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歌謠與空間:石計生教授文章發表

2009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國際會議廳,20091110-11日,

主辦單位: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分項計畫—地理資訊應用推廣子計畫,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會議時間:2009年11月10日(二)~11日(三)

    ■會議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會議廳(台灣大學第二活動中心內)

     (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http://www.meeting.com.tw/location.html

    ■會議資訊:http://aspa.teldap.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73&Itemid=234

    ■會議議程: http://aspa.teldap.tw/index.php?option=com_docman&task=doc_download&gid=365

    ■報名網址:http://aspa.teldap.tw/index.php?option=com_chronocontact&chronoformname=gis091110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09年10月31日止。

     2009年11月2日(一)於網站公告名單及序號。



用戶插入圖片

 

大台北地區台灣歌謠的「媒介迴路」空間考據

(1960-80)


石計生*  黃映翎**

摘要

本文運用地理資訊科學(GIScience),再現1960-80年間大台北地區(台北市西門町、大稻埕與台北縣三重埔等地)的傳播台灣歌謠的「媒介迴路」:包括歌廳、舞廳、電影院、劇院、廣播電台和唱片行工廠的空間分佈,探索音樂流傳與媒介興衰的城市社會意義。搭配針對紀露霞等對象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發現(1)西門町、大稻埕和三重埔這個排序,不僅僅是其媒介迴路空間的歷史開發先後,同時也表示著其空間位置與當權的政治權力的近遠距離等所產生的音樂空間的族群語言分化過程;(2) 作為「媒介迴路」的大後方,台北縣三重的以台北橋為頂點、中央南北路為邊界的類似「三角洲」的密集娛樂區域,其空間聚集顯示仍深受台北市的流行拉力影響。而三重其唱片行工廠的聚集則與當時的一窩風風潮、工廠規模不大設置容易和簡化和集中的產出唱片流程有關;(3)台灣「媒介迴路」的獨特性在於三重埔與台北市的空間連帶與音樂性聚集,其中有居住遷徙的偶然成分,也有音樂家氛圍養成親和的必然成分。

關鍵字  地理資訊科學、媒介迴路、紀露霞、台灣歌謠、城市社會。

  

*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東吳大學人文社會研究室及GIS技術支援中心主任。

南京大學兼任副教授。

** 東吳大學社會學碩士,GIS技術支援中心專任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