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獲獎 《紐時》:華文文學第三種聲音

楊牧獲獎 《紐時》:華文文學第三種聲音
 用戶插入圖片
 2012-10-19 01:11 中國時報 【林欣誼/綜合報導】

      就在今年諾貝爾文學宣布得主為莫言的幾天後,中國大陸流亡異議作家廖亦武,也在德國法蘭克福領取了德國文化界的重要獎項「德國書業和平獎」(Peace Prize of the German Book Trade)。十七日的《紐約時報》記者泰德羅(DIDI KIRSTEN TATLOW)除了談論莫言、廖亦武這兩類型歐美熟悉的華文文學類型,更以十月初獲「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http://www.ou.edu/uschina/newman/home.html)的台灣詩人楊牧為例,向西方讀者說明港台有著豐富多元的當代文學創作,並且是被西方忽略的、華文文學光譜中重⋯⋯

要的一個區塊。

 泰德羅的文章以《三個獎項,三種看待中國的方式》為題,指出除了根源於中國大陸鄉土、獲得官方肯定的莫言,以及站在對立角度批判中國政權的廖亦武這之外,其實還有第三種華文文學的面向,那便是楊牧代表了台灣與香港持續而多元的豐富創作面貌。

 「紐曼華語文學獎」由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美中關係研究所設立,表彰對華文寫作有傑出貢獻的作者。

 中國官方對莫言的獲獎相當欣喜,宣稱這代表了中國文學的蓬勃進步,以及中國日益擴大的影響力。相對地,曾在六四後入獄、去年才逃亡旅居德國的廖亦武,長年以接近底層的報導文學,揭發中共傷害人權的統治行為。

 這篇報導中提到,然而不論莫言或廖亦武,中國當代文學寫作或多或少都被覆蓋在中國這個龐大的政治經濟體下,文革、土地及政治動蕩,為中國文學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材料。「但在延續了中國獨立傳統的民主台灣與香港,則有著相對非主流,卻非常豐富多元的文化。」

 泰德羅指出,這個文化孕育出了像楊牧這樣的作家。任教於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東亞語言與文化學系的作家奚密評語:「比起莫言的根植於中國土地、廖亦武的經歷堅持令人敬佩,楊牧是個傑出藝術家。連結了文化與過去,他創造出一種高度抒情性的詩歌語言,鎔鑄了古典與口語的詞彙,對漢語語言有莫大貢獻。」

 香港作家也斯則在受訪中表示,西方眼光中的華文文學,只侷限在中國主流、海外異議作家這兩種極端,缺少一個完整的圖像與光譜,遺漏的就是在港台蓬勃發展的當代文學寫作。無疑地,楊牧近日的得獎,被西方媒體拿來當作華文文學「第三種聲音」的代表,也提醒了西方讀者,不該忽略港台前衛且充滿歧異性多元的華文當代寫作。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112012101900509.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