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歌謠音樂家李臨秋先生百年紀念暨故居揭幕(2009年4月18日)

用戶插入圖片

李臨秋故居(整修前舊貌)

用戶插入圖片

李臨秋先生

流傳甚廣,膾炙人口的台灣歌謠「望春風」作詞人,台灣偉大音樂家李臨秋先生(1909-2009)百年百年紀念暨故居揭幕,將於2009年4月18日(六)早上九點半到十一點半,於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86巷4號進行。

根據晚年的回憶,李臨秋1933年《望春風》作詞的靈感來自中國古典名著《西廂記》裡的一首詩:「隔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望春風》描寫少女們情竇初開,心動又羞澀的情懷。除了望春風(鄧雨賢作曲)外,李臨秋其他著名作品包括<補破網>(王雲峰作曲)、<四季紅>(鄧雨賢作曲,一九三八年由呂王平創辦的「日東唱片」發行)等。一起創作台灣歌謠的好友包括王雲峰、陳秋霖和蘇桐等。

李臨秋,一九0九年出生於台北牛埔庄,即現在的雙連西寧北路附近,年少即展現填詞作曲天分。一九三四年,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張織雲主演的「懺悔」在台北永樂座上演,李臨秋就為這部電影的主題曲寫詞,洋琴高手蘇桐譜曲,純純主唱,古倫美亞唱片發行。李臨秋寫過的影宣傳曲有<懺悔>、<倡門賢母>、<人道>、<一個紅蛋>等。<一個紅蛋>亦由台灣歌謠著名歌手李靜美唱紅過。

李臨秋在台北市迪化街所成立的「永樂影業社」,製作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桃花鄉」,電影相當賣座,李臨秋也把由陳達儒作詞、王福作曲的<桃花鄉>用作電影宣傳曲,當時電影放映到一半或結束時,演員會隨片登台,歌手也會演唱電影宣傳曲,當時該曲就是由石計生教授追蹤研究長達三年的「寶島歌后」紀露霞主唱,非常受到歡迎而流行全台。後李臨秋的「搖鼓記」和「沉香扇」兩部電影並不賣座,他結束影藝之夢。

石計生教授認為,李臨秋先生對於台灣流行音樂的主要貢獻,在於二戰戰後文夏等混血歌(台語唱,台灣詞,日本曲為主)當道大賺其錢時,猶能與王雲峰、陳秋霖和蘇桐等台灣傑出音樂家堅持創作自己的歌(台語唱,台灣詞,台灣曲),雖然收入微薄,甚至友人亦有至窮困潦倒者,亦不後悔,展現堅毅精神與風骨,從紀露霞至鄧麗君,李靜美,江蕙等,讓台灣代代傑出歌手傳唱悠揚台灣樂音,為中華文化圈後世永遠欽仰!
  
李臨秋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二日病逝,享年六十九歲。

石計生教授邀請大家4月18日(六)早上一起至西寧北路86巷4號向台灣偉大音樂家致敬!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