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開講 紀露霞開金嗓唱青春嶺MV(週末士林王家前聽台灣歌謠)

“/>” width=”400″ height=”300″>

“>[Flash]


用戶插入圖片
寶島歌后紀露霞蒞臨現場,獻唱青春嶺


美學策進會2012.04-06演講的以下這場演講地點更改。因故由紫藤廬茶館改至士林王家舊址

 414() pm3:30-5:30 回風三0到六0:紀露霞歌裡的上海味與日本美空雲雀味 (石計生)

地點: 士林王家(搭捷運士林站一號出口中正路下車,沿捷運線往北走,至台北巿士林區前街五巷14號王家。) 請自備報紙我們席地而坐開講,現場石教授將以留聲機和電唱機放送7833轉唱片。

用戶插入圖片

美學策進2012年04-6月活動表

講者
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美學策進會會長)

高榮禧(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李元璋(週末哲學家、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歌聲與詩哲學專題:紀露霞莊子與莎士比亞

 

本演講專題是通過寶島歌后紀露霞歌聲,莊子哲學和莎翁的詩篇探究藝術的社會與美學特質。其中4月與5月份石計生以其長期對於台灣歌謠的探究與流行音樂採集,將播放紀露霞的國語和日語翻唱歌,解析1960年代的台灣與30年代的上海與日本社會關連;進而播放紀露霞的歐美歌翻唱,凸顯台灣歌謠的準全球化現象。4月份另一場李元璋則以其莊子的深厚修為與體驗,運用新視角針對庖丁解牛篇章提出有別於一般見解的觀點。6月份高榮禧則展現自由出入莎士比亞劇本裡的性別角色意涵,以卓越學院句逗與詩人風範。美學策進會亦將於5月份在台北中山堂舉辦戀戀紀露霞:寶島歌后粉絲大會串特別活動,為67日紀露霞演唱會做準備。

 


414()am10:30 回風三0到六0:紀露霞歌裡的上海味與日本美空雲雀味(石計生) (地點更改)

421() am10:30-12:20 莊子美學觀察一:庖丁解牛的新實驗(李元璋)

512()am10:30 全盛六0:紀露霞歐美歌裡的「準全球化」(石計生)   

630() am10:30 從性別角度看莎士比亞劇本(上)(高榮禧)

演講地點:紫藤廬茶館(臺北市新生南路3161號)

參與方式:免費聽講、自由捐獻茶水費。本演講是公益演講,講者必須自付投影機等費用。

聯絡電話:臺北紫藤廬茶館(022363-7375

 

特別活動:戀戀紀露霞:寶島歌后粉絲大會串

526() pm2:30戀戀紀露霞:寶島歌后粉絲大會串

中山堂二樓堡壘咖啡/免費入場(需報名,名額100)網路報名http://goo.gl/D67TI  

或上班時間致電:02-2881-9471~6108 周小姐

主辦:東吳大學人文社會研究室/SocGIS中心

協辦:自由時報、美學策進會、堡壘咖啡。

活動內容詳見http://www.gis.net.tw/  

 

發現新紀露霞歌曲:訪談台灣歌謠「春花夢露」作曲家林平喜之子林辰雄


寶島歌后紀露霞與「春花夢露」作曲家林平喜

這天因為高榮禧教授的法國巴黎索爾邦大學學弟李元璋的引薦,一行人來到新北市板橋的林宅,訪談一位林辰雄先生。來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這裡發現新的寶島歌后紀露霞演唱的黑膠唱片; 其二是為了解決一個台灣歌謠學術研究的公案:誰是春花夢露的作曲者?林辰雄先生是著名的板橋林家的後代,他和兄弟都收藏大量的黑膠唱片,是據說真正台灣歌謠春花夢露的作曲家林平喜的兒子。我聽說有新的紀露霞黑膠當然很高興,又能釐清經典台灣歌謠春花夢露的作者,雖然這天來到板橋已經近晚上八點,仍然相當雀躍。林辰雄先生七十好幾,中氣十足仍然健談,大家一起喝起三十年陳年紹興聊聊天,有趣的是,這些酒都是他昔日當流行樂隊鼓手直接放在鼓旁帶回家的贈品,越陳越香。對於自己的父親,板橋林家林平喜的音樂生活,和自己的音樂家庭說了很多,也看了相當多珍貴的台灣歌謠文物。他的父親林平喜是板橋地方仕紳,喜愛音樂,曾組織板橋新音樂團,他自己克紹箕裘,也成為地方著名的幻象爵士樂團鼓手; 夫人時常業餘登台演唱,女兒林惟華是台北體院舞蹈系助理教授,另一女兒林維芬也在北體舞蹈系和師大兼課,兩人都是劉鳳學舞蹈團的傑出舞者,一家藝術天分均極高。

 

林辰雄先生拿出大量父親資料:出生於1909年的林平喜先生(1986年逝世),這幾乎被遺忘的台灣歌謠重要作曲家,1925年從就讀的板橋大觀國小(日治時期公學校)的高等科畢業,也組織了一個重要的「板橋新音樂團」,常在自己花園寬敞家裡行吟創作,在地方上自娛娛人,後於民國三十九年(1950)參加台灣廣播電台的演出,重心就轉移至廣播界。這裡有一份油墨印的珍貴資料「台灣廣播公司民國三十九年八月份音樂演奏時間表」,可以一窺二二八事件後的當時廣播音樂節目的內容:林平喜先生以板橋音樂研究社名義,在1950827日星期日的早上8:30-9:00,由林平喜指揮,包括獨唱與輕音樂演奏,演出最新台灣歌謠曲集。另有由呂麗舜等組織的台灣中華口琴會口琴輕音樂團演奏的台灣歌謠獨唱與口琴演出,郭曉鐘編曲的包括初秋風,青春嶺,姊妹愛,鴛鴦夢,雨中鳥,白牡丹和日日春等台語曲目,演出時間是820日星期日的早上8:30-9:00,台灣歌謠只有這兩個時段。其他週一至週五(週四為青年歌唱指導)多為國樂,西洋古典音樂和宗教音樂演奏,如包括當年提拔紀露霞唱歌錄製黑膠唱片綠島小夜曲和河邊春夢等的中廣指揮陳清銀,鋼琴獨奏西班牙舞曲,伴奏女高音獨唱聖母頌與歌劇蝴蝶夫人插曲,與我住長江頭等國語歌曲。也有自由中國樂隊,台聲國樂團,台聲合唱團(呂泉生指揮),台北青年會基督徒團契聖詩班演唱宗教歌曲等。這份台灣廣播公司的節目表足以說明,二二八事件後沒幾年的廣播節目,台語歌曲的播出時間已經受到節制與邊緣化。


用戶插入圖片                     (紀露霞唱,林平喜作曲,台灣百合唱片KO46黑膠封面,林惟華提供, 2012.04.05)

張佳修作詞,林平喜作曲,李清風, 紀露霞合唱的 寶島花鼓,

張佳修作詞,林平喜作曲,紀露霞唱的 春雨

林天津作詞, 林平喜作曲,李清風, 紀露霞合唱的 水鴛鴦

但究竟林平喜是在日治時期怎樣組織這音樂團?他兒子林辰雄因為生於1943年,所以無從得知。不過,戰後的事情林辰雄記得一些和寶島歌后紀露霞有關的片段。時間應該就是紀露霞全盛時期的1955-1960年間,林辰雄記得小時候和父親林平喜一起去新公園旁的錄音室,看寶島歌后紀露霞與李清風錄製新歌,對於歌后的風采嚮往不已。而那些歌就是在我眼前的這張珍貴歌單(201245日由林先生女兒林惟華也提供了唱片封面與歌曲,作為我進一步學術研究之用)這張唱片是台灣百合唱片,上面寫著台灣最新流行歌,流行歌編號KO46,兩面共八首歌。A面有1.寶島花故(紀露霞,李清風合唱)2.寂莫(張美雲唱)3.南國之戀(李清風唱)4.思念(張美雲唱),而B面則有1.水鴛鴦(紀露霞,李清風合唱)2.別離曲(張美雲唱)3.美人城(張美雲,李清風唱)4.春雨(紀露霞唱)等。所以,比對唱片與歌單,其中由紀露霞唱,林平喜作曲的有三首:(1)張佳修作詞,林平喜作曲,李清風, 紀露霞合唱的 寶島花鼓(2) 林天津作詞, 林平喜作曲,李清風, 紀露霞合唱的水鴛鴦和(3)張佳修作詞,林平喜作曲,紀露霞唱的春雨。這些我過去六年來研究紀露霞與台灣歌謠裡從未看過的曲目的出土,覺得十分驚喜,也充分印證了紀露霞說她在年輕時期唱過一兩千首歌並非虛言。
用戶插入圖片


用戶插入圖片

另外,從林辰雄拿出其父親林平喜的泛黃手稿看來,約寫了近一百首歌,除了傳唱至今的月下愁人月夜嘆春花夢露等歌外,還有許多尚未發表的歌,因為涉及家族智慧財產權,故不能公開,殊為可惜。不過,其中一首三步珠淚歌曲上,林辰雄細心地將舊歌譜保存,上面清楚寫的:板橋新音樂團
編作字樣,
證明該團之存在。
春花夢露這經典傳唱歌曲的來源,應該是台灣歌謠學術研究裡的一個重要修正。根據林辰雄先生的口述,春花夢露的作詞者江中清,屬於板橋新音樂社,當年常到花園裡和他父親林平喜討論創作台灣歌謠。當江中清寫了春花夢露的歌詞後,是由林平喜作曲,而不是目前流傳的江中清。而且如果是江中清的話,以現有的資料來看,不可能只寫了春花夢露這首經典歌後,再也沒有寫其他的歌,這是對於一個作曲家合理的質疑,而我在板橋林宅所看到的林平喜手稿有近百首。林平喜作為日治時期板橋仕紳與228戰後地方50年里長,是衣食無缺,甚為富裕的布爾喬亞階級,創作台灣歌謠純為興趣而非金錢,兼以當時並無智慧財產權觀念,所以當江中清說要印成歌本發行時,林平喜並無詳查,任由他去,乃迄今以訛傳訛。我想,這說法是有可信度,因為觀察當時歌本,江中清都是作詞,幾無作曲,因此,此事基本上可以確定。

 

而就林辰雄先生本身對於打鼓的愛好,在戰後幾乎和著名的鼓霸樂隊同時,約於民國四十二年(1953)左右,參加由楊永松擔任團長與指揮的「威斯爵士樂團」(應和鼓霸是從cuba一樣,也是英譯,如Weese?
需進一步訪談),擔任鼓手。基本上,於鼓霸於國賓,豪華等中山北路上的高級飯店演出比起來,「威斯爵士樂團」比較像是平民化的樂團,雖然能力一點都不遜色。林辰雄先生說,主要去的地方都是台灣人的婚喪喜慶演奏,1950-60年代的習慣都要請個樂團。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是:過去學術研究上,如上次柏克萊大學Andrew
Jones
教授在台大音樂所演講時認為戰後最早演奏美國或拉丁美洲流行樂的樂團是鼓霸樂隊,但是這次訪談顯示:至少「威斯爵士樂團」在當時是同時存在的樂團,其中團員亦有相互流動的現象,後來亦有從越戰美軍樂隊過來的樂師參與。林辰雄承襲乃父遺風,演奏打鼓也不主為金錢,而是興趣。故常流動於台北各大飯店,歌舞廳演奏,後來又參加由柯顯明領導的「幻象爵士樂團」,一路打鼓演奏自娛娛人至今不懈。而其黑膠唱片收集也有幾千片,對於板橋樹林一帶戰後50-60年代唱片行如數家珍。其來源幾乎都是他的朋友樹林的南國唱片等送給他的,有時也會帶著女兒去買。林惟華和維芬姊妹就說:「小時候爸爸常常牽著我的手去那條都是棺材店的街上去買唱片,我其實很害怕,小小唱片行就在一排棺材店中間,每次爸爸去就問有沒有新唱片」。除了爵士,古典等外,其中台灣歌謠數量據說龐大。

 

在林辰雄一家人親切的紹興酒與小菜親切招待下,從晚上七點半一直談到了十點多,都忘了時間。夜色已深,我們一行人就禮貌告辭,相約未來有機會去看看林辰雄先生的黑膠收藏,或許可以找到更多紀露霞等的台灣歌謠進行數位典藏,為台灣文化保存盡更多心力。今夜很冷,但心裡卻很溫暖,板橋林家作為台灣仕紳,除了商業經營很成功外,因為林平喜和林辰雄等這樣的音樂創作與保存經營,讓台灣人有機會留下紀露霞等的這些聲音與文物,甚為感動。

 

那攝氏十度冰冷迎面的台灣風裡有我微醺踉蹌的步伐,我想我應該常跨出淡水河,看看更廣闊的土地與世界。 (石計生2012.02.19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