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歌音樂分析:(1)周璇「天涯歌女」和紀露霞「我的愛人啊」版本比較

混血歌音樂分析:(1)周璇「天涯歌女」和紀露霞「我的愛人啊」比較   
       
(石計生教授音樂社會學國科會研究2007-2009部份成果) 



目前學界對於1960年代「日歌台唱」的混血歌形式研究較多,但是「中歌台唱」的部份卻很少注意。 紀露霞於1957年左右所錄製的寶島唱片中一首歌「我的愛人呀」,石計生考證是1937年周璇以國語所唱的「天涯歌女」的台語版。這裡針對周璇與紀露霞的歌曲細節的音樂分析比較,引發的社會學思考是文化中國究竟是如何在當時與其他的混血文化力量(如日本,美國等)競逐?這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2009.03.22)。








































 


細節


曲名


演唱


曲式


拍子與速度


配器


風格


調性[1]


織體


唱片公司


出版年代


天涯歌女


周璇


strophic form[2]


(三段歌詞,音樂重複三次)


4/4


c= 66~69


胡琴、梆子、琵琶、揚琴


民歌小曲[3]


前奏為A大調,但主旋律進入時為降B大調宮調式


複音織體[4]


(對位形式)


百代唱片

國語


1937


我的愛人呀


紀露霞


strophic form


(三段歌詞,音樂重複三次)


4/4


c= 72~76


西洋樂隊編制:


鋼琴


長笛


豎笛


小提琴


銅管


速度稍慢的狐步節奏


前奏與主旋律進入調性皆為降B大調宮調式


主音織體[5]


寶島唱片
[6]

台語


1957








[1] 以錄音演唱的音高來判斷調性。



[2] strophic form :在歌曲中,不同段歌詞搭配相同曲調的形式。



[3] 洪芳怡,《天涯歌女:周璇與她的歌》,台北:秀威出版社,2008



[4] Polyphony,指一個聲部以上的樂曲,各聲部獨立,有其獨自的旋律、節奏。



[5] Homophony,指音樂作品以高音聲部為主,或是有其明顯的旋律線,而其他聲部為伴奏的設計。
[6] 來自台灣歌謠收藏家陳明章的21張紀露霞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