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IGU Regional Conference, Kyoto: 石計生教授2013年8月赴日本京都發表臺灣歌謠與GIS的跨界學術論文

用戶插入圖片用戶插入圖片(和老友京都立命館大學地理系矢野桂司Keiji Yano教授合影,他是此次大會的秘書長,忙碌一整天,非常辛苦,尤其今天開幕式時日本皇室王子與王妃蒞臨會場,安全檢查嚴密,他處理的非常得當,晚上終於鬆了一口氣,一起聊天,甚為愉快! 2013.08.05)

石計生教授日本京都學術論文發表:
數位化演歌風格臺北:臺灣歌謠想像中的日本文化空間,1930-60

以東吳大學GIS創造力暨產業育成中心,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中心主任身份,石計生教授將於2013年8月赴日本京都,以臺灣歌謠與GIS的跨界學術論文「數位化演歌風格臺北:臺灣歌謠想像中的日本文化空間,1930-60」(Digitalized
Enka-stylish Taipei: The Japanese cultural Space of Taiwanese Ballad’s
Imaginary, 1930-60)為題,在京都大學主辦的「2013年國際地理聯盟–區域會議」(2013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Regional Conference)公開發表過去長期國科會研究部分成果。期間,亦將赴立命館大學(Ritsumeikan
University), 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進行學術參訪,亦將受邀至奈良拜訪著名日治至戰後的台灣電影研究專家川瀨健一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石計生教授至將於八月四日至九日舉行的日本京都2013 IGU Reigional Conference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聚焦在運用地理資訊系統製圖所呈現的數位化演歌風格臺北,本文探究特別受到來自日本影響源的混血歌的臺灣歌謠音樂的文化空間。從1930到1960年代,這種音樂形式的活動範圍是在俗稱「臺北三市街」的艋舺、大稻埕和西門町。二次大戰前,演出這類日本風格音樂的場所主要聚集在西門町,然後戰後轉移至大稻埕。結論,本文認為這種族群—音樂—地理上的差異分布是握有統治權力的日本殖民與國民政府的主流語言—聆聽習慣有關。所有和文化產品與社會意義糾纏而產生文化想像的歷史論述,顯示了其對日本演歌風格的臺灣歌謠,居住於臺北的聆聽者的關鍵理解。
用戶插入圖片

訪談台灣歌謠楊三郎的傳人作曲演奏家紀利男先生

用戶插入圖片 在公館胡思二手書店訪談台灣歌謠著名作曲家楊三郎的傳人紀利男(和寶島歌后紀露霞, 2013.04.05)。

雲林水林鄉人的紀利男,生於1940年,19歲時因最被楊三郎讚揚與推崇的寶島歌后紀露霞介紹加入楊三郎的黑貓歌舞團,因受楊三郎賞識個別教導一年,從音樂方面完全一張白紙,到能懂樂理作曲,吹得一手好薩克斯風。說在黑貓時期,時常跟著全省巡迴演出,時常看見楊三郎趁夜黑人靜起身作曲,也曾看過他和作詞家周添旺一起邊喝酒邊推敲如何用戶插入圖片把詞曲搭配得當地創作的歷史鏡頭。紀利男說,自己歌曲雖做得很多,包括余天的又見黃昏與鄧麗君的後悔愛上你等名曲,卻不太敢做台灣歌謠,原因就是被其恩師楊三郎和周添旺的艱辛創作過程給嚇到。直說:台灣歌謠真的很難做得好啊!這更顯露楊三郎被紀露霞唱紅的望你早歸,孤戀花和苦戀歌等名曲之珍貴。紀露霞與紀利男雖無血緣關係,卻以姊弟相稱,原因除了雙方父親熟識外,還有紀利男加入黑貓時,楊三郎看他沒有樂器,就拿了一張當票給紀利男,叫他自己去當鋪把那價值800塊薩克斯風贖出來。1959年,紀利男才高中畢業,當時沒有錢,就去找已經紅透半邊年的紀露霞借: 那天我去找大姊,說要贖出薩克斯風。只見紀露霞睡眼惺忪,穿著睡衣出來說,要多少錢?就二話不說拿了八百元給我。這樣對我好,我一生感激。有了那隻薩克斯風,我的音樂生活才開始。紀露霞說:我那時也沒想這麼多啦,當時唱一首歌一百元。當時有那些錢,就給他了。
      1960年,紀利男退伍後,先在國內發展,1971年帶台灣樂團到了新加坡的海燕歌劇院成為音樂指揮兼節目總監,大量引進台灣的一線國語,台語歌手至新加坡,一待就是十年,票房奇佳。到現在他還把新加坡當作第二故鄉,常住那裡。後來想更上一層樓,1978年想加入日本作曲家協會,但是困難重重。當時紀利男就自己錄了兩卷自己創作的作曲錄音帶約四十首,送給會長服部良一聽。投票那天,紀利男說:服部良一問在場十幾位審查委員意見,沒有人反應。這時服部說,我把紀桑給我的音樂聽了,很少有人能夠做那麼多不同曲又保持水準,我看是有資格加入我們會員。你們看怎樣?會長都這樣講,其他人就沒意見,鼓掌通過,雖然掌聲很小。紀利男因此成為加入該會的第一個外國人,並於翌年榮獲日本古賀(正男)賞作曲賽首位外國人入選,且入選分數最高,當時是非常高的榮譽。紀利男尊師重道,感激其恩師楊三郎的教導,就把楊三郎請到東京去參與他的受獎儀式,傳為佳話。雖然如此,獲獎的紀利男卻打不進去排他性很強的日本流行音樂樂壇,將在新加坡賺的錢在日本花光後,就重返台灣。紀利男說,但我在日本學習到一件事,就是對做音樂的執著與細膩。我回國後做的曲台灣卻說我的太深了。我才知道台灣音樂落後日本三十年啦!1992年在台灣製作楊三郎台灣歌謠交響樂章,獲得金鼎獎,而紀露霞也是因為演唱其中的歌曲正式宣告從嘉義重返台北歌壇。這一切的因緣,都巧妙地說明了台灣歌謠的一段迷人的歷史,值得作記。(石計生後記,2013.04.05)


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矢野桂司(Keiji Yano)教授蒞臨東吳大學演講


京都立命館大學矢野桂司教授蒞臨東吳大學演講

用戶插入圖片
應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召集人石計生教授之邀,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地理系矢野桂司(Keiji Yano)教授,將於2011年10月19日下午三點半,蒞臨東吳大學外雙谿校區,以矢野教授長年致力的虛擬京都GIS成果,進行精彩演講。歡迎大家參與聆聽。

演講人:矢野桂司(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地理系教授)
講題:虛擬京都與歌舞文化
主持人:石計生(東吳大學SocGIS中心召集人,社會系教授)
時間:2011年10月19日下午三點半
地點:東吳大學外雙谿校區哲生樓H203教室


在京都龍安寺





用戶插入圖片

在京都龍安寺(石計生,Kyoto, Japan, 2001.06.25)



                              

                               一片寂然。旋蟬聲四起。這箇全真道樂。人間世。喧囂寧靜。

有志之人,早當覓身中寶殿,體外朱樓,不解修完,看看倒塌。聰明君子,細細察詳。

所以真正有志氣要找到自己是誰,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的人,就應該向內不向外,不去愛慕那些外在的瓊樓玉宇,內探自己身體中的元神—本來無限的自己—的無形寶殿。你看看那些身體之外的高樓大廈,有時還沒蓋好,碰到地震或者蓋好碰到恐怖主義攻擊就倒塌了。世上聰明的謙謙君子啊,要好好想想仔細詳查其中利弊。

(王重陽。《重陽立教十五論》之〈蓋造〉,奎澤石頭今譯)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