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Dylan得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

14581290_10154236845117182_5582245554531882937_n

台灣文化協會在中山堂光復廳:我從蔡培火談到陳君玉,日治時期臺灣歌謠的發展的探究終於起了個頭。就像日本歌謡演歌到艷歌,可以說1920年代蔡培火的台灣歌謡社會運動歌到1930年代陳君玉的流行小曲,是一種從政治文化啓蒙到市場化抒發心情的過程。這趨勢一直影響到戰後1950-70年代臺灣流行歌的發展;歌也逐漸和文學分離,成為一種獨立發展的俗文學形式,這種分離代表了歌文化本身所涉及的作詞作曲和編曲、伴奏到唱片發行的複合跨界表現,逐漸成為台灣人民日常生活的主流。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由詩人流行歌者Bob Dylan(只有作詞、演唱,作曲並非是他)獲得,所引發的兩極對立意見,或可從文學的純粹性和歌學的複合性的差距思考,文字和歌的距離與辯證過程,更能看清其中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