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社會:紀露霞和消失的1960年代」

⊙支持此活動相關網路連結:
(1) 台灣咁仔店http://www.taiwan123.com.tw/index.htm
(2)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6/10/27):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301+112006102700485,00.html

請注意:(1) 本活動各方反應熱烈,今將由東吳大學社會系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合辦。
(2) 本活動特邀著名台灣唱片史家李坤城先生(曾製作跳舞時代紀錄片)
參與對談,由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楊澤先生主持。
(3) 本活動因擴大參與面,提前半小時進場,舉辦時間為2006年10月28日
2:00pm~5:30,敬請提早到場,以免擁擠(但請讓座年邁聽眾)。

「音樂與社會:紀露霞和消失的1960年代」

⊙曾經以演唱「黃昏嶺」「望你早歸」「慈母淚痕」等二千餘首膾炙人口台灣歌謠而成為二次戰後「寶島歌后」的紀露霞,為何於1960年代之後銷聲匿跡?那動人的音樂是如何產生?其產生的社會背景為何?本講座擬從藝術與社會學的雙重角度切入,邀請演唱家本人、音樂學和社會學者,共同探究台灣歌謠的特殊性與歷史命運,並藉以保存和延續我們共同記憶的印象空間:向紀露霞致敬。

⊙ 主持人:楊澤(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編)
引言人兼與談人: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對談人: 紀露霞(歌謠演唱家)
與談人: 李坤城(台灣唱片史家)
呂鈺秀(東吳大學音樂系教授)

⊙ 日期:2006年10月28日(星期六)pm2:00~至5:30。
⊙ 地點:台北紫藤廬茶館(北市新生南路三段16巷一號)
⊙ 主辦單位:東吳大學社會系、中國時報;協辦:美學策進學會。

⊙本演講因為詢問與想參與的人過於踴躍,而紫藤廬場地有限,所以決定改採報名制(但仍接受現場參與),參加對象仍然可以是台灣各校系(所)之學者專家、學生,與社會大眾,預計有45人的名額,報名有以下方式

1.514125.doc於網路下載報名表,填妥E-mail至violette@scu.edu.tw,電子郵件之主旨欄請註明「報名音樂與社會對談講座」。

2.或填妥後,傳真至(02)8861-5877(東吳社會系助教 朱慧芸收)
3.親自至東吳社會系系辦(行政大樓A201)報名,填寫報名表。
4.報名後請務必來電向承辦人朱慧芸助教確認,請電2881-9471*6293
5.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向承辦人洽詢。


【音樂與社會對談迴響1】戀曲一九六○

2006.10.31  中國時報 論壇

⊙ 西區老二

上周末,在台北紫藤廬舉辦了一場「音樂與社會:紀露霞和消失的一九六○年代」座談,話題主角是四、五十年前的「寶島歌后」紀露霞。其實,一個在所謂「消失的六○年代」尚未轉世娘胎、乳臭未乾的傢伙,聽完了「阿嬤的偶像」紀露霞女士的Live演唱與現身說法,以及才高八斗的李坤城先生,以及石計生、呂鈺秀兩位教授的談古論今,本無須錦上添花或(更慘的是)狗尾續貂。然而身為「台客」,從小家裡有個唸大學的姑姑,聽英文歌、看美國電影兼用功學法文;鶼鰈情深的阿公阿嬤講悄悄話不給我們後生晚輩偷聽,就說日語;回外婆家聽外公拉著二胡唱客家山歌;睡前老爸的收音機放著紅極一時的餐廳秀和心事誰人知,不喝酒的老媽在廚房邊洗碗邊唱苦酒滿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所編織成的另類交響樂中,被窩裡我點著手電筒翻《金瓶梅》。

這樣一個在台客日美「混血」家庭裡讀中國書長大的孩子,對我而言,跟著阿公一字一句學〈雨夜花〉,蒐集絕版老歌送給阿嬤,偶爾陪爸媽唱幾段他們的少年戀歌,是一件單純而快樂的事。實在不忍心拿密不透風的論述將它打上石膏。

演藝圈流行一句話:No news is bad news。曾幾何時,台灣民謠也需要藉由台客之爭、後殖民理論和「主流」台語歌曲的悲情度來「搏版面」?固然,當代流行文化與社會環境、群體價值觀的互動,的確是值得研究的課題;只是,哪裡聽得到這些歌、又有哪些新的歌,永遠是歌迷最關心的話題。

音樂,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而語言,是多元文化豐沛的生命。今年七月,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於華府甘迺迪中心演奏了〈望春風〉、〈望你早歸〉等台灣民謠,頗獲《華盛頓郵報》好評,卻遭國內媒體譏諷「格局太小,引不起太大的共鳴」。

〈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原是戲院茶房,其時電影悉為默片,由「辯士」為不識字之觀眾解說字幕。有一天,名辯士詹天馬差點被一個字難倒,李臨秋從旁提詞,令詹天馬刮目相看,擢為編劇;李臨秋巧妙運用了元曲《西廂記》崔鶯鶯的詩:「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寫就「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來看覓;月娘笑阮是憨大呆,予風騙不知。」可知其結合古典與通俗元素的功力與漢學素養之深厚。作曲者鄧雨賢係客家人,先後進台北師範、東京音樂學院修習鋼琴及作曲,熟諳西樂與日曲小調和聲,完成四月望雨四大名曲。李、鄧兩人中西合璧,聯手打造台灣特有情調。今由台北愛樂「迴向」西方,實屬本土化為全球化之本的經驗典範。嗯,簡稱經典!

紀露霞和消失的一九六○年代座談會中引發論辯的焦點,也膠著在「混血歌」和「全球化」。所謂混血歌,學者有云一九五○年代台語流行歌曲絕大多數乃「抄襲」日本原曲。如今我們美其名叫「翻唱」。反觀當年,國語歌翻唱日曲者亦不勝枚舉(楊克隆,一九九八);近十年,國語流行歌壇翻唱之風益烈,殊為台語歌所不及,可見市場考量遠甚於政治影響。因此,惟獨將台灣民謠貼上「混血歌」標籤並加以撻伐,恐怕是有意無意忽略了國語音樂創作上所滋養的「後殖民」溫床。

儘管在混血歌時代,唱過一千一百五十餘首禁歌的文夏,也填過市井人物百態(如XX行船人、XX姑娘系列數十首);擁有約六千首詞作的「一夜八闕郎」葉俊麟,亦以斯土斯民的真實情感描繪作為創作的核能,晚年更寫遍其足跡所到之處如合歡山、安平、梨山、日月潭、蘭嶼……。

如果說不食人間煙火的校園民歌是國語流行樂復興運動的濫觴,那麼,如同小約翰史特勞斯借農民的華爾滋舞曲形塑「國民樂派」而風靡貴族,這些「好聽擱袂跳針」的台灣歌謠,毋寧更是悲天憫人傳統下踽踽獨行的啟蒙者。請快樂聽歌,大聲唱歌,隨「跳舞年代」搖擺,和一九六○的戀曲一起碰恰恰,感受他們留下了什麼。

(作者為台大詞曲創作社指導老師)

1 ...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