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教授藝術社會學2007秋季班授課大綱(大學部)

藝術誕生於與純科學真理相離的地方。藝術不為科學而生,藝術源於生活的需要。藝術作品不論採取什麼風格,它總來自經驗世界,即使你用純粹的虛構來取代現實,在這一點上,藝術與社會發生聯繫。本課程將從社會場域的角度去探討藝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意義與作用。社會場域涉及作者、環境的作品影響;作品的價值,又常常受到市場、批評家、與讀者反應的作用;於是作者、作品、與讀者/批評家就構成了錯綜複雜的「藝術社會學三角」 (The Triangle of the Sociology of Art)。理想主義者與浪漫主義者認為,藝術作品僅僅為了靈魂的傾訴,只關心自身;寫實主義者說明藝術的創造深受客觀、物質的社會習俗影響。做為評論家需堅守立場,作為讀者可以悠遊於各種可能,作為作者自己必須找出一條相信的林中路,而藝術與社會的辯證,就在藝術作品的風格中展開。

本課程為大學部學生的基礎入門課程,同時設想學生具備作者,讀者與評論家的潛能,將依學生上課過程中顯示的才華面向循循善誘。設計上將以著名的藝術史學家阿諾德‧豪澤(Arnold Hauser)、社會學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與詩人文學評論家楊牧等三位的思想與作品導引下,介紹藝術與社會的相關理論。進而,本課程將特別集中在現代城市空間的藝術創作與作品精讀分析,將涉及三個城市:巴黎、北京與台北及其中足下經驗的行走與觀看。特別是班雅明筆下的法國巴黎、蕭乾所描繪的老北京與石計生、房慧真等閒逛的台北,並將有台北城市空間的戶外教學踏查活動。本課程理論與實踐兼及,從「藝術社會學三角」向度析辨藝術之所由生為何,社會的侷限與超越處為何?藝術之可言說與不可言說處為何,創作風格的掙扎與寧靜,和那些在藝術中必須轉身而去的緘默為何。

科目名稱:(中文)藝術社會學(英文)THE SOCIOLOGY OF ART
授課教師:東吳大學社會系石計生
星期節次:每週二 234堂
上課教室:外雙溪校區H211

指定教科書及參考資料
●指定教科書
石計生
1. 楊牧1著,隱喻與現實,台北:洪範出版社,2001。
2. 楊牧2著,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出版社,1998。
3. Arnold: Hauser: The Sociology of Art. Kenneth J. Northcott trans.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Press, 1974.
4. Walter Benjamin: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London: Verso Press, 1989.
5. 蕭乾1著,老北京的小胡同。上海:三聯出版社,2007。
6. 蕭乾2著,未帶地圖的旅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
7. 王軍著,城記。台北:高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8. 石計生1著,藝術與社會:閱讀班雅明的美學啟迪。台北:左岸出版社,2003。
9. 石計生2著,閱讀魅影 尋找後班雅明精神。台北:群學出版社,2007。
10. 石計生3著,就在木棉花開時,公館溫羅汀的那個年代。台北:歷史智庫出版社,2006。
11. 石計生4著,成為抒情的理由,台北:寶瓶文化出版社,2005。
12. 房慧真著,單向街,台灣遠流出版社,2007。

進度(按學期週數)
師生認識與課程緒論:藝術社會學三角
中秋節放假 Arnold Hauser文獻chap.1-2
理論:阿諾德‧豪澤論點I Arnold Hauser文獻chap.3-4
理論:阿諾德‧豪澤論點II 石計生1,2 Benjamin, all
理論:班雅明論點I 石計生1,2 Benjamin, all
理論:班雅明論點II 石計生1,2;楊牧1p.3-23 楊牧2, all
理論:楊牧論點I 石計生1,2;楊牧1p.3-23 楊牧2, all
理論:楊牧論點II
期中考週(筆試) Benjamin, all
實踐:城市醞釀現代藝術I (巴黎) 蕭乾1,2,王軍
實踐:城市醞釀現代藝術II (北京) 蕭乾1,2,王軍
實踐:城市醞釀現代藝術II (北京) 石計生2,3,4 房慧真
實踐:城市醞釀現代藝術III (台北) 石計生2,3,4 房慧真
實踐:城市醞釀現代藝術III (台北踏查) 撰寫踏查小報告
聖誕節放假
從藝術社會學論巴黎、北京和台北
綜合討論
期末考週 (筆試)

考評及成績核算方式
平時作業 (踏查小報告)10%
期中考 35%
學期考 40%
課堂討論 15%
配分比率加總 1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