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从地铁空间看全球化下的都市生活


【編按】從今天開始,本網站將陸續刊出石計生教授2007年7-8月間在北京大學社會系暑期講學正式課程【全球化研究】的期末小論文的精選。文章表現了這些本科生們吸收課堂上的講學知識、自我的見解和對於經驗世界的敏銳觀察,反思與批判;觸及層面包括社會、經濟、文化與理論各方面的探究;學生則來自北大、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學院,學習科系亦包括社會、國際關係、新聞、傳媒、物理、生命科學、信息技術、工業和力學等多元化來源;中國學生外,亦有韓國留學生在內。這些對於全球化的文章或有不成熟之處,然皆表現了尋找真理,追求理想的熱忱,這是年輕人應有的求學姿態。故石教授認為這些學生表現傑出,文章值得細讀、分享並歡迎讀者一起加入討論(2007.08.08)。

⊙ 徐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10087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地铁从单纯交通工具所需到地铁空间生产再到地铁社会出现的发展脉络来窥视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都市生活的各个面向,从现实的,到其他可能性的存在,借此来更为清晰地、深刻地解剖全球化下的现代都市生活。

【关键词】地铁空间、全球化、本体空间、衍生空间、地铁社会

一、引 言

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拉开了“地铁世纪”的序幕。轨道交通的地下化趋势随着全球化浪潮从北欧、北美迅速传至亚洲,席卷全球,如今全球有115个城市有地铁运行。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中都建有或者正在筹建地铁,随之应运而生的有地下商业区、地铁枢纽站周边房地产经济区,当然还有许多发生在地铁中的故事,开往春天的地铁、地下铁等作品给大都市的地下世界增添了不少浪漫的人文情怀。毫无疑问,地铁已经成了继摩天大楼之后又一个国际大都会的象征性建筑。

那么,当地铁与其代表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为众人膜拜的时候,我们便需要开始进行习惯性反思。地铁的出现顺应了何种全球化需求?在全球化的作用之下,地铁空间是如何完成从原初的仅为交通之用到如今集交通、商业、文化、娱乐等诸多功能为一体城市空间枢纽的角色转变?地铁空间功能的多元化给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带来了什么?又让他们失去了什么?地铁空间的迅速拓展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吗?换言之,全球化与地铁空间的拓展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吗?再进一步刨根问底,地铁空间发展的终点会不会是地下城市的出现?这样的结局又会给全球化城市带来什么?

如同地铁空间一样,上述问题看似平常却十分有趣,而要真正回答却实非易事。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窥探地铁空间不断发展背后的社会事实,并试图由此来探求上述问题可能的回答面向。

二、地铁与全球化模式的选择性亲和

地铁作为一种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手段,在现代社会受到追捧并逐步成为城市生活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无论路面交通如何花样百出(如单行道的设立、高架道路、高速公路等),地下轨道交通总是无可替代地成为较佳选择。总地看来,地铁受到追捧主要是因为它的运行方式同全球化模式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选择性亲和。

首先,地铁满足了都市生活对效率的高度崇尚与追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地面密度不断增加,路面交通堵塞现象已成为大都市尤其是城市市中心的痼疾。然而同时,一方面现代性资本和劳动的分离使得工作地、居住地、娱乐地空间上的分离愈加明显,人们的活动地点呈原子化不规则地分散在城市的各个结点;另一方面,资本自由流通之下的都市对机会成本的重视不亚于资本本身,故而能否迅速地完成从一个结点向另一个结点的转移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地铁建设向下发展的选择正是对这一焦点的回应。避开已然高度饱和的路面,向地下世界寻求新的空间可能。地铁的出现很直观地让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零拥堵、零换乘实现了各结点间的迅速转移,自然也实现了转移的效率最大化。

其次,地铁班次发车时间的标准化、程式化为人们提供了把握精确性的可能。地铁的始末班时间与每辆车之间的间隔时间都是已知的,且不会发生改变,变动弹性几乎为零(除非发生重要事故),这就给人们事先在时间上的精确安排提供了可能。精确地安排出行时间,将时间紧密挤压入迅速转移的空间中。当然,这种精确性的前提是上述的地下轨道交通的零拥堵、零换乘实现的高效率。当上述条件失去的时候,对精确性的惯性信任与依赖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2005年夏季上海地铁二号线在上班高峰时的半个小时故障就耽误了数以千计市民的出行,更不用谈受到恐怖分子袭击的地铁枢纽给当地市民带来的损失了。

最后,地铁本身体现了全球化对技术的热衷与狂热追求。地铁建设对技术的要求远远高于路面道路建设。地下空间开发风险性远大于路面,需要在对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加深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比选各种修建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技术人员引进、完善、开创了一系列适合当地地质条件、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地铁施工方法。地铁轨道的开挖方法已由原来单一的明挖法发展到现在的明挖法、盖挖法、矿山法、盾构法等多种方法并存。同时还发展出了其他的辅助方法,如降水、注浆、高压旋喷等技术 。在对专业技术高度要求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专业的修建地铁的技术人员,对专业化的建构和区隔融合入了对技术的永无止境的追求中。更进一步看,对技术的追求实际上是现代性对秩序的迷恋和对人性世界的抽离。目前,全球几乎所有地铁站都设有自动售票机,接受币种也从原初的硬币逐渐转变为硬币、纸币兼容,有些城市的地铁站中还设有自动零钱兑换机,让乘客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兑换零钱、购买车票的程序。地铁出入设立机器自动检票,免去了人工检票消耗的无谓时间浪费。可以发现,在地铁运行的过程中,出于效率、秩序的考虑,人被机器所替代,乘客迅速地从机器处获取所需,迅速地完成一个城市的穿越。当然,对技术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地建设中,还体现在地铁车厢内部设施的创新和高科技的融入。手机通讯无障碍,电子屏幕抬头看,更有特色创意扶手使得站立乘车更为舒适。对技术的追求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这也可以说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积极的客观结果。

总之,地铁满足了都市生活对效率的高度崇尚与追求、为都市人提供了精确性掌控的可能、体现了对技术的热衷,而这三点恰恰是全球化经济、政治、文化等维度上均集中体现的面向。纵观这三个面向,核心为对高效率的推崇,从而引发了对精确性掌控的渴望和对技术的迷恋,导致的客观结果是人为地排除人性世界。地铁与全球化模式存在着选择性亲和,地铁不是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全球化也不是在地铁空间中扩张自己的势力,然而二者又并非完全无关,它们好比氢原子遇到氧原子,一拍即合,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全球化社会中的地铁空间,也为地铁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创造了条件。

三、地铁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

地铁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交通工具而存在的话也不足以引起全球追捧,其实真正受到关注和青睐的是以地铁为依托的地铁空间,或者称为地下空间。借地铁的不断发展、延伸,以地铁站为结点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大都市创造更多生活空间的最佳选择。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再到地下城(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系统),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旧城改造及历史文化建筑扩建相随,在北美、西欧及日本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大型地下公共建筑:有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地下文化体育教育设施。一些地下空间利用较早和较为充分的国家,如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和日本、加拿大等,正从城市中某个区域的综合规划走向整个城市和某些系统的综合规划。

地铁空间的生产以商业为主,主要为地上商业的延伸和补充。四通八达的地下街道将商场、超市、餐饮、书店等项目同地铁站相连,形成地下综合体。地下空间被不断地生产、再生产,突出表现为地下层级的迅速增加,较为普遍的地下布局是地下四层格局:地下一层是公共交通集散空间、商业以及展览扩展集散空间,地下二层是商业区,地下三层是地铁站台,地下四层为地铁轨道。当然部分地面资源极为稀缺的国家(如日本)借助地铁施工更为大力地开发地下土地资源,地下空间便会更为多元、复杂。地下商业街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位于地铁站台上层,一般设有大型超市、大型购物中心地下延伸区域、餐饮业、连锁书局等,同地表空间布局并无差异,可以看作是地表建筑地下化、外部结构内部化;另一种是与地铁站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以小店面、零售业为主,集中分布在地铁站台周围,尤以地铁换乘通道周围最为密集。

当然,在地铁商业如此旺盛的势头之下,以广告业为代表的生产者服务业自然也不会错过商机。无孔不入的广告业,从自动售票机到四面墙壁,从车厢内的电视屏幕到扶手上的塑料盒,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广告贴图和标语,甚至连漆黑的地铁运行轨道的墙壁上都会有伴随着高速运行车厢而闪动的电子广告,人们在一遍遍的地下穿梭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可谓是润物细无声。至于保险、法律咨询、金融等行业则通过地铁电子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在地铁站台摆放宣传摊位等形式进行商机的抢夺。

地铁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不仅存在于地表以下,还作用于地表以上的繁杂世界,主要表现为地铁站(尤其是换乘枢纽站)周围,或称地铁上盖区域房地产业的兴起。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提到的那样,都市生活结点分散,而同时又需要迅速完成在这些结点之间的转移,应对此矛盾有两种策略:1、人为将生活各结点集中化——这一策略需要一定的资本作为后盾,且人为可控因素较少、机会成本较高,故而较少人采取此种策略;2、选择最为便利的交通出行方案将各结点连接——这一策路机会成本较少,且可控性强,采取此策略的人占多数,而居住地作为生活结点最为重要的一环,在选择上自然免不了交通方面的考虑,许多事实也已经使得交通对于房市楼盘的影响无需论证。地铁网点星罗密布将城市的各个角落有机整合,实现城市的迅速穿越,“地铁站”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便具有非同一般的符号意义。“地铁站”意味着地铁的可到达性(accessibility),且耗时较短,具有高效率(efficiency),因此“地铁站”周边的房屋受到普遍的青睐。开发商关注“地铁楼盘”,大大增强了房地产市场的空间弹性,将整个城市,不论城郊还是中心地带均合理开发、利用,一方面避免了城市开发过程中空间结构失衡,出现扎堆现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弱化中心、城郊之分,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

概括地说,笔者认为地铁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包括地下空间和地表空间,其中地下空间为本体空间,地表空间为衍生空间。本体空间以地铁建设为依托发展出具有一定规模的地下商业、服务区,同时,随着本体空间非本体功能的开发,本体空间的职能发生一定的改变,简单说来就是人们不再只是为了乘坐地铁而进入地铁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出于购物之需专门前往地下商场,主要因为地下空间封闭性强,且相互之间的连接紧密,免去了地表的出入之累。地铁商业区、服务区满足了都市人对“流水线消费”的需求,一气呵成,即使是步履匆忙的上班族也能在短短几秒钟内完成交易同时不耽误行程。至于衍生空间的出现则是地铁空间强影响力和侵略性的体现。地铁空间由其本身高效、整合、现代性等特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波及到其之上的空间规划、布局与再生产。衍生空间最大的特色是地铁站的符号效应,主要作用在房地产行业。

地铁空间生产的本体与衍生之分大大拓展了地下空间的功能,更为有效地利用所有土地资源,地下与地表,而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利用正是所有国际大都市所需要的。当然,随着地铁空间的职能的分化,其本身也愈加复杂,整个城市逐渐分为地下和地表两部分,地铁空间演变为特定的地铁社会。

四、地铁社会与都市生活——以上海为例

正如上文所述,地铁空间仍然是以本体空间为主,本体空间的再生产趋势愈发“去地铁化”,地铁空间愈发不是以地铁为中心,却大有将地表社会倒置入地下之势。地铁虽小,却也五脏俱全。地铁空间在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下社会,我们可以姑且将其称为地铁社会。总的说来,地铁社会是一个“复制社会”,复制的是地表社会的消费方式,然而同时它又不仅仅是复制,还具有一定的强化功能,它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符号体系、“理所应当”的行为方式,强化了地表都市社会中的阶层区隔、私人空间挤占、主流价值、生活方式等。现笔者便以上海为例,对地铁社会进行一个细致分析。

外显、强化阶层区隔。现代都市的匿名性给与了个体一定的私密权,日常生活的快速人流中逐渐淡化了阶层之分,然而在地铁社会中,这一区分却通过一系列的符号体系和“理所应当” 而被不断制造、外显、强化。符号体系的核心是地铁通行资格。上海地铁运营初期,地铁票为单次购买的单程,只有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外资、合资企业才会统一发放多次乘坐、重复使用的票卡(类似于公交车的月卡),这也是交通“一卡通”的前身。当时,进出检票轧机口所持票种的不同以最为显性的方式将中产白领阶层同其他人区分开来。随着众人对多次、重复使用地铁票卡需求的增加,于是出现了“一卡通”。之后,社会各阶层均有机会手持“一卡通” 出入地铁轧机口,此时白领阶层又开始享受“专车待遇”,以提高区隔层次。前几年,上海地铁二号线在早晨上班高峰期开设“白领专列”,从浦西中山公园站直达浦东开发区各金融、商务区,中间不停靠任何站台。这趟“白领专列”的车厢比其他普通列车空间充足很多,在车厢内有无线网点,液晶电视播放国内外各种经济、金融新闻,白领乘客在行程中迅速地收发邮件、浏览相关新闻、安排会议内容等。无停靠专列在速度上大大提高,让白领迅速抵达上班地点,行程中还能进行业务的处理,深受白领青睐。虽然之后这辆试运行的“白领专列”停运了,但是我们依然能看到上层人士总是试图通过各种“特殊化”手段形塑某种区隔,而地铁社会中的可视通行证无疑将匿名社会的朦胧面纱揭开,将阶层在无语中充分外显,并在下层阶级不断攀爬、模仿中得到强化。

私人物理空间受到挤占,陌生社会中难以避免“身体亲密”。地铁的便捷和高效已经被社会广为接受,选择地铁作为出行工具的人也越来越多,致使地铁车厢乘客密度剧增。在如此高密度的车厢内,乘客间难免会发生身体接触。上海地铁一号线由于建造时间较早且线路较长又经过火车站,故而人口分布更为密集。在一号线车厢中,经常会出现站立乘客间前胸贴后背的情形,不分性别,一视同仁。那样的一个陌生空间是陌生社会的浓缩形式,而同时,身体的亲密接触却应是拥有亲密关系的个体之间才会采取的行为方式。于是,在那个封闭空间里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逻辑上的矛盾:陌生世界里的个体被迫进行着亲密世界中才会发生的身体接触,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之间存在矛盾。面对这样的矛盾,个体的选择只是忍受。更进一步来看,地铁车厢是都市生活的片断性浓缩。现代性之下的都市生活高度匿名化,但人们同时又必须忍受只有在亲密关系中才会出现的接触、干预甚至是监控,而这些在除去了情感依附的陌生社会中显得更为生硬、干涩、难以接受。然而,这是现代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处于其中的人们无法反抗,更多的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比方说改变在车厢里自己的站姿,或者缩小自己所占据的空间)来进行妥协,以求更为舒适的生存。这或许便是全球化之下人类生存的无奈之处。

同自然空间的隔离,空间维度简单化。地铁社会与地表社会最为直接的区别就是物理空间上同自然的完全隔离,这种完全隔离是对地表社会的半隔离状态的强化。都市化进程之下,上海城市迅速出现无数幢高耸入云的“筒子楼”,这样的高楼玻璃窗四闭、中央空调四季开放,楼内设施一应俱全,将内部世界同外部自然空间隔离。不过,由于地表土地的规划分散,工作或者居住在“筒子楼”里的人们总是需要走出封闭的楼房,所以是半隔离状态。然而地铁社会是将地表社会以一种高强度的复制力倒置于土地之下,吃穿住行均可以在封闭空间中完成,形成一种完全隔离。现代社会对功能化、专门化的需求在全球化资本高速流动中愈发加强,作用在空间上便是人为地将空间维度简单化、单一化、功能化,物理空间被固定,形成空间办公室化。

主流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渗透。人民广场站为上海地铁1、2号线的换乘站,是隧道交通的核心枢纽地,由于这两条线路建造间隔较为长,故而地下位置间隔较远,乘客需要通过一条长长的走道方能进行换乘。最初在这条换乘乘客必经之路的两边设有小型商业街,各种以零售业为主的小店面迅速发展壮大。但是随着换乘客流量的不断增加,道路面积便无法满足人流量的需要,而进行地下路面的拓宽较地表更为复杂,所以有关部门就撤去小型商业街设置,拆除店铺,将其原本所占地面用于拓宽人行道路所用,致使很多人再次面临失业,其他地铁站的私人零售业也受到波及,一时间人心惶惶。“地铁”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被赋予了效率、速度的象征性意义,在地铁社会中出现任何有碍效率和速度的情况均被视为异类,需要“铲除”。从此,换乘过道中只有五彩斑斓、布满广告电子版的墙壁,而不再有商家的叫卖,不再有可供短暂歇脚的饮料店,不再有别具一格的小书店。在这样的道路上,我们看到的是相同的一张张封闭在自我世界中愁云密布的、行色匆匆的脸孔和那永不停歇、快马加鞭的脚步。

可以说,地铁社会汲取了地表都市生活之精髓,并在狭小空间中得到了不断强化与放大。在这里,我们可以更为直观、真切地观察到都市人的生活状况;在这里,我们更难建立亲密关系,同时却又时刻面临着陌生社会同传统亲密关系之间的张力。与其说地铁社会是普通的地表社会的复制品,不如说是它的浓缩提炼品,撇开了用以掩饰的包装,直达“都市”的核心。

五、小结与其它

从地铁到地铁空间再到地铁社会,这是一条描述“地铁”在城市里扮演的职能角色转变的发展脉络,从最初仅为交通运输所用到周边地段(包括地下和地表)经济利益的突显,再到地表社会地下化形成浓缩的“地铁社会”,在这一的转变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地铁空间“本体”的迷失。在全球化模式的影响下,地铁的空间生产逐渐远离地铁本身,地铁空间更像是地表空间的翻版,地铁在其中更多的只是发挥着类似公交一样的作用。全球化资本的流通与买卖、文化的交融与入侵总是无处不在,以其温柔的控制力将地铁空间也俘获,占为己有。

那么是不是地铁的发展总是躲不开这样的脉络?华盛顿、雅典新建的地铁告诉我们,地铁的设计和发展还有其他的选择。华盛顿的地铁建在很深的地下,电梯一直坐下去,有似科幻片,奇怪的是,两边几乎没有任何广告。下到地下,宽大的站台,两边赫然是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岩体,只是在一些松动的地方有些钢丝网之类的保护措施。而雅典2000年修建的现代化地铁专线不仅缓解了雅典城地面交通压力,还为文物出土与保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不间断的挖土建造地铁线路过程中令雅典出土了大量古文物。目前已有五个地下车站开始展出这些出土文物。雅典的地铁站正朝着小型博物馆的方向发展,每个车站墙壁四周都用厚重的玻璃墙隔开,向乘客展示考古学家留下的真实印记。卫城车站展出了80多件文物,包括玩具、古代的青油灯和酒坛。在锡塔玛广场地下,人们可以欣赏到令人惊奇的地面横断,展示了雅典辉煌时代的情形。大理石墙壁上整齐地排列着各式各样展品和艺术复制品,玻璃盒子里展放着形态各异的雕塑。

华盛顿和雅典已经开始尝试新道路,不仅是地铁建设和地铁空间规划的新道路,更多的是对单一全球化发展模式之外的探寻。全球化并不会抹杀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就好像科学技术只会更多的挖掘人类的想象力一样。但是,我们已经接受资本主义秩序之下的全球化,并把它认为一个既定的、且是最终的事实。如果承认现有的东西,那么便无从改变、无从反思,即使可以在一些小地方做微小改进,但对整个系统则并无意义。就像现在,全球化只发展了其模式中的一个面向且我们认为是理应如此,其实全球化并非只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还是有其他的选择。空间的生产可以不带有侵略性,可以保留空间诞生之初的意义,得以保存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故而,我们从地铁空间中窥视到的全球化都市生活是具有多元化、文化共融的可能性,也是全球化得以更好发展的可能性。将视野从效率、速度、盈利等字眼上移开,便会发现全球化其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交流、借鉴的机会,而非侵略性的单一扩张与掠夺。换只眼睛看世界,会发现很多可能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