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福園


禪福園

奎澤石頭

如約而來背手看山他的
心志,落盡油桐這時知客師般
若山櫻花橐紅與狗兒迎來了
暖東峽谷,千載朝夕游離
在南北群樹稜線之間,光影
沿著丈餘山蘇花深深溪谷逆行
險灘、亂石纍纍、長梗紫苧麻爬升的
近處,鳥漸于陸魚躍心田,
幡旗虛心張揚,飛簷所有的
符號與圖案的神聖頂禮,頭戴
紅帽,他閉目抿唇
高擧勞動價值除草植栽,雞走
鷹啄,翻掌宇宙歸心試煉,有所生機
蔬果生根,復古收圓的雲霧,
如此山河變色的修道場
雜亂自然來到他本身的左側,
藍鵲以美麗之姿親近聚離,油桐
枯枝新綠愛也無無明盡,總要
歸來依靠巢穴的眾生是道
無解的難題,身庵之前,
落英繽紛,九轉六旋光影之後
悠悠一民居禪福園。

(二0一三, 二, 十七)

用戶插入圖片





 

美學策進會活動:「班雅明拱廊街閱讀圈」第一講(石計生)

美學策進會201010-12月台北紫藤廬活動表


 


講者: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美學策進會會長)


      高榮禧(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吳寧馨(向陽文化出版社總編輯、中華蓬萊上善若水文化協會)


 


【班雅明、莎士比亞與舍利子:跨文化閱讀/體驗】系列演講


本系列演講從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與佛陀大弟子舍利子(Sariputra)的名著進行宗教或社會關連的跨界研究。其中十月份石計生的「班雅明拱廊街閱讀圈」,乃以忠於文本的態度,針對班雅明的未完成鉅著《拱廊街計畫》(The Arcades Project)的逐章閱讀與導引解說,開始為期一年的長期讀書研究計畫。本講次的探究主以掌握班雅明書寫風格,方法與時代背景,裸露其文字裡的詩人性格與社會學家的深刻洞察,為有志研究〈班雅明學〉的重要台階。而高榮禧的「莎士比亞與聖經研讀」系列亦將持續一年,探究莎士比亞的諸多創作形式,諸如喜劇、悲劇與十四行詩與《聖經》典故的豐富關連性,經由此跨文化對話,挖掘莎翁的內心掙扎與宗教嚮往。另外,吳寧馨所主持的「心經:經心,抄經體驗」系列,則以佛陀大弟子舍利子的傳頌千古的《波若波羅密多心經》,其二百六十字內容進行沈澱與體思,本講次通過觀自在菩薩與舍利弗的對話,講解經中所呈現佛教如五蘊、六根、六觸、十二因緣、十八界、四聖諦、六度、究竟涅槃等概念,以用心解心的直觀與集體抄經的現場實作體驗,進行人性至善喚醒事業。


 


1023日(六)am 10:30-12:20:「班雅明拱廊街閱讀圈」第一講(石計生)


1120日(六)am 10:30-12:20:「莎士比亞與聖經」研讀系列I (高榮禧)


1204日(六)am 10:30-12:20: 「心經:經心,抄經體驗」(吳寧馨)


 


演講地點:紫藤廬茶館(臺北市新生南路3161號)


參與方式:免費聽講、自由捐獻茶水費。


聯絡電話:臺北紫藤廬茶館(022363-7375


 


 


 

修真三代,以何為師

用戶插入圖片

中:來靜師父/左:石計生/右:吳寧馨。2010.08.30

這天你帶著出版社工作的學生吳寧馨去見 來靜師父,請賜墨寶並出版道書。早上十點多捷運上人並不多,你在座位上看著人上人下,想著二十五年前的一個夏天,重病的你經由全真龍門恩師的下手,逆轉了死神的召喚,有了今天更為瞭解自己的自己,與帶更為新生的道家幼苗去看師父的契機。

「最好不要當 師父」,來靜師父的忙碌從他律師事務所不停想起的電話可見一斑。除了公事,就是徒弟們的五花八門的俗世與練功諸問題。但他的心何其安靜,一如往昔,談笑風生,幽默以對。師父的應對世俗的本領就是岔開話題,從一邊緣性的話語往你所願望的中心走。講到你不耐煩的時候,你走就過不了第一層;能安靜聽下去就走進第二層,越往下越深,然後才來到了無人之境。

無何有之鄉,一個修真三代,以何為師的故鄉。

這裡,表面上的東西慢慢隱去,內在的東西光陀陀清晰可見,旋即消失無蹤。又回到真實,一個徒弟帶著他的學生去拜見大恩不言謝的 恩師。

超越語言的限制來自於不斷的言語,到了完全掌握後,語言就喪失了帶你陷入現實流沙的能力,它產生一種道法的轉向,言語之間,產生距離又瓦解距離,直到真情流露,直到斷情很難。

師父乃一口答應,書法清靜經。於2020年前。

推薦書籍:我愛三太子—眾神喧嘩太子幫

用戶插入圖片


我愛三太子—眾神喧嘩太子幫


 


雲遊天工作 著/向陽文化


出版日:2010/06/25


ISBN9789868247123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金石堂網路書店


俗麗的聖域/慾– 
「我愛三太子」如何可能?


    石計生


 


1.      


 


「充滿愛意的束縛,卻又是自由的」,當你在出現彩虹與燦爛煙火的高雄世界運動會看見電音三太子踩著摩托車風火輪出場的時候,那感動的同時腦海裡浮現尼采的這樣的名言,它是形容人在宗教體驗中所感受到的奇特感覺,如這曾經是古老神話《封神榜》裡的哪吒三太子,這現在幾乎是摩登台灣的代表,穿著二十幾公斤神像束縛中的狂喜自由,這俗麗的聖域/慾,隨著我們對於土地日益高漲的愛意而不斷擴大。


 


某種程度上你可以認為,本書所描述的近年來迅速竄起發跡於台南新營,遍及全台但是以南方的嘉義朴子、台南、高雄、屏東等為主的「三太子」熱烈話題,是一種民間信仰揉合當代流行影音舞步的跨越濁水溪的拼貼混種文化現象;但這並不是第一次,二00八年橫掃台灣影壇的《海角七號》所引起全國注意的,就是那飄著雨的國境之南的滿州里蔚藍海岸所發生的現實與歷史交錯,台語,日語和國語交織的故事。南方,或許因為它的燠熱與文化邊陲,向來是政治中心的台北過去所過度忽略或過度想像的空間。但是,從電音三太子、海角七號到你前一陣子才帶學生去的台北大稻埕之台灣流行音樂踏查行走,如果把視野遠溯至日治時期往返回看,就會發現這種拼貼混種的差異空間有其「去濁水溪」的界域,裡面有一種本書所傳遞的曾經瀰漫於整個台灣的既在地,又超越的熱烈真實。


 


也就是說,從歷史空間而言,三太子現象不僅僅是二00九年高雄世界運動會「時勢造英雄」的爆紅結果,而有其台灣文化的深層脈絡。如你那天所走過的大稻埕,那被火柴盒建築,倏忽加速的汽車道與大賣場所掩蓋的陳舊剝落空間:延平北路,繁華酩酊的黑美人酒家開始綿延數里的歌舞廳,而那路不遠處的一九二七年組織「台灣民眾黨」的「台灣人救主」蔣渭水當年行醫革命的大安醫院,台灣民報總部,志士文人往來用熱情以抗日的公共食堂;南京西路,著名的台灣歌謠巨星洪一峰,吳晉淮,紀露霞和鄭日清等聚集喝咖啡聊天的台灣第一家西餐廳波麗路西餐廳;貴德街的曾經由台灣人出資興建有冷氣的「第一劇場」的富商陳天來故宅,西寧北路的台灣歌謠作詞家李臨秋、靠近寧夏夜市的作曲家鄧雨賢執教過的日新國小,以及已經被三層樓水泥牆隔絕的大稻埕碼頭的露天歌廳。這些曾經是生活的常態,文化的必然,帶著在地特質又有深刻理想的活動域土,卻在政治權力轉化中逐步被邊緣化,遺忘。你走在其中,感覺一種「俗麗的聖域」的失落,大稻埕,清代以來的台灣文化重心,就這樣成為台北的「老區」,捷運所無法直接到達的隱形化的台灣文化,台客精神,卻巧妙地為濁水溪以南的三太子所繼承,持續全台灣,乃至全球發揚光大。


 


2.      


 


如果台客精神是代表活力,具有台灣特色的精神,那麼三太子必然像伍佰搖滾,檳榔西施和總和宮廟比鄰的夜市一樣,成為其中之一。這種事實上是高度混種的文化表現,其深層歷史脈絡是不斷跨界與擴張的,如書中所描繪:


 


「三十二尊三太子騎著現代風火輪——機車——進場開幕,緊接著十二進士神將、神轎團,伴著傳統北管音樂走入會場祈福。廟會熟悉的嗩吶聲響徹寬闊的會場,傳奇洪通手繪的大型旌旗飛揚著,向世界發聲的高雄世運會場,立刻展現了台灣式的「眾神雲集」,媲美希臘眾神環繞的奧林匹克。」


 


「但因這種尪裡面空間比較小、容易撞到下巴,後來都換成頭比較大的,原本中國式美人尖,也被改成日本山本頭,酒窩加深後就變得更可愛!」其實仔細看,就會發現眼前說話的這個人,大眼睛、小平頭、深酒窩,長得還真像朴子團的太子神尪!」


 


這種在地的異質拼貼,從傳統出神,自流行入化。這你覺得是源於台灣人非常內在的一種熱情介入又高度創新的精神性,其基礎在於這叢爾小島人民的俗麗求生存本能之外,還有處於颱風暴雨乾旱自然災害與不斷被殖民統治的人害間的骨子裡十分堅定的信仰,要不斷地吸納各種外來(事實上後來都成了內在以致於難以弄清楚孰先孰後)的力量成為自己的,如一九六0年代的被稱為「混血歌」的台灣歌謠,那是整個「我愛三太子」這本書混種文化脈絡裡的先驅之一,無論如何挪用他者的歌曲(台灣歌謠之用日本演歌,上海老歌或美國告示牌排行榜流行歌;三太子的尪仔表演時之用韓國的sorry, sorry y舞、kuso天鵝湖芭蕾舞、愛爾蘭大河踢踏舞等),其主體性總是被一眼就認出是屬於台灣的,無法取代的台。如寶島歌后紀露霞以「我心愛的人啊」為歌名唱台語版的周璇的上海老歌「天涯歌女」,與如長得像極嘉義朴子團的三太子神尪。


 


這俗麗的聖域/慾,總是從世俗出發,展現神聖的慾望的狂喜或自由,達到一種空間或領域上的界線性格,而三太子現象因為其神尪表演的高度移動性,尪的神格與肉體人格的交錯,產生令人難以抵擋的儀式與嘉年華式娛樂效果,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警告沈溺於現實商品的人們適可而止,那是非常道家的太乙真人高徒哪吒的「距世」既有入世人性的狂野不羈,又帶著出世神性的啟迪超然如此天真爛漫又深具理想的形象,通過台灣的神尪先鋒創新的勇往直前,讓我愛三太子成為可能。


 


(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