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2007年六月底由台北儒林出版社榮譽出版。
本書乃階段性總結石計生教授從一九九九年以來,長期致力於地理資訊系統的跨界思考的代表作。本書主要特色在於方法與理論層次上有著觀念創新的突破,將自然科學擅場的地理資訊系統(GIS) 挪移至人文社會科學,強調從「自然空間」轉向至「社會空間」的重要性,並從理論,方法與研究實踐諸層面建構並宣告使用「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的打通理論的「結構—個人」與方法的「量化—質化」任督二脈的「新城市社會學」時代的來臨。
同時,經由和台灣地方相關的實例列舉與詳細步驟解析,將全球通用的ArcGIS軟體的操作,第一次真正帶領至社會科學研究教學的新境界,並附上範例光碟。理論與實際的交乘創新,使得本書允為石計生教授空間想像力的爆發與沈澱。
自序:這是「文藝復興人」的跨界追尋
⊙ 石計生
1.
自從由儒林圖書出版《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2001)、《人文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資料與MajorGIS解析》(2003)以來,本書可謂是我過去七年來關於地理資訊系統(GIS)的跨界思維的階段性代表作。
「跨界」(cross-border)既象徵著創新也意味著艱難。整理書寫文稿的這段時間,我時常想起1995年那酷熱夏天負笈從台北跨界至芝加哥求學的忐忑心情,迢迢十六小時萬里上的飛機忽睡忽醒,俯視從未去過的北海道、阿拉斯加、中西部大平原,然後降落在一廣遒似無邊際的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畔的奧海爾(O’hare)國際機場。時差日夜顛倒,宛如醒在夢裡的人,連續一週的無法成眠,熱浪熱死芝加哥市六百老人等消息,皆暗示著跨界彼岸的艱難。而在租居的南拉佛林街楓葉搖曳生姿招迎下,作為一個我自己相信的能夠「把權威與教條融化於人文美學精神中」的「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終究憑藉意志力與求知精神,嶄新的生活與讀書經驗,就這樣在半年冰天雪地的美國北地中拉開序幕。
和中國道家精神暗合、結合美學與科學的「文藝復興」式「找尋失落的自我,肯定萬物間的關連」整體,是我進行各式文體著書寫作的根本動力,也是這本《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初衷。和前面兩本書相比,這本書廢棄了較為冗長的表述,在形式上我確立了對於地理資訊系統跨界運用於社會科學的名稱為「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i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英文簡稱SocGIS,聽來感覺簡潔且有力量。並且,脫離自然科學界工具理性的取向,我也第一次明確定義「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為「一種將地理資訊系統的繪製數位化地圖與個人創新設計的組織化功能,應用至『以人為中心』的人文社會科學範疇,並開放地容納多元特質,調整,詮釋,重構地理資訊系統的實證或非實證流程」。這定義特別高舉「以人為中心」和「詮釋」的SocGIS特質。當自然科學學者若問我:SocGIS是不是GIS的一個特殊面向?我的回答有兩個層次。首先,從「工具」層次上而言,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若是一條河川的下游,上游則是自然科學,下游是必須虛心向先行至少三十年的自然科學承接其流脈與學習其技術進步,所以SocGIS是GIS的一個特殊面向;但從「創新」觀念與「理論」層次而言,我則會斬釘截鐵地說「不是!」因為,自然科學向來重「物」輕「人」、重「客體」輕「主體」的世界觀,時常將人貶抑為數位控制自然系統的被動成分,邊陲化人的發聲。而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下游所注入的大海,卻有納百川的「肯定萬物間的關連」的性格,是基於不是只有理性,仍有豐富感情與個性的「人文精神」,和能「調整、詮釋、重構」的方法論上的多元性,其中,蘊含著從我們俯仰呼吸的生活與行走的地方產生理論的無限可能。因此,形式上本書直接認為兩者根本不同在於:自然科學的「地理資訊系統」找尋規則(rule);而「社會地理資訊系統」著重「詮釋」(interpretation)的建構。但既然同是一個江河注入大海的過程,我則進一步認為,跨界的「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現在與未來將都不會屬於現今學術分科下的任何一學系,而是不管是被視為自然科學的地理學或森林學,或社會科學的歷史學或社會學,只要意識到應以創新觀念與多元詮釋面對人的世界的研究,放大心胸,則原本工具理性的GIS將轉型為具備價值理性的SocGIS。
「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乃是打破打破門派之見的跨界而開放的學術世界。
2.
En un lugar de la Mancha, de cuyo nombre no quiero acordarme, no ha mucho tiempo que vivía un hidalgo de los de lanza en astillero, adarga antigua, rocín flaco y galgo corridor
(曼查有個地方,地名就甭提了,不久前曾住著位貴族。他那樣的貴族,矛架上有一支長矛,還有一面皮製的盾,一匹瘦馬和一隻臘兔狗)
從內容上而言,本書所呈現的是有點像文藝復興時期的小說家賽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的著名(反)騎士唐吉訶德(Don Quixote de la Mancha)的挑戰風車(幻想為巨人)的行為。我堅持著過去長期的觀點:「那裡存在著一個學術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有關連,包括地理資訊系統與社會學等等等。」我拿著長長的矛,皮製的盾,騎著瘦瘦的馬和解我憂傷的狗跟隨,就這樣去完成一個夢想。
本書的上篇完整說明了我的建構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的理論、方法與問題的思考。跨界需要視角轉換(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這需要勇敢提問與嚴密論證。我的切入問題意識在於:社會地理資訊系統,首先要面對其生活世界意涵究竟為何?若不承認人是系統中的被動單位,則勢必要思考人所面對的空間(space)就不只是同質性的「自然空間」,而是充滿差異的「社會空間」(social spaces),亦即,找回以人及其空間活動的主體。而書中對於「社會空間」諸理論流派的探討,讓社會科學與GIS匯流的可能漸漸浮現。因此,跨出「社會空間」這一步後,旅程才展開,繼續拿著我的長長的矛去探索SocGIS的工具或理論的性格中,進行空間視角的人文轉移,並產生跨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對話,和如隆德學派賀格斯特藍(T. Hägerstrand)的時間地理學與著名社會學家紀登斯(A. Giddens)的結構化理論的對話後激發出我的創新想像力與其實踐成果,是搭橋質化和量化研究的兩條徑路:其一是走向「空間主從式結合」的SCG方法;其二是「時空GIS」的掌握人在日常生活時空中行動軌跡「路徑化」呈現與詮釋。在書中,我並且各舉了一個我的研究實例來佐證這些道路的存在指向一個地方:「社會地理資訊系統」。
而在本書下篇的部分,介紹實際操作GIS以進行研究教學,這純粹是我的學術騎士生涯所使用的長矛的變化。在過去曾出版的兩本書中,分別使用過奧地利的WinGIS與台灣的MajorGIS,它們作為矛或舊或新,均曾在我這「文藝復興人」的跨界追尋中扮演階段性角色。特別是台灣出品的「小而美」的MajorGIS,我可以很驕傲地說,它仍然是伴隨在我身邊非常銳利、有生產性與美學意涵的力量。本書所介紹的ArcGIS,則是美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地理資訊系統軟體公司ESRI的產品,其英文化介面既是優勢也是教學上的困擾,我則把它視為世界通用並和其他國家學者對話時的共同語言。但即使先進如ArcGIS,其軟體操作和我在上篇所鋪陳的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宏觀架構與思維,有著明顯的落差,特別是後現代地理學家蘇賈(E. Soja)所提出的「社會空間」中的「第二空間」與「第三空間」如何在數位地圖上表達等問題。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是在GIS軟體進化與使用程度,是否能夠搭配上「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研究視野(visioning)與實際需求,或者,也可以說:「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研究視野與實際需求反過來影響與激化GIS軟體的科技進化。這些謀合,均需要智慧與時間來完成。而就目前而言,從實際教學與研究層次來看,以深具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範例與資料進行實作,是跨進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理論與工具性對話的首要工作。因此,針對各個相關操作章節,特別是本書第五章的空間分析(包括行動軌跡分析(Tracking Analyst)、環域分析(Buffer Analysis)、空間自相關(Spatial Autocorrelation)分析(Moran’s I 與熱點分析(Hot Spot Analysis)、空間校正(Spatial Correction)與地址定位系統應用;第六章的以模型建構器(Model Builder)建構研究模型等,均以我們比較熟悉的台灣的人文社會實例進行實際操作,這部分應屬創舉。這讓我有信心可以同時以ArcGIS作為社會地理資訊系統教學研究的軟體使用選擇項之一。
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的人非常多【註】 ,這也證明我的唐吉軻德式學術騎士生涯並非完全孤獨,這書代表著階段性視野(visioning)的完成,未來將是在理論思辨與工具性操作、自然空間與社會空間、地理資訊系統與社會科學、美學與科學之間的更多融合與超越創造,這是希望「我」的成為「我們」的「文藝復興人」的跨界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