眾人中我幾乎是一眼就認出他來,在進入紫藤廬茶館的剎那,感覺坐在中庭大廳裡穿著T恤帶著耳機講電話的人就是他。雖然帶著一頂帽子,然而我國中時電視上所看見的名歌手潘安邦的優雅氣質還在,只是多了些歲月留下來的滄桑與智慧,如「外婆的澎湖灣」即使過了三十年,「歌仍然在那裡」潘安邦說。「清新繚繞」,我心裡補充著自己的感覺。

做這國科會的音樂社會研究,這時已從台灣歌謠的紀露霞到了民歌的潘安邦,心中感覺非常複雜也慢慢清楚,這中間藏有深刻的機緣。那年一個盛夏雨夜因聆聽地下電台而遇見我失落的60年代歌謠的紀露霞,而這次能訪問我經由聽與唱成為真實青春記憶一部份的潘安邦,則是因為寫佛光山創辦的人間福報專欄《心見集》結下善緣後,一天在家看電視,無意中轉到也是佛光山系統的人間衛視,竟看見潘安邦在主持節目。遂通過人間福報代為聯絡,牽線乃能開展這一研究。

這已經不是社會研究法質化研究的「滾雪球」(snowball-rolling)完全能解釋,訪談這件事,當然形式上是通過問的第一人所透露的訊息,再去找下一個人,這樣不斷地訪問下去,就會累積大量田野資料。但問題是要如何「滾」的動那個訪談的雪球才是重點。人並非像我早年在台大經濟系所讀的主流經濟學所言的理性的「可以無限切割的數學邊際效用符號」,人更是有感覺情緒的社會網絡與超現實存在,與另外一個人的關連存在著某種「氣場」或者「選擇性親和力」(如果一定要引用西方的術語),更是機緣,一種無目的性的目的,迂迴的關連。在尊重對方下的機緣。訪談潘安邦就是如此。若非他一場大病也不會開始親近佛法,然後無償義務地主持人間衛視節目,把他優雅的氣質進一步提升至慈悲心的朝向,然後我在電視觀看時爾偶然相遇,成就這樣的「滾雪球」訪談。

而通過音樂的聆聽與記憶,除了勾起個人經驗層次曾有的眷戀與哀愁外,研究之必要在於破除迷障與人云亦云。譬如坊間流傳的說法,都說楊弦譜寫余光中的鄉愁四韻是民歌伊始,在訪談過程中,包括台灣史專家莊永明與潘安邦不約而同地都說應該是更早的洪小喬。雖然我一直覺得追溯誰是「第一人」「鼻祖」是件很無聊的事,但這一切都是為了更為精確地把握事實的全貌,對台灣的音樂文化史交待。譬如原來研究假設歌謠「轉化」為民歌、歌謠的沒落是因為國民黨查禁台語歌的說法,經由多方面田野訪談出土的豐富一手資料我深深懷疑起來,這裡面極可能存在一個被我拉到理論高度的東西,我正小心翼翼檢視田野所得運用馬克思所說的「抽象力」(abstract power)建構醞釀著。潘安邦也談到自己的國語歌在當年也被食古不化、腦袋壞掉的警備總部所查禁,顯然可能當時的審查制度是不分語言類別地進行著。

潘安邦也展現驚人的旺盛生命力,現在幾乎大部分的時間在大陸各大都市演唱,深受歡迎。這裡面當然是有過去民歌精神裡本來就有的「文化中國」因素在裡面,但應該還有更多,屬於音樂人本身的演唱天分與表演才華,與時俱進的調整,譬如他說打進上海市場的一個關鍵:「潘安邦唱周杰倫的雙節棍」。但究竟民歌是什麼?與流行歌曲的差別何在?「民歌是國民之歌」「我和一般民歌手不同,比較像羅大佑,一開始就被唱片公司簽約,電視挖掘,是以歌手姿態唱民歌」「民歌是時勢造英雄」「原來少數人唱的民歌為大多數人所唱後就是流行歌曲」。

一陣惆悵,這時我心裡浮現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我所敬愛的紀露霞老師。潘安邦所說的這些大致上我都同意的,但其中還是有些關鍵性的因素得細細思量。民歌之所以在當時異軍突起,和一批有才華的人「唱出自己(日常生活與精神嚮往)的歌」有關,當形成氣候之後,當時的政府本來就想要推行國語,遂順水推舟鼓勵,因此,外型俊俏,身材高挑的合乎當時上電視的「俊男美女」默契的潘安邦才能成為「電視時代」的寵兒,但為何當時我看不到紀露霞?這就是關鍵。「寶島歌后」紀露霞嚴格來說應是「台語寶島歌后」(雖然紀老師同時唱國台語和英語),這並不為當令所鼓勵、支持的語言與歌曲,註定「收音機時代」的台語歌手和紀露霞難以上的了電視(當然也跟她婚後搬至嘉義相夫教子有關)。「收音機」與「電視」這音樂載體的影響力差別十分鉅大,紀露霞的影響力是透過廣播電台,是眾多頻道中的一個,我年輕時受到父親外省家庭的平劇傳統,那時讀東海外文系的二哥石光生影響只聽ICRT的美軍電台,或國語節目倪蓓蓓的平安夜,永遠轉不到台灣歌謠的那一台,即使轉到也不會留意。而1960-70年代當時的電視只有三台:台視,華視和中視(更嚴格說,三台等於一台,均由國民政府的黨政軍控制大部分股份)。「那是上了電視唱歌的隔天,全台灣的人都認識了潘安邦」的時代,潘安邦自己說。確實,我那時就是這樣那樣通過電視影像崇拜著洪小喬,潘安邦,李建復和銀霞。

解開台灣歌謠沒落與民歌興起的謎團,還在途中。我現在還不想也不願意套用任何西方理論來解釋。我還懷疑,享受與感動於這些訪談過程中的人事物。作為共創台灣民歌的一員,這時所見的潘安邦是謙虛而成熟的,身上有和紀露霞一樣的宗教信仰,這或許在他身旁感覺安靜的原因吧。而已漸漸暗了的天色暗示著訪談應該結束。握手。點頭。照相。潘安邦與他的助手就這樣告辭。我又望著一個人物的背影離去,留下來是更多的責任:解開音樂社會學的謎團,台灣歌謠與民歌的並存與轉換。和通過這研究對於自己生命史的真切回憶與反省,如天上燦爛星辰數不清的民歌樂曲,與我那流逝青春裡藏著的悲喜往事。

(2008.08.29於外雙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