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林訓民
感謝四之一:數位典藏台灣歌謠團隊(2011.04.14)

感謝數位典藏台灣歌謠工作團隊人員(石計生教授,2011.04.14)
由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SocGIS)中心舉辦的「台灣歌謠數位典藏:紀露霞與洪一峰的流行時代」工作坊暨「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http://www.musicgis.tw )」成果展示,當天盛況空前,人山人海,包括自由時報, 中視等媒體均來採訪。身為此次活動主辦人,我感受到與會貴賓與觀眾的熱情,深深覺得台灣歌謠生命力是那麼 深不可測,令人動容。而我最感謝的是這活動的工作人員:紀建良, 朱思樺,邱婉婷,周汝育,黃皓瑜,何瑪丹,蔡子岳,何旻杰,林訓民,劉曜瑋,帥宗婷,施啟勝,宋兆平,彭威皓,李昇璋,林耕平,蔡逸麒和張瞬傑等。老師謝謝你們的辛勞!讓這活動順利,成功(2011.04.17石計生後記)。
洪一峰 博物館 見證台灣歌謠史

洪一峰 博物館 見證台灣歌謠史
自由時報報導2011.04.15: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
15/today-show23.htm
東吳大學社會地理資訊系統中心召集人石計生(左起)、寶島歌后紀露霞、自由時報董事長吳阿明、洪一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洪榮宏昨一起見證「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計畫成果。(記者宋志雄攝)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走進懷舊時光隧道
720 度觀看所有紀錄
洪一峰的音樂盛世,從露天歌廳到那卡西走唱,從廣播電台駐唱到歌舞團成立,從黑膠唱片錄製到電影演出,從餐廳秀、歌廳秀場、空地秀到晚會表演,宛如一部40年代到90年代台灣歌謠發展史的縮影。這個虛擬音樂博物館,透過虛擬實境的紀錄,可以720 度觀看各種影像、文字以及地圖等紀錄,將洪一峰重要典藏物件如歌曲、樂譜、手稿、歌仔簿及相片等,以數位化技術加以保存展示,裡面還有洪一峰畫紀露霞的插畫原稿。早期洪一峰所創作的「舊情綿綿」、「思慕的人」和「淡水暮色」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也都在網站上隨點隨聽。
近代鍊金術學術研討會剪影

中研院史語所會後教授們聚餐: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張哲嘉(中研院近史所),李祁芳(中山大學外文系),吳雅鳳(台大外文系), 趙恬儀(台大外文系),張谷銘(中研院史語所),Tara E. Nummedal(Brown University),—, Lawrence M. Principe(John Hopkins University), Bruce T. Moran(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Kirill Ole Thompson(台大外文系)。(2011.03.29)

石計生教授英文發表鍊金與內丹現場(2011.03.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