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屆(2013年)時報文學獎新詩組審查//石計生教授對於本次入圍複審作品特色與評審原則:

用戶插入圖片
第三十六屆(2013年)時報文學獎新詩組審查

石計生教授對於本次入圍複審作品特色與評審原則:

1.作品特色:在審查的四十篇作品中題材十分多元,大歸類為情感抒發與社會寫實兩大類,包括情感抒發又有情感與思想反省; 社會寫實又有社會/政治事件和環保生態關懷等,這顯示了寫詩者除了關心自我外,也能深入臺灣各種現實問題;無病呻吟者少,視角逐漸開闊,是為可喜之現象。

2.評審原則:我對語言掌握,想像力考察和全詩結構很有理想性的高要求。深度的語言修養的掌握方面,詩的語言不可抽象,我直接剔除拮据聱牙的⋯⋯作品,力求直觀上就能理解。當然,有些涉及題材上的抽象需要,會有一些必須的轉折,停頓我也欣然駐足,這是詩思想醞釀上的必然。而豐沛的想像力並非天馬行空,所有明喻暗喻都必須在可以理解的現實基礎或書卷中被產生,不合乎這個原則的詩也會被剔除。而全詩結構的理性運作從來就不是件容易之事,它可以是傳統起承轉折前後鋪陳呼應,也可以是後現代結構的無中心爆裂,但重點在於閱讀時的邏輯上的合理性,仍然必須是與題材要表現的符號能指有關,它絕非寫詩者自以為是的任意安排或隨便置換可以達成。

3.基本上我會對寫傳統情詩採取更高的標準,因為這種被寫得氾濫的題材,需要更為細膩的寫詩能力支撐;而社會寫實最戒口號斷言與意識型態,我要求寫詩者必須有軟化意識型態為流動的抒情或思想之能力。

4.總的來看,本此作品均難以達到上述理想性的原則,是以在次要中找出重要這卻是件困難的事。寫詩並非為了得獎,而是裸露,不論所欲者何。成為一個寫詩的夢想者,成為一個能將所見入詩的社會正義追求者,抒情、反思、惘然,不只是憤怒,詩能夠做到的本來很多。

(二0一三、八、二九 臺北外雙谿文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