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教授參加台灣歌謠100年政大駐校藝術節活動


用戶插入圖片台灣歌謠100年慶祝活動
http://artist.nccu.edu.tw/2011spring/air.html

開幕座談─

「音樂是一種鄉愁:咱的時代‧咱的歌」


 


 時間:10054日(三)13:00-14:00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藝文中心三樓創意實驗室


主持人:吳靜吉/本校創新創造力中心講座教授


 與談人:


•陳郁秀/前文建會主委、現任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


•陳芳明/政大中文系講座教授兼臺文所所長


•石計生/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



 石計生教授專文:
音樂作為一種鄉愁:臺灣歌謠的歷史社會觀察
http://artist.nccu.edu.tw/2011spring/air_timeline_shi.html



石計生教授「台灣流行音樂數位化」課程榮獲教育部顧問室「98年度人文數位教學計畫」補助

藝術GIS課程:音樂與社會─台灣流行音樂的數位地圖典藏

石計生教授繼97學年度獲「教育部顧問室─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辦公室」核定
補助「文史數位化社會地圖製作課程」之後,於98學年度再獲教育部顧問室肯定
,審核通過98年度第二學期(2010.02-2010.06)「音樂與社會─台灣流行音樂的數位
地圖典藏」課程。

以深度訪談作為一種意義的探究,石教授將持續過去GIS的認真教學,並歡迎同學
有先修過老師的「地理資訊系統社會學」(2009.09學期開課)的基礎課程學生優先,
繼續學習數位典藏的技術與藝術社會學的結合,讓我們一起倘佯在台灣流行音樂
的歷史與城市空間的行走裡,感受我們的土地的深厚力量。

沉吟之間:面見于潤洋先生記


◎石計生與于潤洋教授(北京/王府井,2007.10.27)

⊙ 為了收集國科會研究的音樂社會學的資料,不遠千里來到北京發表論文,並且面見了非常著名的中央音樂學院于潤洋教授,他的著作《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我曾經仔細研讀,對於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Adorno)部分的釐析,可謂鞭辟入裡,心儀已久。而那天懷著崇敬之心,透過我在北大講學時的學生倪偉峰聯繫,終於和于教授見面,也已經是我要離開北京的前一天了。于教授白髮蒼蒼,年過七旬,仍然神采奕奕,由內而生地充滿藝術精神性。本來我希望就近在老師現住的通州附近見面即可,但老師知道我在北大開會,空間上一東一西,身為北京人的于老師,深知這裡塞車之苦,遂約在折衷點,即內城二環內的王府井東方新天地見面,心中頗為過意不去,讓他老人家轉車加地鐵,總共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到。老師的人格與敦厚,可見一斑。在席間,吃著去辣的四川菜,我們三人相談甚歡,于老師談到曾應邀至南華大學音樂系講座,對台灣印象極佳,我對我所生長的美麗孕育無限自由想像的域土也能感動老師深以為榮。我也說對於北京印象很好,我在這裡學習到大格局的呼吸與必要的謙遜,因為千年的歷史沈澱,到處都臥虎藏龍,而且越深入認識,越覺深不可測。許多傑出的藝術家、思想家與知識份子均在這城市各個角落持續創作著,思考著,而且是極具風格繼起不斷,如我所結交的年輕學者翻譯家兼詩人樹才、學者畫家兼詩人張斌與學者文化創意兼散文家張嬙等。也有許多偉大的氛圍聚集之地,如白雲觀、廣濟寺、單向街書店、北大暢春園、天壇、密雲、清大清華園與胡同等;即使現在因為和世界接軌像個大工地,但北京因為格局夠大,所以仍挺的住,當然也對其破壞性感到憂心,需要一個當代班雅明(W. Benjamin)來觀察裸露蛻變中的盲點。點點頭,老師沉吟之間,繼續說了許多,在阿多諾部分著墨為主,心領神會,知道老師傳了一些寶貴的音樂美學靈光給了我。道別時,老師送我一整袋他的著作,其中有許多是未嘗見過者;我回贈老師我國科會研究的紀露霞亞洲唱片行珍貴1960年代的錄音CD與精選最佳台灣歌謠七整卷,老師高興地說,聽了後要將之轉給中央音樂學院的民俗音樂系,那裡正缺這樣的研究。出了餐館,老師緊緊握住我的手,一雙一輩子春風化雨的藝術家的手,在揮別時將海峽兩岸的情感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傳遞著,「再見面時到我家聊天」「老師我一定到」,熙攘人潮中,逐漸隱沒的巍巍身影,像一座山有清雲繚繞,穿梭其間的詩意讓喧嘩靜止。忽然滿溢胸壑呼吸間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悲喜交織情緒昇起,那旋律帶著我的眼神望著背對著我離去的身影似真若幻莫非就是我的家在安徽的 父親,因為戰亂和命運之乖隔把我誕生在一海之隔的台灣高雄,然後在我來不及完整愛他時就病逝離我而去,徒留我一生永無法縫合的創傷與遺憾。「所謂音樂與社會的看似不關連的關連,不就是以音符表達了作為人的生命的完整的愛與不完整的期待嗎?不就是從社會關係裡的聚合世俗抽離,讓旋律撫慰我們容易忽然流淚的回憶嗎?」沉吟之間,我想,這次面見的象徵,可以確定這些現實與超現實,是我對于老師、我的 父親與這個不可思議的城市及其仍在與不在的行走的才氣忘記時間的內在遭遇…(石計生,2007.11.01)

于润洋,音乐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族,1932年出生于沈阳市。1952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6年赴波兰华沙大学音乐学系攻读音乐学。1960年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1983年任该院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工作; 1988年任院长,1992年卸任。社会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第3、4、5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中国音乐传播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的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音乐研究》主编等。
2006年4月,受聘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5月,受聘上海音乐学院系统音乐学理论学科音乐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教学、科研方面,主要从事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两个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来除在教学岗位上培养一批上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之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西方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方面的论文、著作,出版论文集《音乐美学史学论稿》(1986)、《音乐史论问题研究》(1997),《音乐史论新稿》(2003)、专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2000),译著《论音乐的特殊性》(1980)、《音乐美学新稿》(1994)、文集《西方音乐与美学问题的文化阐释》(2005),主编《西方音乐通史》(2001)等。

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曾多次参加国际范围的学术性活动:赴美国、加拿大、瑞典、俄罗斯、波兰、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性考察和讲学活动。

由于教学和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1984年获波兰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长颁发的“波兰文化贡献勋章”;1987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所在音乐美学教学集体获“全国高等院校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1996年获杨雪兰音乐教育奖;2001年获文化部颁发的“区永熙优秀音乐教育奖”。专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于2002年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以及美籍华人欧阳美伦设立的“优秀音乐美学著作奖”一等奖。

个人业绩入编英国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知识分子人名录》(第11版)、《国际传记辞典》(第24版)、《21世纪两千名杰出知识分子》(第二版),美国传记研究所出版的《世界五千人名录》(第5版)、台湾绿与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音乐家传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