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計生教授榮獲通過執行2008年國科會紀露霞至民歌轉換之社會研究案(I)
國科會計畫編號: NSC 97-2410-H-031 -039 –
執行期限: 97/08/01 ~ 98/07/31
研究題目:音樂作為一種鄉愁:台灣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之社會研究
(1970-1980)
Music as a Nostalgia: A Social Research on the Transition of Taiwan’s Song from Ballad to Folk Styles(1970-1980)
中文摘要
本研究是以1970-80年代台灣民歌手的音樂呈現為出發點,輔以96年度國科會研究案對於60年代台灣歌謠演唱家紀露霞演唱生命史的研究,從歷史縱深探究歌謠與民歌流行轉換的社會意涵,並試圖詮釋音樂活動所表現的多重性,不只是音符調性的使用,或音樂如何被構成,還包括社會生活中音樂活動所扮演的角色,聚焦於以藝術到處尋找回家的「鄉愁」感覺,和此鄉愁的具體現實指向。
通過批判性文獻回顧,本研究以強調音樂/社會的與時俱進的比較觀點,挑戰目前「1970年後崛起」與「音樂工業決定」的民歌研究主流論述。雖然受到政治力量的壓抑,本研究認為,從曲風多元、準全球化但充滿本土性的紀露霞隱退卻繼續活躍於嘉義等地方所象徵的台灣歌謠「死而不僵」的1970年代,和崛起於台北都會區「唱自己的歌」卻轉向深具「文化中國」風格的民歌同時並存的現象,與當時民歌的大量流行至中國大陸等事實,提出音樂作為一種鄉愁所觸發的諸問題:(1)歌謠與民歌音樂風格轉化的社會文化意義為何?(2)跨界流行至海峽對岸的民歌其音樂文化傳遞的接受過程與對「接受社會」的衝擊為何?(3) 歌謠與民歌音樂中的鄉愁轉換對於台灣意識的後續影響為何?
本研究藉由社會學中專注於音樂與歷史的學術視野,以及對具代表性民歌手訪談及其音樂創作的時代描述能力探索,從質性與比較研究等研究設計出發,來重構那些曾經空白與斷裂的歷史軌跡,並據以建構出更完整的台灣音樂社會圖像,與揭露社會史轉換的音樂「差異化鄉愁」深層意涵。
關鍵字:台灣歌謠、台灣民歌、社會史、鄉愁、台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