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空遨翔的魚吧
◎ 在天空遨翔的魚吧(北京/單向街書店,2007.07)
這似曾相識不凡的景象發生兩次。一次在加州柏克萊蔻蒂書店(Cody’s Books),另一次在北京單向街書店。
那次北京大學講學期間,上我「全球化」課的學生張思為我安排了一場在北京著名的「單向街」另類書店演講,地點就在與北大比鄰的圓明園附近,光看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路圓明園東門內北十二間院左右間設計之單向街圖書館」就非常詩意,好像我留學美國時寫《再見柏克萊》詩裡的不句逗不間斷的連篇長句:
「左手邊 卡爾馬克思與艾倫京斯堡攜手走過
火辣辣的太陽下
左手的左手邊
一對女同性戀全身赤裸背著家當在蔻蒂書店前攜手漫步微微
臃腫的身軀兩雙閃爍的乳房和激進成長的陰毛現在洋溢金黃色的平和 」
那東西方書店相互輝映的不只是形式上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書店裡的精神性與自由氣息。一九九七年,當我造訪舊金山的柏克萊大學時,朋友帶我逛電報街就感受到一股無法言喻的解放感。熱鬧、嘈雜、音樂飄滿火辣辣陽光的整條街,路倒的鬍鬚比我長十倍的嘻皮與他的長了瘡的聖伯納流浪老狗吐著長長的舌頭,在我路過時投給我會心微笑,彷彿看穿這看來正常的軀體裡面亦藏有旋蟄旋動效忠混亂想倒立翻滾走路的靈魂。而到了那幾乎是全美國最著名的獨立書店蔻蒂書店(Cody’s Books)前時,我是以一左翼朝聖者的心態進入閒逛隨意翻書任意流盼。就在走上寬敞明亮的木製階梯要上二樓時,眼神忽然被書店一樓大塊連片透明落地窗外的景象吸引:一對女同性戀全身赤裸背著家當在蔻蒂書店前攜手漫步微微臃腫的身軀兩雙閃爍的乳房和激進成長的陰毛現在洋溢金黃色的平和。這些句子幾乎是同步出現在我腦海。
一百五十年前的卡爾馬克思(Karl Marx)把他的關心社會正義的火炬以某種神秘的叛逆方式傳遞給美國當代大詩人艾倫京斯堡(Allen Ginsberg),他寫下「I use to be a Communist I am not sorry.」句子,一九五六年出版著名詩集《怒吼》(Howl),以同性戀傾向別具洞見的佈道者姿態,傳承敲打族與嬉皮世代的六0年代要求平等與反戰理想,並和流行音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的主唱約翰藍儂(John Lenon)、搖滾樂歌手鮑伯迪倫(Bob Dylan)結盟,從給和平一個機會(Give peace a chance)、宛若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等音樂藝術形式共振出一大時代的抵抗樂章。這火炬又直接傳遞給這對在蔻蒂書店前攜手漫步微微全身赤裸背著家當的女同性戀。她倆悠閒地西逛逛,東逛逛。彷彿是在天空遨翔的魚吧,和火辣辣的加州陽光一起快樂融入整條街。
對於北京單向街書店的特殊感受是比較而得的,是在這個城市日新月異地與全球接軌地剷除舊有的北京老胡同、興建奧運相關的新地鐵與後現代建築的爭議中看到的難得的「新舊並陳」的地方。單向街書店演講那天,北大學生張思、徐辰與北京的文藝界好友畫家張斌、詩人樹才均在場,覺得安心。而其他認識與不認識的聽眾感覺都是聚精會神於一種對於台灣來的知識份子與講題「藝術家的精神性」的好奇。這個奇怪住址「圓明園東門內北十二間院左右間設計之單向街圖書館」在空間上非常後現代。旁邊的歷史著名皇家園林「圓明園」不消說是古典中的古典,其美麗是徐志摩所說的數大就是美。你甚至可以直接透過鏤空磚看見東門內一牆之隔的荷葉田田、飛簷涼亭、假山拱橋、楊柳垂條與如織遊人在一望無盡的空間中顯得稀疏點綴,沒有一絲電線桿等現代的視覺暴力干擾,至少,從單向街這頭所見是如此令人心醉的自然、典雅。旋即,藍藍的天裡一朵向著這裡來的浮雲收攏我的視線,落在這裡的佈局。
「單向街」主建築維持取這名字的源頭法蘭克福學派、新馬克思主義者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同名著作《單向街》(One Way Street)的和大眾親近的低調風格:低矮的灰色大塊磚造構成的約兩個半人高的東西向長條型書店,靠近東邊有沙龍式演講場所,紅色的沙發特別醒目地提示所謂的學術或者思想其基礎仍然是熱情。入世的熱情。而向西邊而去的是從東邊一路綿延不絕的書架滿佈的書,直立著、橫躺著、斜立著與散亂放置著,又以連幅思想家的掛像襯托出高度,中立者即為本雅明。我提早而至的閒逛,滿心歡喜地送給書店我的書《閱讀魅影:尋找後本雅明精神》,也是今日演講藝術家精神性的靈感來源,希望加入這些整齊而渙散的自由空間。然後這七月天的火辣辣北京豔陽,以從我父親那裡先驗地承襲來的「血液裡的親和力」邀請,來看這片土地。書店門外庭園也滿佈著聽講的桌椅,高聳的樹林,密度甚高地覆蓋所以感覺甚為陰涼,又因為桌椅的素材為嶄新的不鏽鋼與透明玻璃構成,在陽光反射下,竟然有「如行山陰道中,目不暇接」的拼貼感覺,整個空間仿若是森林。而慵懶的貓蜷曲在桌上,椅子上,讓圓明園方向吹來的習習西風觸發我們的想像。我是如此快樂地並感謝這個城市裡的有識之士,能夠創造一個這樣的閱讀空間,讓即使像我這樣千里而來的奔波靈魂,也能安靜散步,看到空間裡的新奇與感情交織,如同多年前的漫步於美國柏克萊蔻蒂書店經驗。
開講前,說實話已經完全忘記今天要講的內容為何。然後是我必須的習慣性如廁,在過於滿溢或狐疑的時刻。穿過竹籬來到與單向街書店比鄰的咖啡店前。為更大面積的單向玻璃構成的後現代拼貼空間在這裡呈現。桌椅與廁所本身。顛覆了把手與門鎖的概念,我必須用推的才把沈甸甸的門開啟。而這私密宇宙的核心馬桶的前後左右均是玻璃的構成,與木製的空間裝飾形成有趣的對比。我作勢在這孔子不願提起、卻為福柯(Michel Focoult)所描述的異質空間(heteropias)裡對自己做了個鬼臉,然後想起來今天要講的是「藝術家的精神性」,是要從盧卡奇(George Lukács)的《靈魂與形式》(Soul and Form)出發,通過本雅明書裡的大詩人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展開一個東方的尤里西斯式精神之旅,向道家精神望鄉。分裂的比目魚重返結合之戀。關於藝術家在當代社會擁有精神高度之可能。我於是習慣性地抬起頭,就像在車水馬龍的台北街頭駐足抬頭望著過往浮雲感謝,我這時也抬頭感謝北京的蒼穹,令人驚喜地具象看見在天空遨翔的魚!這單向街書店空間群中最為後現代經典的設計,在挑高透明的天花板上有一魚池,大花錦鯉數隻悠游其中,其上是枝椏自由伸展的濃郁樹木,其上是連接北京這城市新與舊的浮雲藍天,顛覆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感覺,那解放感覺與柏克萊比起來毫不遜色,我們的世界觀也因為想像力的馳騁而獲得拓展。
在天空遨翔的魚吧,藝術家的精神性。理想且自由。我想這就是本雅明思想所要傳遞的神秘火炬,並且某些重要面向是從一百五十年前馬克思手裡承接的,傳至柏克萊、倫敦、芝加哥,現在也在北京這個城市裡或許經由我的造訪或許也要開始醞釀,發酵,繼續傳遞給繼起的卓爾心智。雖然在接下來三個小時的演講,我一個字也沒提到關於在天空遨翔的魚的情事。
(200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