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 孙春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由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台湾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三届两岸伦理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2月10日至11日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对中华传统伦理的冲击与影响”。应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巴信诚理事长邀请,中国伦理学会组织了10位代表赴台参会。海峡两岸各10位学者在会议上发表了20篇论文,与会参加讨论的台湾学者和各界人士近百人。在开幕式上,台湾师范大学校长简茂发教授作了题为“中华伦理文化之创新与展望”的专题讲演。在两天的会议中,两岸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富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看法与观点。

一、 中华传统伦理和道德在经济全球化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台湾大学曾汉塘副教授认为,“中华传统”是一动态的观念,文化传统不是过去中僵死的一切,而是有其自己的生命力。而所谓的“传统伦理重建”,也不是今日才有的议题,几千年来,它是一个不断在进行的工作,并随着文化的绵延而不断地进行着。中华文化是所有世界文化中比较有生命力的一支,也明显呈包容性和开放性 的特质。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锡钧对传统道德的正负价值进行了辨析。 他指出,以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为基础的“三纲”伦理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重义轻利的片面思想,是发展现代中国经济的精神障碍;尚古的道德心理和因循守旧的伦理观念,扼杀人的开拓创新精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无形绳索;轻视生产实践、轻视科技的思想倾向,严重阻碍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古代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合理的成分,对于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对于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转,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挖掘、梳理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一些命题、观点、理论,赋予其新的内容,实现传统道德的当代转换。台湾东吴大学叶海烟教授讨论了传统伦理受到的现代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有:价值与意义的挑战、自我与他者的挑战以及安身与立命的挑战。他认为,当代社会对传统伦理的挑战,最具威胁性的莫过于分科之学与专业之技对传统伦理中具整合性、目的性、历史性与发展性等内涵的普遍原则的挑战。而在当代人生与所谓的“现代化”社会相映成趣的历程中,我们探求安顿身心之道,就不能不向传统伦理汲取所需滋养,例如孔子的为己之学以及传统儒学中对“人的真实与真理”的全面关切思想,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涌分析了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权利观念问题。他认为,在封建等级序列的人伦关系中,不存在个人的独立、自主和意志自由,只存在“特权”和“服从”,个人权利观念、权利义务平等观念无从谈起。虽然中国近代的思想先驱们曾经极力宣传西方的权利思想,但历经一个世纪,我们还很难说现代权利观念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国人的权利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权利情感还有待培养、权利信念亦有待增强。权利观念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基础来支持,当我国从计划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向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时,才真正为权利平等的普遍要求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台湾师范大学黄人杰副教授认为,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五伦”指的是一种伦理关系,它说的是一个人存在于天地之间、生活在人与人之间如何做人处事的道理。“五伦”的规范涉及到家庭、社会和政治的体系,它对家庭成员间、社会各成员间、人民与政府间的关系都规定了相应的伦理准则。经济全球化下的人际关系会受到不公平和不平衡竞争的影响,但无论人类的互动如何受到经济全球化的不当干扰,它总需要维持一定程度的秩序和规范。而“五伦”思想自有其优越的应变之道,它也许不能解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所有伦理问题,但至少具有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的功能与价值。台湾辅仁大学教授潘小慧从经济全球化将带来伦理文化变革这一判断为基础,讨论了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儒学“家”与“家”伦理的解构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反思了儒家德行伦理可能具有的因应与成全之道。她认为,虽然经济全球化对儒学的“家”伦理提出了挑战,但“家”伦理所提示的夫妇、父子、兄弟之道,是在普遍的意义上彰显人性人伦应有的对待之道,“家”伦理仍是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的、稳定的强大力量,不但不应弃守,更应赋予其时代意义,以适应新的时代。

  台湾中兴大学教授汪希呼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融和力。融和力奠基于王道精神,要求人类行事不能违背自然法则,不可违反人性趋向,不可偏离纯正愉快的感受。他提出了几条原则:一是不排斥:和平共存,宇宙和谐;二是不兼并:自然竞争,社会和谐;三是不尚武:公平正义,国际和谐;四是不偏激:理性客观,心理平衡。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李茂森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的方法论阐明了我们对待经济全球化应有的态度和策略。他认为,我国市场经济积极的成功发展必须以健全的道德体制为基础,一种道德观念,无论具有多大的普遍性,其道德实践活动都会受到具体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因此,在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同时,应根据我国的传统和实际情况“洋为中用”,从制度建设的高度研究和发展道德观念,提高人们理性地进行道德选择的能力。

二、从经济伦理角度看中华传统伦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现代意义

  台湾大学吴忠吉教授从经济学的视角讨论了全球化对中华伦理文化的冲击。他认为,中华伦理文化蕴育于农业社会,历经数千年的农业社会生活,而成为传统的固有文化,它与游牧草原文化和物物交易经商的沙漠文化不同。近代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等因素的影响,西方工业文明成为强势文化,中华文化有模仿和被同化的西化现象。在经济活动日益趋向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将会出现人类社会文化、角色互动伦理的混淆与冲突,但不同文化传统下的人们对和谐安定与相互协调的需求,会产生一种举世统合的新文化。

台湾东吴大学石计生教授以比较经济社会学的观点,在分析了“新教伦理”与“儒家伦理”作为一种“经济伦理”在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基础上指出,经济全球化对“儒家伦理”的冲击,可以从“儒家伦理”价值观的断裂或延续来观察。他认为,儒家思想中的“家长制”、“不信任感”和“个体主义”等内容,其成分断裂者多;而节俭、孝顺和祖先祭祀等内容,则直接延续到今日,而且对华人圈的经济行为起了非常关键的动力作用。“儒家伦理”推动资本积累的过程是复杂的,其作用的单位是家庭,孝顺是团结家庭的伦理核心;“儒家伦理”的神的类型是诸神,是复数的神;“儒家伦理”具有反馈机制,在经济活动中,“求神问卜”、“谢神”、“还愿”等就是这种反馈机制的表现之一。

台湾政治大学杨世雄教授在谈到经济全球化与企业伦理时指出,虽然企业是以在市场竞争秩序中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但是,在价值层次上,有一个超越“个体”而存在的“社会”,经济的秩序乃隶属于并包含于社会秩序中,经济的目的理性不能是整个社会的理性。而 “公共福利”就是一种具有最终目的、绝对有效的价值。“公共福利”本身有再分配的特征,它是由个体的努力所创造,而创造的“公共福利”再分配给社会个体。

  北京行政学院教授赵春福讨论了儒家伦理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关系。他从分析儒家伦理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入手,进一步说明了儒家伦理与现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冲突、整合,以求全面认识儒家伦理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的价值。他提出了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几个方面:强调“天地万物一体”、与自然和谐;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主张人们友好相处的仁爱思想;以诚信为修身立业、处世待人的根本;强调管理者严格自律,重教化、重人际关系和谐、重社会整体价值;求是务实精神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春晨在谈到经济全球化与儒家仁爱伦理问题时认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实质上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它在推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伦理问题。人类对好社会和好生活的期待,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融入伦理关怀。只靠自由市场伦理的自发演进,不能完全解决经济全球化中所遭遇到的伦理冲突。在为经济全球化的合伦理性发展寻求理论支持和积极方案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伦理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源和论证理据。在自由市场伦理自发演进之外,仁爱伦理所倡导的人类彼此关怀的思想,可以作为解决经济全球化伦理问题的一种人道主义思路,它与经济全球化所追求的伦理目标相契合。

三、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普世)伦理、道德教育和消费伦理

  北京大学教授魏英敏就如何认识普世伦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普世伦理几乎可以说与道德同时产生,是道德现象一种“天生”的本性。《世界人类义务宣言》提出了19条普遍原则,但在这19条中,存在着绝对化倾向和超现实、过于理想化的问题,有些条目甚至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事实上,任何一个道德准则和范畴都有双重性,即它是绝对性(普遍性、抽象性、确定性与恒久性)和相对性(具体性、暂时性、阶级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在讨论普世伦理问题时,我们要坚持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的立场与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启贤在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引发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后提出,尊重是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因为尊重是最基础的道德和道德的基础,它是人类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淀形成的基伦理理念或“最起码的道德共识”,把尊重作为全球的底线伦理原则,符合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尊重伦理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和尊重知识等内容。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政府和各社会团体以及世界组织等团体,要积极提倡、宣传“尊重”这一全球共识的伦理原则;要普遍开展针对“尊重”伦理原则的教育。河北经贸大学教授王莹从趋同与多元的关系角度讨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伦理发展趋向。她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的伦理发展有影响,但不会导致伦理全球化,伦理的全球化是一个过程,是一种道德追求,从时间方面看,它并不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而产生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伦理的发展有全球趋同的一面,也有多元的一面。多元化是趋同化的前提,没有多元的伦理就没有伦理的趋同;伦理的趋同是多元伦理的提炼和升华,能够走向趋同的伦理和道德是各国、各民族的优秀伦理和道德。

  台湾师范大学兼任教授林有土讨论了全球化发展、课程改革与台湾的中学道德教育问题。他指出,对激发个人潜能、传递人类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的教育来说,经济全球化及教育全球化对两岸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网络科技使知识的流通没有了距离,教育也从校园和教室走向了更广的世界。但在这样的形势下,课程的改革不能忽视伦理和道德教育。德育重在实践,要从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清合宜与和谐的行为关系,确立适当的行为标准和规范,并力行实践,德育工作才有实效可言。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中心教授夏伟东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教育问题。他认为,经济全球化会使西方的价值观念包括道德观念在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地登陆,会使西方的生活方式,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冲击波会扩展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领域。为此,当前道德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加强对一些重要的道德意识的培育。它包括:民族利益意识;竞争意识;国货意识;信誉质量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台湾中兴大学朱言明教授强调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修德的重要性。他认为,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坏处是资本主义功利挂帅所引发人类的贪婪、自私现象似乎更显露无遗,贫富差距愈趋悬殊。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到个人、学校,大到社会、国家,强化“德育”确有必要。惟有以道德治理国家,才能得民心,使国家长治久安。个人修德、积德,可厚德载福,亦可转祸为福。政治人物修德、积德,对国家的兴衰影响甚大。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安云凤在讨论了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发生的嬗变后指出,经济全球化下家庭消费伦理观的嬗变,表明了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的革命变革和现代转型。现代家庭消费伦理观摈弃了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关于劳动价值的狭隘观点,肯定了多种形式的劳动价值;现代家庭消费伦理观否定了安贫乐道、保守僵化的消费理念,带来了积极进取的消费理念;现代家庭消费伦理观改造了传统家庭人际伦理关系中的等级、特权和家长制作风,代之以民主、平等、自由的新型人际伦理关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现实,我们应该对中国传统家庭消费伦理观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该文发表于《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1期)

中國時報副刊 《人間詩選》–〈松園〉

⊙ 楊牧

  那一次回頭看到暮色在早升的
  星象裡加劇,獵戶的箭囊即將著色
  完成以毿毿重疊的針葉為前景
  尾端銜接鞞琫閃光維玉與瑤
  這不是秘密的全部,遠處
  還有挽留的山,不捨的水勢
我曾經匍匐且蜿蜒如無聲的河流
  細數髮茨溫存在上以常綠
  喬木之姿中夜猶放縱螢火突圍
  自高處下沉,濃厚完美的樹脂
  碰觸及感覺神經末梢,敏銳
無比,你看草地上零露漙兮
月光遲遲聚守幾乎無風的池塘
  為了自我鑑照各自稀薄地擠向水中央
  假如我說就像失眠的魚我們也曾經側耳
  傾聽松濤止息後的夜絕無懷疑
  可能隨蒲葦的影子移動,暗微
天地間這樣永遠不停做工
關於記憶和遺忘比例尺的兩面
  證明分毫無差距:蝤蠐夢中翻身
  將紅鳩吵醒遂一口被它吃了的同時
  另外一種鳥開始以複疊音彼此呼叫
  太陽快速射入林地上方,美術與
  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
  
2005/12/14

1 ...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