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pei News Report

Thursday, November 29th, 2001

w w w . t a i p e i t i m e s . c o m A M e m b e r o f t h e L i b e r t y T i m e s G r o u p 22,471,198 v i s i t s


Poll finds 78% of Taiwanese want a prostitution district
CNA, TAIPEI


An overwhelming 78.16 percent of respondents to a survey believ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t up a prostitution district in Taiwan.

The results of the poll, which was conducted by the Open weekly magazine, were released yesterday and followed a recent crackdown on the Taipei City sex trade.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telephone from Nov. 18-21. A total of 1,048 samples were collected with a margin of error of 3.03 percent.

Legislative candidate Chiu Chang (邱彰), Taipei City Councilwoman Lin Yi-hua (林奕華) and various scholars were on hand at a news conference held by the magazine at the Legislative Yuan.

Chiu and Lin urged the government to heed the public’s views on setting up a brothel district.

They also urged the government to compile reports on the impact legalized brothels would have on a city like Taipei.

The survey found that 26.81 percent of the respondents believe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such a zone would help to “root out sex problems.”

The pol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ublic believe that the prostitution problem is most serious in Taipei City (29.63 percent of respondents), followed by Taichung City (29.34 percent), Taipei County (3.45 percent), and Kaohsiung City (3.07 percent).

Lin explained that, because of many recent media reports on the rigorous crackdown on the sex trade in Taipei City, people may have an “exaggerated” perception of the sex trade in the city.

Associate Professor Shih Chi-sheng (石計生) of Soochow University (東吳大學) said that people in metropolitan areas usually have more tolerance toward the sex trade and added that he is not surprised that Taipei City, Taichung City and Taipei County rank the top three in terms of the perceived problem.

Shih criticized Taipei Major Ma Ying-jeou’s (馬英九) recent campaign against the sex trade as being no more than a political ploy and not a sincere attempt to deal with the thorny question. He added that a more “humane, institutionalized” approach would be more effective than a “rigorous crackdown.”



This story has been viewed 631 times.


URL=[http://www.taipeitimes.com/chnews/2001/11/29/story/0000113611]


——————————————————————————–

Copyright © 1999-2002 The Taipei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評Frans Carlgren的《邁向自由的教育》

⊙石計生

追求完美的教育,以培養良好公民,是古往今來的思想家共同的願望,但是,真正能夠提出一套完整的教育哲學和實踐方案的人卻寥寥可數。古代有古希臘撰寫《理想國》的柏拉圖(Plato),近代有法國寫《愛彌兒》的盧梭(Rousseau),當代則有德國提倡「華德福」(Waldorf)教育的魯道夫史代納(Rudolf Steiner)。

Frans Carlgren所撰寫的這本《邁向自由的教育》(Erziehung zur Freiheit: Die Padagogik Rudolf Steiners)是一本言簡意閡、圖文並茂的介紹史代納的教育實踐哲學的書籍。本書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部份:

(1)前言至第一章介紹史代納的生平與思想:極具人類解放理想的史代納,早年曾親近社會主義,於革命家李布內克(W. Liebknecht)的工人教育學校任教,之後,就獨力發展出受其童年神秘經驗啟迪的「以科學為基礎,來尋找研究心靈的新方法」的「人智學」(Anthroposophia)思想,強調身、心、靈合一的超覺智慧的酥醒,以「人性教育」超越工業社會的「機械教育」。進而,為打破傳統國家/社會二分的中央集權式社會,史代納主張應發展一種社會、經濟、和精神生活並重的「三元社會」,這是一種「奠基於人類學的社會制度,尤其是對人類的合群性和反社會本能(獨居)」的認知,並透過健康、適時及真實人性的共同生活形式,從自我主義與自私自利中覺醒,並且獲得發展」。所謂「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正是企圖落實他的社會教育思想的具體方案,實踐他的人的教育。史代納的「華德福」學校直接超越了從未被實踐過的柏拉圖與盧梭的理想教育,而真正在人間推動合乎人性與現代生活需求的教育體系。

(2)第二章至第五章則是像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所描述的一樣,培育一個理想中的人/公民,從小到大應該學習些什麼?給予怎樣的訓練?從史代納的「華德福」學校課程安排,可以得到一個很清楚的教育方向設計,即在身、心、靈合一的超覺智慧的鍛鍊基礎上,由「圖像走向文字」、「韻律走向概念」的過程,這個過程,不仰賴藝術的力量是無法達成的。所以華德福教育的藝術活動的滲透入所有年級教育課程中,如繪畫(色彩、形線畫)、雕塑(手工和工藝)、詩與舞蹈結合的身體文化(體操、優律思美Eurythmie)、和自然與人(月慶、氣質說、宗教)等。學齡前的兒童強調是「感官體」、給予的是「很少的玩具,很多的想像力」;一到八年級給予圖像與自然相關課程居多;國三至高中階段才施予與文字和概念複雜思考相關的教育內容。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華德福學校的學生,能夠先掌握「人本身」、「人和自然」的精神生活潛能與連帶,進而掌握「人和社會」、「人和經濟」、「人和世界」的社會關係。如此,史代納認為,創造人類一個脫離機械文明的社會才有可能。

(3)第六章是世界性的「學校」問題。Frans Carlgren 在此批判了美國「麥當勞式」(MacDolization)的「企業化」、「速食化」、「消費化」的教育,而強調華德福教育的「以教育為目的」的學校特色。華德福的自由學校,是將家長、老師、學生三組人,引導走向「共同合作」的力量。並審慎地討論了一些現實的問題,如公立學校的華德福化、考試形式等。最後提及了自1919年史代納在德國的Stuttgart建立第一所華德福學校以來,到1996年,全球五大洲已經有六百四十所學校成立,成果可謂十分豐碩。

Frans Carlgren《邁向自由的教育》介紹了魯道夫史代納的教育哲學與實踐,對於有興趣瞭解人智學和華德福學校的讀者是很好的啟迪之書。人活著為了尋找自由,但自由是什麼?華德福教育說:

一個人透過他的「身體」和「心靈」所表達的「自我」的能力越來越豐富,並且這個「自我」能越有意識地,依自己獨立思考後的決定,來運用各人多方面的天賦,這個人的內心的「自由」也就越大。

2003年5月18日於外雙谿研究室

民調:逾3成民眾會買樂透

記者楊淑如 報導

樂透彩昨日首度開賣,立即創下驚人的銷售量,樂透彩全台樂透透,究竟是一時熱潮,還是台灣人真的賭性堅強?今天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發現有3成以上的民眾表示,會購買樂透彩;至於賭博應否合法化?贊成與反對的意見幾乎不相上下! 廣 告

  立法院最近為「離島博弈條款」吵翻天,而第1期電腦樂透彩券也熱鬧開賣!賭博不僅是全民運動,更是熱門話題。該民調發現,樂透彩上市後,有30.54%的民眾表示會前往購買,一試手氣,但也有66.74%的民眾表明不會購買。而表示不知樂透彩的民眾僅2.71%。而會購買彩券的民眾當中,願意每月花費100元的人最多,占19.94%;其次是500元,占19.35%。

  出席民調結果發布的東吳大學教授石計生表示,台北市長馬英九是「精神分裂式」施政,賭與色都是敗壞社會的活動,但馬英九一面掃黃,一面鼓勵大家買樂透,是錯誤示範。新科立委邱彰也表示,離島設置賭博專區是以鄰為壑的作法,非常不可取。

  就國人的賭博習慣發現,平常不賭博的民眾約占75.66%,平常就有賭博習慣的民眾則有23.43%。而民眾最常從事的賭博活動,麻將高居榜首,占13.88%,其次是撲克牌5.47%,六合彩則占0.85%。

  此外,民眾對於賭博合法化的看法相當兩極。認為應該合法化的民眾占了44.49%,但反對合法化的民眾也有46.58%,兩者不相上下。至於如果離島真的成立賭博專區,有30.62%的民眾表示會前往賭博,68.14%的民眾則是興趣缺缺。

  該民調以居住台灣地區18歲以上民眾為母體,電話抽樣調查完成1289份有效問卷,在95%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為2.73%。

不可解決的和解—這藝術與公民教育之間的道路



⊙石計生

從來「藝術是不是一般人就可以從事」的這問題,就一直是藝術社會學的爭議焦點。其問題的解析可以區分為「藝術的本質」、「藝術的作用」與「藝術的結果」三部份。就「藝術的本質」而言,我們看到主張平民老百姓無法從事藝術創作者均主張,藝術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範疇,是必須在一個高度技術錘鍊與天分的自發(spontaneity)力量之下才能產生的結果,藝術社會學稱之為「為藝術而藝術」(art for art’s sake)的現代主義(modernism)的見解。顯然,表面上看來,這樣端視藝術的本質的觀點,無法與公民教育或其美學產生任何關連,因為藝術已經成為一種高級文化(high culture),只有天才如艾略特(T.S. Eliot)或瘋狂如梵谷(Vincent van Gogh)才能為之;另一種觀點則主張,如豪澤(Arnold Hauser)所言,將社會化的力量納入藝術創作的思考,不僅僅有與生俱來的天份自發(spontaneity)力量,還有所謂的社會習俗(convention)的教化作用,可以讓人內在所潛藏的創作的種子萌芽,遂於有生之年逐漸發光發熱,展現才華。這裏,藝術,本質上因此就是一種社會範疇的存在,它可以和一般人相關連,和公民教育相關連,這是一種強調藝術的社會實踐意涵的寫實主義(realism)的道路。我們在這本書所看到的「永和社區大學」的藝術課程,雖然不一定知道,但是實踐上的努力必然是相信,我們這裏所論述的第二條關於藝術的本質的道路,才能以五年的光陰,完成這樣的「二十一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

但是弔詭的是,當我們以為問題應該是這樣劃分的時候,從書中我們看到社區大學的學員,這些已經出了社會的家庭主婦、上班族、退休的人等等,他們對藝術創作的自白,會發現事情並沒有這麼單純。問題在於:藝術的社會性所完成的竟是現代主義的個人滿足,是以美學教育的學習完成了自我的平均化的需求,將「藝術」變形為「工藝」傳習,這就造就了教學與學習兩方面的挫折。「藝術的作用」遂成為我們思考的主題,基本上,「藝術」與「工藝」的差別在於「藝術」必須具有奮不顧身的熱情,在這點上,現代主義與寫實主義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前者相信是透過個人的內在體驗可以通往眾人的體驗,而後者相信這體驗必須經由社會的直接或間接啟蒙來完成。但把「藝術」當「工藝」學習似乎也是一種必然的現象,人們教學費利用閒暇時間去學習藝術課程,並不是要追求「奮不顧身的熱情」,反而是現在所流行的「功能論」(Functionalism)的觀點,想要利用藝術學習來宣洩情緒,達到釋放不安,追求安寧的功能。畫完一幅畫,拍了個攝影,寫完一首詩,誠然,會有「穩定情緒」的功能,但這並不是故事的全部;我們考察歷史上的偉大藝術家,梵谷、畢卡索、羅丹、里爾克、柴可夫斯基、托爾斯泰等的創作,會發現,「藝術」是一種危險的冒險,以終其一生的焦慮尋求自我突破或社會的啟迪,時常會在創作的過程中傷害到周遭甚至毀滅其他的人,這完全出乎一般人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外,因此,超越「功能論」的追求安寧,為神所賞賜又為人所嫉妒的「藝術」能力,讓藝術創作者永遠處於不安與焦慮之中,所以,「藝術」不能是「工藝」。社區大學的藝術課程,因此,嚴格來說,只能是說是開啟了「工藝」與公民教育之間的道路,雖然不排除少數人會從這種學習中發現生命本質的不穩定性,而完全釋放內在的熱情,轉換為「藝術」創作能量。

於是,就「藝術的結果」而言,更是一般公民所承擔不起的重量,因為,「藝術」通往永恆或解放是一種崎嶇的道路,走向筆直的憂傷。越是活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人越無法達成藝術的古典要求,因為當代的消費社會的時代精神直接以商品的「新奇最後永遠是一樣」的短暫否定任何對於永恆性的嚮往;即使我們所追求的是班雅明(W. Benjamin)式的「永恆的現在」(Forever NOW)自我完成,但是社區大學作為整個國家教育體系的一環,所承擔的是公民教育的美學部份的責任,其自我完成是「工藝」式的應用特質,要一般人透過美學教育學習去背負「社會責任」就已經很難,更不要說是「永恆」的命題。這根本的問題,除了學員本身之外,主要還是這類教育的「穩定社會」的功能性意涵,亦即,「二十一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不論好壞,所應真正反省的是從這樣的學習中去瞭解,關於藝術的衝創意志的彰顯與節制的藝術,和借藝術的公民教育以馴服人的熱情之間的差別,唯有如此,這「擁抱藝術的姿勢」才具有現實的意義,在社會制度的束縛之下產生某種抵抗姿態,創造出來「不平常的可能性」(unusual possibility)。

2004.11.05

1 ... 256 257 258 259 260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