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石計生教授音樂社會學論文摘要

「黃色歌曲」裡的文化中國分合:上海老歌,台灣歌謠與校園民歌

Yellow Music in Cultural China: Shanghai Old Song, Taiwan Pop Music and Campus Folk Song

 (初稿請勿引用) 

石計生*


中文摘要

本文跨越五十年,30年代的上海老歌、60年代的台灣歌謠到80年代的校園民歌,運用滾雪球深度訪談等方法,舉具體歌曲為例,探究被政治意識型態污名化為「黃色歌曲」的流行歌曲的兩岸間發展與流傳演變;揭櫫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現象,除了存在權力擁有者與音樂人的迂迴,調整統治設計或因應的「隱蔽知識」外,流行音樂與政治權力的關連,更存在著「道德經濟」,即雙方在強調生存倫理的道德內容所衍伸出來的對於流行音樂演出的互惠性判斷與選擇。流行音樂裡的「道德經濟」是隱蔽知識的社會道德思考與行動的延伸,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於所謂「黃色音樂」進行判斷,其中政治權力的態度是絕對道德化,而相反的音樂人則是傾向去道德化。


用戶插入圖片

文化中國混血歌:周璇至紀露霞

而60年代與80年代的差異在於,台灣歌謠裡的「文化中國」翻唱上海老歌的混血歌成分,相對於日本歌部份是比較少的,「日歌台唱」是真正混血歌的大宗,但隨著國民黨強化其北京話文化控制對台灣歌謠影響日趨顯著,演歌日趨式微,本文從空間繪圖詮釋與Andrew Jones 的「媒介迴路」觀點對話亦證明這現象,台灣媒介迴路的獨特性在於廣播電台的作用是先於唱片公司和電影的傳播;而80年代的台灣民歌因為國民政府的持續審查,導致民歌成為台灣認同矛盾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台灣人的弔詭象徵,但通過大陸歌手的翻唱,突破當時中國政府的綜合治理的「道德經濟」控制,大量流傳於民間,傳唱,終至全面解放。總的來說,從60年代國民政府在台灣壓制台灣歌謠,或80年代共產中國的防堵港台流行歌曲,人們卻棄「道德化」政治正確不顧,迂迴地選擇相信自己耳朵所透露的情感,「文化中國」的力量在日常生活的哼唱中表現一種超越分裂的「政治中國」的「合」的狀態,黎錦暉的「平民音樂」理想終於實現,聆聽流行音樂的兩岸人民通過自己的感覺直接成為理論家。

關鍵字: 黃色歌曲,文化中國,道德經濟,混血歌,翻唱。 

 *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GIS中心召集人。cstone@scu.edu.tw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

◎ 時間:200956()下午12:40-5:10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工綜館國際會議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石計生教授音樂社會學論文摘要

「黃色歌曲」裡的文化中國分合:上海老歌,台灣歌謠與校園民歌

Yellow Music in Cultural China: Shanghai Old Song, Taiwan Pop Music and Campus Folk Song

 (初稿請勿引用) 

石計生*


中文摘要

本文跨越五十年,30年代的上海老歌、60年代的台灣歌謠到80年代的校園民歌,運用滾雪球深度訪談等方法,舉具體歌曲為例,探究被政治意識型態污名化為「黃色歌曲」的流行歌曲的兩岸間發展與流傳演變;揭櫫音樂作為一種精神現象,除了存在權力擁有者與音樂人的迂迴,調整統治設計或因應的「隱蔽知識」外,流行音樂與政治權力的關連,更存在著「道德經濟」,即雙方在強調生存倫理的道德內容所衍伸出來的對於流行音樂演出的互惠性判斷與選擇。流行音樂裡的「道德經濟」是隱蔽知識的社會道德思考與行動的延伸,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於所謂「黃色音樂」進行判斷,其中政治權力的態度是絕對道德化,而相反的音樂人則是傾向去道德化。


用戶插入圖片

文化中國混血歌:周璇至紀露霞

而60年代與80年代的差異在於,台灣歌謠裡的「文化中國」翻唱上海老歌的混血歌成分,相對於日本歌部份是比較少的,「日歌台唱」是真正混血歌的大宗,但隨著國民黨強化其北京話文化控制對台灣歌謠影響日趨顯著,演歌日趨式微,本文從空間繪圖詮釋與Andrew Jones 的「媒介迴路」觀點對話亦證明這現象,台灣媒介迴路的獨特性在於廣播電台的作用是先於唱片公司和電影的傳播;而80年代的台灣民歌因為國民政府的持續審查,導致民歌成為台灣認同矛盾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台灣人的弔詭象徵,但通過大陸歌手的翻唱,突破當時中國政府的綜合治理的「道德經濟」控制,大量流傳於民間,傳唱,終至全面解放。總的來說,從60年代國民政府在台灣壓制台灣歌謠,或80年代共產中國的防堵港台流行歌曲,人們卻棄「道德化」政治正確不顧,迂迴地選擇相信自己耳朵所透露的情感,「文化中國」的力量在日常生活的哼唱中表現一種超越分裂的「政治中國」的「合」的狀態,黎錦暉的「平民音樂」理想終於實現,聆聽流行音樂的兩岸人民通過自己的感覺直接成為理論家。

關鍵字: 黃色歌曲,文化中國,道德經濟,混血歌,翻唱。 

 *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GIS中心召集人。cstone@scu.edu.tw


兩岸社會與城市論壇:

◎ 時間:200956()下午12:40-5:10

◎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工綜館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