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友誼
街頭的十字架
外雙谿的梵谷情結
石計生講修行者:以身為度–雅各與丘處機
「雅各仍舊行路,神的使者遇見他。雅各看見他們就說:這是神的軍兵:於是給那個地方起名 為瑪哈念。」 –〈創世紀〉三十二章一至二節,《舊約聖經》(恢復本)。 「然後歸山。煉心養性。三遭魔難而不動。沒於洪水而不知。虎臥於旁而不畏。初心真切。 人之心空。心空性見。而大事完矣。遂出山度世化人。」 –丘處機 〈丘祖語錄〉,《道藏精華》第五集之一,自由出版社。 講者:石計生(基督教慕道者,台北丹道文化研究會理事長,1999-2001) 地點:台北紫藤廬茶館(臺北市新生南路3段16巷1號) 主題:以身為度–修行者雅各與丘處機
時間:
本講次以東西方兩大修行者,雅各與邱處機為例,探討人如何通過現實世界的磨難找到真我,並且以身為度,救己濟人。以西方基督教《舊約聖經》創世紀章節裡的雅各,其經過瑪哈念(兩營軍兵)的隱喻,與東方全真教龍門派法祖,宋代邱處機的蟠溪苦行的掌故進行比較,揭櫫宗教人物典型的磨難鍛身成道過程,探究其信仰的差異脈絡意義,如何成為我們日常生活與病共處,養生超越的力量。
*演講地點:紫藤廬茶館(臺北市新生南路3段16巷1號) 參與方式:免費聽講、自由捐獻茶水費。 聯絡電話:臺北紫藤廬茶館(02)2363-7375
[#M_ more.. | less.. |
本系列演講從音樂社會學、美學與精神分析等諸理論向度探究藝術家的精神與作品、宗教典型人物的形成。其中石計生的演講,十月份演講是根據其長期所致力的藝術社會學研究,通過康丁斯基繪畫論點,以漫談與詩的再創作方式,針對如楊牧等藝術家的創作的精神性進行探索。十一月份演講則針對基督教《舊約聖經》創世紀章節裡的雅各,其經過瑪哈念(兩營軍兵)的隱喻,與全真教龍門派法祖邱處機的蟠溪苦行的掌故進行比較,揭櫫宗教人物典型的磨難鍛身成道過程,其信仰的差異脈絡。梵谷的割耳看似瘋狂行徑,梵谷的繪畫魔力究竟來自藝術家自己?是性壓抑?還是信仰?高榮禧部分從精神分析學與美學面向解讀梵谷繪畫的深度與宗教意義,通過對於梵谷作品的實際解讀與生命史考察,十月份演講將著重於精神分析面向闡釋梵谷作品的躁鬱病徵裡隱藏的聖徒淚痕;而十二月演講則直接從宗教學角度就梵谷繪畫作品細緻進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