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異托邦:石計生教授台大學術論文與專家論壇發表(2010.10.12)


大稻埕異托邦(Duaduidia Heterotopias)


用戶插入圖片

石計生教授講大稻埕異托邦(臺大法學院霖澤館,2010.10.12)



石計生,20101012-13日,大稻埕異托邦:數位典藏邊境的城市文化探究
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研討會,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與學習之學術與社會應用推廣分項計畫地理資訊系統子計畫,台大地理環境與資源學系舉辦,會議地點,臺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台大辛亥路/復興南路側門) (與紀建良、黃映翎、朱思樺和邱婉婷等合著,外審制會議論文)
石計生教授並於當天早上專家論壇:尋找跨界合作的可能部分,代表人文社會科學界引言,參與討論。


※會議資訊: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研討會網站


用戶插入圖片

大稻埕異托邦(朱思樺攝影,2010.10.01)

摘要


以台北大稻埕城市文化為例,反思傳統數位典藏的包括文本、影像和聲音等的數位客體收集,組織和保存的方法。大稻埕在日治與國民政府兩次政權轉換中逐漸被邊緣化,成為一種同時是「無地方的地方」與發現「從地方缺席」的鏡像空間異托邦。歷史位址作為異托邦是失去秩序的集體記憶的蓄積,其過去地景建築環境的社會意義仍然懸而未決,成為介於真實與想像間的差異空間,地理資訊系統的數位製圖特別是疊合與軌跡紀錄分析能力,讓其並存多元時空成為可能,經由閒逛觀看,發現地域的異托邦性,它能打開我們的空間想像,認識當代世界裡的空間重要性與將位址的當代空間性和空間關係顯露。


 


以異托邦視角九點分析依據,大稻埕數位典藏的可能在於(1) 第一空間的首要性:大稻埕城市文化興衰首先取決於物理空間的變化,如交通運輸(水路、陸路)、行政區域重劃(街町改正)和空間地景(城市建築、文化意象)等影響;(2) 第一空間所無法掌握的無座標或雖有座標卻無實質地址意義的「無地方的地方」,卻是異托邦視角下的鏡像歷史呈現:大稻埕作為「本島人市街」、「台北老區」的意涵,不僅僅是文化遺跡數位化地圖的空間點位,並具有都市邊境保存,衝突與融合的空間重新佔據的可能;(3)從地方中缺席,人參與城市文化的數位典藏成為「內行人」的行走踏查,乃使結合穿梭虛與實、邊緣與主流的空間實踐成為可能。


 


關鍵字: 地理資訊科學、數位典藏、大稻埕、異托邦、城市文化。





            2010數位典藏地理資訊學術研討會


Digital Archives GIScience


議程表
[#M_ more.. | less.. |

























































































































1012()


時間


議程


主持人


08:30-09:00


報到


09:00-09:10


開幕式


09:10-10:00


專題演講()古代人際口耳相傳的地理範圍


鄭錦全 院士/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10:00-10:50


專題演講():被遺忘的時間─時間在數位典藏地理資訊中的挑戰


蕭世 教授/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地理系


10:50-11:10


茶敘


11:10-12:20


專家論壇:尋找跨領域合作之可能
引言人:項潔 教授/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石計生 副教授/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張忠吉 科長/內政部資訊中心


孫志鴻


臺灣大學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12:20-13:20


午餐


13:20-14:40


【論文發表A1】國際會議廳


u   微觀視野下的族譜及僑刊數位化史料應用-以金門珠山村空間歷史研究為例 /袁興言


u   客庄老人老年生活風格群體與日常生活世界的空間差異之探究 /陳君山、何春媛


u   大稻埕異托邦:數位典藏邊境的城市文化探究 /
石計生、紀建良、黃映翎、朱思樺、邱婉婷


蘇明道


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工程學系


【論文發表B1】多媒體教室


u   以四維度觀點進行歷史GIS之資料庫建構及探勘 /李宗仰、林妤蓁、周逸涵


u   精緻與精確虛擬三維模型之數位化建置 /林士淵、陳聖智


u   範圍型分布資料之視覺化 /謝泓廷、李祐陞、王祥安


曾義星


成功大學
測量與空間資訊學系


14:40-15:00


茶敘


15:00-16:20


【論文發表A2】國際會議廳


u   淡新檔案地圖的批判分析 /黃亞妮、賴進貴、楊森豪


u   應用Google Maps建構人文與歷史空間記憶─以臺北大安森林公園百年變遷為例 /侯皓之、鄭亦修


u   GIS與老舊地形圖在網格式歷史人口分布之應用 /郭俊麟


吳密察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論文發表B2】多媒體教室


u   e-GPS技術整合點雲與DTM嵌入3DGIS平台之研究 /吳宗江、林宜君、徐明福


u   地面光達重建古文物的三維模型 /廖家翎、黃灝雄


u   地理資訊系統與谷歌街景之結合應用 /余其曄


周學政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1013()


08:40-09:00


報到


09:00-10:20


【論文發表A3】國際會議廳


u   應用GIS研究青銅器銘文詞彙的地域分布—以戰國時代的容量單位詞為例 /林宛蓉


u   GIS看青銅炊食器自名現象的區域性-以東周時期的
鼎、繁鼎、膳鼎為討論中心 /張 莅


u   建築文件數位化的感覺結構──二次戰後台灣建築設計圖說徵集暨數位典藏計畫 /李思薇


黃銘崇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文發表B3】多媒體教室


u   時間地理3-D視覺化系統整合研究 /游柏輝、賴進貴


u   運用Google Maps呈現大量資料之探討─以數位典藏生物多樣性資料為例 /賴昆祺、陳岳智、柯智仁、許秀雯、邵廣昭


u   生態資源資料庫之數位典藏應用 /沈怡伶、沈玉婷、王郁淳、陳雅欣、蔡惠如、魏綸毅


丁亞中


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


10:20-11:00


【海報發表】大廳


11:00-12:20


【論文發表A4】國際會議廳


u   湖南湘江流域商周有銘銅器的幾點思考──GIS對青銅器研究的輔助與應用案例之一 /陳昭容、林農堯


u   GIS於元祐遷謫詩歌之標誌與運用 /張瑋儀


u   日據時代日語普及率之地理加權迴歸分析 /張齡方、范毅軍、葉高華、廖泫銘


羅鳳珠


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論文發表B4】多媒體教室


u   行動文化廣播之地理資訊應用系統 /張明裕、陳東申


u   結合空間資訊與田野調查於國小鄉土地理學習之探究 /葉欣穎、黃國鴻


u   數位地理資訊應用於社區文化學習課程之教學設計研究 /蔡美惠、吳瑞荻


陳哲銘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2:20-13:20


午餐


 


 


 


 


 


 


13:20-14:40


【論文發表A5】國際會議廳


u   絲路文化GIS時空平台與Web 2.0之應用研究 /唐國銘、杜正民、游美燕


u   老陽的故事─歷史航跡之呈現與可能 /韓祥麟、陳家信、沈天羽、呂維理


u   利用GPS軌跡記錄器與數位影像詮釋歷史事件之研究個案─以「溫故知新─兩岸故宮重走文物南遷路」為例 /張志光


范毅軍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文發表B5】多媒體教室


u   數位典藏地理資訊結合貓頭鷹生態與社區研究初探─以貓頭鷹公路綠廊為例 /黃申在、施政旭、劉育宗


u   運用志工調查資料進行臺灣蛙類分佈預測 /龔文斌、楊懿如


u   口旅運動態和蚊媒移動與登革熱傳播的時空分析
/黃宜庭、溫在弘


李培芬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14:40-15:00


茶敘


15:00-16:20


【論文發表A6】國際會議廳


u   唐代交通圖與GIS(地理資訊系統)的運用 /朱開宇、范毅軍


u   佛教人物史傳研究的地理資訊平台以宋僧淨源生平考釋為例 /郭捷立、釋法幢、洪振洲、杜正民


u   苗栗市家戶與廟宇關係的空間分析 /林本炫、吳怡慧


邱澎生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論文發表B6】多媒體教室


u   以街名變遷論臺北市的空間發展脈絡─以1945~2006年為例 /姚聖洋


u   台北市北區建地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 /鄭伉妙、龔彥君、柯榮晉、李載鳴


u   台北市人口變遷的空間探索分析-2002-2009 各里人口變化的考察 /鄧志松


周天穎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


16:20-16:50


綜合座談


16:50-17:00


閉幕式


 


【海報發表篇目】


u   高雄縣市合併改制對地方派系的影響 /徐兆霖


u   以網際網路空間決策支援系統(Web-SDSS)實踐地方發展指標空間化與地方發展特性評估之研究 /郝振宇、翁薇謹、陳建元、羅文珊、陳美心、周天穎


u   全像科技與數位典藏文物之加值應用 /盧靜璇


u   校園周邊租屋條件因素探討及推薦平台之實作 /吳美宜、謝殿臣、曾繁絹


u   從「繪本」融入教學到「水墨遊戲抽象畫」的發現-談「數位典藏藏品」在「水墨遊戲教學」之應用 /陳麗敏


u   生活美學博物誌-參與式媒體博物館的建構想像 /鄧宗聖


u   台北市固定源二氧化碳永續指標之研究 /鄭伉妙、龔彥君、陳慶和


u   客都長期照護機構之老人健康、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需求之研究 /余珮棱、張志光、胡愈寧


u   六堆祖堂棟對之數位典藏-以萬巒鄉、竹田鄉為例 /邱春美


 

_M#]~

 

石計生教授七月南京大學社會系開課:城市文化研究

石計生教授南京大學社會系開課:城市文化研究(2010.07.04-20)

2010年南京大學社會系研究所暑期課程


城市文化研究  石計生教授(臺灣東吳大學社會系)


 


課程大綱


 


本課程將從城市空間,城市流行音樂與城市中的身體三大面向進行城市文化研究探究。(1)第一週(75678) 的「城市空間」部分:講者將從大趨勢論述西方城市空間現代與後現代,如列斐伏爾(H. Lefebvre)、福柯(M. Foucault)、哈威(D. Harvey)、蘇賈(E. Soja)和紀登斯(A. Giddens)等理論之適切性。並將舉講者過去進行臺灣宜蘭與臺北士林等研究為例,以定量、定性和社會地理訊息系統(SocGIS)多重方法的在地實踐,反思社會學研究回到現實場域與原生理論創造的重要性。(2) 而第二週(712131415)的「城市流行音樂」部分,承襲第一周的反思,將以聽歌講課方式,研究從田野返回理論的可能。講者從現象學「懸置」(bracketing)方法著手,以過去多年對於1960年代臺灣歌謠與80年代校園民歌迄今的研究為例,1950-80年代日本演歌、臺灣歌謠、黃梅調,西洋流行歌、校園民歌與群星會國語流行歌等的黑膠曲盤與翻錄(如美空雲雀、紀露霞、洪一峰、文夏、靜婷,藝霞,劉文正、李雙澤、胡德夫),與現代大陸流行的城市民謠歌(周雲蓬、李志、萬曉利、張淺潛、老狼,洪啟和左小詛咒等),以大雜燴視角從歌曲的傳唱,翻唱跨越城市界線流傳,從歷史向度探討亞太地區幾個城市,如臺北、上海、南京、北京和京都等的不同城市文化精神性關連與分離,歌裡乾坤,感受音樂,從中提煉理論高度。(3) 第三週(1920) 「城市中的身體」將以比較觀點,探討傳承千年的「道家身體」在當代資本主義城市空間中如何可能?將以講者的幾篇重要期刊文章與演講為本,〈保守求生:論道家身體轉向及其比較文化實踐〉、〈「超現實」救贖之道:從本雅明寓言詩學到道家內丹學〉與「道家圖說的宗教與身體藝術意涵:從榮格(C.G. Jung)論呂洞賓《太乙金華宗旨》談起」等,所涉及的城市文化中的身體的精神性,本我與自我,與足下經驗的行走等辯證作為本課程的結論。


 


課程要求


 


除了閱讀指定書籍與文章外,聽講同學(可單獨或分組)需於第一與第二周的主題「城市空間」與「城市流行音樂」繳交關于南京市的相關範疇短報告(3-5),本課程亦會安排師生一起進行實地城市文化踏查


 


參考書目


 


[#M_ more.. | less.. | 

指定必讀書籍:石計生,2010.06,《城市筆記》,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第一週(75678)


1.       石計生、黃映翎,2010.05,《地理資訊科學:重新發現我們的酷社會,人文的、歷史的、社會的空間綜合人文學探究》臺北:儒林書局出版。


2.       石計生,2010.03,再現、搭橋與詮釋:論社會地理資訊系統的實現,《空間綜合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研究》,p.17-32,林琿等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與紀建良、黃映翎合著)。


3.       石計生,2009.09《社會學》(Sociology) 臺北:三民書局出版。


4.       石計生,2008.09,田野調查的數位化技藝-以臺北天母三玉宮的宮廟繞境為例,頁三七三至二八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田野調查工作方法》,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5.       石計生,2004.06,全球化士林的產業生態空間位移: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取向,東吳社會學報,第16期,頁99-148


6.       薛毅主編,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讀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第一到四卷,2008


7.       石計生,《社會學理論—從古典到當代之後》,臺北:三民書局,2006


8.       Henri Lefebvre 《讓日常生活成為藝朮品 : 列菲伏爾 赫勒論日常生活》, 陳學明,吳松,遠東編,第1版,昆明市 : 雲南人民, 1998


9.       愛德華 蘇賈(Edward W. Soja),《後現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北京: 商務出版社,2004


10.   吳寧著,《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11.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4.


12.   Allan Pred: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everyday life. Geografiska Annaler, 63B, pp.52.


13.    Allan Pred: Place, Practice and Structure: Social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 in Southern Sweden, 1750-1850.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1986.


14.   Allan Pred: Lost words and Lost Worlds: Modernity and the Language of Everyday Life in the Late Nineteenth-century Stockhol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5.   C. Wright Mills: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16.   David Harvey: Afterword. P.426-432. In: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OX, UK ; Cambridge, Mass., USA : Blackwell, 1991.


17.   Derek Gregory: Geographical Imaginations. Oxford: Blackwell Press, 1994.


18.   Doreen Massey: Spaces of Politics. In: Human Geography Today. D. Massey, J. Allen, P. Sarre (ed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


19.   Edward W. Soja: 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London: Verso Press, 1989.


20.   Edward W. Soja: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Mass. : Blackwell, 1996.


21.   E. Laclau: 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 London, Verso Press, 1990.


22.   F. Jameson: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 In: The Cultural Turn. pp.1-20, New York: Verso, 1998.


23.   Henri Lefebvr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London, Cape, 1968.


24.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OX, UK ; Cambridge, Mass., USA : Blackwell, 1991.


25.   Henri Lefebvre: Rhythmanalysis. London and New York: Allen and Busby, 1976.


26.   John Allen, Doreen Massey(etc.): Rethinking the Reg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1998.


27.   Jean Baudrilliard: Simulations. New York: Semiotext(e) Press, 1983.


28.   Manuel Castells: The Urban Question. A Marxist Approach (trans: Alan Sheridan).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7) (Original publication in French, 1972)


29.   Manuel Castells: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I. Cambridge, MA; Oxford, UK: Blackwell (1996) (second edition, 2000).


30.   Manuel Castells: The Power of Identi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II. Cambridge, MA; Oxford, UK: Blackwell (1997) (second edition, 2004).


31.   Manuel Castells: 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III. Cambridge, MA; Oxford, UK: Blackwell (1998) (second edition, 2000.


 


第二週(712131415)


1.       石計生,2009.11 ,社會環境中的感覺建構—「寶島歌後」紀露霞歌謠演唱史與臺灣民歌之研究,《社會理論學報》(CSSCI),第十二卷,第二期,p. 433-4772009年秋季號,北京大學:《社會理論學報》編輯部。


2.       石計生,2008.07 流行音樂裡「不能說的秘密」,頁六五六六,《城市中國》(Urban China)月刊,北京:城市中國出版社。 


3.       石計生,2008.11,崩壞的與建立的-論解嚴前後(1980-1990)臺灣的社會發展,頁二六八至二七九,《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比較研究及其啟示》,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4.       石計生,2001.12,意義的挑釁:德希達與保羅德曼的解構主義及其當代社會的文化解釋探究,東吳社會學報,第11期,頁1-42


5.       伍雍誼、周蔭昌編,《怎樣鑒別黃色歌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6.       安德魯‧鐘斯(Andrew F. Jones)著,《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宋偉航譯,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7.       孫繼南,《黎錦暉與黎派音樂》,上海: 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


8.       Andrew F. Jones: 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2001.


9.       Anne Bowler: Methodological Dilemma in the Sociology of Art. In: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 Emgerg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Diana Crane(ed.), Blackwell Publishers, Oxford, UK, 1994.


10.   Kurt Blaukopf: Music Sociology. An introduction into the basic concepts with specific considera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tonal systems. Portland, Oregon: Amadeus Press, 1958.


11.   Kurt Blaukopf: Musical Life in a Changing Society, Aspects of Music Sociology. Portland, Oregon: Amadeus Press, 1992.


12.   Max Weber: The Rational and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usic. D. Martindale, J. Riedel, C. Neuwirth (trans. And eds.),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58.


13.   Richard Middleton: Studying Popular Music.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4.   S. Frith: Art versus technology: The strange case of popular music. Media, In: Culture and Society, 8:263-79., 1986.


15.   T. W. Adorno: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usic. In: Essays on Music. P.391~437, R. Lippert selected., Susan H. Gillespie(tra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 2002.


16.   T. W. AdornoPhilosophy of New Music. Robert Hullot-Kentor(tran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6.


17.   Tia Denora: After Adorno: Rethinking Music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8.   Toliver Brooks: Eco-ing in the Canyon: Ferde Grofe’s Grand Canyon Suit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Wilderne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usicological Society. Summer Vol. 57, No. 2, Pages 325368, 2004.


 


第三週(1920)


 


1.       石計生,2010.03 ,「超現實」救贖之道:從本雅明寓言詩學到道家內丹學,p.147-191,《社會理論論叢》(Journal of Social Theory)(CSSCI),第七輯,南京大學社會學院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2.       石計生,2008.06,保守求生:論道家身體轉向及其比較文化實踐,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08年第一期(總第十一期),頁137-184。(THCI


3.       石計生,2008.11《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當代學術與批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4.       Walter Benjamin: Illuminations. Hannah Arendt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Press, 1968.


 

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