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教育從小開始――華德福教育在台灣

⊙ 石計生


在台灣一片教改聲浪中,實行另類教育的宜蘭縣「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特別令人驚艷。華德福學校揭示靈性的追求不應只是成人的課題,事實上應該從小培養,透過身、心、靈合一的教育,以培養出「自由的全人」。

一九一九年在德國開始的華德福教育(The Waldorf School),以一般人十分陌生但極具創意的「人智學」(Anthroposophy)式身、心、靈合一的課程,帶動了一股全新的教育運動。目前全球五大洲總共有超過六百所的華德福學校(小學到高中),上千所的幼稚園、治療教育中心、師資培訓學校;而台灣的華德福教育,也在一九九六年由位於宜蘭冬山鄉的「慈心托兒所」所長張純淑引入,而成為台灣另類教育(alternative education)的先驅。

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有感於工業化之後人性的失落,提出了「人智學」的思想,提醒人們不要被眼睛所見的外在物質世界所迷惑,而應當去追求心靈及精神層面的世界。人智學認為人是由精神、心靈及身體三種要素所組成,其又分屬於神經系統、韻律系統及肢體系統,而分別由頭、心及四肢三個身體部分控制,也分別掌控思考、感覺及意願三種心靈的功能。依據他對人的理解,史代納發展出一套循序漸進的教育理論。他認為人的生命是以七年為週期,一個人在二十一歲時就是一個「全人」,是一個擁有身、心、靈和諧的自由人。華德福學校的教育理論就是在「七歲週期」的觀點上,根據孩子在每個週期中的特色集發展狀況給予正確的教育方式。華德福學校的成立,可說是因應了歐洲十九世紀末到廿世紀初對學校教育改革的共識,以促發/促進性的教育方式,強調「個別化」,重視個別孩子心理性的意義。

台灣宜蘭縣冬山鄉的「慈心」是一間座落在冬山的鹿埔村田間、佔地一千五百坪的托兒所的名字,創立迄今已近三十年。所長張純淑在地方上也是一位傳奇人物,早期在戒嚴時期她是宜蘭環保分會的副會長,致力於土地保護之外,也支持反對運動,之後認為政客不可依賴,決定反求諸己,開辦自己理想中的教育。她曾嘗試過許多不同的實驗性課程,一次到英國參訪的經驗,讓她認識了華德福教育,而進一步將托兒所的課程由傳統的讀、算、寫轉型為「人智學」系統的身、心、靈合一課程。

從那時候開始,托兒所慢慢聚集了一群追求相同理念的教師及家長,並於二○○一年正式成立台灣的「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在歷經兩年多尋覓校地、規劃建校方案的多重困難後,於二○○二年八月底在宜蘭縣冬山鄉冬山國小香南分校設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小學」,展開小學階段的教育實驗工作。校園環境的設計與教室的佈置都融合自然律動,創造一個富有生機循環、溫暖、安全的空間。華德福學校課程的安排有一個很清楚的教育方向設計,即由「圖像走向文字」、「韻律走向概念」的過程。這個過程不仰賴藝術的力量是無法達成的,所以華德福教育的藝術活動滲透入所有年級的課程中。學齡前的兒童強調是「感官體」、給予的是「很少的玩具,很多的想像力」;一到八年級給予圖像與自然相關課程居多;國三至高中階段才施予與文字和概念複雜思考相關的教育內容。他們認為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先學習掌握「人本身」、「人和自然」的精神生活潛能與連帶,進而才能掌握「人和社會」、「人和經濟」、「人和世界」的社會關係。

慈心的課程安排為完整四季韻律的一年四學期制;在一學期十週的大韻律下,十分關注三週連貫的主要課程韻律;週期性的主課程下,慈心關注每天規律的生活作息,這是由於重複的韻律有助於穩定孩子的焦急與不安,開展孩子內在的自由。語文、數學、自然等次序性進行的「主要課程」,可以說是華德福教育課程的核心,引導孩子連結外在感官世界以及內在的觀念和情感世界。「副課程」主要是美學呈現,水彩畫、形線畫(form drawing)、蜜蠟、泥塑、音樂合奏、優律詩美舞蹈(eurythmy)等藝術性的活動,引領孩子釋發內在生命的力量,滋養孩子的意志力與情感。

史代納的「華德福」學校的建立,試圖超越在西方尚未被實踐過的柏拉圖與盧梭的理想教育,推動合乎人性與現代生活需求的教育體系。它的教育目標,關乎身體、心靈,更關乎個人內心的自由:

一個人透過他的「身體」和「心靈」所表達的「自我」的能力越來越豐富,並且這個「自我」能越有意識地,依自己獨立思考後的決定,來運用各人多方面的天賦,這個人的內心的「自由」也就越大。

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網址:http://www.waldorf.ilc.edu.tw

1 ...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