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紀露霞:石計生教授應邀至交學通大音樂研究所演講
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從紀露霞台灣歌謠音樂研究談起
Sense-making within the Social Setting: Research on the Chi Lu-shiya’s Taiwan Popular Music.
我於本演講,主要是從過去近兩年執行國科會音樂社會學的研究經驗,展示研究所收集的CD化黑膠唱片原音、老照片、訪談錄音、逐字稿和地圖等,提煉出一些關於跨界研究的執行可能與學術反省。在一個偶然的機緣從收音機中接觸台灣歌謠後,我從1960年代「寶島歌后」紀露霞個人演唱史出發延伸至台灣民歌,探討音樂作為一個精神現象,其中所蘊涵的「音樂」、「個人」與「社會」之間存在的關聯為何?或者,更簡潔地問:「音樂作為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是如何可能的?」
在不預設任何理論立場下,以滾雪球(snowball-rolling)的質化研究為核心,經過長期針對包括紀露霞本人及其周遭相關人物團體 (作曲家、樂團和歌迷等),乃至目前的民歌研究之口述歷史、影像紀錄、焦點座談和地理資訊系統(GIS)空間製圖等綜合方法的探究、分析與思考,我開始懷疑一些過於清楚因果或斷言式的既成之見:如「紀露霞於1960年後因為結婚就退出歌壇,不再唱台灣歌謠」、「台灣歌謠在國民政府的查禁下就沒落了,1970年代的帶有文化中國色彩的民歌繼之興起」、「台灣民歌起源於楊弦譜唱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等等有時過於片面強調個人音樂創造或社會性因素等說法。
我逐漸形成音樂與社會間很難說誰反應誰,誰決定誰,而或許可說是「情境定義的活動」,是「共同生產的」的看法。這種情境定義的音樂活動生產,社會與政治權力雖表面上看來左右音樂創作,但事實上音樂人有其選擇,我認為有一種我稱之為「隱蔽知識」(hidden knowledge/practice)存在:在音樂社會學方面,「隱蔽知識」可被視為音樂的配合政治權力設局演出且隱蔽其真正意圖;而其引發的「隱蔽實踐」則是在調整、揣摩主流音樂語言的過程中馴服成為其中之一,或者堅持原意而退居其外另覓出路。於演講中,我將舉我所研究的紀露霞演唱生命史的轉變,說明我這原創的論述觀點。
◎ 主持人: 高雅俐(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助理教授)
◎ 講題: 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從紀露霞台灣歌謠音樂研究談起
◎ 時間:2008年10月28日(週二)下午1:30-3:30
◎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演講教室
http://www.imu.nctu.edu.tw/colloquiu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