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楊牧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2010)

用戶插入圖片孤獨的幾何:楊牧詩的數學美學
楊牧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0年9月24-26日

◎ 論文題目:
 孤獨的幾何:楊牧詩的數學美學
 
◎ 時間:2010年9月26日
◎ 發表人: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 主辦: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 
◎ 會議議程: http://tailit.nccu.edu.tw/app/news.php?Sn=144

                                                                                        摘要


從綴飲、授業與登涉等生活視角,以一種作者與研究對象來往的書寫方式出場,本文所提出的探索楊牧詩的「數學美學」,指的是通過數學中的幾何原理:點、線、面與空間之間的位相關係,穿透楊牧詩時有詰屈聱牙的文字表象,裸露其中的日常與哲學沈思美學奧義。葉珊作為楊牧的生命連體,其與常人更為接近的有血有肉追尋,被視為是造就楊牧孤獨的幾何詩學的必要構成;而楊牧經由王靖獻的學術閱讀,加深了他的輪廓,逐漸的抽象洞察,印象浮水印為詩,仍不忘回眸凝視葉珊的具象入世,受困迫的愛與熱情。兩者相互滲透,內容與形式互為動力,雖隨著生命史變化有所傾斜。

對於情感的完全依靠到完全抽離,是冷暖線條與點面的交織作用,它必然會達到某種美學空間的了悟,其中可有詩的抒情與敘事。楊牧詩「冷抒情」地由水平線逐漸向任意離心的線過渡的戲劇暗示還不是秘密的全部,因具象空間裡的鮮豔色彩終要飄浮在畫面的空白中。本文指出,楊牧數學美學所掌握的是等待詩回家的火候,多層次,複疊音的內面空間鍛鍊完成,不是螢火,月亮,而是成為自身是發光體的太陽,抽象超越一切,又成為具體的一切,印象疊合,滿溢著色彩的美術讓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以孤獨的幾何學。


關鍵字: 葉珊、楊牧、幾何、詩的內面空間、數學美學


美學策進會2010年4-6月台北紫藤廬活動表


美學策進會20104-6月台北紫藤廬活動表



 


講者: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美學策進會會長)


      高榮禧(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孫曉瑩(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所碩士)


 


【圖像與城市】系列演講


 


本系列演講從社會理論、繪畫圖像與城市記憶等諸向度探究藝術家的精神與作品與社會的關連。其中四月份高榮禧以傅柯在其《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書中討論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Diego Velasquez)的名畫《宮娥圖》(Las Meninas)為例,考掘視覺的表像多重性:它可以是視覺的、聽覺的以及嗅、味覺和觸、動覺的各種感覺的印象,從理論深度,高榮禧探究委拉斯開茲通過視覺表像呈現的秩序世界意涵裡,主體猶如畫中人的位置,乃是一個缺席的位置,一個不可表像者,卻使得所有表像得以出現。五月份孫曉瑩演講則是以其碩士論文為基礎,探究挪威近代畫家孟克最出名的作品「吶喊」其中的死亡拮抗,與通過丹麥思想家齊克果的小說裡的存在焦慮映照其美術理論思維可能。六月份則是由石計生以孤獨的幾何為題,運用班雅明寓言詩學的「配置」(constellation)等技藝,全面裸露楊牧詩的城市意象與數學美學。而石計生由南京大學五、六月出版的新書《城市筆記》,將於出書後另行增加新書發表場次,解析其遊走於台北,宜蘭,南京與北京等兩岸城市的視覺哲學與情感記憶的寫作構成。


 


0417日(六)am 10:30-12:20:傅柯與視覺的考掘:從宮娥圖(Las Meninas)談起(高榮禧)


0515日(六)am 10:30-12:20:拒斥死亡:孟克的吶喊兼論齊克果的焦慮論述(孫曉瑩)


0626日(六)am 10:30-12:20:孤獨的幾何:楊牧詩裡的城市意象與數學美學((石計生)




演講地點:紫藤廬茶館(臺北市新生南路
3161號)

參與方式:免費聽講、自由捐獻茶水費。


聯絡電話:臺北紫藤廬茶館(022363-7375


石計生講修行者:以身為度–雅各與丘處機


美學策進會2009年10-12月台北紫藤廬活動表【藝術與宗教】系列演講

 


用戶插入圖片


「雅各仍舊行路,神的使者遇見他。雅各看見他們就說:這是神的軍兵:於是給那個地方起名


   為瑪哈念。」   –〈創世紀〉三十二章一至二節,《舊約聖經》(恢復本)。






「然後歸山。煉心養性。三遭魔難而不動。沒於洪水而不知。虎臥於旁而不畏。初心真切。


人之心空。心空性見。而大事完矣。遂出山度世化人。」


                         –丘處機 〈丘祖語錄〉,《道藏精華》第五集之一,自由出版社。






講者:石計生(基督教慕道者,台北丹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1999-2001) 
時間:117(六)am 10:30-12:20


地點:台北紫藤廬茶館(臺北市新生南路3161號)


主題:以身為度–修行者雅各與丘處機




本講次以東西方兩大修行者,雅各與邱處機為例,探討人如何通過現實世界的磨難找到真我,並且以身為度,救己濟人。以西方基督教《舊約聖經》創世紀章節裡的雅各,其經過瑪哈念(兩營軍兵)的隱喻,與東方全真教龍門派法祖,宋代邱處機的蟠溪苦行的掌故進行比較,揭櫫宗教人物典型的磨難鍛身成道過程,探究其信仰的差異脈絡意義,如何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與病共處,養生超越的力量。





*演講地點:紫藤廬茶館(臺北市新生南路3161號)


參與方式:免費聽講、自由捐獻茶水費。


聯絡電話:臺北紫藤廬茶館(022363-7375


[#M_ more.. | less.. |

本系列演講從音樂社會學、美學與精神分析等諸理論向度探究藝術家的精神與作品、宗教典型人物的形成。其中石計生的演講,十月份演講是根據其長期所致力的藝術社會學研究,通過康丁斯基繪畫論點,以漫談與詩的再創作方式,針對如楊牧等藝術家的創作的精神性進行探索。十一月份演講則針對基督教《舊約聖經》創世紀章節裡的雅各,其經過瑪哈念(兩營軍兵)的隱喻,與全真教龍門派法祖邱處機的蟠溪苦行的掌故進行比較,揭櫫宗教人物典型的磨難鍛身成道過程,其信仰的差異脈絡。梵谷的割耳看似瘋狂行徑,梵谷的繪畫魔力究竟來自藝術家自己?是性壓抑?還是信仰?高榮禧部分從精神分析學與美學面向解讀梵谷繪畫的深度與宗教意義,通過對於梵谷作品的實際解讀與生命史考察,十月份演講將著重於精神分析面向闡釋梵谷作品的躁鬱病徵裡隱藏的聖徒淚痕;而十二月演講則直接從宗教學角度就梵谷繪畫作品細緻進行賞析。




1212(六)am 10:30-12:20梵谷藝術中的宗教主題(高榮禧)


1010(六)am 10:30-12:20論藝術家的精神性 (石計生)


1017(六)am 10:30-12:20躁鬱的聖徒:梵谷作品精神分析解讀(高榮禧)


 

_M#]



2009年美學策進會夏季(7-9月)活動表活動更正

2009年美學策進會夏季(7-9月)活動表

美學策進會以下這場8月份演講

8月
29
(六)am 10:30-12:20:紀露霞演唱生命裡的流行音樂救贖 (許怡雯)


 因故取消,並改延期至下再季舉行,同一時間改為下列演講

8月29(六)am 10:30-12:20:對光與暗、罪與死的反芻 (廖乃賢、高榮禧)

【馬克思學、神學與美學:社會與藝術救贖之路】系列演講

◎講者:石計生
 (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美學策進會會長)

高榮禧 (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

廖乃賢(基督教第十七召會所傳道人)
許怡雯
 (自由作家、時報週刊記者)

黃聰俊 (藝術策展人、國語日報編輯)

本系列演講從馬克思學、神學與美學諸理論向度探究其中的關社會與藝術救贖之路。其中石計生的演講,是根據其長期所致力的「馬克思學」 (唐山書店20096月出版) 研究,在金融風暴、經濟蕭條可能的當今,從經濟先行的社會典範論向度,解讀《敲打天堂的門:古巴》一書裡21世紀少數倖存的社會主義國度的意義與對資本主義社會反省。而高榮禧部分則從神學、科學與美學三種面向解讀混沌與秩序之意涵。許怡雯部分則以其豐富嫻熟的深度訪談經驗,探究寶島歌后紀露霞的演唱生命裡的流行音樂救贖可能。而黃聰俊則深入台灣素人畫家邱亞才令人目不轉睛的繪畫魔力究竟從何而來?以「誰是邱亞才」的本質性提問,挖掘畫家的心靈藝術世界。


8月29(六)am 10:30-12:20:對光與暗、罪與死的反芻 (廖乃賢、高榮禧)
926(六)am 10:30-12:20:誰是邱亞才?畫家世界素描 (黃聰俊) 

801(六)am 10:30-12:20:混沌與秩序:神學、科學與美學的對照 (高榮禧
)

*演講地點:紫藤廬茶館(臺北市新生南路3161號)

參與方式:免費聽講、自由捐獻茶水費。

聯絡電話:臺北紫藤廬茶館(022363-7375

 


[#M_ more.. | less.. | 

用戶插入圖片


用戶插入圖片
用戶插入圖片

725(六)am 10:30-12:20通往天堂之路:馬克思、古巴與外一章(石計生)

1. 闊別相遇 

那是蟬鳴滿天的午後,在我的大學時代,戒嚴下的臺北,有次一個虔誠信仰耶穌基督的同學,看到我在振興草坪旁倚樹閱讀馬克思,非常不悅地對我說:「天堂與地獄的國是誓不兩立的,你還是脫離共産的地獄,來加入主的天堂吧!這兩天時常想起這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爲何那位當時想拉我入教會未遂的同學會這麽激動現在想起來,一是她宗教生命體驗的靈光的傳播熱情,二是其所受的國民政府教育中詆毀馬克思的刻板印象所致而往事浮現,現在想起來,也應和受北京書店之托,寫關於簡體版《敲打天堂的門古巴》的書評有關,而恰好我的新書《馬克思學:經濟先行的社會典範論》也於二00九年出版於是,於溽暑參天視野偶而蝶舞的研究室窗內振臂疾書:馬克思與古巴闊別相遇。 

馬克思與古巴,天堂的國度如何在人間實現爲何想要解决資本主義之惡的馬克思的理論會被視爲不是天堂反而是通往地獄之路而古巴,目前地球上少數倖存的實行社會主義國度,爲何會被冠以「敲打天堂之門」的書名呢? 

敲打天堂之門之前必先找到從人間通往天堂之路大約是十幾二十年前蘇聯東歐解體時,人們認爲資本主義是天堂,社會主義是地獄到了今天,發生全球金融海嘯後,這個論斷就又不是那麽確定了似乎資本主義成了地獄,社會主義好像又可能是天堂。 

歷史中,從人間通往天堂之路看來分歧,而天堂本身又似乎是個流動地、模糊的、相對存在的地方。 

差不多是我們這時代的人,去懷想下一個世紀的時候了。…(全文當天於會場發放)



_M#]

1 2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