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艋舺街屋
文化創意剝皮寮是戰後的新傷痕,空洞化了一個地方,人也都走了,成為政府與商業宣傳與利益的場景。而華西街原本被超級賣座的電影艋舺包裝卻絲毫未回饋地方的男女主角假清純情色巷弄旁的一大片建築,已經被都市更新的建商以某某機構名稱圍起布幕成為建築用地。我想,這艋舺經典街屋也早晚會消失在這一片它曾愛過的土地中。
我屢屢回頭望著夕陽裡的經典艋舺街屋:房子傷心,是台灣人受過傷的心。
人能常清靜,天地皆悉歸。 我命由我不由天。機在目。道法自然。 Since 1999
艋舺在地深耕的文史園丁 葉昌嶽先生 2009獲選台北市傑出市民 | ||
出生年月/ | 1929. 08. 23 | |
當選事蹟/ | 精研萬華艋舺人文歷史,編著《萬華古蹟追尋》、《艋舺萬華百年風華》等書籍,並協助 臺北市文獻會撰寫《萬華青草巷(中日文版)》及推動艋舺地區文史資料彙整。長年擔任臺北市文獻會派駐艋舺龍山寺資深解說員,帶領海內外遊客認識臺灣民間傳 統信仰及古蹟寺廟建築之美,其熱心參與地方文史工作,足堪市民模範。 |
對重建艋舺風華的想法:華西街果然還是華西街,雖然人潮沒有過去多,但是它有的是故事,而柯得隆蒐集這些故事,參與社區發展協會,不斷透過公文往來,對都市更新與社區改造表達意見,讓華西街市容景觀,維持都市化水準,在經過重新設計的商標下,這間甜湯老攤位,為本身已經充滿傳奇的華西街,再增加一個阿猜嬤的故事。柯得隆:「萬華人應該要重建,他們的信心,從這裡開始慢慢的,讓大家認同這塊地方,不管你是外來的,不管你是常駐在這裡的,不管你是住家,或是店家,或是攤販,大家一起來關心這個地方。」一府二鹿三艋舺,同樣是老社區,鹿港人大多以鹿港為榮,萬華則還在摸索,柯得隆盼望透過一個明亮乾淨的攤位,為華西街再創老艋舺風華,這時老店的意義,不只是好口味而已。
家的位置:貴陽街頭、華西街北段口,周圍即是入船町一丁目、二丁目-日治時期遊廓的舊址。
簡歷:過去在銀行擔任經理,由於不忍老手藝的家裡老店-阿猜嬤,因老母體力退化不能繼續經營,遂提早辦退休,回原生地繼承手業。成立「河洛韻文史工作室」,蒐羅萬華文史資料,並在閒暇從事文史導覽,亦在萬華社大固定開設課程。
相關網址:
阿猜嬤 http://www.uro.gov.tw/2006face/2006_competetion/p3_04.htm
西京UPUP http://blog.yam.com/upart