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文哥米苔目

用戶插入圖片

阿文哥米苔目(台北/大稻埕)


◎ 在1960年代「寶島歌王」文夏家附近的「阿文哥米苔目」(台北/民權西路,2010.04.20)

文夏的暱稱就是「阿文哥」,演電影與灌唱片以此名行者眾。如以下這首「阿文哥」就是1960年代的流行曲
http://mymedia.yam.com/m/2440730(雖寫文夏+四姊妹,但不是原唱文夏)


文夏的著人議論的個性在台灣歌謠界是有名的,在洪一峰過世後,他似乎也隨著沈寂起來。炎熱的春天我也不禁想念起他的狂傲。這天與學生們走了一段很長的大稻埕之旅,無意間發現了這間「阿文哥米苔目」的店,引發我很多聯想。民權西路。根據我過去三次訪談他的經驗,知道這附近就是文夏台北家。而這間店究竟是因文夏而命名,還是本人就是叫阿文之類的,是個有趣的謎。我想像的當然是因為文夏的盛名,老闆就是台灣歌謠迷,所以就以阿文哥命名店名,應該如此,或者不是,改天去求證。

最近想起文夏,總與洪一峰有關。瑜亮情結終歸煙消雲散,當其中一個人先行離去。我的一貫觀點是,在60年代那台語歌作為時代盛行曲的偉大時光,「北一峰,南文夏」,台北的洪一峰,台南的文夏,兩大寶島歌王輝映著台灣流行音樂的天空,是台灣人的幸福與驕傲,無庸置疑。而昔日的有點競爭的關係,其實也未必是壞事,反而激勵更多的自我超越與創新。

不像洪一峰那樣隨和,文夏的藝術家孤傲與難以預測的個性,雖然飽受批評,但我這時對於文夏的想念,竟然就是因為他的桀傲不馴。在一個集體智力下降的時代,必也狂狷者乎。文夏的獨特使我們在渾噩徑路化生活中忽然醒來:拒絕,反覆,自我中心,批評同道,轉移話題,俏皮,老頑童,與無傷大雅的色情意識。這我們在西方偉大流行音樂歌手看到太多(如真正離經叛道的瞌藥而死的搖滾樂巨星Jim Morrison),他甚至沒走到西方自我毀滅的習性,而是自制地回到大稻埕,去西門町看人群看個午後電影,順便以七十多歲之姿安心在冷氣中睡個覺,享受西門町交織青春與記憶裡的登台轟動的氣息。這時他已經是個老人了,帶著光輝的過去安睡。

文夏從小是在資產階級家庭長大,在60年代台灣經濟仍然匱乏的時光就開著英國進口的純白敞篷車招搖過市,文夏四姊妹個個美麗如花隨侍在側,到處趕場演唱,拍電影隨片登台,到處萬人空巷。但是,資產的文夏的歌聲打動的卻是普羅大眾,他的歌是如此平民,市井,像是這首阿文哥,可說是俗擱有力,可謂當今台客先鋒!這是與較為高調一些的洪一峰有所不同的地方。我想,從台南的安平搬到台北住在大稻埕的文夏,為何選擇大稻埕?跟這地方充滿的台灣歌謠氣息或許有關。階級屬性無法決定音樂家的創作或表現方向,這正是音樂與社會的弔詭之處。

下回,我想再約約文夏先生,去阿文哥米苔目路邊吃碗聊聊天。之後,當然得去東吳大飯店的玉書軒他才盡興。

(石計生,2010.04.20)


(文夏的採檳榔 文夏懷念的名歌第十集 ATS-140 亞洲唱片A面,石計生教授收藏並數位化分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