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解: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

用戶插入圖片

第一個小時/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台北/外雙谿,2010.05.06)

藝術社會學課堂:你選了楊牧五首詩,歸來(1956),來到一座桃花林(1960),幾何(1972),孤獨(1986)和松園(2005)等,第一個小時你講前三首時,課堂上來了六名學生,該到的都到了,講得都忘神了。第二,三個小時時,講到第四首來了五十個學生,詩的氛圍卻逐漸消失了,它只在某些人身上預選地存在。你仍然以傳道授業解惑之精神完成課程,在極端值中尋找平均數。鐘響。最為完整的傑作〈松園〉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於是就等待九月時才會被公開,況且這樣的講課的真正驚人之處在於,不只是對學生講課,而且是對自己身體裡的奎澤石頭說話。詩的幾何學原理。點線面構成詩的內面空間,讓扁平的歸來產生多層次的松園景深,讓主體的我讓位給客體的你或他,人格指稱裡的空間格局,你說,是以揚棄(aufhebungen)為主要環節的辯證過程,葉珊與楊牧絕非取代關係,而是在時間之流中同時具有保留,否定,提昇現象的過程。所以到了孤獨詩的時代,楊牧仍保有葉珊的浪漫色彩,他風化的愛,與你在風中哭過。也轉變為我殘缺的星移,你的複疊音出場。詩轉透明為秘密全部,但這一切真正的困難在於,即使理解了孤獨的幾何學的詩原理,仍然無法寫出詩,詩學分析與探索可以另闢蹊徑,但詩的創作能力是有機的,預選的,無法理解的,如王靖獻之無法理解楊牧,石計生之無法理解奎澤石頭 (2010.05.06 石計生後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